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援-9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语落地,前一刻还近乎沸腾的金蒲城议事厅内,竟顿时一片沉静异常、鸦雀无声起来。。。
即便是在第二日耿毅骑马率着一队人马、缓缓逶迤着离开金蒲城时,耿毅的心中似乎仍因为这一句话而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霾,令人感到几分心有余悸。
回头眺望,除了飘扬着大汉军旗的金蒲城仍屹立在身后外,视野中渐行渐远的,还有另外一支轻装简行的汉军骑兵,队首一面“窦”字大旗,迎着北风不断抖动,纵使已相距有一里多远,耿毅的耳畔似乎仍能听得到那面高昂的旗帜正迎风飞舞间所发出的呼呼作响。
耿毅的身后一侧,则是与其同队开拔的耿乐,正带着一脸的悔意,仿佛仍在懊悔昨天在议事厅内,自己为何要说出最后的那句话。此刻,似乎遭受了一些打击的耿乐,默不作声,只是悻悻地跟在耿毅的身后。
是的,昨日议事厅上,最后对于白山通往车师后国的道路上所留下的篝火痕迹是否是匈奴人故意为之的质疑,正是由耿乐顺口提出的。
只是,耿乐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疑问在片刻的沉寂后,却被在场多数人斥责为扰乱军心,而唯一坦言支持自己看法的,竟然会是之前寡言少语、面色阴沉的死对头主簿窦齐。。。
那一刻,耿毅和众人也才忽然明白过来,往往极为赞成窦威的主簿窦齐,这次为何会有如此一反往常的怪异表现,并未对立刻出兵的计划表现出应有的赞同。
原来,其心中竟也是有着相似的顾虑。
不过,很快,尽管有耿乐提出的质疑,以及窦齐对这种质疑的赞同,但是议事厅内的众将之中,还是以窦威为主、建议立即出兵救援的声音,占了绝对上风。
除了各自以窦威、窦齐为代表的这两派意见相左而又呼声悬殊的意见外,最为至关重要的主将——耿恭的立场,则是在表面中立之下,稍稍偏向于窦威的出兵意见。
毕竟,匈奴人故意引诱汉军出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除了凭空猜测,并无任何切实的依据。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凭空猜测而拒绝立即出兵救援,很可能会被车师后国及西域诸国视为胆怯懦弱、畏敌避战的借口。况且,立即出兵,本就重在一个出奇制胜,既然是出奇兵,风险则必定相伴。即便是花时间去查探后再决定出兵,每拖一日,或许也只能因为匈奴大军的与日迫近而徒增延后出兵的更大凶险而已。。。何况,又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安全的呢?只求谨小慎微,那便只能固步自封,还打什么仗?
因此,即便考虑到出击所蕴藏的凶险,立即出兵,或许也依然是风险最小的上佳选择。
所以,今日一早,就分别有两支汉军自金蒲城开拔。一支,由身经百战的司马窦威和主簿窦齐率领,带着原本就属于窦威的麾下嫡系精锐主力,约三百人上下,直奔车师后国北部一带,打算给正盘踞在那附近的匈奴先头人马,来个突然袭击,挫一挫敌军的锐气!因为此行必须需要一位精熟地形之人随行引导,所以,尽管窦齐对此次出兵的决定尚抱有微词,但仍在这支出击人马之中,跟随在窦威的左右。
而另一支,则是耿毅与耿乐这两人如今正率领的几十名汉军,作为偏师,按照耿毅前一日提出的构想,往另一个方向,前去白山通往车师后国的主要大道上,打探后续匈奴主力的动向。同时,也对于前日斥候所发现的篝火痕迹,再相加查实、一探究竟。
“喂,别再那么垂头丧气了。说实话,我还是很佩服你能想到那一层可能性的。你看我,就压根儿没想到那一层隐藏的凶险。。。”行进中的耿毅,这时忽然稍稍放慢了马速,变成与后面的耿乐并肩而行,又拍了拍垂头丧气的耿乐,安慰道。
“唉。。。我宁愿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也不多嘴。。。”耿乐却叹了口气,仍是愁眉紧皱、懊悔不已。
“嗨,别那么丧气了。除了那个别几个有些激动的将领外,包括咱家大人在内,谁也没指责你的不是,对不对?任何可能性都考虑到,又有什么错?再说了,谁也想不到,你会和窦齐那个王八蛋想到一块儿去了,是不是?哈哈,又何须自责呢?”
而耿乐却仍然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见此,耿毅只好干咳了几下,继续问道:
“额。。。对了!我倒是很好奇,只是单纯的好奇啊,你是怎么想到匈奴人有可能会故布疑阵的呢?”
“怎么,你也有此怀疑?觉得有可能真的是这样了?”
“这个。。。”耿毅苦笑了一下,既不想欺骗自己的这个好弟兄,也不想再次打击到耿乐,只好隐晦地说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嘛。”
尽管,从心底里,耿毅根本不太相信,野蛮落后的匈奴人,也会有汉人这么多的花花肠子搞这些阴谋诡计。况且,冬季尚未完全结束,冰天雪地的,新败的匈奴人就大规模地调动反攻,这非但几乎不太可能,更很难做到不露出马脚。从哪个角度想,经验丰富的窦威关于这最多只是匈奴人小规模先头部队的判断,都应该是最为准确和可信的。
而这时,耿乐的面色似乎稍好了一些,低声说道:
“说实话,我这还是从以前听到的故事里,当时猛然间想到的。过去不是有个,叫什么孙武的大兵法家,用了一个‘添兵减灶’的法子,行军时故意减少军队中途休息时掘地为灶的数量,留下了越来越少的饭灶痕迹,使得后面追击的敌军掉以轻心,最后落入埋伏圈套的故事么?呐,也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小时曾听到的这个故事,所以顺口就说了出来。。。”
添兵减灶。。。?
耿毅的确没想到,并没有读过多少书的耿乐竟然也知道有这个兵家战例。的确,战国时期,齐国就曾在进攻魏国后的撤退途中,使用这一招计谋,引诱魏国军队轻敌大意,通过观察齐军所过之处土灶的数量每日减少,误以为齐军士卒大量逃亡、且人心涣散,因而在马陵之战中魏军毫无防备地进入了齐军精心设下的埋伏,以至于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尽管,耿乐把人物记错了,马陵之战是孙膑而非孙武的计谋,但这个想法却也有些道理。毕竟,当年中了此计的魏国大将庞涓,本也不是等闲之辈。名将尚且如此,这回自己也小心一些,总也没有大错。。。虽然实在有些难以置信,野蛮的匈奴人能够使出当年孙膑一般的智谋诡计。
但如果万一,匈奴人真的。。。
想到这里,一种莫名的紧张与不祥之感似乎涌上了心头,耿毅沉默了半晌后,立刻唤来了手下两名伍长,命其带着七八个手下弟兄,配备最好的快马,以最快的速度先一步赶去前日道路上发现的匈奴人篝火痕迹的附近各处,再仔仔细细地好好探查一番,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什么异常的发现。自己率其其余几十人,按原速稳步前行,稍后便到。
望着领命而去的手下在积雪的路面上绝尘而去,耿毅也不禁陷入了沉思。无论自己这样做是否有些多余,但毕竟还是早一些知道,心里也能早一些踏实一点儿。
因为,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一旦不祥的预感万一成真了,那么,此番前去支援车师后国、发动突袭的窦威所部,可就凶多吉少了。。。
而耿毅不知道的是,几乎与此同时,在自金蒲城出发的另一支队伍中,自己的那个死对头,紧皱的眉头间,仿佛也正有着类似的担忧——
“窦将军。。。”一路上左顾右盼的窦齐,趁着在队伍终于中途停歇之际,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单独的机会,来到窦威的面前,可谁知刚刚开口,便被窦威摆摆手打断道:
“窦主簿,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咱们已经出发,就算是为了弟兄们的军心,我也劝你还是无须多言了。。。”
“我不是想再劝你回头,只是,忽然想到,这次带出来的基本都是咱们自己人的窦家军,何不趁此机会,移驻到我之前说过的疏勒城去,既能摆脱掉耿恭他们,也可稍稍远离匈奴大军的攻势,暂避其兵锋。。。”
而这一次,面对窦齐的一番话语,窦威也是毫不留情地再次打断道:
“我就不明白了,窦主簿,我们又为何非要畏敌避战呢?我不知当初你为何愿意留在西域,本将率这支百战精锐留驻西域,可绝对不是为了来这儿和匈奴人玩躲猫猫的!不久后窦大人率大军再度重返西域之时,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老人家!”
“窦司马,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就算这次是我多虑了,那也是为了保存咱们窦家军的实力。而且,就算这次咱们能消灭掉匈奴人果真为数不多的先头人马,后续的上万匈奴大军一旦抵达,你认为咱们孤悬中原千里之外,能有获胜的可能吗?!暂避其锋芒,与之周旋拖延,最不济,实在不行的时候,至少也能为以后你我二人留下些余地不是。。。”
“什么余地?汉匈自古不两立,已是延绵数百年的战争。就算战败,大不了一死而已,你说的‘余地’,到底是什么意思?!”
面对着窦威一瞬间变得严厉而又锐利的目光,窦齐的视线似乎有些心虚地躲闪了开来,正在这有些尴尬之时,忽有一不久前派出的探马疾驰来报:
“报!启禀司马大人,前方北面两里余地外,发现匈奴人踪迹!正在劫掠车师人的一处村落!”
“多少人?!”窦威闻言,立刻手掌握紧了腰间的刀鞘。
“约莫五十人左右!且尚未发现我军迫近。”
“好!”窦威略一沉思后,立刻命人牵过了自己的战马,“命令各军,全军上下马上停止歇息,换上战马,准备随本将立即出击!”
“诺!”不远外的传令官领命道,但同时又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禀告司马大人,众军刚刚歇息、大多尚未进食,而且,还有刚刚派出的一些斥候,一时也尚未归来。。。”
“兵贵神速!待灭了那些匈奴兔崽子后再吃饭也不迟!至于一时还没回来的少数那些弟兄。。。”说到这里,窦威几乎用不加掩饰的鄙夷表情,看了身旁的窦齐一眼,而后继续说道:“就由窦主簿在此留守,等候那些弟兄归来后再赶上来吧。。。”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转身跨上了坐骑的马背,随即率领着速度集结起来待命的麾下一众精兵悍将们,高举着一柄“窦”字大旗,士气高昂地直奔着斥候刚刚所报的车师村落方向而去。。。
望着那支绝尘而去的汉军人马,带着几分心中的不安与莫名的紧张,窦齐的目光似乎也变得有些复杂,既有几分对于窦威方才鄙夷目光的不忿,同时,更有几分隐隐的担忧:一旦这人人马一去不回后,自己地位可就。。。
不知为何,窦齐总有种强烈的不安与莫名的预感,自己也许再也见不到窦威,和即将消失在视野尽头的那支窦家军了。。。
倘若,真的被自己不幸言中,窦威及那支窦家军一去不复返的话,那么今后在西域一时再也无所凭靠的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缓缓咽了口唾沫,回身望了望身边仅剩的几名亲兵,窦齐不禁脸色阴郁地叹了口气。
只能祝愿,窦威那家伙能走好运吧!
而与窦齐在大漠之中的彷徨与提心吊胆不同的是,在远离窦齐所在地的另一个方向上,耿毅此时的心情,却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因为,当他率领着人马抵挡那处发现匈奴人篝火痕迹的地方时,得到的消息总算让其吃了一颗定心丸:
“启禀队率!我们已经分头将这附近仔细找了一遍,目前,除了那些昨日就已发现的少量匈奴人短暂停驻的痕迹外,并无其他可疑痕迹。也暂时没有发现匈奴大军的动向。这里僻静的,甚至连飞禽鸟兽都见不到一只。”
“嗯。”长舒了一口气的耿恭刚刚点了点头,却无意间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似乎只有九个人,可自己明明记得,之前派出的应该是一共十个人才对。
随着耿毅的追问,几个人都是轻松地一笑:
“嗨,还有一个家伙,是个新兵蛋子,干啥都总是慢吞吞的,还总该馋嘴,可能又去哪里趁机偷懒、或者顺便到附近林子里摘果子去了吧。。。”
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其中一人忽然朝着一个方向指了指:
“喏!那家伙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吗?实在是真够慢的。”
随即众人顺着往同一个方向望去,而原本略显轻松的氛围,却似乎瞬间凝固了。。。
因为那急急忙忙从一旁山坡上跑过来的汉兵,正带着一脸的惊慌神色,一路连滚带爬、手脚并用地急着往这里赶来,一看,就知道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糟糕!难道说,匈奴大军已经到了?!
“戒备!”
只听耿毅一声令下,瞬间紧张起来的空气中,几乎所有人立刻上马、箭在弦上,随时准备听候命令行动。
“说,怎么回事?!为何惊慌,是发现了匈奴大军的动向?!”
“额。。。是。。。也不是。。。唉。。。我笨嘴笨舌的,队率您还是跟着我过去看看吧。。。”
耿毅略一皱眉,带着一丝不安,吩咐其余众人由耿乐率领,原地留守戒备,自己则带着仅仅几个手下,跟着那位慌里慌张的汉军士卒,三步并作两步地爬上了其刚刚跑过来的山坡。
在上了山坡,又经过了一片七拐八拐之后,大约两炷香的功夫后,几个人才终于气喘吁吁地绕到了一个幽静隐蔽的山坳处。目睹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在这个远离大道、不易察觉的山坳之中,竟然还隐藏有着成百数千个匈奴人停歇做饭时草草堆出的土灶。而且痕迹很新,绝非许久之前的停驻营地。举目望去,那些土灶密密麻麻的,间或着一些空地或简易栅栏,让人依稀能辨别出这里不久前曾有过一个庞大的行军营地,而这支人马所能占据的停驻区域沿着山坳向外延伸着,竟一眼望不到边际。。。
无须细数,只用粗略估算,便能得出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结论,曾在数天前刻意远离大道、在此停驻的人马,至少应足足有上万人的规模。。。
望着眼前骇人的一幕,虽然并非亲眼见到了匈奴大军,但是从这痕迹略新的营地上来看,成千上万的匈奴人,已经卷土重来,甚至,就在这附近也说不定。。。
这时,一旁的几名士卒也是惊得哑口无言,不知所措地呆呆地看着这难以置信的眼前景象,甚至身体已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终于,一名老卒忍不住低声问道:
“队率,要不要,我们立刻赶回金蒲城禀报此事。。。?”
只是,却只听到,同样微微颤抖着的耿毅,此刻似乎在失神地喃喃自语着什么。。。微弱的声音中,加上呼啸而过的北风,几名士卒都有些听不太清楚,耿毅所念叨的,究竟是“晚了”,还是“完了”。。。
又或者,这两者此刻也已无根本区别。
因为,另一支同样是一早开拔的汉军人马的命运,几乎已然注定。
萧瑟的北风中,如坠冰窟的耿毅,此刻,仿佛已能听到远方吹响的悲怆战歌。。。
这,真的是一个陷阱。。。?
一语落地,前一刻还近乎沸腾的金蒲城议事厅内,竟顿时一片沉静异常、鸦雀无声起来。。。
即便是在第二日耿毅骑马率着一队人马、缓缓逶迤着离开金蒲城时,耿毅的心中似乎仍因为这一句话而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霾,令人感到几分心有余悸。
回头眺望,除了飘扬着大汉军旗的金蒲城仍屹立在身后外,视野中渐行渐远的,还有另外一支轻装简行的汉军骑兵,队首一面“窦”字大旗,迎着北风不断抖动,纵使已相距有一里多远,耿毅的耳畔似乎仍能听得到那面高昂的旗帜正迎风飞舞间所发出的呼呼作响。
耿毅的身后一侧,则是与其同队开拔的耿乐,正带着一脸的悔意,仿佛仍在懊悔昨天在议事厅内,自己为何要说出最后的那句话。此刻,似乎遭受了一些打击的耿乐,默不作声,只是悻悻地跟在耿毅的身后。
是的,昨日议事厅上,最后对于白山通往车师后国的道路上所留下的篝火痕迹是否是匈奴人故意为之的质疑,正是由耿乐顺口提出的。
只是,耿乐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疑问在片刻的沉寂后,却被在场多数人斥责为扰乱军心,而唯一坦言支持自己看法的,竟然会是之前寡言少语、面色阴沉的死对头主簿窦齐。。。
那一刻,耿毅和众人也才忽然明白过来,往往极为赞成窦威的主簿窦齐,这次为何会有如此一反往常的怪异表现,并未对立刻出兵的计划表现出应有的赞同。
原来,其心中竟也是有着相似的顾虑。
不过,很快,尽管有耿乐提出的质疑,以及窦齐对这种质疑的赞同,但是议事厅内的众将之中,还是以窦威为主、建议立即出兵救援的声音,占了绝对上风。
除了各自以窦威、窦齐为代表的这两派意见相左而又呼声悬殊的意见外,最为至关重要的主将——耿恭的立场,则是在表面中立之下,稍稍偏向于窦威的出兵意见。
毕竟,匈奴人故意引诱汉军出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除了凭空猜测,并无任何切实的依据。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凭空猜测而拒绝立即出兵救援,很可能会被车师后国及西域诸国视为胆怯懦弱、畏敌避战的借口。况且,立即出兵,本就重在一个出奇制胜,既然是出奇兵,风险则必定相伴。即便是花时间去查探后再决定出兵,每拖一日,或许也只能因为匈奴大军的与日迫近而徒增延后出兵的更大凶险而已。。。何况,又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安全的呢?只求谨小慎微,那便只能固步自封,还打什么仗?
因此,即便考虑到出击所蕴藏的凶险,立即出兵,或许也依然是风险最小的上佳选择。
所以,今日一早,就分别有两支汉军自金蒲城开拔。一支,由身经百战的司马窦威和主簿窦齐率领,带着原本就属于窦威的麾下嫡系精锐主力,约三百人上下,直奔车师后国北部一带,打算给正盘踞在那附近的匈奴先头人马,来个突然袭击,挫一挫敌军的锐气!因为此行必须需要一位精熟地形之人随行引导,所以,尽管窦齐对此次出兵的决定尚抱有微词,但仍在这支出击人马之中,跟随在窦威的左右。
而另一支,则是耿毅与耿乐这两人如今正率领的几十名汉军,作为偏师,按照耿毅前一日提出的构想,往另一个方向,前去白山通往车师后国的主要大道上,打探后续匈奴主力的动向。同时,也对于前日斥候所发现的篝火痕迹,再相加查实、一探究竟。
“喂,别再那么垂头丧气了。说实话,我还是很佩服你能想到那一层可能性的。你看我,就压根儿没想到那一层隐藏的凶险。。。”行进中的耿毅,这时忽然稍稍放慢了马速,变成与后面的耿乐并肩而行,又拍了拍垂头丧气的耿乐,安慰道。
“唉。。。我宁愿没有想到,或者想到了也不多嘴。。。”耿乐却叹了口气,仍是愁眉紧皱、懊悔不已。
“嗨,别那么丧气了。除了那个别几个有些激动的将领外,包括咱家大人在内,谁也没指责你的不是,对不对?任何可能性都考虑到,又有什么错?再说了,谁也想不到,你会和窦齐那个王八蛋想到一块儿去了,是不是?哈哈,又何须自责呢?”
而耿乐却仍然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见此,耿毅只好干咳了几下,继续问道:
“额。。。对了!我倒是很好奇,只是单纯的好奇啊,你是怎么想到匈奴人有可能会故布疑阵的呢?”
“怎么,你也有此怀疑?觉得有可能真的是这样了?”
“这个。。。”耿毅苦笑了一下,既不想欺骗自己的这个好弟兄,也不想再次打击到耿乐,只好隐晦地说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嘛。”
尽管,从心底里,耿毅根本不太相信,野蛮落后的匈奴人,也会有汉人这么多的花花肠子搞这些阴谋诡计。况且,冬季尚未完全结束,冰天雪地的,新败的匈奴人就大规模地调动反攻,这非但几乎不太可能,更很难做到不露出马脚。从哪个角度想,经验丰富的窦威关于这最多只是匈奴人小规模先头部队的判断,都应该是最为准确和可信的。
而这时,耿乐的面色似乎稍好了一些,低声说道:
“说实话,我这还是从以前听到的故事里,当时猛然间想到的。过去不是有个,叫什么孙武的大兵法家,用了一个‘添兵减灶’的法子,行军时故意减少军队中途休息时掘地为灶的数量,留下了越来越少的饭灶痕迹,使得后面追击的敌军掉以轻心,最后落入埋伏圈套的故事么?呐,也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小时曾听到的这个故事,所以顺口就说了出来。。。”
添兵减灶。。。?
耿毅的确没想到,并没有读过多少书的耿乐竟然也知道有这个兵家战例。的确,战国时期,齐国就曾在进攻魏国后的撤退途中,使用这一招计谋,引诱魏国军队轻敌大意,通过观察齐军所过之处土灶的数量每日减少,误以为齐军士卒大量逃亡、且人心涣散,因而在马陵之战中魏军毫无防备地进入了齐军精心设下的埋伏,以至于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尽管,耿乐把人物记错了,马陵之战是孙膑而非孙武的计谋,但这个想法却也有些道理。毕竟,当年中了此计的魏国大将庞涓,本也不是等闲之辈。名将尚且如此,这回自己也小心一些,总也没有大错。。。虽然实在有些难以置信,野蛮的匈奴人能够使出当年孙膑一般的智谋诡计。
但如果万一,匈奴人真的。。。
想到这里,一种莫名的紧张与不祥之感似乎涌上了心头,耿毅沉默了半晌后,立刻唤来了手下两名伍长,命其带着七八个手下弟兄,配备最好的快马,以最快的速度先一步赶去前日道路上发现的匈奴人篝火痕迹的附近各处,再仔仔细细地好好探查一番,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什么异常的发现。自己率其其余几十人,按原速稳步前行,稍后便到。
望着领命而去的手下在积雪的路面上绝尘而去,耿毅也不禁陷入了沉思。无论自己这样做是否有些多余,但毕竟还是早一些知道,心里也能早一些踏实一点儿。
因为,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一旦不祥的预感万一成真了,那么,此番前去支援车师后国、发动突袭的窦威所部,可就凶多吉少了。。。
而耿毅不知道的是,几乎与此同时,在自金蒲城出发的另一支队伍中,自己的那个死对头,紧皱的眉头间,仿佛也正有着类似的担忧——
“窦将军。。。”一路上左顾右盼的窦齐,趁着在队伍终于中途停歇之际,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单独的机会,来到窦威的面前,可谁知刚刚开口,便被窦威摆摆手打断道:
“窦主簿,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咱们已经出发,就算是为了弟兄们的军心,我也劝你还是无须多言了。。。”
“我不是想再劝你回头,只是,忽然想到,这次带出来的基本都是咱们自己人的窦家军,何不趁此机会,移驻到我之前说过的疏勒城去,既能摆脱掉耿恭他们,也可稍稍远离匈奴大军的攻势,暂避其兵锋。。。”
而这一次,面对窦齐的一番话语,窦威也是毫不留情地再次打断道:
“我就不明白了,窦主簿,我们又为何非要畏敌避战呢?我不知当初你为何愿意留在西域,本将率这支百战精锐留驻西域,可绝对不是为了来这儿和匈奴人玩躲猫猫的!不久后窦大人率大军再度重返西域之时,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老人家!”
“窦司马,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就算这次是我多虑了,那也是为了保存咱们窦家军的实力。而且,就算这次咱们能消灭掉匈奴人果真为数不多的先头人马,后续的上万匈奴大军一旦抵达,你认为咱们孤悬中原千里之外,能有获胜的可能吗?!暂避其锋芒,与之周旋拖延,最不济,实在不行的时候,至少也能为以后你我二人留下些余地不是。。。”
“什么余地?汉匈自古不两立,已是延绵数百年的战争。就算战败,大不了一死而已,你说的‘余地’,到底是什么意思?!”
面对着窦威一瞬间变得严厉而又锐利的目光,窦齐的视线似乎有些心虚地躲闪了开来,正在这有些尴尬之时,忽有一不久前派出的探马疾驰来报:
“报!启禀司马大人,前方北面两里余地外,发现匈奴人踪迹!正在劫掠车师人的一处村落!”
“多少人?!”窦威闻言,立刻手掌握紧了腰间的刀鞘。
“约莫五十人左右!且尚未发现我军迫近。”
“好!”窦威略一沉思后,立刻命人牵过了自己的战马,“命令各军,全军上下马上停止歇息,换上战马,准备随本将立即出击!”
“诺!”不远外的传令官领命道,但同时又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禀告司马大人,众军刚刚歇息、大多尚未进食,而且,还有刚刚派出的一些斥候,一时也尚未归来。。。”
“兵贵神速!待灭了那些匈奴兔崽子后再吃饭也不迟!至于一时还没回来的少数那些弟兄。。。”说到这里,窦威几乎用不加掩饰的鄙夷表情,看了身旁的窦齐一眼,而后继续说道:“就由窦主簿在此留守,等候那些弟兄归来后再赶上来吧。。。”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转身跨上了坐骑的马背,随即率领着速度集结起来待命的麾下一众精兵悍将们,高举着一柄“窦”字大旗,士气高昂地直奔着斥候刚刚所报的车师村落方向而去。。。
望着那支绝尘而去的汉军人马,带着几分心中的不安与莫名的紧张,窦齐的目光似乎也变得有些复杂,既有几分对于窦威方才鄙夷目光的不忿,同时,更有几分隐隐的担忧:一旦这人人马一去不回后,自己地位可就。。。
不知为何,窦齐总有种强烈的不安与莫名的预感,自己也许再也见不到窦威,和即将消失在视野尽头的那支窦家军了。。。
倘若,真的被自己不幸言中,窦威及那支窦家军一去不复返的话,那么今后在西域一时再也无所凭靠的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缓缓咽了口唾沫,回身望了望身边仅剩的几名亲兵,窦齐不禁脸色阴郁地叹了口气。
只能祝愿,窦威那家伙能走好运吧!
而与窦齐在大漠之中的彷徨与提心吊胆不同的是,在远离窦齐所在地的另一个方向上,耿毅此时的心情,却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因为,当他率领着人马抵挡那处发现匈奴人篝火痕迹的地方时,得到的消息总算让其吃了一颗定心丸:
“启禀队率!我们已经分头将这附近仔细找了一遍,目前,除了那些昨日就已发现的少量匈奴人短暂停驻的痕迹外,并无其他可疑痕迹。也暂时没有发现匈奴大军的动向。这里僻静的,甚至连飞禽鸟兽都见不到一只。”
“嗯。”长舒了一口气的耿恭刚刚点了点头,却无意间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似乎只有九个人,可自己明明记得,之前派出的应该是一共十个人才对。
随着耿毅的追问,几个人都是轻松地一笑:
“嗨,还有一个家伙,是个新兵蛋子,干啥都总是慢吞吞的,还总该馋嘴,可能又去哪里趁机偷懒、或者顺便到附近林子里摘果子去了吧。。。”
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其中一人忽然朝着一个方向指了指:
“喏!那家伙这不是已经回来了吗?实在是真够慢的。”
随即众人顺着往同一个方向望去,而原本略显轻松的氛围,却似乎瞬间凝固了。。。
因为那急急忙忙从一旁山坡上跑过来的汉兵,正带着一脸的惊慌神色,一路连滚带爬、手脚并用地急着往这里赶来,一看,就知道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糟糕!难道说,匈奴大军已经到了?!
“戒备!”
只听耿毅一声令下,瞬间紧张起来的空气中,几乎所有人立刻上马、箭在弦上,随时准备听候命令行动。
“说,怎么回事?!为何惊慌,是发现了匈奴大军的动向?!”
“额。。。是。。。也不是。。。唉。。。我笨嘴笨舌的,队率您还是跟着我过去看看吧。。。”
耿毅略一皱眉,带着一丝不安,吩咐其余众人由耿乐率领,原地留守戒备,自己则带着仅仅几个手下,跟着那位慌里慌张的汉军士卒,三步并作两步地爬上了其刚刚跑过来的山坡。
在上了山坡,又经过了一片七拐八拐之后,大约两炷香的功夫后,几个人才终于气喘吁吁地绕到了一个幽静隐蔽的山坳处。目睹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在这个远离大道、不易察觉的山坳之中,竟然还隐藏有着成百数千个匈奴人停歇做饭时草草堆出的土灶。而且痕迹很新,绝非许久之前的停驻营地。举目望去,那些土灶密密麻麻的,间或着一些空地或简易栅栏,让人依稀能辨别出这里不久前曾有过一个庞大的行军营地,而这支人马所能占据的停驻区域沿着山坳向外延伸着,竟一眼望不到边际。。。
无须细数,只用粗略估算,便能得出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结论,曾在数天前刻意远离大道、在此停驻的人马,至少应足足有上万人的规模。。。
望着眼前骇人的一幕,虽然并非亲眼见到了匈奴大军,但是从这痕迹略新的营地上来看,成千上万的匈奴人,已经卷土重来,甚至,就在这附近也说不定。。。
这时,一旁的几名士卒也是惊得哑口无言,不知所措地呆呆地看着这难以置信的眼前景象,甚至身体已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终于,一名老卒忍不住低声问道:
“队率,要不要,我们立刻赶回金蒲城禀报此事。。。?”
只是,却只听到,同样微微颤抖着的耿毅,此刻似乎在失神地喃喃自语着什么。。。微弱的声音中,加上呼啸而过的北风,几名士卒都有些听不太清楚,耿毅所念叨的,究竟是“晚了”,还是“完了”。。。
又或者,这两者此刻也已无根本区别。
因为,另一支同样是一早开拔的汉军人马的命运,几乎已然注定。
萧瑟的北风中,如坠冰窟的耿毅,此刻,仿佛已能听到远方吹响的悲怆战歌。。。
这,真的是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