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老太太的财产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宁会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毫无缘由。作为家中的嫡长子,张宁应该得到的是最受重视的对待,但事实上,他的祖父和父亲明显更喜爱他的妹妹,而他的母亲居然对身为庶子的张致十分疼爱。
他从小被教育要谦和有礼,要和弟妹和睦相处。他是哥哥,要做榜样,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要不偏不倚,不骄不躁。
他做到了,但也曾有过难过的时候。
好在他慢慢长大,慢慢的知道“兄长”代表的是什么,他也就放下了那些委屈。
对于儿子认为自己不是亲生的这样的控诉,让他的母亲崔氏一愣,然后大怒道:
“我十月怀胎把你生下来,难道我自己还不知道吗?就算你不肯信我的话,我们俩眉目之间有多相像,你眼睛瞎了看不到?”
张宁脱口而出这一句也是鬼使神差,说出口就觉得不好。
不管是不是抱养来的,人到不惑了还问老母亲这种问题,这已经是一种大不孝了。
张宁当即跪了下来,低头认错。
“是儿子鬼迷了心窍,说了胡话。”
崔氏的婆婆去的早,她入门就管家,又是张家宗妇,一身气派是不怒自威。她一发火,家中没有人不心惊肉跳的。
张宁跪下认错,崔氏心中怒火总算消了少许,只是口气还是冷的很。
“你就为了公中的银子,连你娘都不认了?”
“不是这个原因,但公中的银子儿子这次确实是需要。娘,我家媛娘是嫡长女,嫁的又是江家的嫡子,若是嫁妆备的不好,恐怕要让人笑话。她嫁的又是江家的次子,若是嫁妆比大嫂差的太多,以后嫁进去也抬不起头来。您说公中没有了银子,儿子却是不信的。我家虽不是江家、张家那样的大族,但也是数代显赫之第,怎么会一点银子都没了?”
张宁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伸手向老母亲逼着要钱的一天,说话间连语气都有些不自在。家中嫡子嫡孙成婚嫁娶之钱本来就是从公中走,可他却要的如此艰难。
“江家不会嫌我大孙女嫁妆少的。哪怕她不带嫁妆过去,他们也会好好的待她。公中确实没有了银子,你再等几个月,等秋后庄子上缴了进项,我就把钱给你媳妇。”崔氏嘴巴死硬,一句没钱活生生把张宁堵了回去。
“那儿子可否问问,为何没钱了?儿子为官十余载,所有得益七分归公,总要知道钱去了哪儿吧?娘是在外面放贷了,还是投了什么资产如今还在经营?”两年前他还盘过一次公中账务,那时候几万两银子还是随便能拿出来的,如今怎么会连置办嫁妆都要从他们房里走?婚娶可是大事!
崔氏也知道自己的说法无法让儿子满意,但她肯定是不能和张宁说的。
本来公中的钱确实充足,也不需要他们家给钱给那位。但那位居然来上门来要钱,说是今年遭了变故,需要钱周转,否则他们全家都要受到牵连。
他要的数目太大,她实在没法子,只好把现钱和容易变现的东西全都给了那位,只留下一些古董和有印记的值钱物件。
另一些钱和商铺庄子里的进项,她早就在这几年在老家全部置办了祭田了。
祭田是一个家族的公共田产,用来祭祀祖先,赡养族中老幼孤儿。即使某个家族犯了抄家灭族的大罪,祭田也是不能没收入公的。一旦登记成祭田,就免了征税,但也不能买卖,出产留与族中分配。
自从张静死了,崔氏为了祭田的事,也不知道操了多少心。
连张静都被逼死,那群人已经疯了。
“我借给了一个故人,他说会尽早还来。还有一部分我置了田产,总不会让家里吃亏。”崔氏嘴巴还是咬的死紧。
“故人?娘借了谁?可有借据文书?家中田产已经足够,为何还要再行置办?”张宁的脸色极为难看。他有点担心自己母亲被人骗了。
“这件事你无需多问,不告诉你反倒是为了你好。你只需记得我不会害你就是。”崔氏看到了儿子难看的脸色,却只能无奈又语言苍白的回着他。
家里没钱了,无论是让下人还是管家知道,这都会生出乱子。好在张宁来讨问老太太的时候崔氏正要歇下,大部分人都清了出去,只在门口留了心腹,也不怕传扬出去。
张宁见母亲咬死不说,便知道此事是再也问不出来了。
从小到大,他也不知道听了多少句“我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通常一出现,就代表着某种结果已成定局。
孝顺的张宁再一次在母亲面前妥协。只是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查出公中巨大的财产去了何处。
若是有人敢算计他家……
哼哼。
他张宁可不是只会往人家房里放妾的。
既然亲生母亲这里都弄不到钱,而妻子又要急着给女儿置办嫁妆,他也只能再想办法筹钱了。他私房银子倒还有几千两,但这也是杯水车薪,打几套新的头面就没了。
好在张媛的嫁衣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如今最费时费钱的东西已经有了。
崔氏等了一会儿,以为张宁问完了就会出去,谁料张宁在房里一直坐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半天都没都起身。
她托言说自己想要歇息了,提醒儿子也该回房休息。
张宁心中实在放不下李茂白天所说的话,他抚着胡须犹豫了半天,一咬牙,还是开了口。
“娘,今日信国公李茂问我,张静是不是我的亲生妹妹。他还问我,我妹妹入他们府里,究竟是有何目的。”
崔氏听了张宁的话,当下犹如五雷轰顶,心脏也跳动好似快要蹦出来。但她毕竟是沉得住气的人,只是片刻就变了脸色,露出讥笑的表情。
“李茂那般对待我的外孙,自然是想要找个正当的理由来推脱自己。他以为诬陷我女儿不是好人,他对他侄儿做的一切就都合情合理了?”
崔氏其实并不喜欢张静,但形势骑虎难下,就是有再大的苦果,她也只能一口吞了。
“你妹妹死的蹊跷,李茂也不是好人,你牢记着这点,不要听他们的鬼话。”
“那娘为什么一直阻止我在外任上的时候回去看外甥,您自己也从不登信国公府的门?我大妹在世时,您就不准我和她一个屋子嬉闹。她落水身亡,我和小弟要查个究竟,也是您拦着说若是闹大会对李锐不利。这一切究竟是有什么隐情?李茂并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
张宁说了这么一大串话,气息已经有些不稳。
他心中本就有着无数疑问,积压到如今,早就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他心中最后悔的事,一是这么多年了,对张静的死他始终不敢放手去查;二是他去通州赴任这么多年,她娘许诺会让京中的家人好好看顾外甥,却没有透露半点李锐不对给他。
他对李锐心中有愧,更是不能承认是自己的无所作为才让李锐差点被养废了。
他会将方氏作为报复的对象,其实内心里隐隐也有痛恨自己却无法接受,只好迁怒李茂夫妻的原因。
有一点李茂说的没错,他是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因为一旦承认了,他便是那天底下最无知、最蒙昧、最无能之人。
“我真的累了。靖之,你走吧。”崔氏喊着儿子的字,催着他赶紧离开,脸上也满是不堪重负的表情。
张宁有意耗到他娘说出真相,但他确实是个孝子,看不得他娘难过的样子,只得俯身告退,带着满肚子疑问和不甘,离开了她母亲住的主院。
走到院门口,张宁回头看了眼渐渐熄灭灯火的院子,在心中想着:
‘这其中必定有什么蹊跷,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让我知道。’
‘我娘不告诉我,我难道不能查吗?这么一大笔钱,总不可能走的无声无息。’
‘我娘的故人到底是谁?我妹妹又究竟是什么情况?到底李茂说的是真的,还是只是他的恶意揣测?’
‘这其中的真相,我又是否承受的起?’
张宁在赵氏的翘首盼望下回到了他们的主屋,看着赵氏殷切的眼神,张宁只能忍住满心的不甘,对着妻子缓缓地摇了摇头。
赵氏眼里的某种期待瞬间就破灭了,她银牙一咬,差点没跳起来骂人。
“老爷去要也要不到?敢情儿我们一家全是捡来的是吧?老太太在外面还养着亲儿子?”赵氏是将门之女,性格暴躁起来的时间,连张宁也只能退避三舍。
“娘说等秋后钱就回来了。我那还有八千多两,你先拿去置办吧。”张宁作为中间受夹板气的受气包,只能顺着妻子的毛往下摸,“我们先把紧要的置办了,秋后再置办其他的。”
“你还有私房钱?”赵氏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其他事情吸引了,她左看右看,看的张宁如芒在刺,只能讪讪而笑。
“也不是私房钱,还没归公的钱,你先挪着用……”
他知道这话他妻子也不会信,但有个借口用用,总能掩饰下尴尬不是嘛。
赵氏一扭张宁的耳朵,扯着它就往屋里拉。
她简直要被婆婆给逼疯了,正好在丈夫身上发泄。
“来来来,既然你都挪了八千两了,再给我挪个八万两回来。我若身上揣着八万两银子,我也好摆摆管家主母的款儿!”
“夫人,轻点,轻点!我明日还要上朝!”张宁一声惨叫。
“夫人,那是我的胡子!你还是拧我耳朵吧,我胡子不能缺啊!”
“啊!不要!”
张府,崔老太太房里。
崔氏在已经熄了灯的屋子里来回的踱着步子,脸色变得极为灰败。
她一直以为张静死了,老太爷也死了,那件事就算是完了。就算张静死的蹊跷,就算李锐可能受苦,她也管不着了。
她还有两个儿子,张静不是她的女儿,赔了就赔了,可儿子却是自己的,一个都不能有闪失。至于李锐?
哼哼,她哪里有什么外孙?
可那位的突然出现,让她始料不及。
她以为好不容易平静的生活,终究还是要灰飞烟灭。那位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让她觉得张家已经彻底没有了未来。
这一切发生的如此突然和意外,他们全家辛苦掩饰的谎言就像是一张可怜的纸片,随便一阵风吹来就能被揭开。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茂已经发现了。那皇帝会不会也知道了?
崔氏只觉得手心里全是冷汗。
不会的,张静是那样的身份,李茂就算为了信国公府,也不敢把事情捅出去。在这件事上,两家是一条船上的人。
她当初就劝过张静,那样做不会有好下场的。她虽不是她亲生的,但也养在膝下那么多年,眼看着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那条必定是飞蛾扑火的路,她心中不是不痛惜的。
但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如今她已经投湖而亡,也不需要她再来痛惜了。
现在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和那位说?
若是说了,那位会不会对李茂下手,会不会牵扯到她的大儿子?
可要是不说,李茂要是哪一天没有忍住泄露出来……
一霎间,崔氏全身紧张得像一块石头,她的心沉坠得像灌满了冷铅。
她根本看不到半点出路。
张府里,赵倩在为着女儿张媛的嫁妆费尽了心思,而在持云院里,顾卿正在喜滋滋的盘点着自己的资产,想着要拿出多少留给“亲亲”。
亲亲,正是新生的小宝宝李湄的小名。
由于顾卿实在没法忍受自己照顾小宝宝时候那些“啊!你妹又尿了!”、“啊!你妹又饿了!”、“啊!你妹又哭了!”的想法。被李湄的名字折磨的死去活来的顾卿,终于给小宝宝起了个“亲亲”的小名。
虽然花嬷嬷多次认为这个小名十分不庄重,总是想要阻止顾卿这么喊她。她认为不如按照大一点的小姑娘一般喊李湄“湄娘”。
但顾卿心目中的“媚娘”是那个最终登上帝座的武则天,而不是现在这个软绵绵白嫩嫩的小婴儿。
成为武则天在顾卿来看实在不是什么好命,所以顾卿难得拂逆花嬷嬷的意思,就是固执的喊着李湄叫亲亲。
老太太执意要这么喊,从上到下也只能无奈的从了。
顾卿原本是想把自己所有的首饰一分为二,一半给方氏,以后留着给李铭的媳妇,一半给李锐未来的妻子张素衣的。
但如今方氏生下了个女儿,这女儿看起来还不是什么美貌动人的胚子,顾卿不得不为这个“小孙女”多想点。
万一方氏重男轻女,珠宝首饰都给了媳妇怎么办?毕竟给媳妇的东西还在家里留着,嫁妆就是送去别人家了。
邱老太君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李硕十余年征战积攒下的各种珍奇异物、金银珠宝,有大半都留给了邱老太君。邱老太君名下还有李蒙当年为她置办的无数田庄、商铺,他知道自己的娘亲不会经营,所以大部分都是租出去给别人的那种,既不劳神,收益也稳定。
这么多年下来,积攒出来的财富也甚为惊人。
邱老太君的私库就在北园里,墙壁里夹了铁板,浇筑了铁水,完全无法凿穿。内外有五间之多,光铁门就有一尺多厚,更别说上面的各种锁。
顾卿第一次进私库的时候,就被这么可怕的“保险库”震撼到了。后来一想,这里又没银行,银钱宝贝都在家里留着,家里的钱库和宝库不做的扎实点怎么行?
顾卿在清点首饰珠宝的时候,从梳妆台的抽屉里翻出来一个轻飘飘的小匣子,匣子的锁并没有扣,一打开就能看见里面放着几张纸。
这是什么?田契?地契?
顾卿梳头从来不自己动手,梳头娘子也不敢翻她不允许被打开的地方,是以顾卿竟不知道梳妆台底部的抽屉里还有这么一个匣子。
她打开匣子,把里面的几张纸拿了出来。
纸的颜色并不泛黄,想来就是这几年的东西。
这几年?
那就是李老国公走了之后,她穿来之前的事情了。
顾卿一打开那几张纸,差点没噗笑出来。
纸上画着一些看不懂什么东西的线条,旁边还歪歪扭扭的写着“茂”、“大”、“公”几个字。乍一看,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涂鸦。
顾卿在医院时也不知道见过多少小朋友的画,拿着信纸仔细一琢磨,就看懂了这画是什么意思。
正因为她看懂了这是什么,她的心才跳的这般厉害,眼眶里也有了一丝灼热。
铜钱和元宝是银钱,旁边写着“大”,是要留给李锐。
圆珠子和方块是珠宝,旁边写着“茂”,是要留给儿子。
花瓶和碗是古董,旁边写着“茂”,也是留给儿子。
方形的田地里插着秧苗,中间对半画了一条线,一半写着茂,一般写着公;这是说她的田庄一半给公中,专门负责供养子孙后代,一半给李茂,当做他自己的私产。
有着招幡的小房子是店铺,也是画了一半,一般写着“大”,一般写着“公”。老太太一间店铺都没有给李茂,而是给了公中和大孙子。
箱子是妆奁,是嫁妆的意思。一个箱子上写着大大的“大”字,代表李锐母亲的嫁妆,肯定是要给李锐的。另一个小的箱子上写着“小”,意思是她自己妆奁盒子里的东西给其他较小的孙子孙女。
旁边甚至还画了布匹、杂物,用一个大的方盒子圈起来,上面标注了“大”,盒子里装的东西都是大的,那是指所有值钱的布匹和字画等都留给李锐傍身,可以做彩礼,也可以自己留着。
顾卿奇迹的发现自己全看懂了,而且这次没有翻找老太太的记忆。
她不知道邱老太君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那里画出这幅“家产图”的。是被李锐来讨要母亲嫁妆给他冲撞的时候?还是在那之前更早的时候?
都说邱老太君孤僻古怪,顾卿却从这幅图里看出了老人家的睿智和慈爱。
原来这位老太太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大孙子,只是不知道如何面对他而已。
她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儿子媳妇对大孙子的不怀好意,才会把现钱和店铺这种最容易让人立起来的东西给他傍身?
以后李锐婚娶,作为嫡长孙,所有花费肯定是从公中走的,老太太在公中留下铺子和田庄,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望便知。
顾卿抖了抖那几张纸,只是薄薄的几张纸,顾卿却觉得它有千钧的重量。
它是邱老太君的遗言,是邱老太君唯一留下的只字片语。
顾卿不了解邱老太君其人,甚至连她的儿孙和周围的人都不能算了解她,不然也不会自己都代替她活了两年多,周围人都察觉不出来换了个人。
她能延续邱老太君的人生,却永远延续不了她当年这一笔一划留下的情义。
顾卿捏住手中的纸,问身边的花嬷嬷:
“锐儿回来了没有?”
今日正是李锐出宫回家的日子,他每次都是下午宫门落锁之前回来,第二天宫门落锁之前回去。顾卿看了看天色,怕是已经快回来了。
“太夫人,夏天天色晚的暗些,锐少爷大概是会晚点回来呢。”
宫门落锁也是根据天时来改变时间的。
顾卿看了眼手中的匣子,决定要把这几张纸给李锐看一看。
她不知道邱老太君是抱着如何遗憾的情绪在那一次顶撞中消失的,但她有责任让李锐看看邱老太君留下的东西。
或者说,邱老太君所有挂念的亲人,都该看看这几张纸。
这是她必须要做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顾卿不了解邱老太君其人,甚至连她的儿孙和周围的人都不能算了解她,不然也不会自己都代替她活了两年多,周围人都察觉不出来换了个人。
方氏:我察觉出来了,可是没人信。
陈轶:我察觉出来了,可是别人叫我别信。
张宁会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毫无缘由。作为家中的嫡长子,张宁应该得到的是最受重视的对待,但事实上,他的祖父和父亲明显更喜爱他的妹妹,而他的母亲居然对身为庶子的张致十分疼爱。
他从小被教育要谦和有礼,要和弟妹和睦相处。他是哥哥,要做榜样,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要不偏不倚,不骄不躁。
他做到了,但也曾有过难过的时候。
好在他慢慢长大,慢慢的知道“兄长”代表的是什么,他也就放下了那些委屈。
对于儿子认为自己不是亲生的这样的控诉,让他的母亲崔氏一愣,然后大怒道:
“我十月怀胎把你生下来,难道我自己还不知道吗?就算你不肯信我的话,我们俩眉目之间有多相像,你眼睛瞎了看不到?”
张宁脱口而出这一句也是鬼使神差,说出口就觉得不好。
不管是不是抱养来的,人到不惑了还问老母亲这种问题,这已经是一种大不孝了。
张宁当即跪了下来,低头认错。
“是儿子鬼迷了心窍,说了胡话。”
崔氏的婆婆去的早,她入门就管家,又是张家宗妇,一身气派是不怒自威。她一发火,家中没有人不心惊肉跳的。
张宁跪下认错,崔氏心中怒火总算消了少许,只是口气还是冷的很。
“你就为了公中的银子,连你娘都不认了?”
“不是这个原因,但公中的银子儿子这次确实是需要。娘,我家媛娘是嫡长女,嫁的又是江家的嫡子,若是嫁妆备的不好,恐怕要让人笑话。她嫁的又是江家的次子,若是嫁妆比大嫂差的太多,以后嫁进去也抬不起头来。您说公中没有了银子,儿子却是不信的。我家虽不是江家、张家那样的大族,但也是数代显赫之第,怎么会一点银子都没了?”
张宁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伸手向老母亲逼着要钱的一天,说话间连语气都有些不自在。家中嫡子嫡孙成婚嫁娶之钱本来就是从公中走,可他却要的如此艰难。
“江家不会嫌我大孙女嫁妆少的。哪怕她不带嫁妆过去,他们也会好好的待她。公中确实没有了银子,你再等几个月,等秋后庄子上缴了进项,我就把钱给你媳妇。”崔氏嘴巴死硬,一句没钱活生生把张宁堵了回去。
“那儿子可否问问,为何没钱了?儿子为官十余载,所有得益七分归公,总要知道钱去了哪儿吧?娘是在外面放贷了,还是投了什么资产如今还在经营?”两年前他还盘过一次公中账务,那时候几万两银子还是随便能拿出来的,如今怎么会连置办嫁妆都要从他们房里走?婚娶可是大事!
崔氏也知道自己的说法无法让儿子满意,但她肯定是不能和张宁说的。
本来公中的钱确实充足,也不需要他们家给钱给那位。但那位居然来上门来要钱,说是今年遭了变故,需要钱周转,否则他们全家都要受到牵连。
他要的数目太大,她实在没法子,只好把现钱和容易变现的东西全都给了那位,只留下一些古董和有印记的值钱物件。
另一些钱和商铺庄子里的进项,她早就在这几年在老家全部置办了祭田了。
祭田是一个家族的公共田产,用来祭祀祖先,赡养族中老幼孤儿。即使某个家族犯了抄家灭族的大罪,祭田也是不能没收入公的。一旦登记成祭田,就免了征税,但也不能买卖,出产留与族中分配。
自从张静死了,崔氏为了祭田的事,也不知道操了多少心。
连张静都被逼死,那群人已经疯了。
“我借给了一个故人,他说会尽早还来。还有一部分我置了田产,总不会让家里吃亏。”崔氏嘴巴还是咬的死紧。
“故人?娘借了谁?可有借据文书?家中田产已经足够,为何还要再行置办?”张宁的脸色极为难看。他有点担心自己母亲被人骗了。
“这件事你无需多问,不告诉你反倒是为了你好。你只需记得我不会害你就是。”崔氏看到了儿子难看的脸色,却只能无奈又语言苍白的回着他。
家里没钱了,无论是让下人还是管家知道,这都会生出乱子。好在张宁来讨问老太太的时候崔氏正要歇下,大部分人都清了出去,只在门口留了心腹,也不怕传扬出去。
张宁见母亲咬死不说,便知道此事是再也问不出来了。
从小到大,他也不知道听了多少句“我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通常一出现,就代表着某种结果已成定局。
孝顺的张宁再一次在母亲面前妥协。只是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查出公中巨大的财产去了何处。
若是有人敢算计他家……
哼哼。
他张宁可不是只会往人家房里放妾的。
既然亲生母亲这里都弄不到钱,而妻子又要急着给女儿置办嫁妆,他也只能再想办法筹钱了。他私房银子倒还有几千两,但这也是杯水车薪,打几套新的头面就没了。
好在张媛的嫁衣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如今最费时费钱的东西已经有了。
崔氏等了一会儿,以为张宁问完了就会出去,谁料张宁在房里一直坐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半天都没都起身。
她托言说自己想要歇息了,提醒儿子也该回房休息。
张宁心中实在放不下李茂白天所说的话,他抚着胡须犹豫了半天,一咬牙,还是开了口。
“娘,今日信国公李茂问我,张静是不是我的亲生妹妹。他还问我,我妹妹入他们府里,究竟是有何目的。”
崔氏听了张宁的话,当下犹如五雷轰顶,心脏也跳动好似快要蹦出来。但她毕竟是沉得住气的人,只是片刻就变了脸色,露出讥笑的表情。
“李茂那般对待我的外孙,自然是想要找个正当的理由来推脱自己。他以为诬陷我女儿不是好人,他对他侄儿做的一切就都合情合理了?”
崔氏其实并不喜欢张静,但形势骑虎难下,就是有再大的苦果,她也只能一口吞了。
“你妹妹死的蹊跷,李茂也不是好人,你牢记着这点,不要听他们的鬼话。”
“那娘为什么一直阻止我在外任上的时候回去看外甥,您自己也从不登信国公府的门?我大妹在世时,您就不准我和她一个屋子嬉闹。她落水身亡,我和小弟要查个究竟,也是您拦着说若是闹大会对李锐不利。这一切究竟是有什么隐情?李茂并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
张宁说了这么一大串话,气息已经有些不稳。
他心中本就有着无数疑问,积压到如今,早就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他心中最后悔的事,一是这么多年了,对张静的死他始终不敢放手去查;二是他去通州赴任这么多年,她娘许诺会让京中的家人好好看顾外甥,却没有透露半点李锐不对给他。
他对李锐心中有愧,更是不能承认是自己的无所作为才让李锐差点被养废了。
他会将方氏作为报复的对象,其实内心里隐隐也有痛恨自己却无法接受,只好迁怒李茂夫妻的原因。
有一点李茂说的没错,他是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因为一旦承认了,他便是那天底下最无知、最蒙昧、最无能之人。
“我真的累了。靖之,你走吧。”崔氏喊着儿子的字,催着他赶紧离开,脸上也满是不堪重负的表情。
张宁有意耗到他娘说出真相,但他确实是个孝子,看不得他娘难过的样子,只得俯身告退,带着满肚子疑问和不甘,离开了她母亲住的主院。
走到院门口,张宁回头看了眼渐渐熄灭灯火的院子,在心中想着:
‘这其中必定有什么蹊跷,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让我知道。’
‘我娘不告诉我,我难道不能查吗?这么一大笔钱,总不可能走的无声无息。’
‘我娘的故人到底是谁?我妹妹又究竟是什么情况?到底李茂说的是真的,还是只是他的恶意揣测?’
‘这其中的真相,我又是否承受的起?’
张宁在赵氏的翘首盼望下回到了他们的主屋,看着赵氏殷切的眼神,张宁只能忍住满心的不甘,对着妻子缓缓地摇了摇头。
赵氏眼里的某种期待瞬间就破灭了,她银牙一咬,差点没跳起来骂人。
“老爷去要也要不到?敢情儿我们一家全是捡来的是吧?老太太在外面还养着亲儿子?”赵氏是将门之女,性格暴躁起来的时间,连张宁也只能退避三舍。
“娘说等秋后钱就回来了。我那还有八千多两,你先拿去置办吧。”张宁作为中间受夹板气的受气包,只能顺着妻子的毛往下摸,“我们先把紧要的置办了,秋后再置办其他的。”
“你还有私房钱?”赵氏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其他事情吸引了,她左看右看,看的张宁如芒在刺,只能讪讪而笑。
“也不是私房钱,还没归公的钱,你先挪着用……”
他知道这话他妻子也不会信,但有个借口用用,总能掩饰下尴尬不是嘛。
赵氏一扭张宁的耳朵,扯着它就往屋里拉。
她简直要被婆婆给逼疯了,正好在丈夫身上发泄。
“来来来,既然你都挪了八千两了,再给我挪个八万两回来。我若身上揣着八万两银子,我也好摆摆管家主母的款儿!”
“夫人,轻点,轻点!我明日还要上朝!”张宁一声惨叫。
“夫人,那是我的胡子!你还是拧我耳朵吧,我胡子不能缺啊!”
“啊!不要!”
张府,崔老太太房里。
崔氏在已经熄了灯的屋子里来回的踱着步子,脸色变得极为灰败。
她一直以为张静死了,老太爷也死了,那件事就算是完了。就算张静死的蹊跷,就算李锐可能受苦,她也管不着了。
她还有两个儿子,张静不是她的女儿,赔了就赔了,可儿子却是自己的,一个都不能有闪失。至于李锐?
哼哼,她哪里有什么外孙?
可那位的突然出现,让她始料不及。
她以为好不容易平静的生活,终究还是要灰飞烟灭。那位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让她觉得张家已经彻底没有了未来。
这一切发生的如此突然和意外,他们全家辛苦掩饰的谎言就像是一张可怜的纸片,随便一阵风吹来就能被揭开。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茂已经发现了。那皇帝会不会也知道了?
崔氏只觉得手心里全是冷汗。
不会的,张静是那样的身份,李茂就算为了信国公府,也不敢把事情捅出去。在这件事上,两家是一条船上的人。
她当初就劝过张静,那样做不会有好下场的。她虽不是她亲生的,但也养在膝下那么多年,眼看着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那条必定是飞蛾扑火的路,她心中不是不痛惜的。
但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如今她已经投湖而亡,也不需要她再来痛惜了。
现在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和那位说?
若是说了,那位会不会对李茂下手,会不会牵扯到她的大儿子?
可要是不说,李茂要是哪一天没有忍住泄露出来……
一霎间,崔氏全身紧张得像一块石头,她的心沉坠得像灌满了冷铅。
她根本看不到半点出路。
张府里,赵倩在为着女儿张媛的嫁妆费尽了心思,而在持云院里,顾卿正在喜滋滋的盘点着自己的资产,想着要拿出多少留给“亲亲”。
亲亲,正是新生的小宝宝李湄的小名。
由于顾卿实在没法忍受自己照顾小宝宝时候那些“啊!你妹又尿了!”、“啊!你妹又饿了!”、“啊!你妹又哭了!”的想法。被李湄的名字折磨的死去活来的顾卿,终于给小宝宝起了个“亲亲”的小名。
虽然花嬷嬷多次认为这个小名十分不庄重,总是想要阻止顾卿这么喊她。她认为不如按照大一点的小姑娘一般喊李湄“湄娘”。
但顾卿心目中的“媚娘”是那个最终登上帝座的武则天,而不是现在这个软绵绵白嫩嫩的小婴儿。
成为武则天在顾卿来看实在不是什么好命,所以顾卿难得拂逆花嬷嬷的意思,就是固执的喊着李湄叫亲亲。
老太太执意要这么喊,从上到下也只能无奈的从了。
顾卿原本是想把自己所有的首饰一分为二,一半给方氏,以后留着给李铭的媳妇,一半给李锐未来的妻子张素衣的。
但如今方氏生下了个女儿,这女儿看起来还不是什么美貌动人的胚子,顾卿不得不为这个“小孙女”多想点。
万一方氏重男轻女,珠宝首饰都给了媳妇怎么办?毕竟给媳妇的东西还在家里留着,嫁妆就是送去别人家了。
邱老太君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李硕十余年征战积攒下的各种珍奇异物、金银珠宝,有大半都留给了邱老太君。邱老太君名下还有李蒙当年为她置办的无数田庄、商铺,他知道自己的娘亲不会经营,所以大部分都是租出去给别人的那种,既不劳神,收益也稳定。
这么多年下来,积攒出来的财富也甚为惊人。
邱老太君的私库就在北园里,墙壁里夹了铁板,浇筑了铁水,完全无法凿穿。内外有五间之多,光铁门就有一尺多厚,更别说上面的各种锁。
顾卿第一次进私库的时候,就被这么可怕的“保险库”震撼到了。后来一想,这里又没银行,银钱宝贝都在家里留着,家里的钱库和宝库不做的扎实点怎么行?
顾卿在清点首饰珠宝的时候,从梳妆台的抽屉里翻出来一个轻飘飘的小匣子,匣子的锁并没有扣,一打开就能看见里面放着几张纸。
这是什么?田契?地契?
顾卿梳头从来不自己动手,梳头娘子也不敢翻她不允许被打开的地方,是以顾卿竟不知道梳妆台底部的抽屉里还有这么一个匣子。
她打开匣子,把里面的几张纸拿了出来。
纸的颜色并不泛黄,想来就是这几年的东西。
这几年?
那就是李老国公走了之后,她穿来之前的事情了。
顾卿一打开那几张纸,差点没噗笑出来。
纸上画着一些看不懂什么东西的线条,旁边还歪歪扭扭的写着“茂”、“大”、“公”几个字。乍一看,简直就是小孩子的涂鸦。
顾卿在医院时也不知道见过多少小朋友的画,拿着信纸仔细一琢磨,就看懂了这画是什么意思。
正因为她看懂了这是什么,她的心才跳的这般厉害,眼眶里也有了一丝灼热。
铜钱和元宝是银钱,旁边写着“大”,是要留给李锐。
圆珠子和方块是珠宝,旁边写着“茂”,是要留给儿子。
花瓶和碗是古董,旁边写着“茂”,也是留给儿子。
方形的田地里插着秧苗,中间对半画了一条线,一半写着茂,一般写着公;这是说她的田庄一半给公中,专门负责供养子孙后代,一半给李茂,当做他自己的私产。
有着招幡的小房子是店铺,也是画了一半,一般写着“大”,一般写着“公”。老太太一间店铺都没有给李茂,而是给了公中和大孙子。
箱子是妆奁,是嫁妆的意思。一个箱子上写着大大的“大”字,代表李锐母亲的嫁妆,肯定是要给李锐的。另一个小的箱子上写着“小”,意思是她自己妆奁盒子里的东西给其他较小的孙子孙女。
旁边甚至还画了布匹、杂物,用一个大的方盒子圈起来,上面标注了“大”,盒子里装的东西都是大的,那是指所有值钱的布匹和字画等都留给李锐傍身,可以做彩礼,也可以自己留着。
顾卿奇迹的发现自己全看懂了,而且这次没有翻找老太太的记忆。
她不知道邱老太君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那里画出这幅“家产图”的。是被李锐来讨要母亲嫁妆给他冲撞的时候?还是在那之前更早的时候?
都说邱老太君孤僻古怪,顾卿却从这幅图里看出了老人家的睿智和慈爱。
原来这位老太太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大孙子,只是不知道如何面对他而已。
她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儿子媳妇对大孙子的不怀好意,才会把现钱和店铺这种最容易让人立起来的东西给他傍身?
以后李锐婚娶,作为嫡长孙,所有花费肯定是从公中走的,老太太在公中留下铺子和田庄,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望便知。
顾卿抖了抖那几张纸,只是薄薄的几张纸,顾卿却觉得它有千钧的重量。
它是邱老太君的遗言,是邱老太君唯一留下的只字片语。
顾卿不了解邱老太君其人,甚至连她的儿孙和周围的人都不能算了解她,不然也不会自己都代替她活了两年多,周围人都察觉不出来换了个人。
她能延续邱老太君的人生,却永远延续不了她当年这一笔一划留下的情义。
顾卿捏住手中的纸,问身边的花嬷嬷:
“锐儿回来了没有?”
今日正是李锐出宫回家的日子,他每次都是下午宫门落锁之前回来,第二天宫门落锁之前回去。顾卿看了看天色,怕是已经快回来了。
“太夫人,夏天天色晚的暗些,锐少爷大概是会晚点回来呢。”
宫门落锁也是根据天时来改变时间的。
顾卿看了眼手中的匣子,决定要把这几张纸给李锐看一看。
她不知道邱老太君是抱着如何遗憾的情绪在那一次顶撞中消失的,但她有责任让李锐看看邱老太君留下的东西。
或者说,邱老太君所有挂念的亲人,都该看看这几张纸。
这是她必须要做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顾卿不了解邱老太君其人,甚至连她的儿孙和周围的人都不能算了解她,不然也不会自己都代替她活了两年多,周围人都察觉不出来换了个人。
方氏:我察觉出来了,可是没人信。
陈轶:我察觉出来了,可是别人叫我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