第1章 帝国之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吕后曾向心腹大臣审食其坦言其忧:
你看那些功臣元勋,
向先帝北面称臣已是别扭委屈,
有可能心甘情愿侍奉少主吗?
少年天子
汉武帝刘彻继位那年,十六岁。[1]
十六岁的男子即便在古代,也是未成年人。当时的法定婚龄是女十五,男二十。因此贵族男孩的成年礼,就在满二十那年举行,要束发,加冠,佩剑,取字,许婚,叫“冠礼”,也叫“婚冠礼”。
刘彻的冠礼却被提前。也许,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汉景帝已将不久于人世。事实上,刘彻加冠没过几天,景帝就驾鹤西去,刘彻成为西汉第五任皇帝。[2]
这是一位少年天子。
但,未及弱冠便登大位,汉武并非第一人。最早的小天子是周成王姬诵,最早的小皇帝是汉惠帝刘盈。[3]
刘盈身世可疑。[4]
作为西汉第二任皇帝,刘盈并没留下多少事迹。从现有的资料看,他似乎是战乱中成长的苦孩子,从小就颠沛流离。甚至在兵败彭城的逃难途中,还几次三番被刘邦推下车去。靠着夏侯婴的营救,才捡回一条命来。
这一年,刘盈六岁。
不难想象,这事在一个六岁孩子的心中,会留下怎样的阴影。好在兵败彭城两个月后,刘盈被立为太子。这当然因为他虽非长子(长子是庶出的齐王刘肥),却是嫡出,是刘邦正妻吕后的独生子。
可惜,刘邦似乎并不看好这唯一的嫡子,几次三番要废了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据说,刘邦的态度越来越坚定,连张良和叔孙通也不能力挽狂澜。
然而事情的变化,却极具戏剧性。
变化发生在刘邦去世那年。某次宴会上,太子刘盈前来侍奉父皇,身后却站着四位老人。他们个个八十岁以上,须发雪白,衣冠甚伟,让刘邦看得目瞪口呆。
于是四人上前,自报家门。
第一位,东园公。
第二位,甪里先生。
第三位,绮里季。
第四位,夏黄公。
这就是所谓的“商山四皓”了。他们是秦末以来就隐居深山、名满天下的世外高人,也是刘邦仰慕已久的。
刘邦问:朕求诸君多年不得,怎么跟了我儿?
商山四皓行礼说:陛下傲慢无礼,太子仁孝恭敬,所以天下士人无不愿为太子赴汤蹈火。
礼毕,四位老人飘然而去。
刘邦目送商山四皓离席,然后叫来戚夫人说:你都看见了吧?太子地位不可动摇,吕后才是你的真主子。
戚夫人哭。
刘邦却表示无能为力。他说:你为我楚舞,我为你楚歌吧!于是刘邦慷慨悲歌,一而再,再而三。歌毕,也离席而去,留下戚夫人泣不成声,哭倒在地。
从此,刘邦不再提出换太子。[5]
这可真是新派武侠小说里面才有的场面。那四位老人的名字,也很像小说中的武林高手。据说,他们是张良为吕后出谋划策,特地请来为太子刘盈撑腰的。因此,这事就像张良当年的奇遇黄石公,非常不靠谱。[6]
但更不靠谱的,还在后面。
按照《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刘盈继位是在汉高祖十二年五月,时年十七岁。七个月后,也就是汉惠帝元年的十二月,吕后就谋杀了赵王如意。
谋杀是处心积虑的,因为据说刘盈已经感觉弟弟不太安全。所以,如意从赵国来到长安时,刘盈便亲自到霸上迎接,接回宫后又同吃同住,像当年鸿门宴上项伯护着刘邦一样护卫着如意,吕后竟不能下手。
可惜百密难免一疏。某天早上,刘盈外出打猎,如意留在宫中。吕后闻讯,立即将如意毒杀。
故事讲到这里,破绽也就露了出来。
请问:如意为什么没跟刘盈一起去打猎?
解释是:赵王年少,不能早起。
很好!一个年纪小到“不能蚤(早)起”的孩子,刘邦凭什么说他“类我”(像自己)?所谓刘盈“不类”而“如意类我”因此就要换人,岂非胡扯?
没错,刘盈确实不像父母,既不像父亲心狠手辣,也不像母亲刚毅果断。他心慈手软,胆小怕事,很可能还有些多愁善感和自暴自弃。把江山社稷交给这样的人,当然不能放心。但,交给那位不能早起的,就可靠吗?
都靠不住。
刘邦的立储,已不能着眼于接班人自身。
那看什么?
看母亲。刘盈也好,如意也罢,继位之后恐怕都得靠太后撑腰,甚至靠太后临朝。
那么,戚夫人和吕后,哪个可靠?
吕后。
事实上,吕后不但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更是他的亲密战友。刘邦的江山,其实是他和吕后一起打下来的。这是当时舆论的共识。甚至还有人说,吕后和她的家族是像推车子一样,把刘邦推上帝位的。[7]
显然,吕后对刘邦的江山,会比戚夫人更加爱惜。
更何况,她也能干得多。
因此,作为男人,或者在床上,刘邦也许更喜欢戚夫人。但作为政治家,在朝廷,他绝对更相信吕后。
更重要的是,功臣们也都投了吕后一票。
刘邦的功臣,武将方面,韩信、彭越、英布已死,樊哙则是吕后的妹夫。文臣方面,萧何在灭韩信时即已站在吕后一边,张良和叔孙通都支持刘盈,陈平后来也挺吕后。有人支持戚夫人母子吗?没有。[8]
局势如此明朗,戚夫人有什么可争的呢?
的确,刘邦和吕后,更多的是政治关系,未必有多少爱情。刘邦南征北战时,吕后常常留守后方忙于政务,戚夫人则常年陪伴在刘邦身边。日久生情,爱屋及乌,刘邦许诺废嫡立爱,并非没有可能。只不过,这种许诺可能是一时兴起,也可能是哄美人开心,靠不住的。
政治家,都不会爱情至上。
所以,什么商山四皓,什么楚歌楚舞,都不过是编出来的故事,或者是当时的一场表演,串通好了演给戚夫人看的。而且那总导演,弄不好就是刘邦本人。
这并非没有可能。想当年,刘邦还没发迹时,吕后就制造舆论,说常常看见刘邦头顶上有云气,结果小混混们都跟了刘邦。这其实就是两口子串通一气演的双簧。
当然,这回也可能是张良总导演,吕后制片人。
不管怎么说,张良站在吕后一边,是可以肯定的。赵王如意和戚夫人为吕后所杀,大体上也能肯定。至少,没有证据证明非她所杀。吕后,可是连韩信都敢杀的。杀那手无寸铁的孤儿寡母,又算什么!
但,心狠手辣的吕后,也未必不会蒙冤。
黑锅与嫌疑
刘邦选择刘盈,其实是选择了吕后。
这一点,吕后和刘盈都清楚。因此,刘盈继位后,就把权力和政务都交给了自己的母亲。但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这样做显然并不合适,皇族也很没面子。因此史家必须给个说法,还必须由吕后来背黑锅。
于是,又一个故事被编了出来。
这故事说,吕后毒死赵王如意后,便把他的母亲戚夫人砍去手脚,挖掉眼睛,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在猪圈里,号称“人彘”(人猪),然后让汉惠帝刘盈来看。
结果,惠帝放声大哭,一病不起。他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是没法治天下了。
据说,这就是惠帝不理朝政的原因。
但可惜,这实在离谱。
首先我们要问:吕后有必要这么做吗?没有。前面已经说过,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根本就不可能构成威胁。过去不能,后来就更不能。对于毫无反抗能力的假想敌,就算要消灭,又犯得着下如此毒手吗?
泄愤也说不通。要知道,任何人受此酷刑,都不会再有感觉。戚夫人不痛,吕后何快之有?
更何况就算要泄愤,又何必要让惠帝来看呢?惠帝又不是戚夫人的同伙和同谋!难道吕后要威胁自己的独生子?难道她觉得惠帝受的刺激还不够?
汉惠帝因此而醉生梦死,就更是胡说。恰恰相反,他曾经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一天到晚吃喝玩乐,完全不理朝政的人也有,但不是汉惠帝,而是曹参。
曹参接替去世的萧何担任大汉相国,是在汉惠帝二年的七月。这时,距离所谓“人彘”事件已经一年半,照理说汉惠帝早就该泡在酒坛子里了。然而他对曹参的消极怠工却是十分不满,也非常着急。
不过惠帝毕竟是惠帝。他并不敢也不忍当面指责先帝的功臣,而是私下里对曹参的儿子说:令尊大人是不是看不起朕呀?整天灯红酒绿,怎么能心忧天下呢?
于是曹参向惠帝请罪。
曹参说:请问陛下与高皇帝,谁更圣明英武?
惠帝说:朕岂敢望先帝之项背。
曹参又说:陛下认为臣与萧何,谁更贤明有才?
惠帝又说:先生似乎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这就对了!高皇帝和萧相国,早就平定了天下,确立了法规,没什么可忧虑的呀!现在,陛下只需垂衣拱手,臣等也只需谨守职责,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惠帝这才恍然大悟。
没错,自己比不上高皇帝,曹参也比不上萧相国,瞎忙活什么呢?还是不折腾为好。
从此,汉帝国按部就班,萧规曹随。[9]
很清楚,惠帝的不理朝政,其实是无为而治。这既是受曹参启发,也是当时帝国的政治需要和大势所趋,跟戚夫人或者吕后,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这不等于吕后没有别的嫌疑。
可疑之处在惠帝刘盈的成年礼。刘盈是十七岁那年继位的,但拖到继位后第四年才加冠。这时,少年天子已经二十一岁,是不是也太晚了一点?
当然是。
那么,惠帝的冠礼,为什么会这么晚?
为了等张皇后成年。
张皇后是在汉惠帝举行成年礼的五个月前,嫁给惠帝并立为皇后的。先婚后冠,可见这婚姻的重要。看来,汉惠帝的皇后,只能是这位张姑娘。张姑娘不成年,汉惠帝就不能正式成婚,也不能举行冠礼。
那么,张皇后又是何许人也?
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
难怪汉惠帝只能耐心等待,因为鲁元公主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嫁给张敖是在汉五年。可见汉惠帝的这位张皇后,封后时顶多十岁。算作成年,已很勉强。
这当然是吕太后的一手包办。实际上,她是把自己未成年的亲外孙女,嫁给了自己刚成年的亲儿子。尽管谁都知道,政治人物的婚姻几乎无不具有政治性,但汉惠帝的这桩婚姻,也实在太离谱了一点。
然而吕太后宁肯死扛硬拖着,也要等到自己的外孙女勉强可以封后,才给惠帝加冠,尽管那少年天子早就有了性能力,也早就跟宫女们生了一堆儿子。
问题是,吕后为什么要这样谋划呢?
因为恐惧。
恐惧是可以想象的。据说,吕后曾向心腹大臣审食其坦言其忧:你看那些功臣元勋,向先帝北面称臣已是别扭委屈,有可能心甘情愿侍奉少主吗?[10]
这话并非没有道理。
事实上,刘邦成为天子,跟周武称王、始皇称帝大不相同。周王和秦皇,原本就是贵族,就是君主,跟僚佐的关系也早就是君臣。其地位,当然无人觊觎。
刘邦则不同。他和功臣元勋,当年都是编入户籍的平民(诸将与帝为编户民),大家平起平坐。现在,凭什么你就能高高在上,我就该俯首称臣?再说了,既然一介平民也能当皇帝,为什么你当得,我当不得?
有这资质和能力的,不止刘邦一个吧?
资质和能力超过刘盈的,就更不止一个吧?
难怪吕后的精神会高度紧张。是啊,赤手空拳,孤儿寡母,怎么对付得了如狼似虎的权臣们?
孤立无援就得拉帮结派,靠得住的是自家人。
因此,汉惠帝驾崩后,更加势单力薄的吕太后便封王封侯。受封的既有刘家人,也有吕家人。刘氏四王:淮阳王刘彊(强),常山王刘不疑,济川王刘太,琅琊王刘泽。吕氏三王: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梁王原本是吕王,吕王最早是吕台,后为吕嘉,再后为吕产)。
表面上看,吕后是公平的。她先封刘,后封吕;刘家王多,吕家的少。然而刘氏四王,都是小国。而且,淮阳王刘彊去世,就改封刘武;常山王刘不疑去世,就改封刘山(更名为刘义),后来又改封刘朝。这四国前后七王,都是惠帝与宫女所生,也都是小孩子。成年人只有琅琊王刘泽(吕后侄女婿),却是吕后党羽。
吕氏三王却都是大国,三大国的国王也原本都是刘邦的儿子,但都被吕后害死。最先被害的是赵王如意。如意死后,赵王换成刘邦的六子淮南王刘友,结果被吕后软禁饿死。刘友死后,赵王又换成刘邦的五子梁王刘恢,结果被吕后活活气死。所以后来讨吕的檄文,便说吕氏“比(接连)杀三赵王”。至于燕王,原本是刘邦的八子刘建。刘建倒是自己死的,但他的儿子却被吕后杀掉。于是,赵、梁、燕三国都落入吕家手中。
大国夺过来给自家人,小国封给儿童们装样子。吕后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那么,她安全了吗?
没有。恰恰相反,一起惊天血案很快在京城掀起,吕氏家族也因此身败名裂。
喋血京师
吕后刚刚去世,血案就发生了。
对此,吕后早有预感。临终前,她叫来梁王吕产和赵王吕禄,告诫他们控制军队,守卫皇宫,以防兵变。
这是先见之明,也可行。
的确,吕产和吕禄应该是靠得住的。吕产之父,是吕后的大哥吕泽;吕禄之父,是吕后的二哥吕释之。何况二吕虽然封王,却不在王国,而在京师,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更重要的是,他俩手中有兵权。
兵权是张良的儿子帮他们要来的。
张良的儿子叫张辟。惠帝去世时,他特地去见左丞相陈平,问了一个问题:皇上是太后的独生子。皇上驾崩,太后却哭不出来,大人知道为什么吗?
陈平问:为什么?
张辟说:当然是不放心各位了。
于是陈平接受张辟的建议,让吕家统率南北军。南北军是京师的近卫军,其中南军守宫城,北军守京城。吕后驾崩时,吕禄掌北军,吕产掌南军。
有政权,有兵权,有防备,应该万无一失。
可惜事与愿违。
而且谁都想不到,第一个跳出来的竟是刘章。
刘章是吕禄的女婿,在吕后首批封侯时,被封为朱虚侯。他的弟弟刘兴居,也在吕产封王时被封为东牟侯。在吕后看来,这哥俩应该算作自己人。
那么,刘章为什么要坏吕后的事?
因为刘章还是前任齐王刘肥的儿子,现任齐王刘襄的弟弟。刘肥是差一点被吕后杀掉的,靠献出城阳郡才保住性命。刘襄任上,吕后又先后割走了济南郡和琅琊郡,分别封给侄儿吕台和侄女婿刘泽。
齐国被抢走了三个郡,齐王当然不爽。
父兄不爽,刘章也不爽。何况他也不看好吕家。在他看来,刘吕两族难免一战,而吕氏必败无疑。跟着吕家人混,那是要掉脑袋的。
更重要的是,刘章想拥立刘襄为帝。[11]
这并非没有可能。
事实上,刘肥是刘邦长子,刘襄是刘邦长孙。刘肥没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庶出。但,嫡出的刘盈已死。现任少帝刘弘(原名刘义)名为刘盈之子,其实来历不明,或可以说成来历不明。刘襄为帝,名正言顺。
于是刘章派人联络刘襄,鼓动他出兵讨吕,自己和弟弟刘兴居在京师为内应。齐王刘襄也毫不含糊,立即树起义旗传檄天下,亮出的口号是“入诛不当为王者”。
相国吕产闻讯,派出灌婴将兵反击。
灌婴也是沛公时代就从军的“老革命”,刘邦称帝之后封为颍阴侯。然而灌婴军至荥阳,却与齐王达成密谋:各自按兵不动,静观京师之变。一旦诸吕谋乱,共诛之。
外有刘襄,内有刘章,吕后所立小皇帝刘弘,所封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济川王刘太,都未成年。吕产和吕禄方寸大乱,竟不知何去何从。
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却决定动手。
陈平和周勃的第一步棋,是派出了一位说客。说客名叫郦寄,是郦食其的侄子,吕禄的好朋友。郦寄对吕禄说:高皇帝和吕太后共定天下,刘氏九王,吕氏三王,大家都认可。但如果不去封国,拥兵京师,就会遭人猜疑。为什么不交出兵权,高枕无忧做国王呢?
吕禄认为有道理,便跟郦寄一起去打猎。
周勃立即行动。他先是假传圣旨骗开营门,然后又从吕禄那里取来将印,轻而易举就夺得北军兵权。
接下来,要解决南军。
南军的兵权掌握在吕产手中。这时,吕产已经得知灌婴与刘襄的密谋,跑进了未央宫。陈平闻讯,立即派朱虚侯刘章协助周勃。结果,吕产被拦在殿门外,最后被刘章杀死在厕所里。长乐宫卫尉吕更始,也被刘章杀死。
吕产一死,周勃便放手大清洗。他下令全城搜捕吕氏家人,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格杀勿论。于是,继梁王吕产、赘其侯吕更始之后,赵王吕禄、燕王吕通、临光侯吕(读如须,吕后妹,樊哙妻),也先后被捕被杀。
这可真是惊天血案。
但,此案可疑。
按照后世的说法,此案的起因是诸吕擅权,图谋不轨,危害刘氏。然而这种说法却只有罪名,没有罪证。反倒是诸吕一死,刘家就有人跟着倒霉。大臣会议宣布:小皇帝刘弘不是惠帝的儿子,应该废掉,另立天子。
这并不奇怪。刘弘,是吕后所立嘛!
只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被另立者并非踌躇满志的齐王刘襄,而是鲜为人知、一贯低调的代王刘恒。
说来这也是刘襄自作自受。
刘襄发难后,第一步就是夺琅琊王刘泽之兵。他派人去见刘泽,谎称自己年轻不懂事,愿以齐军相归属。刘泽上当受骗,跑到临淄接兵,却被刘襄扣押。
于是刘泽对刘襄说:大王是高帝长孙,臣泽在刘家年纪最大。现在大臣们犹豫,不知立谁为好,最后恐怕还得听泽的,为什么不让泽去游说群臣呢?
刘襄觉得有理,立即派车送刘泽回京。
然而刘泽说这话,不过是为了脱身,哪里会帮刘襄谋求帝位?相反,在讨论另立天子的会议上,第一个跳出来投反对票的就是刘泽。刘泽说,齐王的丈母娘家就像戴帽子的老虎。立齐王,不等于再立吕产和吕禄吗?
群臣均以为是。[12]
现在,轮到刘襄有苦难言了。齐国虽兵强马壮,但真要西进长安,仍力不能及,也只好偃旗息鼓。此公以欺诈手段兼并他人实力,又因急于上位而被出卖,恐怕只能自己咽下苦果。连带刘章,也成了为人作嫁。
刘章和他弟弟刘兴居,后来倒是得到了酬劳。第二年,新皇帝刘恒封刘章为城阳王,兴居为济北王。城阳郡原本就是齐王刘肥割让给鲁元公主的,济北郡更是齐地,刘襄一点便宜没占着,刘恒也一点没亏损。[13]
刘章被封,功在打前站;兴居受赏,功在断后路。大臣会议做出立刘恒为帝的决定后,刘兴居说:灭诸吕我没功劳,请让我去皇宫打扫卫生。于是与汝阳侯夏侯婴一起将小皇帝刘弘驱逐,然后迎刘恒进宫。
当晚,小皇帝刘弘和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济川王刘太都被杀死。刘弘死在少府,三王死在王府。实施谋杀的,据说是帝国的有关部门(有司)。
吕家人死光了。皇宫和京城里的刘盈一族,现在也死光了。请问这是安刘吗?请问这是平叛吗?
不,是政变。
政变是需要理由的,否则就没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对于陈平和周勃,就更是如此。
弥天大谎
陈平和周勃,都曾挺吕。
汉惠帝去世后第二年,吕后就动议要封诸吕为王。这并不奇怪,也未必不妥。当时的中央政府十分脆弱,诸侯们的王国占据了汉帝国的大半壁江山,而直属中央的郡县却十分有限。
所以,汉初的形势,跟当年的秦与六国无异。这才逼得刘邦不讲信义也不要脸面,痛下毒手灭掉或废掉燕王臧荼、韩王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只留下无伤大雅的长沙王吴芮父子装门面。
废掉的异姓诸侯六国,封给或分给了刘家人。他们是: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三子赵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五子梁王刘恢,六子淮阳王刘友,七子淮南王刘长,八子燕王刘建,堂兄荆王刘贾,四弟楚王刘交,侄儿吴王刘濞(读如譬)。至此,天下才基本上姓了刘。
但,异姓王靠不住,同姓就靠得住吗?
也靠不住。
这一点,刘邦其实心里有数。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时,就曾摸着他的背半开玩笑说:阿濞呀阿濞,你他妈的以后可别造反啊!
刘濞顿首:臣不敢!
不敢?后来七国之乱,领头的就是刘濞。[14]
实际上,汉初同姓诸侯王不反,是因为有刘邦、吕后和惠帝。惠帝虽然懦弱,却毕竟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又是嫡子,还有吕后撑腰、群臣护卫,当然坐得稳江山。
惠帝之后的小皇帝,就不好说了。小皇帝有两个,第一个叫刘恭,第二个叫刘弘。刘恭后来被吕后杀死,史称前少帝。之后是刘弘,为后少帝。两人都号称惠帝与宫女所生,其实可能是吕后胡乱立的,哪里镇得住?
吕后别无选择,只能临朝称制。
这时,萧何、曹参、张良、樊哙一班功臣元老,都已相继去世。朝中重臣,是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吕后要封诸吕为王,必须跟他们三人商量。
结果,王陵反对,陈平和周勃赞成。
高帝末年同姓王国封域一览
国名 王名 王都 封域 始封年月
楚 刘交 彭城 彭城、东海、薛郡 汉高帝六年正月
齐 刘肥 临淄 临淄、胶东、胶西、济北、博阳、城阳、琅邪 六年正月
赵 刘如意 邯郸 邯郸、常山、中山、巨鹿、河间、清河 九年正月
代 刘恒 晋阳 太原、雁门、定襄、代郡 十一年正月
梁 刘恢 定陶 砀郡、东郡 十一年三月
淮阳 刘友 陈县 陈郡、汝南、颍川 十一年三月
淮南 刘长 寿春 九江、衡山、庐江、豫章 十一年七月
吴 刘濞 广陵 东阳、吴郡、鄣郡 六年正月荆国十二年十月更封
燕 刘建 蓟县 广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 十二年二月
据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
赞成并不奇怪,也无不妥。因为当时的中央,不是少帝而是吕后。吕后安全,中央才安全。中央安全,帝国才安全。吕后效法刘邦封同姓为王,其实是要维稳。
因此,陈平和周勃是对的,王陵反倒是不对的。
麻烦在于,后来政变了。主导和牵头的,则正是陈平和周勃。这跟他们当年赞成诸吕封王一样,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却又互相矛盾,该怎么自圆其说呢?
这就要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刘邦曾杀白马与群臣盟约:从今往后,封王称王者若非刘氏,天下共击之。[15]
这就叫“白马之盟”。
显然,此盟如果属实,吕后就是背约。齐王刘襄起兵,周勃和陈平起事,也就有了法理上的依据。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大事。
然而如此大事,历史上却没有明确的记载。白马之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参加的都有谁?有没有盟书?如果有,存放在哪里?一概不知。
更奇怪的是,《史记》的《高祖本纪》对白马之盟只字不提,后来齐王刘襄的“讨吕檄文”也只字不提,只有《吕太后本纪》提到此事,还首先出自王陵之口。
王陵是当时的右丞相。他提到白马之盟,当然是为了阻止吕后封诸吕为王。后来,吕后临终前也旧话重提。她对吕产和吕禄说,高皇帝与群臣有白马之盟。如今我们吕氏封王,大臣不平,你们要小心!
这么说,白马之盟,吕后是知情的。
同样,陈平和周勃,也应该是知情的。
所以退朝之后,王陵就指责两人:高皇帝与群臣歃血为盟,二位当时难道不在场吗?如今二位为了逢迎女主放弃原则,将来有什么脸面见先帝于九泉?
陈平和周勃却回答:今日当廷力争,我等确实不如大人。将来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大人恐不如我等。[16]
言外之意也很清楚:我们是“曲线救国”。
这就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了伏笔。陈平和周勃也不但没有历史污点,反倒比王陵更像政治家。问题是,他俩为什么会如此默契?心有灵犀吗?
不,是因为陆贾。
陆贾是与郦食其齐名的纵横家。天下在马上得,不能在马上治,就是他的名言。据说,为了最终能够顺利解决诸吕擅权乱政的问题,他曾经主动去见陈平。
陈平却不怎么搭理他。
陆贾说:什么事让丞相如此忧心?
陈平说:你猜。
陆贾说:诸吕吧?
陈平说:是。为之奈何?
陆贾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谐心往一处想,则无往而不胜。
陈平这才与周勃同心协力。[17]
故事很精彩,可惜穿帮了。陆贾为陈平出主意,可是在诸吕封王以后。吕后征求意见和王陵指责他们时,他俩的说法为什么会高度一致呢?
所以,还得再编故事。
这故事说,刘邦临终前,吕后曾经请示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不在了,请问谁可以接替?
刘邦说:曹参。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刘邦说:王陵。不过,王陵年轻,为人憨直,所以得让陈平协助。陈平多智,却难以独任,这就要靠周勃。周勃稳重忠厚朴实无华,安定刘氏的一定是他。
吕后又问:他们之后呢?
刘邦说:这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18]
请注意,这里的原文不是“此后亦非我所知也”,而是“此后亦非而(你)所知也”。呵呵,当然不能是吕后所能知的,因为王陵、陈平、周勃之后,吕家会完蛋。
好一个神机妙算的“临终嘱咐”!
看来,刘邦早就料定自己死后吕氏一定会作乱,平叛的一定是周勃,助一臂之力的一定是陈平。至于作证白马之盟确有其事的,则一定是王陵。
吕后也很听话。她居然在汉惠帝六年,同时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亲手为家族的覆灭和自己的败亡,安排了掘墓人。
精彩吗?精彩。
靠谱吗?不靠谱。
事实上,这故事如果属实,就等于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为了让美国在世界上当老大。不可笑吗?
很清楚,什么临终嘱咐,什么曲线救国,什么陆贾之谋,都不过是西汉官方事后编出来的弥天大谎。而且那著作权,很可能属于陈平。
当然,也可能是集体创作。
众口一词,司马迁也没有办法,只能照录。
不过,司马迁毕竟是司马迁,他把所有的破绽和漏洞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等待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不出这一点,只能怪自己笨。同样,如果因此而认为陈平和周勃失却道义,也大错特错。
政变事出有因
现在看,吕氏一族是很可怜的。
血染京师以后,吕后和她的家人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遍查史书,却不知他们罪在哪里。所谓“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云云,恐怕是不实之词。至少,没见过像他们那样不成体统毫无准备的乱党。
其实想想就知道,吕禄如果真有野心,为什么郦寄三言两语就让他晕头转向,不假思索就放弃了兵权?吕产如果图谋不轨,为什么进宫时不带一兵一卒,南军将士也不见踪影?很简单,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谋反。
没有政治野心,就不会有思想准备、组织系统、心腹爪牙。所以事到临头,吕家竟全无主张;齐王起兵,也只能派出灌婴。结果怎么样呢?前徒倒戈。[19]
吕产和吕禄,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陈平和周勃发动的政变,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曹参的儿子、御史大夫平阳侯曹(读如烛)为他们通风报信,襄平侯纪通持节矫旨为周勃骗开营门,郦寄的部下刘揭从吕禄那里取来将印,未央宫的卫尉守住殿门不让吕产入内。周勃进入北军,命令效忠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胸或右臂),效忠刘氏的左袒,结果全军皆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面未尝没有原因。
原因在营垒的变化。
刘邦去世前的政治势力,可以说有三股力量:刘邦吕后一股,异姓诸侯一股,功臣列侯一股。刘邦系和诸侯系,构成两大阵营,功臣系则站在刘系一边。所以,萧何会不顾他跟韩信的老交情,与吕后联手灭了韩信。
这时,刘邦和吕后俱为一体。支持吕后,就是支持刘邦。张良和叔孙通等人力挺刘盈,功臣系无一人支持戚夫人和赵王如意,道理就在这里。
但惠帝以后,情况就变了。
惠帝之前,诸侯系已不复存在;惠帝之后,刘邦系也不复存在。依然存在的,只有功臣和吕后。吕后以前姓刘,现在姓吕;以前是刘邦系的发言人,现在是新势力的总代表。这股新势力,就叫外戚。
新势力茁壮成长并不奇怪,高祖和惠帝留下了权力真空,吕家也资本雄厚。刘邦起兵沛县,吕氏举家跟随;兵败彭城,又多亏吕泽接应。吕后妹夫樊哙,更是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吕氏家族,功勋卓著。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吕后。吕后不是花瓶,而是实力派。除被俘期间外,每次刘邦出征,都是吕后帮他看守大本营。刘邦去世后,大汉帝国更靠吕后一手经营。她的威望是自然形成的,也有当家做主的资格。
这时能与之抗衡的,只有宗室。
宗室主要是刘姓诸侯,比如齐王刘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但宗室虽然姓刘,却代表地方;吕后虽然姓吕,却代表中央。功臣系该选谁?
陈平和周勃选择了吕后。
中央集权是大方向,陈平和周勃也无可厚非。但,吕后去世,诸吕还能再代表中央吗?
不能。
这,才是政变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吕后驾崩,平衡就被打破。所有的政治力量都要重新洗牌,进行权力的再分配。刘章和刘襄起兵于外,陈平和周勃政变于内,虽非共谋,亦非偶然。
宗室和功臣的矛头,一致指向了外戚。
而且心照不宣,不约而同。
与此同时,积怨也爆发了。这当然该由吕后负责。吕后对功臣是不放心的,甚至不惜兔死狗烹。史家说汉初“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应该说基本属实。她先杀赵王如意,再杀淮阳王刘友,三杀梁王刘恢,更是事实。[20]
功臣也得罪了,宗室也得罪了,岂非自绝于天下?
诸吕的寡助不在失道,而在失人。
同样,齐王刘襄算盘落空,也不完全因为琅琊王刘泽的反对,更因为陈平和周勃他们,绝不再想要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太弱也不好。最好是能与群臣和谐相处,实现此刻的平稳过渡,将来的君臣共治。
何况高祖所封十王,已死者六,失国者五,楚王刘交和吴王刘濞不是高祖子孙,淮南王刘长又年纪太小。[21]
父死子继,国赖长君,刘恒成为不二人选。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薄姬在刘邦那里不受待见,靠着闺蜜帮忙才被临幸一次,而且那次临幸还出于刘邦的怜悯。不过刘恒母子却因祸得福。他们被吕后放过,在大清洗中幸免于难。[22]
哈,吕后只知道防小三,没想到还要防小四。
大臣们也没想到,不起眼的小四并不简单。刘恒稳稳当当地做了二十三年皇帝,死后谥为文,号太宗。[23]
太宗是仅次于太祖或高祖的庙号,超过文的谥号也不多。事实上秦汉两代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四大天王”:始皇帝嬴政,高皇帝刘邦,文皇帝刘恒,武皇帝刘彻。
汉文帝,为什么会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
原因很多。但最为后世称赞的,是仁。比方说,生活俭朴,让利于民,宽以待人,等等。他在元年十二月,就废除了株连九族的连坐法。二年五月,废诽谤妖言罪。十三年五月,又废除刺青、削鼻、断足三种肉刑。
所以,司马迁和班固都说他仁。[24]
其实,汉文帝的仁被夸大了。比如功臣周勃,就被他制造冤假错案关进监狱,只不过后来又放了出来。但比起刘邦和吕后之对待彭越,确实要算仁。[25]
对待宗室也如此。
被吕后割走的城阳、济南、琅琊三郡,刘恒都还给了齐王刘襄。失去地盘的琅琊王刘泽,则改封燕王。刘友被吕后害死,便封他的儿子为赵王。
这可真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三月,文帝就将城阳郡封给了刘章,济北郡封给了刘兴居。刘襄的儿子刘则去世后,更将齐国分成齐、济北、济南、川、胶西、胶东、城阳七个王国,统统封给了老齐王刘肥的儿子。
赵国也被一分为二,大的一块给刘友长子为赵王,小的一块给刘友的少子为河间王。淮南国则在刘长死后一分为三,变成淮南、衡山和庐江三个王国。
就这样,汉文帝不动声色地摆平了宗室和功臣两大派系。此后随着陈平、周勃等人的相继去世,功臣系也不复存在。吕后时代的三股力量(外戚、功臣和宗室)先后退潮,汉帝国迎来了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文帝,岂能不谓之文?
汉文帝的温柔一刀,据说是受到贾谊的启发。贾谊认为,当时帝国的主要危险,是外有匈奴,内有诸侯。这些诸侯虽然都是同姓,却不等于不会谋反。最好的办法,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也就是说,将大王国分裂成中王国,中王国分裂成小王国。国小力弱,就成不了气候。[26]
不难想象,这种做法只要持之以恒,宗室的危险就会最终消除。后来的汉武帝,就是这样做的。
可惜这一方针,最后却被破坏。
于是,灾祸再起萧墙。
七国之乱
破坏文帝方针的,叫晁错。[27]
晁错原本是汉文帝太子刘启的老师。文帝驾崩,刘启继位,是为景帝。景帝视晁错为智囊,言听计从。晁错也蠢蠢欲动,极力主张尽快解决宗室问题。
他出的主意,是削藩。
藩就是藩王,也就是诸侯。削藩,就是削弱诸侯们的力量。这并没有错,汉文帝就是这样做的。但文帝分齐为七,分赵为二,分淮南为三,得到封国的仍是诸侯王的子弟。晁错却不同,是要把王国的郡县夺归中央。
软刀子割肉不疼。何况按照文帝的做法,割下来的肉仍然烂在锅里,诸侯没有意见,有意见也没有话说。晁错的做法却是虎口夺食,诸侯岂肯拱手?
逼急了,没准会造反。
晁错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他说,削藩是迟早的事,造反也是迟早的事。削,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也反。早削早反,后患小;晚削晚反,后患大。等到各路诸侯羽翼丰满尾大不掉,想削都削不了啦!
景帝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削去楚国东海郡、赵国常山郡、胶西国六县、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
令下,七国反。
造反的诸侯,有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川王刘贤、胶西王刘(读如昂)、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所以叫七国之乱,也叫吴楚之乱。
打出的旗号是:入诛汉之贼臣晁错。
领头的吴王刘濞气焰嚣张。他照会各国声称:敝国虽小,也有三千里;我军虽弱,也有五十万;寡人虽贫,也节衣缩食三十年。吴国在天下各处都有存款,各位大王要犒赏三军,尽管用钱,跟寡人打声招呼就行。
刘濞又在国内总动员。他说,寡人今年六十二,亲自将兵;寡人的小儿子十四岁,也身先士卒。所以,从十四到六十的男丁,都要出征。
结果,刘濞兵力猛增。
如此架势,汉景帝始料未及,方寸大乱。
晁错也慌了手脚。实际上,此人是个书呆子,情急之下竟连出昏招,居然提出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这就等于把安全留给自己,危险留给皇上,何况麻烦还是他自己惹出来的。难怪群情激奋,皆曰可杀。[28]
汉景帝心里,恐怕也咯噔一下。
晁错却毫无知觉,又想公报私仇,利用御史大夫(副总理兼监察部部长)职权,要杀总跟自己作对的政敌袁盎,理由是袁盎曾说吴王不会造反,肯定是接受了贿赂。只不过,这一提议被监察官员们集体否决。
袁盎却得到了消息,紧急求见景帝。
景帝问袁盎:爱卿曾经担任吴国丞相,了解他们君臣的为人。你看吴楚之乱会怎么样?
袁盎说:不足为虑。
景帝大吃一惊:吴王头发白了还造反,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他会干吗?爱卿难道有什么妙计?
袁盎说:吴王和楚王作乱,是被晁错逼的。如今只要杀了晁错,派使节赦免吴楚七国,恢复他们被削之地,则兵不血刃而天下重归太平。
景帝沉默良久,然后说:朕不会因为爱护一个人,就不顾天下万民的。
十多天后,晁错被杀。
那么,刘濞他们退兵了吗?
也没有。
吴王刘濞甚至根本就不见前来宣诏的汉使袁盎。
和谈不成,就只能武力解决。
历时三个月的一场内战,最后以七国兵败、诸王皆死而告终。他们或者被杀,或者自杀,一个个身首异处。这是景帝没有想到的。想得到,他就不会杀晁错。这也是吴王没有想到的。想得到,他就不会那么猖狂。
然而两位功臣的结局,也不美妙。
功臣就是梁王刘武和太尉周亚夫。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时为将。文帝到他的细柳营劳军,先是进不了营门,进去以后又被告知营中不能跑马。最后亚夫出来拜见皇帝,居然手持兵器一身戎装,拱手行军礼。
汉文帝感叹说,这才是真将军呢!临终前又告诉汉景帝:将来国家有难,亚夫堪当重任。
周亚夫也不负厚望,在这次战争中大破吴军,平定了七国之乱。但他的胜利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梁王刘武坚守在睢阳,拖住七国大军三个月之久。等到叛军筋疲力尽、弹尽粮绝,转而与亚夫作战时,已是不堪一击。
梁王也乘势痛击,战功跟周亚夫一样多。
显然,没有梁王,汉帝国不可能胜利。
梁王刘武支持中央并不奇怪,因为他是汉景帝的亲弟弟,他俩的母亲窦太后甚至更喜欢这个小儿子。有太后宠爱又是功臣,梁王变得跋扈。他居然指使他人谋杀了袁盎等十多位大臣,原因是他们反对景帝立他为接班人。
这事直接导致了景帝与梁王的不和,梁王刘武最后也郁郁寡欢而死。他死后,梁国被分裂,变成梁、济川、济东、山阳、济阴五个小王国。[29]
梁王刘武死后一年半,周亚夫被诬下狱。
司法官问:君侯为什么要谋反?
周亚夫答:有什么证据说我谋反?
司法官说:就算现在没反,也打算死后在地下反。
周亚夫百口莫辩,只好去死。
一代名将周亚夫是绝食五天吐血而死的。汉景帝下此毒手,则是为汉武帝登基做准备。景帝曾看着周亚夫的背影说:这样的人,哪里是少主可以驾驭的![30]
周亚夫死后一年多,景帝驾崩,武帝继位。这时,列祖列宗已经做好了种种铺垫,单等他大显身手。
吕后曾向心腹大臣审食其坦言其忧:
你看那些功臣元勋,
向先帝北面称臣已是别扭委屈,
有可能心甘情愿侍奉少主吗?
少年天子
汉武帝刘彻继位那年,十六岁。[1]
十六岁的男子即便在古代,也是未成年人。当时的法定婚龄是女十五,男二十。因此贵族男孩的成年礼,就在满二十那年举行,要束发,加冠,佩剑,取字,许婚,叫“冠礼”,也叫“婚冠礼”。
刘彻的冠礼却被提前。也许,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汉景帝已将不久于人世。事实上,刘彻加冠没过几天,景帝就驾鹤西去,刘彻成为西汉第五任皇帝。[2]
这是一位少年天子。
但,未及弱冠便登大位,汉武并非第一人。最早的小天子是周成王姬诵,最早的小皇帝是汉惠帝刘盈。[3]
刘盈身世可疑。[4]
作为西汉第二任皇帝,刘盈并没留下多少事迹。从现有的资料看,他似乎是战乱中成长的苦孩子,从小就颠沛流离。甚至在兵败彭城的逃难途中,还几次三番被刘邦推下车去。靠着夏侯婴的营救,才捡回一条命来。
这一年,刘盈六岁。
不难想象,这事在一个六岁孩子的心中,会留下怎样的阴影。好在兵败彭城两个月后,刘盈被立为太子。这当然因为他虽非长子(长子是庶出的齐王刘肥),却是嫡出,是刘邦正妻吕后的独生子。
可惜,刘邦似乎并不看好这唯一的嫡子,几次三番要废了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据说,刘邦的态度越来越坚定,连张良和叔孙通也不能力挽狂澜。
然而事情的变化,却极具戏剧性。
变化发生在刘邦去世那年。某次宴会上,太子刘盈前来侍奉父皇,身后却站着四位老人。他们个个八十岁以上,须发雪白,衣冠甚伟,让刘邦看得目瞪口呆。
于是四人上前,自报家门。
第一位,东园公。
第二位,甪里先生。
第三位,绮里季。
第四位,夏黄公。
这就是所谓的“商山四皓”了。他们是秦末以来就隐居深山、名满天下的世外高人,也是刘邦仰慕已久的。
刘邦问:朕求诸君多年不得,怎么跟了我儿?
商山四皓行礼说:陛下傲慢无礼,太子仁孝恭敬,所以天下士人无不愿为太子赴汤蹈火。
礼毕,四位老人飘然而去。
刘邦目送商山四皓离席,然后叫来戚夫人说:你都看见了吧?太子地位不可动摇,吕后才是你的真主子。
戚夫人哭。
刘邦却表示无能为力。他说:你为我楚舞,我为你楚歌吧!于是刘邦慷慨悲歌,一而再,再而三。歌毕,也离席而去,留下戚夫人泣不成声,哭倒在地。
从此,刘邦不再提出换太子。[5]
这可真是新派武侠小说里面才有的场面。那四位老人的名字,也很像小说中的武林高手。据说,他们是张良为吕后出谋划策,特地请来为太子刘盈撑腰的。因此,这事就像张良当年的奇遇黄石公,非常不靠谱。[6]
但更不靠谱的,还在后面。
按照《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刘盈继位是在汉高祖十二年五月,时年十七岁。七个月后,也就是汉惠帝元年的十二月,吕后就谋杀了赵王如意。
谋杀是处心积虑的,因为据说刘盈已经感觉弟弟不太安全。所以,如意从赵国来到长安时,刘盈便亲自到霸上迎接,接回宫后又同吃同住,像当年鸿门宴上项伯护着刘邦一样护卫着如意,吕后竟不能下手。
可惜百密难免一疏。某天早上,刘盈外出打猎,如意留在宫中。吕后闻讯,立即将如意毒杀。
故事讲到这里,破绽也就露了出来。
请问:如意为什么没跟刘盈一起去打猎?
解释是:赵王年少,不能早起。
很好!一个年纪小到“不能蚤(早)起”的孩子,刘邦凭什么说他“类我”(像自己)?所谓刘盈“不类”而“如意类我”因此就要换人,岂非胡扯?
没错,刘盈确实不像父母,既不像父亲心狠手辣,也不像母亲刚毅果断。他心慈手软,胆小怕事,很可能还有些多愁善感和自暴自弃。把江山社稷交给这样的人,当然不能放心。但,交给那位不能早起的,就可靠吗?
都靠不住。
刘邦的立储,已不能着眼于接班人自身。
那看什么?
看母亲。刘盈也好,如意也罢,继位之后恐怕都得靠太后撑腰,甚至靠太后临朝。
那么,戚夫人和吕后,哪个可靠?
吕后。
事实上,吕后不但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更是他的亲密战友。刘邦的江山,其实是他和吕后一起打下来的。这是当时舆论的共识。甚至还有人说,吕后和她的家族是像推车子一样,把刘邦推上帝位的。[7]
显然,吕后对刘邦的江山,会比戚夫人更加爱惜。
更何况,她也能干得多。
因此,作为男人,或者在床上,刘邦也许更喜欢戚夫人。但作为政治家,在朝廷,他绝对更相信吕后。
更重要的是,功臣们也都投了吕后一票。
刘邦的功臣,武将方面,韩信、彭越、英布已死,樊哙则是吕后的妹夫。文臣方面,萧何在灭韩信时即已站在吕后一边,张良和叔孙通都支持刘盈,陈平后来也挺吕后。有人支持戚夫人母子吗?没有。[8]
局势如此明朗,戚夫人有什么可争的呢?
的确,刘邦和吕后,更多的是政治关系,未必有多少爱情。刘邦南征北战时,吕后常常留守后方忙于政务,戚夫人则常年陪伴在刘邦身边。日久生情,爱屋及乌,刘邦许诺废嫡立爱,并非没有可能。只不过,这种许诺可能是一时兴起,也可能是哄美人开心,靠不住的。
政治家,都不会爱情至上。
所以,什么商山四皓,什么楚歌楚舞,都不过是编出来的故事,或者是当时的一场表演,串通好了演给戚夫人看的。而且那总导演,弄不好就是刘邦本人。
这并非没有可能。想当年,刘邦还没发迹时,吕后就制造舆论,说常常看见刘邦头顶上有云气,结果小混混们都跟了刘邦。这其实就是两口子串通一气演的双簧。
当然,这回也可能是张良总导演,吕后制片人。
不管怎么说,张良站在吕后一边,是可以肯定的。赵王如意和戚夫人为吕后所杀,大体上也能肯定。至少,没有证据证明非她所杀。吕后,可是连韩信都敢杀的。杀那手无寸铁的孤儿寡母,又算什么!
但,心狠手辣的吕后,也未必不会蒙冤。
黑锅与嫌疑
刘邦选择刘盈,其实是选择了吕后。
这一点,吕后和刘盈都清楚。因此,刘盈继位后,就把权力和政务都交给了自己的母亲。但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这样做显然并不合适,皇族也很没面子。因此史家必须给个说法,还必须由吕后来背黑锅。
于是,又一个故事被编了出来。
这故事说,吕后毒死赵王如意后,便把他的母亲戚夫人砍去手脚,挖掉眼睛,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在猪圈里,号称“人彘”(人猪),然后让汉惠帝刘盈来看。
结果,惠帝放声大哭,一病不起。他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是没法治天下了。
据说,这就是惠帝不理朝政的原因。
但可惜,这实在离谱。
首先我们要问:吕后有必要这么做吗?没有。前面已经说过,戚夫人和赵王如意,根本就不可能构成威胁。过去不能,后来就更不能。对于毫无反抗能力的假想敌,就算要消灭,又犯得着下如此毒手吗?
泄愤也说不通。要知道,任何人受此酷刑,都不会再有感觉。戚夫人不痛,吕后何快之有?
更何况就算要泄愤,又何必要让惠帝来看呢?惠帝又不是戚夫人的同伙和同谋!难道吕后要威胁自己的独生子?难道她觉得惠帝受的刺激还不够?
汉惠帝因此而醉生梦死,就更是胡说。恰恰相反,他曾经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一天到晚吃喝玩乐,完全不理朝政的人也有,但不是汉惠帝,而是曹参。
曹参接替去世的萧何担任大汉相国,是在汉惠帝二年的七月。这时,距离所谓“人彘”事件已经一年半,照理说汉惠帝早就该泡在酒坛子里了。然而他对曹参的消极怠工却是十分不满,也非常着急。
不过惠帝毕竟是惠帝。他并不敢也不忍当面指责先帝的功臣,而是私下里对曹参的儿子说:令尊大人是不是看不起朕呀?整天灯红酒绿,怎么能心忧天下呢?
于是曹参向惠帝请罪。
曹参说:请问陛下与高皇帝,谁更圣明英武?
惠帝说:朕岂敢望先帝之项背。
曹参又说:陛下认为臣与萧何,谁更贤明有才?
惠帝又说:先生似乎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这就对了!高皇帝和萧相国,早就平定了天下,确立了法规,没什么可忧虑的呀!现在,陛下只需垂衣拱手,臣等也只需谨守职责,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惠帝这才恍然大悟。
没错,自己比不上高皇帝,曹参也比不上萧相国,瞎忙活什么呢?还是不折腾为好。
从此,汉帝国按部就班,萧规曹随。[9]
很清楚,惠帝的不理朝政,其实是无为而治。这既是受曹参启发,也是当时帝国的政治需要和大势所趋,跟戚夫人或者吕后,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但,这不等于吕后没有别的嫌疑。
可疑之处在惠帝刘盈的成年礼。刘盈是十七岁那年继位的,但拖到继位后第四年才加冠。这时,少年天子已经二十一岁,是不是也太晚了一点?
当然是。
那么,惠帝的冠礼,为什么会这么晚?
为了等张皇后成年。
张皇后是在汉惠帝举行成年礼的五个月前,嫁给惠帝并立为皇后的。先婚后冠,可见这婚姻的重要。看来,汉惠帝的皇后,只能是这位张姑娘。张姑娘不成年,汉惠帝就不能正式成婚,也不能举行冠礼。
那么,张皇后又是何许人也?
鲁元公主和张敖的女儿。
难怪汉惠帝只能耐心等待,因为鲁元公主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嫁给张敖是在汉五年。可见汉惠帝的这位张皇后,封后时顶多十岁。算作成年,已很勉强。
这当然是吕太后的一手包办。实际上,她是把自己未成年的亲外孙女,嫁给了自己刚成年的亲儿子。尽管谁都知道,政治人物的婚姻几乎无不具有政治性,但汉惠帝的这桩婚姻,也实在太离谱了一点。
然而吕太后宁肯死扛硬拖着,也要等到自己的外孙女勉强可以封后,才给惠帝加冠,尽管那少年天子早就有了性能力,也早就跟宫女们生了一堆儿子。
问题是,吕后为什么要这样谋划呢?
因为恐惧。
恐惧是可以想象的。据说,吕后曾向心腹大臣审食其坦言其忧:你看那些功臣元勋,向先帝北面称臣已是别扭委屈,有可能心甘情愿侍奉少主吗?[10]
这话并非没有道理。
事实上,刘邦成为天子,跟周武称王、始皇称帝大不相同。周王和秦皇,原本就是贵族,就是君主,跟僚佐的关系也早就是君臣。其地位,当然无人觊觎。
刘邦则不同。他和功臣元勋,当年都是编入户籍的平民(诸将与帝为编户民),大家平起平坐。现在,凭什么你就能高高在上,我就该俯首称臣?再说了,既然一介平民也能当皇帝,为什么你当得,我当不得?
有这资质和能力的,不止刘邦一个吧?
资质和能力超过刘盈的,就更不止一个吧?
难怪吕后的精神会高度紧张。是啊,赤手空拳,孤儿寡母,怎么对付得了如狼似虎的权臣们?
孤立无援就得拉帮结派,靠得住的是自家人。
因此,汉惠帝驾崩后,更加势单力薄的吕太后便封王封侯。受封的既有刘家人,也有吕家人。刘氏四王:淮阳王刘彊(强),常山王刘不疑,济川王刘太,琅琊王刘泽。吕氏三王: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梁王原本是吕王,吕王最早是吕台,后为吕嘉,再后为吕产)。
表面上看,吕后是公平的。她先封刘,后封吕;刘家王多,吕家的少。然而刘氏四王,都是小国。而且,淮阳王刘彊去世,就改封刘武;常山王刘不疑去世,就改封刘山(更名为刘义),后来又改封刘朝。这四国前后七王,都是惠帝与宫女所生,也都是小孩子。成年人只有琅琊王刘泽(吕后侄女婿),却是吕后党羽。
吕氏三王却都是大国,三大国的国王也原本都是刘邦的儿子,但都被吕后害死。最先被害的是赵王如意。如意死后,赵王换成刘邦的六子淮南王刘友,结果被吕后软禁饿死。刘友死后,赵王又换成刘邦的五子梁王刘恢,结果被吕后活活气死。所以后来讨吕的檄文,便说吕氏“比(接连)杀三赵王”。至于燕王,原本是刘邦的八子刘建。刘建倒是自己死的,但他的儿子却被吕后杀掉。于是,赵、梁、燕三国都落入吕家手中。
大国夺过来给自家人,小国封给儿童们装样子。吕后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那么,她安全了吗?
没有。恰恰相反,一起惊天血案很快在京城掀起,吕氏家族也因此身败名裂。
喋血京师
吕后刚刚去世,血案就发生了。
对此,吕后早有预感。临终前,她叫来梁王吕产和赵王吕禄,告诫他们控制军队,守卫皇宫,以防兵变。
这是先见之明,也可行。
的确,吕产和吕禄应该是靠得住的。吕产之父,是吕后的大哥吕泽;吕禄之父,是吕后的二哥吕释之。何况二吕虽然封王,却不在王国,而在京师,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更重要的是,他俩手中有兵权。
兵权是张良的儿子帮他们要来的。
张良的儿子叫张辟。惠帝去世时,他特地去见左丞相陈平,问了一个问题:皇上是太后的独生子。皇上驾崩,太后却哭不出来,大人知道为什么吗?
陈平问:为什么?
张辟说:当然是不放心各位了。
于是陈平接受张辟的建议,让吕家统率南北军。南北军是京师的近卫军,其中南军守宫城,北军守京城。吕后驾崩时,吕禄掌北军,吕产掌南军。
有政权,有兵权,有防备,应该万无一失。
可惜事与愿违。
而且谁都想不到,第一个跳出来的竟是刘章。
刘章是吕禄的女婿,在吕后首批封侯时,被封为朱虚侯。他的弟弟刘兴居,也在吕产封王时被封为东牟侯。在吕后看来,这哥俩应该算作自己人。
那么,刘章为什么要坏吕后的事?
因为刘章还是前任齐王刘肥的儿子,现任齐王刘襄的弟弟。刘肥是差一点被吕后杀掉的,靠献出城阳郡才保住性命。刘襄任上,吕后又先后割走了济南郡和琅琊郡,分别封给侄儿吕台和侄女婿刘泽。
齐国被抢走了三个郡,齐王当然不爽。
父兄不爽,刘章也不爽。何况他也不看好吕家。在他看来,刘吕两族难免一战,而吕氏必败无疑。跟着吕家人混,那是要掉脑袋的。
更重要的是,刘章想拥立刘襄为帝。[11]
这并非没有可能。
事实上,刘肥是刘邦长子,刘襄是刘邦长孙。刘肥没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庶出。但,嫡出的刘盈已死。现任少帝刘弘(原名刘义)名为刘盈之子,其实来历不明,或可以说成来历不明。刘襄为帝,名正言顺。
于是刘章派人联络刘襄,鼓动他出兵讨吕,自己和弟弟刘兴居在京师为内应。齐王刘襄也毫不含糊,立即树起义旗传檄天下,亮出的口号是“入诛不当为王者”。
相国吕产闻讯,派出灌婴将兵反击。
灌婴也是沛公时代就从军的“老革命”,刘邦称帝之后封为颍阴侯。然而灌婴军至荥阳,却与齐王达成密谋:各自按兵不动,静观京师之变。一旦诸吕谋乱,共诛之。
外有刘襄,内有刘章,吕后所立小皇帝刘弘,所封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济川王刘太,都未成年。吕产和吕禄方寸大乱,竟不知何去何从。
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却决定动手。
陈平和周勃的第一步棋,是派出了一位说客。说客名叫郦寄,是郦食其的侄子,吕禄的好朋友。郦寄对吕禄说:高皇帝和吕太后共定天下,刘氏九王,吕氏三王,大家都认可。但如果不去封国,拥兵京师,就会遭人猜疑。为什么不交出兵权,高枕无忧做国王呢?
吕禄认为有道理,便跟郦寄一起去打猎。
周勃立即行动。他先是假传圣旨骗开营门,然后又从吕禄那里取来将印,轻而易举就夺得北军兵权。
接下来,要解决南军。
南军的兵权掌握在吕产手中。这时,吕产已经得知灌婴与刘襄的密谋,跑进了未央宫。陈平闻讯,立即派朱虚侯刘章协助周勃。结果,吕产被拦在殿门外,最后被刘章杀死在厕所里。长乐宫卫尉吕更始,也被刘章杀死。
吕产一死,周勃便放手大清洗。他下令全城搜捕吕氏家人,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格杀勿论。于是,继梁王吕产、赘其侯吕更始之后,赵王吕禄、燕王吕通、临光侯吕(读如须,吕后妹,樊哙妻),也先后被捕被杀。
这可真是惊天血案。
但,此案可疑。
按照后世的说法,此案的起因是诸吕擅权,图谋不轨,危害刘氏。然而这种说法却只有罪名,没有罪证。反倒是诸吕一死,刘家就有人跟着倒霉。大臣会议宣布:小皇帝刘弘不是惠帝的儿子,应该废掉,另立天子。
这并不奇怪。刘弘,是吕后所立嘛!
只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被另立者并非踌躇满志的齐王刘襄,而是鲜为人知、一贯低调的代王刘恒。
说来这也是刘襄自作自受。
刘襄发难后,第一步就是夺琅琊王刘泽之兵。他派人去见刘泽,谎称自己年轻不懂事,愿以齐军相归属。刘泽上当受骗,跑到临淄接兵,却被刘襄扣押。
于是刘泽对刘襄说:大王是高帝长孙,臣泽在刘家年纪最大。现在大臣们犹豫,不知立谁为好,最后恐怕还得听泽的,为什么不让泽去游说群臣呢?
刘襄觉得有理,立即派车送刘泽回京。
然而刘泽说这话,不过是为了脱身,哪里会帮刘襄谋求帝位?相反,在讨论另立天子的会议上,第一个跳出来投反对票的就是刘泽。刘泽说,齐王的丈母娘家就像戴帽子的老虎。立齐王,不等于再立吕产和吕禄吗?
群臣均以为是。[12]
现在,轮到刘襄有苦难言了。齐国虽兵强马壮,但真要西进长安,仍力不能及,也只好偃旗息鼓。此公以欺诈手段兼并他人实力,又因急于上位而被出卖,恐怕只能自己咽下苦果。连带刘章,也成了为人作嫁。
刘章和他弟弟刘兴居,后来倒是得到了酬劳。第二年,新皇帝刘恒封刘章为城阳王,兴居为济北王。城阳郡原本就是齐王刘肥割让给鲁元公主的,济北郡更是齐地,刘襄一点便宜没占着,刘恒也一点没亏损。[13]
刘章被封,功在打前站;兴居受赏,功在断后路。大臣会议做出立刘恒为帝的决定后,刘兴居说:灭诸吕我没功劳,请让我去皇宫打扫卫生。于是与汝阳侯夏侯婴一起将小皇帝刘弘驱逐,然后迎刘恒进宫。
当晚,小皇帝刘弘和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济川王刘太都被杀死。刘弘死在少府,三王死在王府。实施谋杀的,据说是帝国的有关部门(有司)。
吕家人死光了。皇宫和京城里的刘盈一族,现在也死光了。请问这是安刘吗?请问这是平叛吗?
不,是政变。
政变是需要理由的,否则就没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对于陈平和周勃,就更是如此。
弥天大谎
陈平和周勃,都曾挺吕。
汉惠帝去世后第二年,吕后就动议要封诸吕为王。这并不奇怪,也未必不妥。当时的中央政府十分脆弱,诸侯们的王国占据了汉帝国的大半壁江山,而直属中央的郡县却十分有限。
所以,汉初的形势,跟当年的秦与六国无异。这才逼得刘邦不讲信义也不要脸面,痛下毒手灭掉或废掉燕王臧荼、韩王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只留下无伤大雅的长沙王吴芮父子装门面。
废掉的异姓诸侯六国,封给或分给了刘家人。他们是: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三子赵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五子梁王刘恢,六子淮阳王刘友,七子淮南王刘长,八子燕王刘建,堂兄荆王刘贾,四弟楚王刘交,侄儿吴王刘濞(读如譬)。至此,天下才基本上姓了刘。
但,异姓王靠不住,同姓就靠得住吗?
也靠不住。
这一点,刘邦其实心里有数。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时,就曾摸着他的背半开玩笑说:阿濞呀阿濞,你他妈的以后可别造反啊!
刘濞顿首:臣不敢!
不敢?后来七国之乱,领头的就是刘濞。[14]
实际上,汉初同姓诸侯王不反,是因为有刘邦、吕后和惠帝。惠帝虽然懦弱,却毕竟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又是嫡子,还有吕后撑腰、群臣护卫,当然坐得稳江山。
惠帝之后的小皇帝,就不好说了。小皇帝有两个,第一个叫刘恭,第二个叫刘弘。刘恭后来被吕后杀死,史称前少帝。之后是刘弘,为后少帝。两人都号称惠帝与宫女所生,其实可能是吕后胡乱立的,哪里镇得住?
吕后别无选择,只能临朝称制。
这时,萧何、曹参、张良、樊哙一班功臣元老,都已相继去世。朝中重臣,是右丞相王陵、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吕后要封诸吕为王,必须跟他们三人商量。
结果,王陵反对,陈平和周勃赞成。
高帝末年同姓王国封域一览
国名 王名 王都 封域 始封年月
楚 刘交 彭城 彭城、东海、薛郡 汉高帝六年正月
齐 刘肥 临淄 临淄、胶东、胶西、济北、博阳、城阳、琅邪 六年正月
赵 刘如意 邯郸 邯郸、常山、中山、巨鹿、河间、清河 九年正月
代 刘恒 晋阳 太原、雁门、定襄、代郡 十一年正月
梁 刘恢 定陶 砀郡、东郡 十一年三月
淮阳 刘友 陈县 陈郡、汝南、颍川 十一年三月
淮南 刘长 寿春 九江、衡山、庐江、豫章 十一年七月
吴 刘濞 广陵 东阳、吴郡、鄣郡 六年正月荆国十二年十月更封
燕 刘建 蓟县 广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 十二年二月
据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
赞成并不奇怪,也无不妥。因为当时的中央,不是少帝而是吕后。吕后安全,中央才安全。中央安全,帝国才安全。吕后效法刘邦封同姓为王,其实是要维稳。
因此,陈平和周勃是对的,王陵反倒是不对的。
麻烦在于,后来政变了。主导和牵头的,则正是陈平和周勃。这跟他们当年赞成诸吕封王一样,都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却又互相矛盾,该怎么自圆其说呢?
这就要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刘邦曾杀白马与群臣盟约:从今往后,封王称王者若非刘氏,天下共击之。[15]
这就叫“白马之盟”。
显然,此盟如果属实,吕后就是背约。齐王刘襄起兵,周勃和陈平起事,也就有了法理上的依据。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大事。
然而如此大事,历史上却没有明确的记载。白马之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参加的都有谁?有没有盟书?如果有,存放在哪里?一概不知。
更奇怪的是,《史记》的《高祖本纪》对白马之盟只字不提,后来齐王刘襄的“讨吕檄文”也只字不提,只有《吕太后本纪》提到此事,还首先出自王陵之口。
王陵是当时的右丞相。他提到白马之盟,当然是为了阻止吕后封诸吕为王。后来,吕后临终前也旧话重提。她对吕产和吕禄说,高皇帝与群臣有白马之盟。如今我们吕氏封王,大臣不平,你们要小心!
这么说,白马之盟,吕后是知情的。
同样,陈平和周勃,也应该是知情的。
所以退朝之后,王陵就指责两人:高皇帝与群臣歃血为盟,二位当时难道不在场吗?如今二位为了逢迎女主放弃原则,将来有什么脸面见先帝于九泉?
陈平和周勃却回答:今日当廷力争,我等确实不如大人。将来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大人恐不如我等。[16]
言外之意也很清楚:我们是“曲线救国”。
这就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了伏笔。陈平和周勃也不但没有历史污点,反倒比王陵更像政治家。问题是,他俩为什么会如此默契?心有灵犀吗?
不,是因为陆贾。
陆贾是与郦食其齐名的纵横家。天下在马上得,不能在马上治,就是他的名言。据说,为了最终能够顺利解决诸吕擅权乱政的问题,他曾经主动去见陈平。
陈平却不怎么搭理他。
陆贾说:什么事让丞相如此忧心?
陈平说:你猜。
陆贾说:诸吕吧?
陈平说:是。为之奈何?
陆贾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谐心往一处想,则无往而不胜。
陈平这才与周勃同心协力。[17]
故事很精彩,可惜穿帮了。陆贾为陈平出主意,可是在诸吕封王以后。吕后征求意见和王陵指责他们时,他俩的说法为什么会高度一致呢?
所以,还得再编故事。
这故事说,刘邦临终前,吕后曾经请示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不在了,请问谁可以接替?
刘邦说:曹参。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刘邦说:王陵。不过,王陵年轻,为人憨直,所以得让陈平协助。陈平多智,却难以独任,这就要靠周勃。周勃稳重忠厚朴实无华,安定刘氏的一定是他。
吕后又问:他们之后呢?
刘邦说:这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18]
请注意,这里的原文不是“此后亦非我所知也”,而是“此后亦非而(你)所知也”。呵呵,当然不能是吕后所能知的,因为王陵、陈平、周勃之后,吕家会完蛋。
好一个神机妙算的“临终嘱咐”!
看来,刘邦早就料定自己死后吕氏一定会作乱,平叛的一定是周勃,助一臂之力的一定是陈平。至于作证白马之盟确有其事的,则一定是王陵。
吕后也很听话。她居然在汉惠帝六年,同时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亲手为家族的覆灭和自己的败亡,安排了掘墓人。
精彩吗?精彩。
靠谱吗?不靠谱。
事实上,这故事如果属实,就等于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为了让美国在世界上当老大。不可笑吗?
很清楚,什么临终嘱咐,什么曲线救国,什么陆贾之谋,都不过是西汉官方事后编出来的弥天大谎。而且那著作权,很可能属于陈平。
当然,也可能是集体创作。
众口一词,司马迁也没有办法,只能照录。
不过,司马迁毕竟是司马迁,他把所有的破绽和漏洞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等待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不出这一点,只能怪自己笨。同样,如果因此而认为陈平和周勃失却道义,也大错特错。
政变事出有因
现在看,吕氏一族是很可怜的。
血染京师以后,吕后和她的家人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遍查史书,却不知他们罪在哪里。所谓“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云云,恐怕是不实之词。至少,没见过像他们那样不成体统毫无准备的乱党。
其实想想就知道,吕禄如果真有野心,为什么郦寄三言两语就让他晕头转向,不假思索就放弃了兵权?吕产如果图谋不轨,为什么进宫时不带一兵一卒,南军将士也不见踪影?很简单,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谋反。
没有政治野心,就不会有思想准备、组织系统、心腹爪牙。所以事到临头,吕家竟全无主张;齐王起兵,也只能派出灌婴。结果怎么样呢?前徒倒戈。[19]
吕产和吕禄,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陈平和周勃发动的政变,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曹参的儿子、御史大夫平阳侯曹(读如烛)为他们通风报信,襄平侯纪通持节矫旨为周勃骗开营门,郦寄的部下刘揭从吕禄那里取来将印,未央宫的卫尉守住殿门不让吕产入内。周勃进入北军,命令效忠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胸或右臂),效忠刘氏的左袒,结果全军皆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面未尝没有原因。
原因在营垒的变化。
刘邦去世前的政治势力,可以说有三股力量:刘邦吕后一股,异姓诸侯一股,功臣列侯一股。刘邦系和诸侯系,构成两大阵营,功臣系则站在刘系一边。所以,萧何会不顾他跟韩信的老交情,与吕后联手灭了韩信。
这时,刘邦和吕后俱为一体。支持吕后,就是支持刘邦。张良和叔孙通等人力挺刘盈,功臣系无一人支持戚夫人和赵王如意,道理就在这里。
但惠帝以后,情况就变了。
惠帝之前,诸侯系已不复存在;惠帝之后,刘邦系也不复存在。依然存在的,只有功臣和吕后。吕后以前姓刘,现在姓吕;以前是刘邦系的发言人,现在是新势力的总代表。这股新势力,就叫外戚。
新势力茁壮成长并不奇怪,高祖和惠帝留下了权力真空,吕家也资本雄厚。刘邦起兵沛县,吕氏举家跟随;兵败彭城,又多亏吕泽接应。吕后妹夫樊哙,更是鞍前马后、出生入死。吕氏家族,功勋卓著。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吕后。吕后不是花瓶,而是实力派。除被俘期间外,每次刘邦出征,都是吕后帮他看守大本营。刘邦去世后,大汉帝国更靠吕后一手经营。她的威望是自然形成的,也有当家做主的资格。
这时能与之抗衡的,只有宗室。
宗室主要是刘姓诸侯,比如齐王刘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但宗室虽然姓刘,却代表地方;吕后虽然姓吕,却代表中央。功臣系该选谁?
陈平和周勃选择了吕后。
中央集权是大方向,陈平和周勃也无可厚非。但,吕后去世,诸吕还能再代表中央吗?
不能。
这,才是政变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吕后驾崩,平衡就被打破。所有的政治力量都要重新洗牌,进行权力的再分配。刘章和刘襄起兵于外,陈平和周勃政变于内,虽非共谋,亦非偶然。
宗室和功臣的矛头,一致指向了外戚。
而且心照不宣,不约而同。
与此同时,积怨也爆发了。这当然该由吕后负责。吕后对功臣是不放心的,甚至不惜兔死狗烹。史家说汉初“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应该说基本属实。她先杀赵王如意,再杀淮阳王刘友,三杀梁王刘恢,更是事实。[20]
功臣也得罪了,宗室也得罪了,岂非自绝于天下?
诸吕的寡助不在失道,而在失人。
同样,齐王刘襄算盘落空,也不完全因为琅琊王刘泽的反对,更因为陈平和周勃他们,绝不再想要一个强势的皇帝。当然,太弱也不好。最好是能与群臣和谐相处,实现此刻的平稳过渡,将来的君臣共治。
何况高祖所封十王,已死者六,失国者五,楚王刘交和吴王刘濞不是高祖子孙,淮南王刘长又年纪太小。[21]
父死子继,国赖长君,刘恒成为不二人选。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薄姬在刘邦那里不受待见,靠着闺蜜帮忙才被临幸一次,而且那次临幸还出于刘邦的怜悯。不过刘恒母子却因祸得福。他们被吕后放过,在大清洗中幸免于难。[22]
哈,吕后只知道防小三,没想到还要防小四。
大臣们也没想到,不起眼的小四并不简单。刘恒稳稳当当地做了二十三年皇帝,死后谥为文,号太宗。[23]
太宗是仅次于太祖或高祖的庙号,超过文的谥号也不多。事实上秦汉两代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四大天王”:始皇帝嬴政,高皇帝刘邦,文皇帝刘恒,武皇帝刘彻。
汉文帝,为什么会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
原因很多。但最为后世称赞的,是仁。比方说,生活俭朴,让利于民,宽以待人,等等。他在元年十二月,就废除了株连九族的连坐法。二年五月,废诽谤妖言罪。十三年五月,又废除刺青、削鼻、断足三种肉刑。
所以,司马迁和班固都说他仁。[24]
其实,汉文帝的仁被夸大了。比如功臣周勃,就被他制造冤假错案关进监狱,只不过后来又放了出来。但比起刘邦和吕后之对待彭越,确实要算仁。[25]
对待宗室也如此。
被吕后割走的城阳、济南、琅琊三郡,刘恒都还给了齐王刘襄。失去地盘的琅琊王刘泽,则改封燕王。刘友被吕后害死,便封他的儿子为赵王。
这可真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三月,文帝就将城阳郡封给了刘章,济北郡封给了刘兴居。刘襄的儿子刘则去世后,更将齐国分成齐、济北、济南、川、胶西、胶东、城阳七个王国,统统封给了老齐王刘肥的儿子。
赵国也被一分为二,大的一块给刘友长子为赵王,小的一块给刘友的少子为河间王。淮南国则在刘长死后一分为三,变成淮南、衡山和庐江三个王国。
就这样,汉文帝不动声色地摆平了宗室和功臣两大派系。此后随着陈平、周勃等人的相继去世,功臣系也不复存在。吕后时代的三股力量(外戚、功臣和宗室)先后退潮,汉帝国迎来了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文帝,岂能不谓之文?
汉文帝的温柔一刀,据说是受到贾谊的启发。贾谊认为,当时帝国的主要危险,是外有匈奴,内有诸侯。这些诸侯虽然都是同姓,却不等于不会谋反。最好的办法,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也就是说,将大王国分裂成中王国,中王国分裂成小王国。国小力弱,就成不了气候。[26]
不难想象,这种做法只要持之以恒,宗室的危险就会最终消除。后来的汉武帝,就是这样做的。
可惜这一方针,最后却被破坏。
于是,灾祸再起萧墙。
七国之乱
破坏文帝方针的,叫晁错。[27]
晁错原本是汉文帝太子刘启的老师。文帝驾崩,刘启继位,是为景帝。景帝视晁错为智囊,言听计从。晁错也蠢蠢欲动,极力主张尽快解决宗室问题。
他出的主意,是削藩。
藩就是藩王,也就是诸侯。削藩,就是削弱诸侯们的力量。这并没有错,汉文帝就是这样做的。但文帝分齐为七,分赵为二,分淮南为三,得到封国的仍是诸侯王的子弟。晁错却不同,是要把王国的郡县夺归中央。
软刀子割肉不疼。何况按照文帝的做法,割下来的肉仍然烂在锅里,诸侯没有意见,有意见也没有话说。晁错的做法却是虎口夺食,诸侯岂肯拱手?
逼急了,没准会造反。
晁错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他说,削藩是迟早的事,造反也是迟早的事。削,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也反。早削早反,后患小;晚削晚反,后患大。等到各路诸侯羽翼丰满尾大不掉,想削都削不了啦!
景帝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削去楚国东海郡、赵国常山郡、胶西国六县、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
令下,七国反。
造反的诸侯,有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川王刘贤、胶西王刘(读如昂)、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所以叫七国之乱,也叫吴楚之乱。
打出的旗号是:入诛汉之贼臣晁错。
领头的吴王刘濞气焰嚣张。他照会各国声称:敝国虽小,也有三千里;我军虽弱,也有五十万;寡人虽贫,也节衣缩食三十年。吴国在天下各处都有存款,各位大王要犒赏三军,尽管用钱,跟寡人打声招呼就行。
刘濞又在国内总动员。他说,寡人今年六十二,亲自将兵;寡人的小儿子十四岁,也身先士卒。所以,从十四到六十的男丁,都要出征。
结果,刘濞兵力猛增。
如此架势,汉景帝始料未及,方寸大乱。
晁错也慌了手脚。实际上,此人是个书呆子,情急之下竟连出昏招,居然提出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这就等于把安全留给自己,危险留给皇上,何况麻烦还是他自己惹出来的。难怪群情激奋,皆曰可杀。[28]
汉景帝心里,恐怕也咯噔一下。
晁错却毫无知觉,又想公报私仇,利用御史大夫(副总理兼监察部部长)职权,要杀总跟自己作对的政敌袁盎,理由是袁盎曾说吴王不会造反,肯定是接受了贿赂。只不过,这一提议被监察官员们集体否决。
袁盎却得到了消息,紧急求见景帝。
景帝问袁盎:爱卿曾经担任吴国丞相,了解他们君臣的为人。你看吴楚之乱会怎么样?
袁盎说:不足为虑。
景帝大吃一惊:吴王头发白了还造反,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他会干吗?爱卿难道有什么妙计?
袁盎说:吴王和楚王作乱,是被晁错逼的。如今只要杀了晁错,派使节赦免吴楚七国,恢复他们被削之地,则兵不血刃而天下重归太平。
景帝沉默良久,然后说:朕不会因为爱护一个人,就不顾天下万民的。
十多天后,晁错被杀。
那么,刘濞他们退兵了吗?
也没有。
吴王刘濞甚至根本就不见前来宣诏的汉使袁盎。
和谈不成,就只能武力解决。
历时三个月的一场内战,最后以七国兵败、诸王皆死而告终。他们或者被杀,或者自杀,一个个身首异处。这是景帝没有想到的。想得到,他就不会杀晁错。这也是吴王没有想到的。想得到,他就不会那么猖狂。
然而两位功臣的结局,也不美妙。
功臣就是梁王刘武和太尉周亚夫。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时为将。文帝到他的细柳营劳军,先是进不了营门,进去以后又被告知营中不能跑马。最后亚夫出来拜见皇帝,居然手持兵器一身戎装,拱手行军礼。
汉文帝感叹说,这才是真将军呢!临终前又告诉汉景帝:将来国家有难,亚夫堪当重任。
周亚夫也不负厚望,在这次战争中大破吴军,平定了七国之乱。但他的胜利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梁王刘武坚守在睢阳,拖住七国大军三个月之久。等到叛军筋疲力尽、弹尽粮绝,转而与亚夫作战时,已是不堪一击。
梁王也乘势痛击,战功跟周亚夫一样多。
显然,没有梁王,汉帝国不可能胜利。
梁王刘武支持中央并不奇怪,因为他是汉景帝的亲弟弟,他俩的母亲窦太后甚至更喜欢这个小儿子。有太后宠爱又是功臣,梁王变得跋扈。他居然指使他人谋杀了袁盎等十多位大臣,原因是他们反对景帝立他为接班人。
这事直接导致了景帝与梁王的不和,梁王刘武最后也郁郁寡欢而死。他死后,梁国被分裂,变成梁、济川、济东、山阳、济阴五个小王国。[29]
梁王刘武死后一年半,周亚夫被诬下狱。
司法官问:君侯为什么要谋反?
周亚夫答:有什么证据说我谋反?
司法官说:就算现在没反,也打算死后在地下反。
周亚夫百口莫辩,只好去死。
一代名将周亚夫是绝食五天吐血而死的。汉景帝下此毒手,则是为汉武帝登基做准备。景帝曾看着周亚夫的背影说:这样的人,哪里是少主可以驾驭的![30]
周亚夫死后一年多,景帝驾崩,武帝继位。这时,列祖列宗已经做好了种种铺垫,单等他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