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小说网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三百四十章 陆谦的前途一片大好

第三百四十章 陆谦的前途一片大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四千步骑之后,陆谦引着主力兵马缓缓赶到。

    “咚咚咚……”

    绵绵不息的战鼓声,低沉的号角声,响彻长空。陆谦带领的后军虽然兵不过万,可浩浩荡荡的铺展开来,亦如海潮浪涌般席卷向前。

    “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两面杏黄大旗中捧出一杆赤红帅旗,烈风招展,在无数兵将的拥簇下一样闪耀着无可遮挡的光芒,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梁山泊都头领陆谦

    梁山泊豹子头林冲

    梁山泊花和尚鲁智深

    ……

    ……

    数十面旗号淋漓,诸位头领个个身披战甲,环绕陆谦左右左右。四边周围,亲卫左右营铁甲森森,拱环护结。陆谦骑在马上,自有一种威严肃穆。

    前后两军连成一片,兵甲鲜亮,士气鼎沸,一股傲横、蛮壮的气息,直冲城头。

    “精锐!精锐!”

    “这就是梁山泊一次次厮杀中历练出的精锐。”关胜在心底里大喊。这般雄壮的队伍,如此强大的气势,这是关胜人生三十年间从没有见过的。

    河东官军与之相比,远远不如。

    范县内外的官军对比之,也远远不如。

    这支军队看着就给关胜一股子能冲散一切,踏破一切的气概。叫关胜都不禁去想这是否就是真正的无敌雄狮该有的模样。

    陆谦心里却很是平静,如此这般的将士,他已经习以为常。从弱小到强大,梁山泊是在他手掌里一点点发生的变化。他也完成了自我形象、威严的竖立。从开始时初来乍到的生疏,到现下恩义深重,如臂指使。他以最好的钱粮恩养着他们,以严格的作训要求他们,用梁山大义感召着他们,用公审诉苦激励着他们,再用一次次胜利锤炼着他们。

    如此塑造出的军队,对比之老赵家的孬兵,那人都是人,可精神面貌,可本质,却全然不同。

    人都是有气质的。有的女人明明长得漂亮,却叫人记不起来;有的人五官似乎平淡,人群之中却总能叫人一眼相看。

    人是如此,军队亦如此。

    唐斌想着当初抱犊寨上的喽啰,再看范县的官军,自觉的真是官匪之别;但现下看了范县内外的官军,再瞧着对面的梁山军,很荒谬的,很心里有种乾坤颠倒的感觉。城外的那支军队更该是官军才是。

    人家兵力不多,似乎只有城内外官军的一半,却有股子横扫一切的蛮霸之气。

    对比外头的贼军,城内的官军直如病鸡啊。

    亏得唐斌一开始还以为官军威武呢。可现在看看外头的大队梁山军,一言难尽啊。要知道他早先差点就来梁山泊了。

    “亏了,亏了……”文仲容眼睛看着城外的梁山泊兵马,嘴里喃喃的道。

    “有话讲话,你亏得什么?”崔埜道。

    此时擂鼓震天,交号连鸣,抱犊山三人缩在一边,周边尽是山寨里下来的心腹随从,小声点说话倒也不觑叫外人听去。

    “亏了没上梁山泊。咱家哥哥当初可是要奔梁山的,只被你我耽搁了。不然……”不然唐斌今日也没现下来的风光。他跟随关胜到了范县,那第一战开门黑固然倒霉,可抱犊山三将也自展露出了本事。

    文仲容与崔埜本领低了些,也被何灌命为亲军虞侯,唐斌则已经是何灌亲军的副指挥使了。

    只待之后回京,便会在步军司里给他给差遣。

    可以说,唐斌已然再次步入官场,比他杀人逃亡之前的小小都头来,可要高出的多了。但不知道为什,文仲容看着外头的梁山军马,却总有种吃亏了的感觉。当初自己与崔埜要是没阻拦唐斌,而是随着唐斌一块到了梁山泊,那现在是不是……更风光?

    这时候文仲容耳边似乎隐隐听到了一句话:“梁山泊果然了得……”扭头看去,小李广花荣正两眼发亮的看着城下梁山精兵。说真的,小李广从没想过要落草为寇的,只是这城下的梁山精兵着实叫人看了喜欢。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并且是一名常年带着一窝孬兵的职业军人,精锐士卒对他的吸引力非一般的强大。

    盖因为花荣很清楚自己只要还呆在官场,那就没可能练出一支这般的精锐来。

    因为朝廷的花销和官府的现况,不允许他来练就如此一支精锐。作为一职业军人,作为一个打小便打熬身体的职业军官,他很清楚要把士兵训练成外头梁山军那么模样的前提——一个健壮有力的身子,需要多大的耗费。

    当初在清风寨,他自己也拣选了一撮人,作训了来,那耗费想起来就叫他牙痛。

    也就是梁山泊这般宝地,坐拥水陆交通枢纽要道,身边又有诸多有大能量的私商,钱粮物质样样不缺。才能叫他练出一批如此模样的精锐来,换个别的地方,都难。

    可甭管这城头上诸将都是怎么想的。一辆辆板车拉着一颗颗冻实了的泥弹,已然到位。如此,梁山砲的发威之时,便就来临了。

    “咚咚咚,咚咚咚……”

    擂鼓声响起。一颗颗重达百斤的泥弹,划破天空,带着呼啸声,沉重的落在范县内外。

    雄劲激浑的战鼓声犹自回响在耳边,何灌的脸色却刷的大变。

    只因为这落在范县城外的泥弹之威力,着实叫他不得不色变。

    他看到了什么?

    一颗偌大的圆球至天而降,陷地至少有三尺之深。

    是的,范县城东的那两个小营,昨夜里是被梁山的贼军偷袭了。那把火燃烧了足足半夜时间,这城外的地面必然要被烤熟。但石弹能入地三尺,何灌觉得这不科学。

    威力这般巨大的石砲,怎可能只那点人手在操作?宋军最大的石砲可是需要足足五百多人呐。就这般想着时候,他忽然听到身后关胜的急喊:“恩相当心。”接下便就赶到脚下一阵晃荡,惨叫声随之响起,他身边亲卫瞬时的将他围在中央,还能听到‘啪嗒啪嗒’下雨一样的声音。

    何灌推开亲卫,抬头向后看去。就见城楼径直塌了半边,乃是一颗泥弹命中了那。而更叫何灌精心的是,那砲弹不仅摧毁了城门楼,还把城楼下的城墙砸出了一个大坑。再看前后女墙,尼玛,裂纹都像蜘蛛网一样了。

    这家他如何不震惊?如此威力绝对是重型多梢炮的效果好吧?

    很快,调整后的各砲准头便就有了明显加强。不想最初时候,十座梁山砲只一炮命中城头,其后的第二轮,十座梁山砲中足足三砲命中目标。

    两枚撞在了城墙面上,打的范县城头仿佛是年久失修的破房子,哗啦啦的向下掉土渣。而剩下一枚却直接命中女墙城垛,干净利索的将周遭两个城垛连带四名宋军士兵和下方的女墙彻底摧毁。只那向着周遭崩射的“碎弹片”便打死打伤了十几人。

    第三波、第四波……

    前文已经说了,对比人力抛石机,配重式抛石机的精准度更高。只要砲弹的重量差异不大,配重也无人动过,那前一砲跟后一砲的落点是相当近的。

    虽说就狭窄的城墙来说,只这“相当近”的差异就有可能落到城内与成功外,但比之人力投石机真的强大太多了。

    接二连三的砲弹命中范县东城城墙,那夯土而成的城墙,就仿佛人手中的山竹,看似坚固的外壳,只轻轻一用力就破裂了开来。

    当范县城墙首次坍塌时,何灌已经在关胜、花荣等人的护卫下,退下了城头。那是范县城南的宋军大营已经告破。或者说是城外的上万宋军已在慌乱下,崩溃散逃了。

    面对着乱成一团的守军,何灌亦回天乏力,他能做的只是下令全军尽快退出范县,向西逃窜。

    谁叫宋军的石砲根本不能打到对面呢。只挨打不还手,太伤士气。且每挨上一击,便就是“房倒屋塌”,“地动山摇”。就仿佛是热兵器时代的挨炮一样,无还手之力,只被梁山砲对准猛轰,以现今宋军的德性,可不就一哄而散了么。

    陆谦自然使兵掩杀去。宋军列阵以战时候,还颇有点威力。但要是阵势溃散,兵无战意,将无斗心,这般时候那就是连一群猪都不如。

    老母猪见前面有人阻拦,急切时候还敢朝前猛顶呢。他们做的却只是弃兵投降。

    这些人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逃跑时候丢盔弃甲,那刀枪铠甲都丢的一路净是,光是收集这些刀兵器甲,都要费上不少的时间。

    陆谦曾经深信,没有练不出来的精兵。但是这宋军士卒见多了,却叫他深觉得尽是废物。一度他都想在军中再添加一个阶层——仆兵。为在辅兵之下。看名字便就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

    只是思虑再三,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他已决心要东进胶东了。虽然这会叫东京的老赵家气急败坏,可陆谦还是决定如此。

    梁山军已有小两万精锐,现下大败宋军,俘获更多,军器甲胄多的怕都用不了。如此以他的名号举旗一招,随从数万只会多不会少。挑选精锐配以甲兵,几番历练下亦是精锐。

    有这般力量在握,如何席卷不得胶东?

    以三两万精锐为拳头,数万义勇为辅,号称十万亦可。北宋即便将西军拉来,就能平叛么?

    且他还知晓江南的摩尼教起义亦已进入了倒计时,到时候一经爆发,他倒要看东京城里的道君皇帝是要胶东,还是要富裕的江南。

    再说了,这天底下图谋甚大的还有田虎和王庆呢。别以为人家现在“按兵不动”就是消停了,人家只是在积蓄实力,隐而待发。

    陆谦打算攻打州郡,圈占地盘,虽较危险,毕竟枪打出头鸟,但他的打算只是做一藩镇,而不是建国称王。抢在江南摩尼教起义前头,先给东京城几下狠的,等到方腊造反的时候,东京城里的皇帝大臣们自然能看出南北的不同来。保不准到时候就先有人要提出招降了。

    到时候他也能筹备自己的海军力量,先向高丽、日本借点钱粮,接着顺理成章的夺下佐渡岛,也不是要攻取整个东瀛。随后就能把手头的大批战俘全都送到佐渡岛去开矿了,挖金子,挖银子,定个年限,年满后就让他们回家。这都是现成的劳力!

    而如果东京城在江南摩尼教建国称王的情况下,依旧要坚持消灭陆谦,那陆谦也认了。完颜阿骨打都能在护步答冈一战里,两万女真击败大辽的举国之兵,他姓陆的也非是好拿捏的软柿子。

    畅想未来,他陆谦的前途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