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强攻耀州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稍后替换)
次日清晨,寒风凛冽如刀,空中彤云密布,在天刚放亮的时候,空中已有纷扬细小的雪粒,飘飘洒洒地落下。
这个昏沉的雪天,全体西返大军,人人身披重孝,打着素白旗帜,在统军大将多尔衮的率领下,离开抚顺,一路哀声不断,折向东南,径返辽阳而去。
在一众护卫簇拥下的多尔衮,头戴白帽,身着白甲,披着纯白色的披风,护卫着装了皇太极尸首的金丝楠木棺柩,一路上紧绷着脸,默然前行,不时有纷扬的雪花与纸钱洒在他的脸上,但多尔衮却一直一副凝然思考的模样,对这些仿佛浑然不觉。
多尔衮这一路上,都在默然想着,返回辽阳后,自已该如何在群臣与众将树立威信,从而正式成了皇太极的继位者,又要如何调兵遣将讨伐豪格,还又该如何安排兵力守卫边境,以防李啸的唐军前来偷袭,种种大事压在他心头,让他心情十分沉重而压抑,故一路行去,他这张长条脸一直紧绷如铁。
跟着他回去的将领中,多铎神情倒与昨日无异,只是另一名宗室大将阿巴泰,虽然一直低头无语,但脸色却是十分难看。队伍中的他,自率已部,精神萎顿地远远地跟着队伍后面。
在昨天夜晚,多尔衮弑杀皇太极时,阿巴泰因一路行军疲累,已早早躺下休息,结果到了深夜时分,才听到了手下军兵禀报的,崇德皇帝被杀的可怕消息。
虽然,向阿巴泰禀报的军兵告诉他,是皇太极突发狂疾,最终被医官所误杀,便这个消息,对于也算久历政坛的阿巴泰来说,他心下当然知道,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虚辞。皇太极的真实死因,其实极可能是被多尔衮给弑杀的。
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他们都没有弄死皇太极的理由,只有想夺取大清最高权力的多尔衮,一直忌惮皇帝重新掌权,才会痛下杀手,把皇帝最终给杀掉,以绝后患。
而多尔衮之所以突然弑杀皇帝,应给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诸如,皇帝突然恢复了神智之类,毕竟,原本痴呆状态的皇帝,对于多尔衮来说,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只有恢复了思维与理智的皇帝,才会让多尔衮倍觉威胁,以致痛下杀手。
说起来,对于多尔衮采取这般狠辣残酷的手段,阿巴泰在心下虽然纠结难受,但其实他也能理解多尔衮的这种做法。毕竟大清的皇位只有一个,多尔衮自暂代权柄以来,便一直朝着夺取大清权力之目标拼力追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不惜逼反豪格,不惜把整个大清弄到几乎内战的边缘,所以,多尔衮最终对皇帝痛下杀手,却也是意料之中。
但令阿巴泰心下十分不满的是,他对于多尔衮在弑杀了皇帝之后,对待自已的态度十分生气。
因为昨天整个晚上,多尔衮都未跟他解释自已不得不杀掉皇帝的原因,甚至连个通报消息的人都没有派出,反而是自已手下军兵在探明了消息后,才向自已悄悄禀报。
阿巴泰对多尔衮这种对自已这般轻视的态度十分不满,只不过,现在已跟着多尔衮上了贼船的他,纵然再有心反对,却也无能为力了。
阿巴泰忍不住想到,也许有一天,自已成了多尔衮的绊脚石,那么,他也一定会把自已毫不犹豫地一脚踢开吧。
也许,从现在开始,自已即使在继续跟着多尔衮混,那么,出工不出力,应当是最佳选择。
从抚顺到辽阳,这一路上,阿巴泰越来越认定了自已的这个观点。
在又过了三天之后,多尔衮统领全军,抬着皇帝的棺木,终于到达了辽阳,驻守此处的阿济格,亲自出城相迎。
在见到多尔衮后,阿济格毫不犹豫地与一众官员出迎,并率先跪地而拜,然后大声痛哭,以示向皇帝的灵柩举哀,当然,也是隐晦地承认那站在灵柩旁边的多尔衮的继统之权。
见到阿济格这般下拜,其余的各名官员,自是皆明其意,立刻跟随着他一同下拜,然后皆放声痛哭。
一眼看去,整个辽阳城外,乌央央地跪倒了一大片,便是颇为壮观。
见到兄长带着一众官员这般恭敬地,明为哭拜皇帝,实则参拜自已,多尔衮心下十分欣悦,只不过,他在表面上,却还要与他们一样,作出因为皇帝过世而十分悲痛的模样。
接下来,在下令让人将皇帝的棺木抬入一间规模宏大的灵堂后,多尔衮与阿济格一路并肩行走,一路前往早已给他安排好的东京辽阳的府衙之中。
在这一路上,阿济格向他简要地讲述了辽阳城中的兵马数量,以及前来投靠的诸多势力情况。
当多尔衮了解到,除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三旗满洲兵马外,几乎所有的清国兵马都齐来投奔自已,他的内心无比欣喜。而在听到,诸如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以及不少从盛京逃出的官员,都全部齐来投奔自已,并拥戴自已掌控大清最高权力时,多尔衮内心的愉悦,何可胜说。
哼,凭着这近乎压倒性的兵马数量,那么,在豪格尚未彻底在盛京城中站稳脚跟之前,自已发动大军,大举进袭盛京城,极可能会将那豪格一举击溃,而真若如此,那李啸纵率唐军来援,只怕亦只能干瞪眼了。
不过,当他了解到,那两红旗兵马与镶蓝旗兵马虽然投靠自已,但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却依然留在盛京之时,多尔衮原本笑容隐现的脸孔,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是何其聪明之人,自然明白那代善与济尔哈朗虽派了部下兵马,但自已却不来投奔他,无非是想两头押宝,最终让自已稳操胜劵罢了。
这两个老狐狸,倒是真真狡猾得紧。
不过,多尔衮也知道,现在局势未定,这场内战的最终结果也没有确定,自已当然不能对这两位在大清政坛上极具份量的宗室权贵表达不满,毕竟,他们实打实地把兵马交给了自已,相形之下,对自已的支持,却是远比豪格更重一些。
两兄弟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进入大堂,在这里,有更多的官员早已等候在其中。
多尔衮昂昂然坐上了那把高居于众人之上的虎头椅,环视众人一圈后,便正式向众人宣布了皇帝的死因,以及自已在皇帝临终前,被正式任命为大清帝国继任者一事。
皇太极临终前任命自已为大清帝继任者这句话,是多尔衮在路上所突然想到的,多尔衮认为,反正死人不会说话,自然可以随自已怎么编造。
而一旦抬出了皇太极临终遗嘱,无疑会给自已的政治形象大大加分,继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亦是愈足。
当然,多尔衮这样的说辞,其实有了一个巨大到几乎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
那就是,按他所说的皇太极的死因,这皇太极既然是突发狂疾,最终被医官误杀而死,那么,他如何会还在临终前,突然这般清醒,以至能清楚地口授谕旨,让多尔衮继统大清之位,这根本就无法用正常的语言解释明白。
只不过,多尔衮这番漏洞百出的话语说到这里,下面的各人自是人心活泛,每个人都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揭穿他话语中的不合理之处。
于是,在下面一阵窃窃私语的骚动后,站在下面的一众官员里,大学士宁完我施施然地,首先站了出来。
“禀睿亲王,奴才以为,现在崇德皇帝既已大行,纵再痛悔哀哭,亦是于事无补矣。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主,民不可一日无君,奴才以为,睿亲王智勇殊众,德配天地,功盖大清,又有皇上临终口谕为证,实是继任我大清皇位的最为正统之人选。若得睿亲王为大清之主,则大清国中,应是人人欣悦,万众臣服矣。还望睿亲王勿要推托,需得顺天应民,代天受命,统续为君,成为我大清之主,则我大清幸甚,百姓幸甚啊!”
宁完我说完,率先下拜。而见他伏身而拜,其他的人也自然不是傻瓜,纷纷跟着下跪磕头。
而见到大堂中的朝臣们纷纷表态了,阿济格与多铎二人相视一笑,也急急伏地打扦而拜。
至于阿巴泰,则是在略一犹豫后,亦是嘴中大声应命,同样下跪伏拜。
见到众人在宁完我的带头下,在自已面前纷纷表态拥立,多尔衮内心有如喝蜜一样甜,只不过,他在表面上,却还露出一副十分为难的神色。
“咳,各位的心情,本王自是理解,只不过,现在乃是国丧其间,皇帝尸骨未寒,本王又如何有趁机取位之心?更何况,那豪格占据了盛京都城,谋叛自立,这国家未统,金瓯未完,本王又如何有继承帝位之想法。诸位这般好心,却是把本王置于火炉上烤呢。至于这大清的帝位,本王还是认为,要依祖制,让八旗旗主与各位文武重臣一起推举商定,方为合适啊。”
听了多尔衮这番表态,下面伏跪的官员心下皆是暗揣,多尔衮这番话,究竟是何用意,难道说,他真的这般高风亮节,不愿趁机夺取大清的最高权力了么?
就在各人心下暗自思揣之际,一人直起身来,向多尔衮拱手道:“先君未过丧期,国家未得一统,睿亲王便不继位承统,真真仁德之主也。只不过,微臣在想,睿亲王这般做为,虽全小节,却未免失了大义啊。”
听到了这个声音,多尔衮与一众官员,皆不觉扭头望去,只见说话之人,却是内馆大学士范文程。
这范文程,在当天得到皇太极在海参崴受了重伤的消息后,在盛京城中犹豫了好几天,最终还是认定,兵马微少势力不足的豪格可能会落败,而兵多将广又智谋出众的多尔衮,应能最终夺取这大清最高权力,故在经过一番审慎思考后,才最终决定押宝在他身上。
故而,他趁着盛京混乱动荡之机,带领全部家眷,急急逃离盛京,一路来到了多尔衮的最大最根本的据地东京辽阳。
现在,看到多尔衮回来,又说了那么一番虚情假意,却又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话语,范文程知道,自已表态显忠心的时候到了。
多尔衮眉头微微一皱,却忽地明白了范文程说这话究竟是何用意。
他哦了一声,便故意问道:“范学士,你既这般说,可以有甚想法,可从实对本王说来。”
范文程嗻了一声,便立刻回答道:“睿亲王,微臣想说,现在国家新丧君主,正是最为动荡不安之时,更何况,现在内有叛贼据守都城,外有恶邻虎视国境,这般紧要关头,国家若没有强有力的君主来统领,只怕是危机重重,不可胜数矣。睿亲王如何可拘于祖制与礼节,而弃大清,弃臣民于不顾呢?”
听了范文程的话,多尔衮心下甚喜,脸上却还是一副为难的神色:“唉,大学士之言,却是不无道理。只是祖制在前,国君新丧在后,本王就这般急急上位,只怕还是会有小人在背后乱嚼舌头,也定有不少朝臣心中不服,还是需要商议个稳妥之法方好。”
那范文程仿佛料到他会这般一样,他立刻昂然地大声说道:“睿亲王,若你实在为难,不肯立刻继位以承续大统的话,在下却亦有一法,可让睿亲王不登基称帝,亦能顺利统掌大清的最高权力。”
范文程这话说完,周围一阵窃窃私语,然后,又全部归于一片安静。
“哦,是何方法,你倒说来一看。”多尔衮显然亦是极感兴趣,他瞪着眼睛,向范文程问道。
“禀睿亲王,那就是,睿亲王可任为大清摄政王,以为代替皇上统摄国政军事之意,这样一来,纵有小人嚼舌,纵有朝臣暗中不服,但对于睿亲王这般行动,却亦无可指摘。而睿亲王当可以虽无皇帝之名,却能行皇帝之实,岂其是两全其美的好计?若在将来平定盛京,一统大清之后,睿亲王再顺水推舟进位为皇上,亦是完全可以呀。“范文程从容不迫,一脸微笑地缓缓而道。
听了范文程的话,多尔衮眼中,顿是有亮光一闪而过。他略一沉吟,便微笑着大声说道:“好,很好,既然范学士与各位的推举之心这般诚挚而肯切,本王又如何忍心拂逆众意,那本王就勉为其难,暂任摄政王,还望各位好生辅佐本王,一并为国效力。“
(稍后替换)
次日清晨,寒风凛冽如刀,空中彤云密布,在天刚放亮的时候,空中已有纷扬细小的雪粒,飘飘洒洒地落下。
这个昏沉的雪天,全体西返大军,人人身披重孝,打着素白旗帜,在统军大将多尔衮的率领下,离开抚顺,一路哀声不断,折向东南,径返辽阳而去。
在一众护卫簇拥下的多尔衮,头戴白帽,身着白甲,披着纯白色的披风,护卫着装了皇太极尸首的金丝楠木棺柩,一路上紧绷着脸,默然前行,不时有纷扬的雪花与纸钱洒在他的脸上,但多尔衮却一直一副凝然思考的模样,对这些仿佛浑然不觉。
多尔衮这一路上,都在默然想着,返回辽阳后,自已该如何在群臣与众将树立威信,从而正式成了皇太极的继位者,又要如何调兵遣将讨伐豪格,还又该如何安排兵力守卫边境,以防李啸的唐军前来偷袭,种种大事压在他心头,让他心情十分沉重而压抑,故一路行去,他这张长条脸一直紧绷如铁。
跟着他回去的将领中,多铎神情倒与昨日无异,只是另一名宗室大将阿巴泰,虽然一直低头无语,但脸色却是十分难看。队伍中的他,自率已部,精神萎顿地远远地跟着队伍后面。
在昨天夜晚,多尔衮弑杀皇太极时,阿巴泰因一路行军疲累,已早早躺下休息,结果到了深夜时分,才听到了手下军兵禀报的,崇德皇帝被杀的可怕消息。
虽然,向阿巴泰禀报的军兵告诉他,是皇太极突发狂疾,最终被医官所误杀,便这个消息,对于也算久历政坛的阿巴泰来说,他心下当然知道,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虚辞。皇太极的真实死因,其实极可能是被多尔衮给弑杀的。
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他们都没有弄死皇太极的理由,只有想夺取大清最高权力的多尔衮,一直忌惮皇帝重新掌权,才会痛下杀手,把皇帝最终给杀掉,以绝后患。
而多尔衮之所以突然弑杀皇帝,应给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诸如,皇帝突然恢复了神智之类,毕竟,原本痴呆状态的皇帝,对于多尔衮来说,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只有恢复了思维与理智的皇帝,才会让多尔衮倍觉威胁,以致痛下杀手。
说起来,对于多尔衮采取这般狠辣残酷的手段,阿巴泰在心下虽然纠结难受,但其实他也能理解多尔衮的这种做法。毕竟大清的皇位只有一个,多尔衮自暂代权柄以来,便一直朝着夺取大清权力之目标拼力追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甚至不惜逼反豪格,不惜把整个大清弄到几乎内战的边缘,所以,多尔衮最终对皇帝痛下杀手,却也是意料之中。
但令阿巴泰心下十分不满的是,他对于多尔衮在弑杀了皇帝之后,对待自已的态度十分生气。
因为昨天整个晚上,多尔衮都未跟他解释自已不得不杀掉皇帝的原因,甚至连个通报消息的人都没有派出,反而是自已手下军兵在探明了消息后,才向自已悄悄禀报。
阿巴泰对多尔衮这种对自已这般轻视的态度十分不满,只不过,现在已跟着多尔衮上了贼船的他,纵然再有心反对,却也无能为力了。
阿巴泰忍不住想到,也许有一天,自已成了多尔衮的绊脚石,那么,他也一定会把自已毫不犹豫地一脚踢开吧。
也许,从现在开始,自已即使在继续跟着多尔衮混,那么,出工不出力,应当是最佳选择。
从抚顺到辽阳,这一路上,阿巴泰越来越认定了自已的这个观点。
在又过了三天之后,多尔衮统领全军,抬着皇帝的棺木,终于到达了辽阳,驻守此处的阿济格,亲自出城相迎。
在见到多尔衮后,阿济格毫不犹豫地与一众官员出迎,并率先跪地而拜,然后大声痛哭,以示向皇帝的灵柩举哀,当然,也是隐晦地承认那站在灵柩旁边的多尔衮的继统之权。
见到阿济格这般下拜,其余的各名官员,自是皆明其意,立刻跟随着他一同下拜,然后皆放声痛哭。
一眼看去,整个辽阳城外,乌央央地跪倒了一大片,便是颇为壮观。
见到兄长带着一众官员这般恭敬地,明为哭拜皇帝,实则参拜自已,多尔衮心下十分欣悦,只不过,他在表面上,却还要与他们一样,作出因为皇帝过世而十分悲痛的模样。
接下来,在下令让人将皇帝的棺木抬入一间规模宏大的灵堂后,多尔衮与阿济格一路并肩行走,一路前往早已给他安排好的东京辽阳的府衙之中。
在这一路上,阿济格向他简要地讲述了辽阳城中的兵马数量,以及前来投靠的诸多势力情况。
当多尔衮了解到,除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三旗满洲兵马外,几乎所有的清国兵马都齐来投奔自已,他的内心无比欣喜。而在听到,诸如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以及不少从盛京逃出的官员,都全部齐来投奔自已,并拥戴自已掌控大清最高权力时,多尔衮内心的愉悦,何可胜说。
哼,凭着这近乎压倒性的兵马数量,那么,在豪格尚未彻底在盛京城中站稳脚跟之前,自已发动大军,大举进袭盛京城,极可能会将那豪格一举击溃,而真若如此,那李啸纵率唐军来援,只怕亦只能干瞪眼了。
不过,当他了解到,那两红旗兵马与镶蓝旗兵马虽然投靠自已,但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却依然留在盛京之时,多尔衮原本笑容隐现的脸孔,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是何其聪明之人,自然明白那代善与济尔哈朗虽派了部下兵马,但自已却不来投奔他,无非是想两头押宝,最终让自已稳操胜劵罢了。
这两个老狐狸,倒是真真狡猾得紧。
不过,多尔衮也知道,现在局势未定,这场内战的最终结果也没有确定,自已当然不能对这两位在大清政坛上极具份量的宗室权贵表达不满,毕竟,他们实打实地把兵马交给了自已,相形之下,对自已的支持,却是远比豪格更重一些。
两兄弟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进入大堂,在这里,有更多的官员早已等候在其中。
多尔衮昂昂然坐上了那把高居于众人之上的虎头椅,环视众人一圈后,便正式向众人宣布了皇帝的死因,以及自已在皇帝临终前,被正式任命为大清帝国继任者一事。
皇太极临终前任命自已为大清帝继任者这句话,是多尔衮在路上所突然想到的,多尔衮认为,反正死人不会说话,自然可以随自已怎么编造。
而一旦抬出了皇太极临终遗嘱,无疑会给自已的政治形象大大加分,继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亦是愈足。
当然,多尔衮这样的说辞,其实有了一个巨大到几乎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
那就是,按他所说的皇太极的死因,这皇太极既然是突发狂疾,最终被医官误杀而死,那么,他如何会还在临终前,突然这般清醒,以至能清楚地口授谕旨,让多尔衮继统大清之位,这根本就无法用正常的语言解释明白。
只不过,多尔衮这番漏洞百出的话语说到这里,下面的各人自是人心活泛,每个人都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揭穿他话语中的不合理之处。
于是,在下面一阵窃窃私语的骚动后,站在下面的一众官员里,大学士宁完我施施然地,首先站了出来。
“禀睿亲王,奴才以为,现在崇德皇帝既已大行,纵再痛悔哀哭,亦是于事无补矣。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主,民不可一日无君,奴才以为,睿亲王智勇殊众,德配天地,功盖大清,又有皇上临终口谕为证,实是继任我大清皇位的最为正统之人选。若得睿亲王为大清之主,则大清国中,应是人人欣悦,万众臣服矣。还望睿亲王勿要推托,需得顺天应民,代天受命,统续为君,成为我大清之主,则我大清幸甚,百姓幸甚啊!”
宁完我说完,率先下拜。而见他伏身而拜,其他的人也自然不是傻瓜,纷纷跟着下跪磕头。
而见到大堂中的朝臣们纷纷表态了,阿济格与多铎二人相视一笑,也急急伏地打扦而拜。
至于阿巴泰,则是在略一犹豫后,亦是嘴中大声应命,同样下跪伏拜。
见到众人在宁完我的带头下,在自已面前纷纷表态拥立,多尔衮内心有如喝蜜一样甜,只不过,他在表面上,却还露出一副十分为难的神色。
“咳,各位的心情,本王自是理解,只不过,现在乃是国丧其间,皇帝尸骨未寒,本王又如何有趁机取位之心?更何况,那豪格占据了盛京都城,谋叛自立,这国家未统,金瓯未完,本王又如何有继承帝位之想法。诸位这般好心,却是把本王置于火炉上烤呢。至于这大清的帝位,本王还是认为,要依祖制,让八旗旗主与各位文武重臣一起推举商定,方为合适啊。”
听了多尔衮这番表态,下面伏跪的官员心下皆是暗揣,多尔衮这番话,究竟是何用意,难道说,他真的这般高风亮节,不愿趁机夺取大清的最高权力了么?
就在各人心下暗自思揣之际,一人直起身来,向多尔衮拱手道:“先君未过丧期,国家未得一统,睿亲王便不继位承统,真真仁德之主也。只不过,微臣在想,睿亲王这般做为,虽全小节,却未免失了大义啊。”
听到了这个声音,多尔衮与一众官员,皆不觉扭头望去,只见说话之人,却是内馆大学士范文程。
这范文程,在当天得到皇太极在海参崴受了重伤的消息后,在盛京城中犹豫了好几天,最终还是认定,兵马微少势力不足的豪格可能会落败,而兵多将广又智谋出众的多尔衮,应能最终夺取这大清最高权力,故在经过一番审慎思考后,才最终决定押宝在他身上。
故而,他趁着盛京混乱动荡之机,带领全部家眷,急急逃离盛京,一路来到了多尔衮的最大最根本的据地东京辽阳。
现在,看到多尔衮回来,又说了那么一番虚情假意,却又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话语,范文程知道,自已表态显忠心的时候到了。
多尔衮眉头微微一皱,却忽地明白了范文程说这话究竟是何用意。
他哦了一声,便故意问道:“范学士,你既这般说,可以有甚想法,可从实对本王说来。”
范文程嗻了一声,便立刻回答道:“睿亲王,微臣想说,现在国家新丧君主,正是最为动荡不安之时,更何况,现在内有叛贼据守都城,外有恶邻虎视国境,这般紧要关头,国家若没有强有力的君主来统领,只怕是危机重重,不可胜数矣。睿亲王如何可拘于祖制与礼节,而弃大清,弃臣民于不顾呢?”
听了范文程的话,多尔衮心下甚喜,脸上却还是一副为难的神色:“唉,大学士之言,却是不无道理。只是祖制在前,国君新丧在后,本王就这般急急上位,只怕还是会有小人在背后乱嚼舌头,也定有不少朝臣心中不服,还是需要商议个稳妥之法方好。”
那范文程仿佛料到他会这般一样,他立刻昂然地大声说道:“睿亲王,若你实在为难,不肯立刻继位以承续大统的话,在下却亦有一法,可让睿亲王不登基称帝,亦能顺利统掌大清的最高权力。”
范文程这话说完,周围一阵窃窃私语,然后,又全部归于一片安静。
“哦,是何方法,你倒说来一看。”多尔衮显然亦是极感兴趣,他瞪着眼睛,向范文程问道。
“禀睿亲王,那就是,睿亲王可任为大清摄政王,以为代替皇上统摄国政军事之意,这样一来,纵有小人嚼舌,纵有朝臣暗中不服,但对于睿亲王这般行动,却亦无可指摘。而睿亲王当可以虽无皇帝之名,却能行皇帝之实,岂其是两全其美的好计?若在将来平定盛京,一统大清之后,睿亲王再顺水推舟进位为皇上,亦是完全可以呀。“范文程从容不迫,一脸微笑地缓缓而道。
听了范文程的话,多尔衮眼中,顿是有亮光一闪而过。他略一沉吟,便微笑着大声说道:“好,很好,既然范学士与各位的推举之心这般诚挚而肯切,本王又如何忍心拂逆众意,那本王就勉为其难,暂任摄政王,还望各位好生辅佐本王,一并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