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声名鹊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击退蒙人后,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等着官员们去处理。比如城中之前为了抵抗鞑子而拆毁的民居,官府自然是要负责为百姓重新修建起来的,比如战死城头的人,官府也要负责收敛,军卒还好说,由军中出银抚恤,而那些受感召主动上城相助却战死的百姓,就需要官府出面来安抚人心了。
好在这一回广灵城体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又彻底击退强敌,所以无论是大同府衙方面,亦或是山西布政使司方面,都乐于拨出一部分银子出来,不然只靠广灵县衙那点库银是根本解决不了如此问题的。
还有就是城墙的修缮工作,以及城外被杀蒙人的掩埋处理,这些都是需要官府慢慢落实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作为后勤保证。事实上,这也是大明这些年来不再轻言用兵的原因所在了,因为朝中君臣都知道一旦打仗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过沉重,而即便打下整个草原,对大明来说也没什么实际好处,那还不如紧守着自己的门户呢。
当然,这一切和陆缜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现在依然有伤在身,而且又是有功之臣,谁都知道是他陆县令率阖城军民挡下了鞑子的疯狂进攻,最后甚至连他自己都中箭倒下。如此大功之臣,谁还会去麻烦他做这些琐碎的善后之事呢?
这些事情全部交由候申两名佐贰官以及从大同等地派来的相关官员来处置。而陆缜要做的,就只有好生在县衙里歇息着,尽快把伤给养好。
对这样的安排,陆缜其实还是有些不安的,但在他试着过问相关事宜,却被人给婉言谢绝后,他便没有再自找没趣。
当然,他也不会天真地以为这些人真是在为他分劳,事实上,这些官员所以如此心甘情愿地做着本不属于自己的事情,除了来自上面的命令外,更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取不少的好处。那些抚恤银子恐怕有三分之一会进入这些不同衙门的官吏的囊中,就是陆缜手上,也无故多了一笔三百两的好处。
对此,陆缜虽然有些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了,以他现在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去和这股强大的力量抗衡,不然只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最终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他保持了沉默,就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不过那笔银子,他却是不敢收下的。于是找了机会,让林烈将之分给了守城的将士们,而且只说这是陆县令自己出的犒赏。
对此,广灵军营里的兵士对他的观感就更高了,其名头甚至盖过了新来的把总。甚至只要他发句话,这些兵士都肯跟着他离开广灵……
不过陆缜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名头现在已不只局限在广灵县这一亩三分地上了,这一场胜仗,已让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明的九边,各地武将提起这位七品县令来,那也是要挑大拇指,道一声好样的。
没办法,如今大明边地实在太过平静,几乎没什么冲突,更别提能打上一场胜仗了。陆缜一个文官,只带几百守军就能挡下数被蒙人的疯狂攻击,这本身就是一件传奇而值得人赞扬的事情。何况其中又有不少曲折,就更让人对此津津乐道了。
就是那些之前对陆缜有些看法,甚至在此战里作壁上观的各州县守将们,在得知这事后也是赞叹不已,虽然口中不说,心里却感到有些赧然了。
武人比之文人思想自然是要简单许多的,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恨上某人,也会因为另一件事由恨转敬。
陆缜之前坏了他们的财路固然叫人不满,但他的勇气,以及守城时的种种作为又让他们感到敬佩不已。武将们总是佩服那些能有真本事的人,哪怕他与自己不是同类,也是真心钦服。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陆缜对鞑子的态度很是强硬,也觉着该对草原用兵时,对他的观感便更好了。为此,当一些武将在手下面前编排起某位文官时,往往就会把陆缜拿出来作比较对象,一开口就是:“瞧瞧人家广灵县的陆缜陆县令,要是换了他,这事一定不会这么干……”
这么一来,陆缜在边军中的名声也迅速提高,一时间竟是人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个能文能武,甚至还造出了能料敌先机的飞艇的这样一个厉害官员。
随着广灵之战得胜,一些内幕也迅速被披露出来,其中飞艇早在数个时辰前就发现敌踪,从而给了守军以足够应对时间的消息也被大家所知。
本来,虽然胡遂极力推荐,但除了大同和山西其他城池外,没人将这古怪的飞艇当回子事儿。可现在却不同了,几大边镇的将领都特意派了人来跟胡遂请教飞艇一事,甚至出钱请工匠,或是买了成品回去,倒也让胡遂在赚了一票的同时,好生地露了一把脸。
而这一切,又都让陆缜获得了大把的名声,许多边军将士在看到那高高飘起的飞艇时,简直是把陆缜当成神人来崇拜了。
人们从来都有飞天的梦想,但这只能出现在大家的梦里,很难实现。可现在,通过陆缜的方案居然真能送人上天,这要不是神人,还有什么人敢称作神人呢?
胡遂见此知道时机已经到了,便赶紧在捷报里又加上了一份文书,直言飞艇一物对边地守城的作用,希望朝廷能够采纳此物,并在全国都推行开来,反正这飞艇需要的东西也不是太贵重,效果又好,更关键的是,这可是一桩大功劳,他胡总兵虽然不是东西的发明者,但举荐也是有不小功劳的。
于是在陆缜不知不觉间,他的名头不但在北地边境传播开来,就是北京朝堂,怕也很快都要听说他的大名了。
@@@@@
四月底五月初的北京城已渐渐有了些炎热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些逼仄狭窄的院子里,就更显得闷热难当。
一般来说,皇宫作为大明中枢,天子居所乃是最最尊贵的所在,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逼仄院落的。但世事都有例外,除了天子和后宫嫔妃日常起居的宫殿之外,其实紫禁城里还有不少地方与这儿尊贵的地位很不相符。
比如太监宫女们的住处,因为他们身份低贱,所以不可能有多宽敞的居所;又比如内阁和司礼监这两个执掌着大明中心权力的所在,也是显得矮小而逼仄的环境,尤其是在夏日,若不在其中放几个冰盆,就跟后世洗桑拿差不多了。
虽然如今的天气还比不得夏日炎热,但已略有暑意。虽然门窗都开了,但因为四周都是高大的宫殿环绕,所以身在其中依然憋闷而热得很,这便是现在司礼监里的情况了。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太监对这儿心向往之,趋之若鹜。一心钻营求索,只求能够混进这小小的院子里来。因为这小小院落代表的正是大明朝至高无上的权力枢纽, 是可和内阁分庭抗礼的存在,故有人称之为内廷。
而作为司礼监的首脑——掌印太监,则被人称为内相。这司礼监除了为首的掌印太监外,尚有三到四名秉笔太监和若干随堂太监,这架构看着倒与内阁很是相近了。
自先帝宣宗时立司礼监以来,这个由天子特意拿出来和外廷官员打对台的机构势力是越来越大了。因为这里的太监不但有批红之权,更有外廷官员所没有的东厂作为实施权力的强力保障。
根据制度,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太监那都是兼着东厂提督大权的。对东厂这一存在,无论是如今的大明朝,还是之后的几百年里,那都是声名远播,妇孺皆知的存在。
不过有一点许多人却并不是太清楚,那就是虽然东厂提督在外面盛气凌人,似乎什么都敢做,什么人都敢杀,但真进了宫,在对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时,却只能乖乖做小,俯首帖耳。因为整个皇宫的太监里,这位掌印太监才是真正权力最大之人,能决断所有其他太监的生死。
而如今的王振王公公,便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其权势之大,已足可和外廷群臣相抗,甚至借着天子的名头,还能稳稳地压上他们半头了。
不过最近的王公公有些心事,外廷在一开始的猝不及防后,已渐渐回过味来,慢慢开始与他对抗起来。虽然王振已用自己的手段对付了好些个敢挑事的官员,但却并未能遏制住这股风气,让他感到有些难办了。
这时候,王振就更觉着自己需要一场酣畅的大功劳来让群臣闭嘴,更迫切地希望能像老祖宗郑和那般为大明立下军功!但很显然,这些都只是想象,以朝廷最近保守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再轻开战端了。
正有些没精打采地批看着送来的奏疏呢,王振的目光突然就是一凝,有些怔怔地落在了手上的文书上,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来,手一颤,甚至还有一滴朱红色的墨迹滴到了另一份奏疏之上……
击退蒙人后,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等着官员们去处理。比如城中之前为了抵抗鞑子而拆毁的民居,官府自然是要负责为百姓重新修建起来的,比如战死城头的人,官府也要负责收敛,军卒还好说,由军中出银抚恤,而那些受感召主动上城相助却战死的百姓,就需要官府出面来安抚人心了。
好在这一回广灵城体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又彻底击退强敌,所以无论是大同府衙方面,亦或是山西布政使司方面,都乐于拨出一部分银子出来,不然只靠广灵县衙那点库银是根本解决不了如此问题的。
还有就是城墙的修缮工作,以及城外被杀蒙人的掩埋处理,这些都是需要官府慢慢落实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作为后勤保证。事实上,这也是大明这些年来不再轻言用兵的原因所在了,因为朝中君臣都知道一旦打仗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过沉重,而即便打下整个草原,对大明来说也没什么实际好处,那还不如紧守着自己的门户呢。
当然,这一切和陆缜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现在依然有伤在身,而且又是有功之臣,谁都知道是他陆县令率阖城军民挡下了鞑子的疯狂进攻,最后甚至连他自己都中箭倒下。如此大功之臣,谁还会去麻烦他做这些琐碎的善后之事呢?
这些事情全部交由候申两名佐贰官以及从大同等地派来的相关官员来处置。而陆缜要做的,就只有好生在县衙里歇息着,尽快把伤给养好。
对这样的安排,陆缜其实还是有些不安的,但在他试着过问相关事宜,却被人给婉言谢绝后,他便没有再自找没趣。
当然,他也不会天真地以为这些人真是在为他分劳,事实上,这些官员所以如此心甘情愿地做着本不属于自己的事情,除了来自上面的命令外,更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取不少的好处。那些抚恤银子恐怕有三分之一会进入这些不同衙门的官吏的囊中,就是陆缜手上,也无故多了一笔三百两的好处。
对此,陆缜虽然有些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了,以他现在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去和这股强大的力量抗衡,不然只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最终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他保持了沉默,就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不过那笔银子,他却是不敢收下的。于是找了机会,让林烈将之分给了守城的将士们,而且只说这是陆县令自己出的犒赏。
对此,广灵军营里的兵士对他的观感就更高了,其名头甚至盖过了新来的把总。甚至只要他发句话,这些兵士都肯跟着他离开广灵……
不过陆缜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名头现在已不只局限在广灵县这一亩三分地上了,这一场胜仗,已让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明的九边,各地武将提起这位七品县令来,那也是要挑大拇指,道一声好样的。
没办法,如今大明边地实在太过平静,几乎没什么冲突,更别提能打上一场胜仗了。陆缜一个文官,只带几百守军就能挡下数被蒙人的疯狂攻击,这本身就是一件传奇而值得人赞扬的事情。何况其中又有不少曲折,就更让人对此津津乐道了。
就是那些之前对陆缜有些看法,甚至在此战里作壁上观的各州县守将们,在得知这事后也是赞叹不已,虽然口中不说,心里却感到有些赧然了。
武人比之文人思想自然是要简单许多的,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恨上某人,也会因为另一件事由恨转敬。
陆缜之前坏了他们的财路固然叫人不满,但他的勇气,以及守城时的种种作为又让他们感到敬佩不已。武将们总是佩服那些能有真本事的人,哪怕他与自己不是同类,也是真心钦服。
尤其是当他们听说陆缜对鞑子的态度很是强硬,也觉着该对草原用兵时,对他的观感便更好了。为此,当一些武将在手下面前编排起某位文官时,往往就会把陆缜拿出来作比较对象,一开口就是:“瞧瞧人家广灵县的陆缜陆县令,要是换了他,这事一定不会这么干……”
这么一来,陆缜在边军中的名声也迅速提高,一时间竟是人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个能文能武,甚至还造出了能料敌先机的飞艇的这样一个厉害官员。
随着广灵之战得胜,一些内幕也迅速被披露出来,其中飞艇早在数个时辰前就发现敌踪,从而给了守军以足够应对时间的消息也被大家所知。
本来,虽然胡遂极力推荐,但除了大同和山西其他城池外,没人将这古怪的飞艇当回子事儿。可现在却不同了,几大边镇的将领都特意派了人来跟胡遂请教飞艇一事,甚至出钱请工匠,或是买了成品回去,倒也让胡遂在赚了一票的同时,好生地露了一把脸。
而这一切,又都让陆缜获得了大把的名声,许多边军将士在看到那高高飘起的飞艇时,简直是把陆缜当成神人来崇拜了。
人们从来都有飞天的梦想,但这只能出现在大家的梦里,很难实现。可现在,通过陆缜的方案居然真能送人上天,这要不是神人,还有什么人敢称作神人呢?
胡遂见此知道时机已经到了,便赶紧在捷报里又加上了一份文书,直言飞艇一物对边地守城的作用,希望朝廷能够采纳此物,并在全国都推行开来,反正这飞艇需要的东西也不是太贵重,效果又好,更关键的是,这可是一桩大功劳,他胡总兵虽然不是东西的发明者,但举荐也是有不小功劳的。
于是在陆缜不知不觉间,他的名头不但在北地边境传播开来,就是北京朝堂,怕也很快都要听说他的大名了。
@@@@@
四月底五月初的北京城已渐渐有了些炎热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些逼仄狭窄的院子里,就更显得闷热难当。
一般来说,皇宫作为大明中枢,天子居所乃是最最尊贵的所在,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逼仄院落的。但世事都有例外,除了天子和后宫嫔妃日常起居的宫殿之外,其实紫禁城里还有不少地方与这儿尊贵的地位很不相符。
比如太监宫女们的住处,因为他们身份低贱,所以不可能有多宽敞的居所;又比如内阁和司礼监这两个执掌着大明中心权力的所在,也是显得矮小而逼仄的环境,尤其是在夏日,若不在其中放几个冰盆,就跟后世洗桑拿差不多了。
虽然如今的天气还比不得夏日炎热,但已略有暑意。虽然门窗都开了,但因为四周都是高大的宫殿环绕,所以身在其中依然憋闷而热得很,这便是现在司礼监里的情况了。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太监对这儿心向往之,趋之若鹜。一心钻营求索,只求能够混进这小小的院子里来。因为这小小院落代表的正是大明朝至高无上的权力枢纽, 是可和内阁分庭抗礼的存在,故有人称之为内廷。
而作为司礼监的首脑——掌印太监,则被人称为内相。这司礼监除了为首的掌印太监外,尚有三到四名秉笔太监和若干随堂太监,这架构看着倒与内阁很是相近了。
自先帝宣宗时立司礼监以来,这个由天子特意拿出来和外廷官员打对台的机构势力是越来越大了。因为这里的太监不但有批红之权,更有外廷官员所没有的东厂作为实施权力的强力保障。
根据制度,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太监那都是兼着东厂提督大权的。对东厂这一存在,无论是如今的大明朝,还是之后的几百年里,那都是声名远播,妇孺皆知的存在。
不过有一点许多人却并不是太清楚,那就是虽然东厂提督在外面盛气凌人,似乎什么都敢做,什么人都敢杀,但真进了宫,在对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时,却只能乖乖做小,俯首帖耳。因为整个皇宫的太监里,这位掌印太监才是真正权力最大之人,能决断所有其他太监的生死。
而如今的王振王公公,便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其权势之大,已足可和外廷群臣相抗,甚至借着天子的名头,还能稳稳地压上他们半头了。
不过最近的王公公有些心事,外廷在一开始的猝不及防后,已渐渐回过味来,慢慢开始与他对抗起来。虽然王振已用自己的手段对付了好些个敢挑事的官员,但却并未能遏制住这股风气,让他感到有些难办了。
这时候,王振就更觉着自己需要一场酣畅的大功劳来让群臣闭嘴,更迫切地希望能像老祖宗郑和那般为大明立下军功!但很显然,这些都只是想象,以朝廷最近保守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再轻开战端了。
正有些没精打采地批看着送来的奏疏呢,王振的目光突然就是一凝,有些怔怔地落在了手上的文书上,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来,手一颤,甚至还有一滴朱红色的墨迹滴到了另一份奏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