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天后,李啸全军,顺利返回山东赤凤城。
返回城中后,心情大好的李啸下令,对全军有功将士另行嘉赏,而全体出征将士,在得到赏银后,复放假三天,让他们去和家人团聚,以示慰劳。
李啸的命令下达后,出征将士无不喜悦。
接下来,李啸便向朝廷兵部撰写奏捷文稿,他在信中详细写明了自已是如何打败清军,守卫海洋岛,又是如何率军东援朝鲜,大破清军水陆两军,救出朝鲜皇族,并强迫清酋皇太极签订停战协议等事。
现在李啸已是左都督,官阶已至品阶之顶,故他再不必如以前一般,要与别人分润功劳。所以李啸在信中,毫不客气地为自已表功,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自已的决策及作战经过。
李啸在信中,尽展自已的忠君爱国之心,不过,在慷慨表述自已的报国之情后,他在信的末尾,还是加上了自已的一点希望。
那就是,他希望,为更好地组建船厂,经营水师,他希望朝廷能把登州府城一地,交给自已经营管理,以便如以前的登莱一般,成为明朝重要的军事基地。那么,将来不论是北攻清朝,还是东援朝鲜,皆是十分便利快捷。
登州城池结构特殊,这座分为陆城与水城两处的沿海重城,实是发展水师的优良场地。选择登州城,作为水师基地以及船厂新的建设地点,李啸是有经过慎重考虑的。
虽然在经过那场残酷血腥的孔有德叛乱后,现在的登州城,还是一片残破荒芜,人口寥落,但里面的各类军事设施,却还有残迹可寻,重新翻建不算太困难。尤其是那极适合驻扎水师的登州水城,因叛军撤退匆忙,基本保存完好,若加以整修与扩展,怕是泊驻数百艘千料大船,都绰绰有余。
这样的话,外面的水城可驻扎水师,陆城内则可建立大型的造船厂和船只修理厂,有登州城那高峻的城池护卫,和外面的水师屏护,李啸的船厂当可在登州城稳定快速地发展,再不会与在海洋岛上一般,有被清军突袭而彻底毁灭的危险。
李啸自认为,自已这个要求当不过分,毕竟自已立得这般大功,得到登州城,也是为了组建水师之用,朝廷于情于理,当不会拒绝才是。
而且,为了表示自已的诚恳态度,李啸在信中表示,整修建造登州城的全部费用,皆由自已自行筹备,并不要朝廷出哪怕一分银子。而且,每年还可向朝廷交纳登州城的全部税赋,以向朝廷表明,自已绝不是白占便宜的心思。
写信完毕后,李啸派出亲兵队长李浩然,亲自率领一众轻骑前往京师报捷。
接下来,李啸便开始重点筹划济州岛的开发工作。
他随即安排,让赤凤城总管许秀清等人,派出手下吏员,去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要他们在这半个月内,招揽至少8万名流民,作为先期前往济州岛拓殖的主力。
李啸相信,这批流民赶到济州岛后,所开垦的荒田,即使赶不上种植春小麦,也可以立即开始耕种粟子了。
接着李啸将铁龙城总管吴亮调出,担任济州岛拓殖团长,全面负责济州岛的行政机构组建与当地各项工作治理。
毕竟,济州岛对李啸来说太过重要,不容有失,故李啸觉得,自辽东时便忠心耿耿跟随自已,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吴亮,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济州岛的行政规划,李啸考虑到全岛尚是荒僻,人口不足,便决定采取精兵简政的管理模式,即整座济州鸟上,只设一座济州城统管全岛,原有的朝鲜编制的大静县与旌义县撤消,再于济州城中设立诸如民政司、商业司、工业司、农牧司、安全司等各类行政部门。
同时,全岛共划为十个乡镇,每个乡镇分别设有民政分所进行管理。
然后,李啸任命了在本次海洋岛守卫战中,表现突出的靳统武,担任济州岛守卫将领,军职也提拔为总长,全权负责济州岛的安全守卫工作。
随后,李啸让靳统武从赤凤营中挑选了约500名军兵,作为骨干力量,再配上1000名辅兵,组成总共1500人的济州驻守军,乘船前往海洋岛,接替赤凤营留在济州岛的一哨军兵返回。
受到重用的靳统武,十分欣喜,他向李啸大声宣誓,定将济州岛守得固若金汤之后,便带着选出的军兵们,先行出发前往济州岛。
靳统武出发之后几天,吴亮在挑选齐了各类行政文官后,又带上数千名建筑工匠和大批的建筑物料,亦乘船前往济州岛。准备在组建行政机构之时,便按李啸的规划,立即开始扩建一座全新的济州城。
望着那些前往济州岛的船队,逶迤东去,李啸一脸欣然,心头满是感慨。
如果济州岛开发成功的话,李啸将拥有五座主城,即赤凤城,铁龙城,金汤城,彰化城,以及济州城。这些主城,有如一个个有机的部位,共同组成了李啸军的庞大身躯。
这些城池中,业已建成了多项李啸军的支柱产业,诸如钢铁、呢绒、生丝、绸缎、卷烟、盐业、矿业等等,每天都在为李啸产出巨额的商品与财富。
而且,若等到李啸据有的台湾土地,与济州全岛开发完毕的话,李啸会总共拥有340多万亩耕地,50多万亩桑田,1万八千多亩盐田,粮食供应将会极大丰富,足以支持李啸的下一步扩军计划。
不过,现在的李啸,暂时没有大肆扩军的打算。
毕竟,以上的规划,很多还在实施阶段,济州岛的开发才刚刚起步。而象台湾等地,更是还有台南台北两地分别为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占据,连全岛统一,都还尚未完成。
自已那些难心勃勃的计划,还是需要有时间来完成的。
在安排完毕济州岛开发的任务后,李啸交给了自已最信任与倚重的军前赞画陈子龙,一项独特的人才延揽工作。
那就是,去把那去年年底时,被首辅温体仁排挤回乡的兵部员外郎华允诚,招揽到自已手下。
去年夏天,李啸率军驻屯京师永定门瓮城时,兵部员外郎华允诚对李啸军的细排安排与照顾,让李啸对其印象颇佳,故现在的李啸,出于爱惜人才之意,愿意专门派出陈子龙,却把华允诚延请到自已帐下。
李啸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把明末时期一些此时尚无官职赋闲在家的有名人士,招揽到自已手下,让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杰出人才,特别是那些颇有名望的文人名士,不至于就此埋没,而是能为自已效力,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不管在哪个年代,精英人才,都是宝贵稀缺之物,若这些人物,只能寂寂无闻地老于山野,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当然,这些有名人士,多为清高之辈,李啸未必能延请得动,但是,凡事尽人事听天命,有了这番真诚的邀请,李啸至少可以让自已不会后悔。
象这位前兵部员外郎华允诚,其实说起来,与明末清初那些大家相比,可能名声才学还算不上特别有名,但李啸这般热情延请,却是存了个千金买马骨的心思。
如果连一个不太出名的华允诚,这位李都督都能热情延请,那李啸相信,那些自命不凡的名士大家们,怕也会悄然心动吧。
况且,李啸还交待陈子龙,若还在江南一带还有其他有名望的赋闲人士,大可一并招揽过来,李啸一定会厚待这些前来投靠的名士。
陈子龙应诺而去,一脸欢喜之状。
华允诚家在苏州,离陈子龙老家松江府却是极近,陈子龙这次去延请华允诚,正好顺便回家探亲一趟。
安排完陈子龙去招揽人材后,只过了三天,从铁龙城中风尘仆仆赶来的火器总头赵杰,带给了李啸一个最让他欢喜与振奋的消息。
那就是,经过反复试验,用上好精钢制作,采用内模水冷技术,和多层嵌套技术的大口径重型龙击炮,终于定制成型了。
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欧洲火炮的弹重一般区分是6、8、12、16、24、32、42磅。李啸为了让工匠与炮手更好掌握尺寸,将8磅以上的炮弹转换成明市制,即6、9、12、18、24、32斤等各种规格,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这种结合了十九世纪罗德曼炮与克虏伯炮双方优点的龙击炮,研发的进度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
赵杰与一众葡萄牙工匠,在反复试验后,先是在去年年底时,制出了能打6斤与8斤实心炮弹的小型龙击炮,然后,便是在今年二月初时,制出了能打12斤与18斤铁弹的中型龙击炮,而在现在的五月下旬,最让李啸为之渴盼的,可用于攻打坚城,能打24斤与32斤的重型龙击炮,终于研制成功了!
当李啸站到那门昂然耸立,黑洞洞的炮口有如巨兽张开的口吻,重量达2500斤,可打放32斤的重型龙击炮身前时,他一脸的笑容,有如天上的艳阳一般灿烂。
他看到,这门火炮,外表为后粗前细的多层嵌套形状,有如用大小竹节相套一般,外现呈现精制钢材独有的银亮色,但并不是特别的光滑。
其实并不是赵杰他们不能将炮身打磨光滑,而是这样的外形,可以增加炮管表面积,从而更有利于散热。
而炮管内部,却是钻镗得干干净净,极其的平整光滑,里外通直,且在炮管内部,按李啸当日的吩咐,细细地抹了一层菜油,以保养炮膛,防止生锈。另外,还在炮口处加装了一个密封炮盖,防止在平时或搬运过程中,进入沙尘与水气。
相比于李啸对火炮的细心与爱护,当时的明军炮兵与清军炮兵,却还完全没有这样保养武器的概念。
虽然平时他们直接拿大红缎子打结,给炮身覆以炮衣以示尊敬,但却很少清洗保养炮管,也没有密封炮口之类的措施,因此其火炮很容易受湿气侵蚀而生锈,进而影响其射程与精度,并且导致火炮寿命大幅降低。
而龙击炮除了设计上引领了时代潮流外,它也完整地继承了现在的红夷大炮的全部优点。
这种炮和红夷大炮一增,炮管长,那有如竹节状环环相套的管壁,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而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皆设有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另外还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从而大幅提高射击精度。
相比老式的红夷大炮,采用精钢铸制和新法铸造的龙击炮,有一个红夷大炮永远不会具备的优点,那就是重量轻省太多。
按赵杰等人的估算,这门能打放32斤重型铁弹的龙击炮,若按孙元化的铜胎铁芯炮制法来做的话,估计要达将近7000斤!(当然,能做出来的概率亦是极低。)
可以看出,在打放同样的炮弹之际,龙击炮比红夷大炮的重量,竟减轻了60%之多!
赵杰等人,在改进火炮的同时,亦对火炮使用的弹药量,进行了定装处理。
在旁边的一个大铁盒中,整齐地放着一包包放到铁盒里保存的火药,这些火药均已事先按所使的火炮规格进行了定量称取,从而大大方便了炮手在战场上实际使用。
定装火炮火药,是赵杰等人从鲁密铳定装火药中得来的灵感。这种事先测好份量,用油纸包裹,分别保存使用的定装火药,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但这点小小改进,却让炮手在操作时,更加简便安心。这种定装火炮弹药的方法,可完全杜绝了装药过多而导致炸膛的可怕情况。毕竟,如果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下,让炮手还要去亲自测算份量再倒火药,压力极大的炮手,在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失误。
而且,哪怕不打仗,就是在平时训练炮手时,要让这些基本都是文盲的炮手,去了解不同型号火炮的火药配比,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只会徒增炮手学习的畏难情绪。
而除了改进了定装火炮火药外,赵杰还与车马行的工匠们进行了合作,生产出了适合火炮搬运拉行的四轮炮车。
这种四轮炮车,虽然车身主体,亦是由厚重实木制成,但全身包铁皮,以增加火炮搬运时的耐磨度,且所有的轮子与承轴,皆是由用标准件组成的中碳钢制成,以便于在磨损时,可以及时更换。
有了这种炮车,一般只有400至500多斤重的轻型龙击炮,可由单马拉行,有1000斤至1600斤重的中型龙击炮,可由双马拉行,而最重的2000斤至2500斤重型龙击炮,则可由4匹大马同时拉动行走。
赵杰对火炮性能的介绍之后,又喜孜孜地对李啸说道,经过他们实际试验,一门普通的龙击炮,经测试,在打至3000多发时,炮膛才开始出现裂痕而淘汰更换。
3000发!
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现在欧洲的铁炮,一般仅能打600发便会淘汰报废。而现在明清双方,所制作的火炮,不过仅能打放不到300发。(注:康熙20年时,清朝曾拿南怀仁监制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进行了大规模测试,动用240门炮于3个月实弹射击21,600发。《康熙实录》中记载,有几门大炮射击300~400发以后依然完好。也就是说,明清时代的火炮,寿命一般不超过300发。)
李啸心下暗想,这样的龙击炮制作出来,那么至少可以经历数十次战争,都不会被淘汰。这样坚固耐久的火炮,却是能更好地支持,李啸将来那跨越千里的长途远征。
听完了赵杰的介绍,接下来,李啸自然是要亲自测试火炮的射击性能了。
“拉至城外山崖之处,给本官试炮。”
李啸一脸喜色地昂然下令道具。
“在下遵令!”
八天后,李啸全军,顺利返回山东赤凤城。
返回城中后,心情大好的李啸下令,对全军有功将士另行嘉赏,而全体出征将士,在得到赏银后,复放假三天,让他们去和家人团聚,以示慰劳。
李啸的命令下达后,出征将士无不喜悦。
接下来,李啸便向朝廷兵部撰写奏捷文稿,他在信中详细写明了自已是如何打败清军,守卫海洋岛,又是如何率军东援朝鲜,大破清军水陆两军,救出朝鲜皇族,并强迫清酋皇太极签订停战协议等事。
现在李啸已是左都督,官阶已至品阶之顶,故他再不必如以前一般,要与别人分润功劳。所以李啸在信中,毫不客气地为自已表功,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自已的决策及作战经过。
李啸在信中,尽展自已的忠君爱国之心,不过,在慷慨表述自已的报国之情后,他在信的末尾,还是加上了自已的一点希望。
那就是,他希望,为更好地组建船厂,经营水师,他希望朝廷能把登州府城一地,交给自已经营管理,以便如以前的登莱一般,成为明朝重要的军事基地。那么,将来不论是北攻清朝,还是东援朝鲜,皆是十分便利快捷。
登州城池结构特殊,这座分为陆城与水城两处的沿海重城,实是发展水师的优良场地。选择登州城,作为水师基地以及船厂新的建设地点,李啸是有经过慎重考虑的。
虽然在经过那场残酷血腥的孔有德叛乱后,现在的登州城,还是一片残破荒芜,人口寥落,但里面的各类军事设施,却还有残迹可寻,重新翻建不算太困难。尤其是那极适合驻扎水师的登州水城,因叛军撤退匆忙,基本保存完好,若加以整修与扩展,怕是泊驻数百艘千料大船,都绰绰有余。
这样的话,外面的水城可驻扎水师,陆城内则可建立大型的造船厂和船只修理厂,有登州城那高峻的城池护卫,和外面的水师屏护,李啸的船厂当可在登州城稳定快速地发展,再不会与在海洋岛上一般,有被清军突袭而彻底毁灭的危险。
李啸自认为,自已这个要求当不过分,毕竟自已立得这般大功,得到登州城,也是为了组建水师之用,朝廷于情于理,当不会拒绝才是。
而且,为了表示自已的诚恳态度,李啸在信中表示,整修建造登州城的全部费用,皆由自已自行筹备,并不要朝廷出哪怕一分银子。而且,每年还可向朝廷交纳登州城的全部税赋,以向朝廷表明,自已绝不是白占便宜的心思。
写信完毕后,李啸派出亲兵队长李浩然,亲自率领一众轻骑前往京师报捷。
接下来,李啸便开始重点筹划济州岛的开发工作。
他随即安排,让赤凤城总管许秀清等人,派出手下吏员,去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要他们在这半个月内,招揽至少8万名流民,作为先期前往济州岛拓殖的主力。
李啸相信,这批流民赶到济州岛后,所开垦的荒田,即使赶不上种植春小麦,也可以立即开始耕种粟子了。
接着李啸将铁龙城总管吴亮调出,担任济州岛拓殖团长,全面负责济州岛的行政机构组建与当地各项工作治理。
毕竟,济州岛对李啸来说太过重要,不容有失,故李啸觉得,自辽东时便忠心耿耿跟随自已,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吴亮,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济州岛的行政规划,李啸考虑到全岛尚是荒僻,人口不足,便决定采取精兵简政的管理模式,即整座济州鸟上,只设一座济州城统管全岛,原有的朝鲜编制的大静县与旌义县撤消,再于济州城中设立诸如民政司、商业司、工业司、农牧司、安全司等各类行政部门。
同时,全岛共划为十个乡镇,每个乡镇分别设有民政分所进行管理。
然后,李啸任命了在本次海洋岛守卫战中,表现突出的靳统武,担任济州岛守卫将领,军职也提拔为总长,全权负责济州岛的安全守卫工作。
随后,李啸让靳统武从赤凤营中挑选了约500名军兵,作为骨干力量,再配上1000名辅兵,组成总共1500人的济州驻守军,乘船前往海洋岛,接替赤凤营留在济州岛的一哨军兵返回。
受到重用的靳统武,十分欣喜,他向李啸大声宣誓,定将济州岛守得固若金汤之后,便带着选出的军兵们,先行出发前往济州岛。
靳统武出发之后几天,吴亮在挑选齐了各类行政文官后,又带上数千名建筑工匠和大批的建筑物料,亦乘船前往济州岛。准备在组建行政机构之时,便按李啸的规划,立即开始扩建一座全新的济州城。
望着那些前往济州岛的船队,逶迤东去,李啸一脸欣然,心头满是感慨。
如果济州岛开发成功的话,李啸将拥有五座主城,即赤凤城,铁龙城,金汤城,彰化城,以及济州城。这些主城,有如一个个有机的部位,共同组成了李啸军的庞大身躯。
这些城池中,业已建成了多项李啸军的支柱产业,诸如钢铁、呢绒、生丝、绸缎、卷烟、盐业、矿业等等,每天都在为李啸产出巨额的商品与财富。
而且,若等到李啸据有的台湾土地,与济州全岛开发完毕的话,李啸会总共拥有340多万亩耕地,50多万亩桑田,1万八千多亩盐田,粮食供应将会极大丰富,足以支持李啸的下一步扩军计划。
不过,现在的李啸,暂时没有大肆扩军的打算。
毕竟,以上的规划,很多还在实施阶段,济州岛的开发才刚刚起步。而象台湾等地,更是还有台南台北两地分别为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占据,连全岛统一,都还尚未完成。
自已那些难心勃勃的计划,还是需要有时间来完成的。
在安排完毕济州岛开发的任务后,李啸交给了自已最信任与倚重的军前赞画陈子龙,一项独特的人才延揽工作。
那就是,去把那去年年底时,被首辅温体仁排挤回乡的兵部员外郎华允诚,招揽到自已手下。
去年夏天,李啸率军驻屯京师永定门瓮城时,兵部员外郎华允诚对李啸军的细排安排与照顾,让李啸对其印象颇佳,故现在的李啸,出于爱惜人才之意,愿意专门派出陈子龙,却把华允诚延请到自已帐下。
李啸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把明末时期一些此时尚无官职赋闲在家的有名人士,招揽到自已手下,让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杰出人才,特别是那些颇有名望的文人名士,不至于就此埋没,而是能为自已效力,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不管在哪个年代,精英人才,都是宝贵稀缺之物,若这些人物,只能寂寂无闻地老于山野,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当然,这些有名人士,多为清高之辈,李啸未必能延请得动,但是,凡事尽人事听天命,有了这番真诚的邀请,李啸至少可以让自已不会后悔。
象这位前兵部员外郎华允诚,其实说起来,与明末清初那些大家相比,可能名声才学还算不上特别有名,但李啸这般热情延请,却是存了个千金买马骨的心思。
如果连一个不太出名的华允诚,这位李都督都能热情延请,那李啸相信,那些自命不凡的名士大家们,怕也会悄然心动吧。
况且,李啸还交待陈子龙,若还在江南一带还有其他有名望的赋闲人士,大可一并招揽过来,李啸一定会厚待这些前来投靠的名士。
陈子龙应诺而去,一脸欢喜之状。
华允诚家在苏州,离陈子龙老家松江府却是极近,陈子龙这次去延请华允诚,正好顺便回家探亲一趟。
安排完陈子龙去招揽人材后,只过了三天,从铁龙城中风尘仆仆赶来的火器总头赵杰,带给了李啸一个最让他欢喜与振奋的消息。
那就是,经过反复试验,用上好精钢制作,采用内模水冷技术,和多层嵌套技术的大口径重型龙击炮,终于定制成型了。
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欧洲火炮的弹重一般区分是6、8、12、16、24、32、42磅。李啸为了让工匠与炮手更好掌握尺寸,将8磅以上的炮弹转换成明市制,即6、9、12、18、24、32斤等各种规格,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这种结合了十九世纪罗德曼炮与克虏伯炮双方优点的龙击炮,研发的进度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
赵杰与一众葡萄牙工匠,在反复试验后,先是在去年年底时,制出了能打6斤与8斤实心炮弹的小型龙击炮,然后,便是在今年二月初时,制出了能打12斤与18斤铁弹的中型龙击炮,而在现在的五月下旬,最让李啸为之渴盼的,可用于攻打坚城,能打24斤与32斤的重型龙击炮,终于研制成功了!
当李啸站到那门昂然耸立,黑洞洞的炮口有如巨兽张开的口吻,重量达2500斤,可打放32斤的重型龙击炮身前时,他一脸的笑容,有如天上的艳阳一般灿烂。
他看到,这门火炮,外表为后粗前细的多层嵌套形状,有如用大小竹节相套一般,外现呈现精制钢材独有的银亮色,但并不是特别的光滑。
其实并不是赵杰他们不能将炮身打磨光滑,而是这样的外形,可以增加炮管表面积,从而更有利于散热。
而炮管内部,却是钻镗得干干净净,极其的平整光滑,里外通直,且在炮管内部,按李啸当日的吩咐,细细地抹了一层菜油,以保养炮膛,防止生锈。另外,还在炮口处加装了一个密封炮盖,防止在平时或搬运过程中,进入沙尘与水气。
相比于李啸对火炮的细心与爱护,当时的明军炮兵与清军炮兵,却还完全没有这样保养武器的概念。
虽然平时他们直接拿大红缎子打结,给炮身覆以炮衣以示尊敬,但却很少清洗保养炮管,也没有密封炮口之类的措施,因此其火炮很容易受湿气侵蚀而生锈,进而影响其射程与精度,并且导致火炮寿命大幅降低。
而龙击炮除了设计上引领了时代潮流外,它也完整地继承了现在的红夷大炮的全部优点。
这种炮和红夷大炮一增,炮管长,那有如竹节状环环相套的管壁,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而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皆设有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另外还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从而大幅提高射击精度。
相比老式的红夷大炮,采用精钢铸制和新法铸造的龙击炮,有一个红夷大炮永远不会具备的优点,那就是重量轻省太多。
按赵杰等人的估算,这门能打放32斤重型铁弹的龙击炮,若按孙元化的铜胎铁芯炮制法来做的话,估计要达将近7000斤!(当然,能做出来的概率亦是极低。)
可以看出,在打放同样的炮弹之际,龙击炮比红夷大炮的重量,竟减轻了60%之多!
赵杰等人,在改进火炮的同时,亦对火炮使用的弹药量,进行了定装处理。
在旁边的一个大铁盒中,整齐地放着一包包放到铁盒里保存的火药,这些火药均已事先按所使的火炮规格进行了定量称取,从而大大方便了炮手在战场上实际使用。
定装火炮火药,是赵杰等人从鲁密铳定装火药中得来的灵感。这种事先测好份量,用油纸包裹,分别保存使用的定装火药,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但这点小小改进,却让炮手在操作时,更加简便安心。这种定装火炮弹药的方法,可完全杜绝了装药过多而导致炸膛的可怕情况。毕竟,如果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下,让炮手还要去亲自测算份量再倒火药,压力极大的炮手,在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失误。
而且,哪怕不打仗,就是在平时训练炮手时,要让这些基本都是文盲的炮手,去了解不同型号火炮的火药配比,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只会徒增炮手学习的畏难情绪。
而除了改进了定装火炮火药外,赵杰还与车马行的工匠们进行了合作,生产出了适合火炮搬运拉行的四轮炮车。
这种四轮炮车,虽然车身主体,亦是由厚重实木制成,但全身包铁皮,以增加火炮搬运时的耐磨度,且所有的轮子与承轴,皆是由用标准件组成的中碳钢制成,以便于在磨损时,可以及时更换。
有了这种炮车,一般只有400至500多斤重的轻型龙击炮,可由单马拉行,有1000斤至1600斤重的中型龙击炮,可由双马拉行,而最重的2000斤至2500斤重型龙击炮,则可由4匹大马同时拉动行走。
赵杰对火炮性能的介绍之后,又喜孜孜地对李啸说道,经过他们实际试验,一门普通的龙击炮,经测试,在打至3000多发时,炮膛才开始出现裂痕而淘汰更换。
3000发!
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现在欧洲的铁炮,一般仅能打600发便会淘汰报废。而现在明清双方,所制作的火炮,不过仅能打放不到300发。(注:康熙20年时,清朝曾拿南怀仁监制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进行了大规模测试,动用240门炮于3个月实弹射击21,600发。《康熙实录》中记载,有几门大炮射击300~400发以后依然完好。也就是说,明清时代的火炮,寿命一般不超过300发。)
李啸心下暗想,这样的龙击炮制作出来,那么至少可以经历数十次战争,都不会被淘汰。这样坚固耐久的火炮,却是能更好地支持,李啸将来那跨越千里的长途远征。
听完了赵杰的介绍,接下来,李啸自然是要亲自测试火炮的射击性能了。
“拉至城外山崖之处,给本官试炮。”
李啸一脸喜色地昂然下令道具。
“在下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