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我是夏帝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谁也没想到看起来好像已经没什么问题,正要回统万城的赫连定,居然在半路上跑了.
他跑就跑了,居然还劫持了狄子玉,威胁了大量羌人和他同行.赫连韦伐见狄子玉这个主使被劫持,又有大批羌人为了狄子玉跟着赫连定同行,担心自己这个副使回到统万城也落不到好,只好也带着人马跟着赫连定一起走.
赫连韦伐也是没办法,他已经被赫连昌吓得对君王没有什么信心了.
赫连定重新在一路上重新打出"赫连"的王旗,沿路收拢夏国残兵,进城掠夺物资,原本只有五千多人马,其中还有三千是羌人和赫连韦伐的亲兵,很快就纠结到一万多人.
赫连定在夏**中的声威之高,远超过赫连昌.毕竟赫连昌久在深宫,并没有什么战绩,而赫连定是曾经打的西秦丢盔弃甲,亲手俘虏了西秦将领和王族无数的"平原公",受封平凉的名将.
赫连昌的名声不佳,很多残兵情愿偷偷藏起来,也不愿归附他,但赫连定王旗所到之处,众将士纷纷归附,还有当地的百姓亲手奉上自己的财物粮草给他充作粮草辎重的.
这便是身在大本营的好处,不像是柔然,想要吃饱一顿饭,真是得拿命去拼才能虎口夺食.
赫连定先是率领大军到了上邽,当时赫连昌逃跑,先到了上邽,收拢残部和大臣,征集粮草,但后来奚斤驻扎的安定发生了瘟疫,赫连昌见有机可乘,立刻亲率大军围困了安定,断绝了安定的粮道,将他们困在孤城之中.
情势虽然对奚斤的大军不利,可他毕竟是魏国的名将,知道赫连昌的骑兵不好攻城,又没有攻城器械,便闭城不出,赫连昌天天到城下骂阵,两军的兵士嘻嘻哈哈,都知道打不成仗.
赫连定大军先到了赫连昌的大本营上邽,上邽的守将见到果然是平原公千里而返,连忙开了城门.
这城门一开不要紧,赫连定的人马立刻杀了进去,把赫连昌的心腹和留守之首全部斩杀,然后收拢了残兵,占据了上邽.
跟随赫连昌一起逃出大夏宫的都是他的心腹大臣,多是佞幸之辈.如同张渊这般真正的名臣,赫连昌反倒没有带出来.见上邽被赫连定占据,这些佞臣就说要拥戴赫连定,拥他为夏帝,跟随他一起反抗魏国.
可惜赫连定此时一心一意就想着要拿赫连昌的人头祭祀家人,听到这些佞臣的话,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赫连昌的王位,当年若不是我率军平叛,早就不知道归了谁了.我当年没有当这个夏帝,如今难道还是为了王位来这里的吗?可笑我忠心耿耿一片,我的王兄都不信我,你们这些跳梁小丑一样的人物,反倒得了他的青眼……"
"你们若是当时劝服了我王兄饶了我的家人,如今我倒能送你们一番前程,可你们当时却是为虎作伥,害了我家人性命……"
那些佞臣纷纷求饶,哭诉他们当时如何力谏,结果赫连昌充耳不闻.可惜这里有一个当时就在殿上的狄子玉,冷笑着戳穿了他们的谎言,赫连定本就看不上这些贪生怕死之辈,此时再一听,直接让人把他们拉出去一起砍了.
留在上邽的本就是老弱残兵,精壮之士都给赫连昌带出去打安定城了,赫连定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上邽,留下心腹和赫连韦伐守着上邽,直接断了赫连昌的大本营.
没有了上邽,赫连昌就等于丢了大本营,得不到补给,就算安定拿下来,也很快会陷入和奚斤一样的困局.
赫连定十四五岁就开始带兵打仗,步步为营,先派了斥候去安定城中传讯,而后带上兵马,朝着安定而去.
此时奚斤已经被困在安定一月有余,粮食马上就要吃完,士卒遭遇瘟疫,尽管拼命救治,也死了五分之一,如今已经筋疲力尽.
接到赫连定派人射进城的文书时,奚斤根本无法相信,他麾下的大将安颉却觉得可以搏一搏.
"谁知道赫连定是不是骗我们开城的呢?之前他都没有出现过,如今却突然冒了出来……"奚斤遭此挫折,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真要想拿下我们,不需赫连定,只要再围半月,我们都要饿死."安颉说:"如果不决一死战,灭亡就在早晚,哪有时间等到援兵?反正是死,不如战死,将军,请下令吧!"
"赫连昌带着近万的骑兵,我们却只剩大病刚愈毫无士气的士卒,现在还有坚城守着,我们不能重蹈赫连昌的覆辙."
"请将军把全军所有的战马集中起来冲阵,我自愿招募敢死的士兵出击!"
安颉急道:"即使不能击败敌人,也可以挫挫他们的锐气,不至于让他们如此气焰嚣张.而且,赫连昌一向骄傲自大,急躁无谋,每每亲自出马挑战,我们也许能活捉赫连昌!"
奚斤还是不准,安颉见奚斤毫无斗志,便私下和另一位大将尉迟眷商量,把战马暗暗集中起来,凑足了两百匹,又挑选精壮兵士,养精蓄锐,准备在赫连定约定的那一天拼死一战.
赫连昌原本就天天亲自攻城,叫骂连天,可是魏军一直闭城不出,赫连昌的部.[,!]队自然更加松懈.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赫连昌又到城下叫骂,城门却突然打开,安颉率两百精骑,喊杀连天,朝着赫连昌而去.
赫连昌没料到还有这样的妄人,根本没来得及整军迎战,魏军的两百铁骑已经到了近前,赫连昌催马欲离开此地,却后有自家骑兵困住去路,前有敢死之式杀到眼前,又遇到刮来一阵狂风,尘土飞扬,完全看不见敌人的踪影,顿时仓皇不安,只觉得四处都是敌人.
正在此时,尘沙扬起之处突然出现一支大军,为首几面"赫连"大旗连尘沙都掩盖不住,急速向着安定城而来.
赫连昌没想到还有哪个赫连宗室能够来救援,但安颉带着的人马太过吓人,全身上下杀成了血人,与其摆在魏人手里,不如去搏一搏.
他带着骑兵向那"赫连"军汇合,自家人马还以为来了援军,欢天喜地之下两支大军迅速靠拢,就有传令官大声询问:"来的是哪位王族?"
赫连昌没有封一个王爷,所有的宗亲不过只是公爵.那支队伍里很快就有人大叫:"可是陛下的御驾?我们是一路归拢的残部,来护驾的!"
赫连昌没有想其他,率部立刻投入那军中,背后的安颉也不追赶,赫连昌得意洋洋,对着安颉等人狂叫一通,发泄掉心中的郁闷之气,这才领着部下的骑兵去见这支军队的首领.
"不知是哪位爱卿前来救驾?待我重回统万,一定大大的奖赏……"
他们到了那赫连大旗之下,只见为首的将领慢慢摘下自己的头盔,显露出一张仪表堂堂的面孔来.
此时风沙正好骤停,灰头土脸的赫连昌一行人终于迎来了归顺的残部,可当真正看见马背上坐着的是谁时,吓得差点跌落马去.
赫连定抱着自己的头盔,对着自己的亲哥哥笑道:
"赫连昌,别来无恙."
只是这一笑,笑的人遍体生寒.
赫连定的心腹和狄子玉的羌人人马将赫连昌团团包围,赫连定又摆出平原公的仪仗,结局会如何,已经一目了然.
‘看见你没死,我就放心了.’
赫连定看着被压下马来的赫连昌,心中似乎被平复了一些.
‘你若死了,我还怎么手刃你这个仇人呢?’
.
几个时辰后.
赫连定提着赫连昌的人头,带着赫连昌的近万骑兵,来到安定城下.
此时安颉已经成功把赫连昌驱赶进赫连定的阵内,见赫连昌果然已经身陨,顿时欢喜地大吼起来.
奚斤刚刚还在斥责安颉的妄动,好在没有什么损失,为了安抚士气,这才没有处罚,此时却见赫连定果然降服了赫连昌的手下,甚至还杀了赫连昌兵临城下,顿时脸色一变再变.
奚斤是拓跋焘留下来的征西大将军,总帅,安颉以两百人打得赫连昌仓惶而逃,赫连定又轻而易举的收拢了夏国仅剩的所有反抗人马,建立了盖世奇功,他感到非常羞耻.
奚斤是典型的鲜卑将领,也是拓跋焘登基时拓跋嗣的顾命大臣,此时他恨不得赫连定真的就是骗他们开城的,好好打上一场,也不愿这个在长安城将他打的丢盔弃甲的平原公以这种面貌和他相见.
赫连定手提着赫连昌的首级到了安定城下,要求奚斤给他打开城门,可是无论众将领如何劝说,奚斤都以"对方可能另有它意"而不肯开城门.
如今不知赫连定是敌是友,人人都知道赫连定是夏国最有威望也最有地位的公爵,他不一定忠于赫连昌,但一定忠于夏国,所以奚斤做出这种决定,他们也无法说出什么.
赫连定让狄子玉也去喊门,狄子玉哪里懂鲜卑话,用匈奴语喊了半天,好在奚斤是懂匈奴话的,他喊了以后,奚斤派人过来喊话,说是能收拢狄子玉一个人进去,却不能放赫连定入城.
"你我长安一战,人人都将我和你相提并论,如今看来,我赫连定大好男儿,却和你这种畏首畏尾的将领被人一同提起,真是好生憋闷."
赫连定看了看城头,叫会鲜卑话的兵卒替他传话.
"告诉奚斤,赫连勃勃大王之后,如今我最年长,赫连昌如今已死,我便是夏国之君."
赫连定傲然而立,那传话的士卒激动的浑身发抖,大声的把这句话吼叫了出来,一时间,城上城下,俱是这个声音在回响.
"我夏国兵败,那是因为统万城中无我.如今我已回夏国,收拢残部,该何去何从,全看你魏国的态度.我知道奚斤在长安败于我手,不愿出城相迎,没关系,我封地正在这平凉,待我先拿了长安,再等你魏国的使臣到访."
他一生从不低头.当年赫连昌并非太子,太子乃是他们的大哥赫连瓂,赫连勃勃欲废太子立酒泉公赫连伦,赫连瓂提早得到消息,杀了赫连伦,又要杀其他兄弟,是赫连定带着兵马杀了回去,救下所有兄弟,又拥立了年纪最大的赫连昌为帝.
他拥立赫连昌,是因为他在太子的压迫下保护了他的家人.人人都说赫连定忠于大夏,其实他.[,!]自己知道,他从小最重的不是夏国,而是亲人,因为他的亲人都在夏国,所以他才那么努力的守护这个国家.
如今他的家人死的只剩大儿子和妹妹,赫连昌已经被他诛杀,他的异母弟弟赫连满为了当诱饵而死在统万城下,这夏国对他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
但即便如此,他也还想为自己的妹妹,为他的儿子,已经为他自己,争取一个不必低头的未来.
他赫连定,一生不求人,一生不投降.
拓跋焘想收服他,就得亲自来见他,降服他.
赫连定丢下赫连昌的遗体,留下狄子玉,只带了赫连昌的头颅,率领大军离开了安定.
奚斤原本派了手下丘堆去征粮,结果路上遇见赫连昌,被他的骑兵灭了所有人马,只带了几百人逃到了长安,所以安定才粮道断绝,驿路也不通,无人知道消息.
赫连定杀了赫连昌,收拢了总共两万的骑兵,已经又有了刚刚去朔州时的规模.奚斤被赫连定热嘲冷讽一番,结果对方摆完架子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狄子玉和他的一干羌人手下.
狄子玉归顺大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此番也算是变相的解了安定之围,救了安定这一堆人的性命,所以奚斤不能不客气待他.
但狄子玉真到了安定,又有斥候回来回报,说是赫连定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沿路封锁粮道的夏兵,现在道路已通以后,奚斤完全不知道赫连定在做什么了.
【他为什么要留下你?他到底要干什么?】奚斤实在忍不住,用匈奴话问狄子玉.
狄子玉苦笑了一番,默然不语.
为什么留下我?大概是想要让我回去送信,好告诉陛下,我不是叛逃,不要问罪我的"公主"吧.
至于他要干什么……
谁知道呢.
他说陛下一定知道.
无论如何,这位声名赫赫的平原公如此动作后,就算拓跋焘想要问罪他的儿子和妹妹,也不敢再动了.
话说赫连定率数万骑兵铺天盖地的南下,顿时惊起了一路看守道路的魏兵.此时魏国刚刚打下夏国才两月,见到赫连定摆出君主的仪仗,无不惊慌失措,闻声而逃.
大军都在统万看守,镇守长安的是高凉王拓跋礼.他的守城之人不到一万,又听说粮道断绝,此时见赫连定冒了出来,并不知道赫连定是收拢了赫连昌的余部才有数万骑兵,还以为赫连昌随时也会南下,便带着部将和人马连夜放弃长安,退往统万城.
长安是赫连定的地盘,拿下以后,整顿城务,犒赏三军,又派出使节去平城和统万,并不再多动弹.
但长安历来是大镇,魏国早已统一了夏国,只有西陲的安定和上邽这种小城还在赫连昌的手中,可长安不是,长安是夏国腹地的一枚楔子,地处险要,即使拓跋礼走时带走了所有的粮草,长安城也不是一下子能攻下的.
更何况还有赫连定这样的名将镇守.
一时间,夏国以一种奇特的姿态重新进入到所有国家的眼中.
在这里,赫连家还有人一直没降,像是一颗亮晶晶的星子一般,在一片黑暗的敌国之中闪亮星空,竖着"夏"的大旗.
就在赫连定拿下长安的时候,他派去统万查探消息的探子回来了,刚好和他派出人前往统万和平城的时间相同.
那探子回报的结果很出人意料之外,统万城里,狄子玉的"夫人"赫连明珠并未被控制住行动,拓跋焘似乎还派出长孙翰的夫人亲自去安抚,让她不必惊慌,他不会把赫连定和她混为一谈.
在统万城张渊府中学习的赫连止水也没有被如何残酷的对待,拓跋焘不但没有把他带去平城,甚至还让他留在了曾外祖父张渊身边,等张渊把夏国的国务整顿好了,再一同前往平城任官.
赫连止水经常出入太史公府,还和那探子接触过一次,告诉探子他如今过的很好,让他父亲不要挂念,看样子并非言不由衷.
得了家人好消息的赫连定却并未露出笑颜,只是静静伫立了一会儿.
当夜.
"你说平原公,阿不,陛下站在城楼上想什么呢?"
一个跟着赫连定历经磨难回到长安的亲兵纳闷道:"陛下都在城楼上站了一夜了,害我们也要喝风."
"谁知道呢?"
另一个亲兵叹道.
"他如今真是寡人了,可能心里难受吧."
谁也没想到看起来好像已经没什么问题,正要回统万城的赫连定,居然在半路上跑了.
他跑就跑了,居然还劫持了狄子玉,威胁了大量羌人和他同行.赫连韦伐见狄子玉这个主使被劫持,又有大批羌人为了狄子玉跟着赫连定同行,担心自己这个副使回到统万城也落不到好,只好也带着人马跟着赫连定一起走.
赫连韦伐也是没办法,他已经被赫连昌吓得对君王没有什么信心了.
赫连定重新在一路上重新打出"赫连"的王旗,沿路收拢夏国残兵,进城掠夺物资,原本只有五千多人马,其中还有三千是羌人和赫连韦伐的亲兵,很快就纠结到一万多人.
赫连定在夏**中的声威之高,远超过赫连昌.毕竟赫连昌久在深宫,并没有什么战绩,而赫连定是曾经打的西秦丢盔弃甲,亲手俘虏了西秦将领和王族无数的"平原公",受封平凉的名将.
赫连昌的名声不佳,很多残兵情愿偷偷藏起来,也不愿归附他,但赫连定王旗所到之处,众将士纷纷归附,还有当地的百姓亲手奉上自己的财物粮草给他充作粮草辎重的.
这便是身在大本营的好处,不像是柔然,想要吃饱一顿饭,真是得拿命去拼才能虎口夺食.
赫连定先是率领大军到了上邽,当时赫连昌逃跑,先到了上邽,收拢残部和大臣,征集粮草,但后来奚斤驻扎的安定发生了瘟疫,赫连昌见有机可乘,立刻亲率大军围困了安定,断绝了安定的粮道,将他们困在孤城之中.
情势虽然对奚斤的大军不利,可他毕竟是魏国的名将,知道赫连昌的骑兵不好攻城,又没有攻城器械,便闭城不出,赫连昌天天到城下骂阵,两军的兵士嘻嘻哈哈,都知道打不成仗.
赫连定大军先到了赫连昌的大本营上邽,上邽的守将见到果然是平原公千里而返,连忙开了城门.
这城门一开不要紧,赫连定的人马立刻杀了进去,把赫连昌的心腹和留守之首全部斩杀,然后收拢了残兵,占据了上邽.
跟随赫连昌一起逃出大夏宫的都是他的心腹大臣,多是佞幸之辈.如同张渊这般真正的名臣,赫连昌反倒没有带出来.见上邽被赫连定占据,这些佞臣就说要拥戴赫连定,拥他为夏帝,跟随他一起反抗魏国.
可惜赫连定此时一心一意就想着要拿赫连昌的人头祭祀家人,听到这些佞臣的话,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赫连昌的王位,当年若不是我率军平叛,早就不知道归了谁了.我当年没有当这个夏帝,如今难道还是为了王位来这里的吗?可笑我忠心耿耿一片,我的王兄都不信我,你们这些跳梁小丑一样的人物,反倒得了他的青眼……"
"你们若是当时劝服了我王兄饶了我的家人,如今我倒能送你们一番前程,可你们当时却是为虎作伥,害了我家人性命……"
那些佞臣纷纷求饶,哭诉他们当时如何力谏,结果赫连昌充耳不闻.可惜这里有一个当时就在殿上的狄子玉,冷笑着戳穿了他们的谎言,赫连定本就看不上这些贪生怕死之辈,此时再一听,直接让人把他们拉出去一起砍了.
留在上邽的本就是老弱残兵,精壮之士都给赫连昌带出去打安定城了,赫连定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上邽,留下心腹和赫连韦伐守着上邽,直接断了赫连昌的大本营.
没有了上邽,赫连昌就等于丢了大本营,得不到补给,就算安定拿下来,也很快会陷入和奚斤一样的困局.
赫连定十四五岁就开始带兵打仗,步步为营,先派了斥候去安定城中传讯,而后带上兵马,朝着安定而去.
此时奚斤已经被困在安定一月有余,粮食马上就要吃完,士卒遭遇瘟疫,尽管拼命救治,也死了五分之一,如今已经筋疲力尽.
接到赫连定派人射进城的文书时,奚斤根本无法相信,他麾下的大将安颉却觉得可以搏一搏.
"谁知道赫连定是不是骗我们开城的呢?之前他都没有出现过,如今却突然冒了出来……"奚斤遭此挫折,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真要想拿下我们,不需赫连定,只要再围半月,我们都要饿死."安颉说:"如果不决一死战,灭亡就在早晚,哪有时间等到援兵?反正是死,不如战死,将军,请下令吧!"
"赫连昌带着近万的骑兵,我们却只剩大病刚愈毫无士气的士卒,现在还有坚城守着,我们不能重蹈赫连昌的覆辙."
"请将军把全军所有的战马集中起来冲阵,我自愿招募敢死的士兵出击!"
安颉急道:"即使不能击败敌人,也可以挫挫他们的锐气,不至于让他们如此气焰嚣张.而且,赫连昌一向骄傲自大,急躁无谋,每每亲自出马挑战,我们也许能活捉赫连昌!"
奚斤还是不准,安颉见奚斤毫无斗志,便私下和另一位大将尉迟眷商量,把战马暗暗集中起来,凑足了两百匹,又挑选精壮兵士,养精蓄锐,准备在赫连定约定的那一天拼死一战.
赫连昌原本就天天亲自攻城,叫骂连天,可是魏军一直闭城不出,赫连昌的部.[,!]队自然更加松懈.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赫连昌又到城下叫骂,城门却突然打开,安颉率两百精骑,喊杀连天,朝着赫连昌而去.
赫连昌没料到还有这样的妄人,根本没来得及整军迎战,魏军的两百铁骑已经到了近前,赫连昌催马欲离开此地,却后有自家骑兵困住去路,前有敢死之式杀到眼前,又遇到刮来一阵狂风,尘土飞扬,完全看不见敌人的踪影,顿时仓皇不安,只觉得四处都是敌人.
正在此时,尘沙扬起之处突然出现一支大军,为首几面"赫连"大旗连尘沙都掩盖不住,急速向着安定城而来.
赫连昌没想到还有哪个赫连宗室能够来救援,但安颉带着的人马太过吓人,全身上下杀成了血人,与其摆在魏人手里,不如去搏一搏.
他带着骑兵向那"赫连"军汇合,自家人马还以为来了援军,欢天喜地之下两支大军迅速靠拢,就有传令官大声询问:"来的是哪位王族?"
赫连昌没有封一个王爷,所有的宗亲不过只是公爵.那支队伍里很快就有人大叫:"可是陛下的御驾?我们是一路归拢的残部,来护驾的!"
赫连昌没有想其他,率部立刻投入那军中,背后的安颉也不追赶,赫连昌得意洋洋,对着安颉等人狂叫一通,发泄掉心中的郁闷之气,这才领着部下的骑兵去见这支军队的首领.
"不知是哪位爱卿前来救驾?待我重回统万,一定大大的奖赏……"
他们到了那赫连大旗之下,只见为首的将领慢慢摘下自己的头盔,显露出一张仪表堂堂的面孔来.
此时风沙正好骤停,灰头土脸的赫连昌一行人终于迎来了归顺的残部,可当真正看见马背上坐着的是谁时,吓得差点跌落马去.
赫连定抱着自己的头盔,对着自己的亲哥哥笑道:
"赫连昌,别来无恙."
只是这一笑,笑的人遍体生寒.
赫连定的心腹和狄子玉的羌人人马将赫连昌团团包围,赫连定又摆出平原公的仪仗,结局会如何,已经一目了然.
‘看见你没死,我就放心了.’
赫连定看着被压下马来的赫连昌,心中似乎被平复了一些.
‘你若死了,我还怎么手刃你这个仇人呢?’
.
几个时辰后.
赫连定提着赫连昌的人头,带着赫连昌的近万骑兵,来到安定城下.
此时安颉已经成功把赫连昌驱赶进赫连定的阵内,见赫连昌果然已经身陨,顿时欢喜地大吼起来.
奚斤刚刚还在斥责安颉的妄动,好在没有什么损失,为了安抚士气,这才没有处罚,此时却见赫连定果然降服了赫连昌的手下,甚至还杀了赫连昌兵临城下,顿时脸色一变再变.
奚斤是拓跋焘留下来的征西大将军,总帅,安颉以两百人打得赫连昌仓惶而逃,赫连定又轻而易举的收拢了夏国仅剩的所有反抗人马,建立了盖世奇功,他感到非常羞耻.
奚斤是典型的鲜卑将领,也是拓跋焘登基时拓跋嗣的顾命大臣,此时他恨不得赫连定真的就是骗他们开城的,好好打上一场,也不愿这个在长安城将他打的丢盔弃甲的平原公以这种面貌和他相见.
赫连定手提着赫连昌的首级到了安定城下,要求奚斤给他打开城门,可是无论众将领如何劝说,奚斤都以"对方可能另有它意"而不肯开城门.
如今不知赫连定是敌是友,人人都知道赫连定是夏国最有威望也最有地位的公爵,他不一定忠于赫连昌,但一定忠于夏国,所以奚斤做出这种决定,他们也无法说出什么.
赫连定让狄子玉也去喊门,狄子玉哪里懂鲜卑话,用匈奴语喊了半天,好在奚斤是懂匈奴话的,他喊了以后,奚斤派人过来喊话,说是能收拢狄子玉一个人进去,却不能放赫连定入城.
"你我长安一战,人人都将我和你相提并论,如今看来,我赫连定大好男儿,却和你这种畏首畏尾的将领被人一同提起,真是好生憋闷."
赫连定看了看城头,叫会鲜卑话的兵卒替他传话.
"告诉奚斤,赫连勃勃大王之后,如今我最年长,赫连昌如今已死,我便是夏国之君."
赫连定傲然而立,那传话的士卒激动的浑身发抖,大声的把这句话吼叫了出来,一时间,城上城下,俱是这个声音在回响.
"我夏国兵败,那是因为统万城中无我.如今我已回夏国,收拢残部,该何去何从,全看你魏国的态度.我知道奚斤在长安败于我手,不愿出城相迎,没关系,我封地正在这平凉,待我先拿了长安,再等你魏国的使臣到访."
他一生从不低头.当年赫连昌并非太子,太子乃是他们的大哥赫连瓂,赫连勃勃欲废太子立酒泉公赫连伦,赫连瓂提早得到消息,杀了赫连伦,又要杀其他兄弟,是赫连定带着兵马杀了回去,救下所有兄弟,又拥立了年纪最大的赫连昌为帝.
他拥立赫连昌,是因为他在太子的压迫下保护了他的家人.人人都说赫连定忠于大夏,其实他.[,!]自己知道,他从小最重的不是夏国,而是亲人,因为他的亲人都在夏国,所以他才那么努力的守护这个国家.
如今他的家人死的只剩大儿子和妹妹,赫连昌已经被他诛杀,他的异母弟弟赫连满为了当诱饵而死在统万城下,这夏国对他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
但即便如此,他也还想为自己的妹妹,为他的儿子,已经为他自己,争取一个不必低头的未来.
他赫连定,一生不求人,一生不投降.
拓跋焘想收服他,就得亲自来见他,降服他.
赫连定丢下赫连昌的遗体,留下狄子玉,只带了赫连昌的头颅,率领大军离开了安定.
奚斤原本派了手下丘堆去征粮,结果路上遇见赫连昌,被他的骑兵灭了所有人马,只带了几百人逃到了长安,所以安定才粮道断绝,驿路也不通,无人知道消息.
赫连定杀了赫连昌,收拢了总共两万的骑兵,已经又有了刚刚去朔州时的规模.奚斤被赫连定热嘲冷讽一番,结果对方摆完架子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狄子玉和他的一干羌人手下.
狄子玉归顺大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此番也算是变相的解了安定之围,救了安定这一堆人的性命,所以奚斤不能不客气待他.
但狄子玉真到了安定,又有斥候回来回报,说是赫连定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沿路封锁粮道的夏兵,现在道路已通以后,奚斤完全不知道赫连定在做什么了.
【他为什么要留下你?他到底要干什么?】奚斤实在忍不住,用匈奴话问狄子玉.
狄子玉苦笑了一番,默然不语.
为什么留下我?大概是想要让我回去送信,好告诉陛下,我不是叛逃,不要问罪我的"公主"吧.
至于他要干什么……
谁知道呢.
他说陛下一定知道.
无论如何,这位声名赫赫的平原公如此动作后,就算拓跋焘想要问罪他的儿子和妹妹,也不敢再动了.
话说赫连定率数万骑兵铺天盖地的南下,顿时惊起了一路看守道路的魏兵.此时魏国刚刚打下夏国才两月,见到赫连定摆出君主的仪仗,无不惊慌失措,闻声而逃.
大军都在统万看守,镇守长安的是高凉王拓跋礼.他的守城之人不到一万,又听说粮道断绝,此时见赫连定冒了出来,并不知道赫连定是收拢了赫连昌的余部才有数万骑兵,还以为赫连昌随时也会南下,便带着部将和人马连夜放弃长安,退往统万城.
长安是赫连定的地盘,拿下以后,整顿城务,犒赏三军,又派出使节去平城和统万,并不再多动弹.
但长安历来是大镇,魏国早已统一了夏国,只有西陲的安定和上邽这种小城还在赫连昌的手中,可长安不是,长安是夏国腹地的一枚楔子,地处险要,即使拓跋礼走时带走了所有的粮草,长安城也不是一下子能攻下的.
更何况还有赫连定这样的名将镇守.
一时间,夏国以一种奇特的姿态重新进入到所有国家的眼中.
在这里,赫连家还有人一直没降,像是一颗亮晶晶的星子一般,在一片黑暗的敌国之中闪亮星空,竖着"夏"的大旗.
就在赫连定拿下长安的时候,他派去统万查探消息的探子回来了,刚好和他派出人前往统万和平城的时间相同.
那探子回报的结果很出人意料之外,统万城里,狄子玉的"夫人"赫连明珠并未被控制住行动,拓跋焘似乎还派出长孙翰的夫人亲自去安抚,让她不必惊慌,他不会把赫连定和她混为一谈.
在统万城张渊府中学习的赫连止水也没有被如何残酷的对待,拓跋焘不但没有把他带去平城,甚至还让他留在了曾外祖父张渊身边,等张渊把夏国的国务整顿好了,再一同前往平城任官.
赫连止水经常出入太史公府,还和那探子接触过一次,告诉探子他如今过的很好,让他父亲不要挂念,看样子并非言不由衷.
得了家人好消息的赫连定却并未露出笑颜,只是静静伫立了一会儿.
当夜.
"你说平原公,阿不,陛下站在城楼上想什么呢?"
一个跟着赫连定历经磨难回到长安的亲兵纳闷道:"陛下都在城楼上站了一夜了,害我们也要喝风."
"谁知道呢?"
另一个亲兵叹道.
"他如今真是寡人了,可能心里难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