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争权夺利】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公元前119年,机会来了。这一年,朝廷又一次大发兵征讨匈奴,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北伐,沿途经过河东郡。此时霍去病已是皇帝身边红得发紫的大红人,其势头已超过大将军卫青,再加上此行是帝国最重要的军事行为,地方官自然不敢怠慢。河东太守亲自郊迎,到了平阳传舍,霍去病派人去迎接父亲霍仲儒。也就在这个时候,霍去病才知道自己还有个弟弟。他为父亲买了田宅,以及佣人,就出征了.凯旋归来,他又一次跟父亲见面,并且带着霍光去了京城。这个时候,霍光还是个孩子,只有十几岁。因为哥哥的原因,霍光被任命为郎官,成为宫中侍卫,后来他一步步做了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武帝任命霍光为辅政大臣,看中的是他的稳重谨慎,中规中矩。霍光每次进入殿中,一直站在固定的地方,服侍武帝的二十多年里,始终没有变过。这事情传出去,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点小事都这么注意?不会是真的吧!有些人暗地里观察,发现的确是这样,丝毫不差。武帝知道了,也大为吃惊。正因为如此,武帝对霍光才会刮目相看。
其实霍光也是运气好,如果在汉武帝前期,正值国家多事、以建功为立业之际,他的这种性格是不会受欢迎的。比较起来,他跟汉朝著名的万石君石奋、石庆父子很像。石奋一辈子以谨慎著称,老来退休在家,有时候皇帝赐食给他,他就慌忙跪下,匍匐着将饭菜吃完,就好像皇帝在跟前监督一样,他的子孙当了官,来看望他,他就穿上朝服,仿佛见同僚一样,很正规,言不及私。他的儿子石庆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的人——说老实话,到底有什么用呢?用司马光的观点来分析,虽然历史学家给他们立了传,但他们这些人只能说得上有德,而谈不上什么才能。武帝也持这样的观点,在他励精图治时期,石庆担任丞相一职,位极人臣,不过这个丞相只是个摆设,武帝每次有大的动作,觉得石庆在场,也是个累赘,就给他放假,让他回家休息,将事情交给御史大夫张汤处理。石庆觉得自己窝囊,有一次终于鼓足勇气给武帝上书言事,结果还被武帝罚了款。他并不受武帝待见。
但是武帝后期,情况不同了。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总是呈现出一种规律的状态。大乱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扰民,让社会生态自己恢复,这个时候,无为而治就显示出了重要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就开始滋生出一些乱象,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严厉的法律来治理百姓,有手段、有想法的官员就派上用场。乱,治,乱,治,历史就在这样的交替变化中不断前进。而武帝末期,其实就处在大乱之后亟待修养的时期。几十年的用兵,耗尽了国库的积蓄,民间资本也损耗殆尽,无数老百姓逃进深山做了盗贼,他们渴望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渴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所以武帝末期休养生息的政策也正是迎合百姓的这一愿望。霍光的性格,执行既定政策,再好不过。
武帝去世后,霍光遵照武帝的遗诏,恪尽职守,辅佐幼主。因为皇帝年幼,霍光让皇帝的姐姐鄂邑公主入宫照顾小皇帝。这本是好意,却留下了后患。
鄂邑公主已经嫁给盖侯,但是在入宫的日子里,她跟一个叫丁外人的河间人私通,这事情弄得举朝皆知,霍光因为皇帝的原因,也并未追究,但这其实等于变相的纵容了鄂邑公主。后来公主跟丁外人的关系逐渐公开化,一些官员求上进,都求到丁外人那里去。甚至连霍光的助手上官桀等人也求他办事。
上官桀年轻时候是个猛人,曾经跟随贰师将军出征大宛。上官桀奉命攻打郁成,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一路追到康居,尽显英雄本色。康居听说大宛已经被攻破,赶紧交出了郁成王。上官桀让四个骑士带着郁成王去见贰师将军。因为军功,上官桀被提拔到了朝廷,后来又做了太仆,成为九卿之一。武帝去世前,提拔他为左将军,也成为顾命大臣之一。
上官桀跟霍光关系很好,做了儿女亲家。霍光休假的时候,就将政务交给上官桀处理,两人一直相安无事。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有个女儿,年方五岁,上官桀一直希望能将孙女送入宫中。他跟霍光提起过这事,其实他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但是霍光觉得孩子太小,皇帝也小,还不到娶亲的时候,就没答应。上官安跟丁外人关系好,求丁外人向鄂邑公主请求,他对丁外人说:“我女儿相貌出众,如果能因为公主而进入宫中做了皇后,我们父子有了这层关系,在朝廷那就有磐石之坚了。本朝的规矩,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你还担心封不了侯吗?”丁外人曾经为这事让公主跟霍光说,霍光没答应,如果有上官桀父子帮助,事情成功的把握就很大了,于是他赶紧跑去跟公主说情,公主也很高兴,将上官安的女儿召进宫中封为婕妤,几个月后又册封为皇后,上官安被提拔为骑都尉。
丁外人对上官安的承诺做到了,该到上官安实现对丁外人的承诺了。上官安跟父亲上官桀去求霍光,本朝规矩是列侯娶公主,丁外人跟公主都住在一起了,而且也得到了朝野的默许,不如就成全他们吧。但是霍光认为公主跟丁外人这事不合法,公主本身已经嫁给盖侯,如果封丁外人为列侯,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会怎么看?既然不封侯,那封个光禄大夫也行啊,至少公主就有了正当的理由召见丁外人了。
这个提议也被霍光拒绝了。
丁外人的事儿泡汤了,公主对霍光非常恼火,而上官桀父子答应了人家,现在又做不到,也觉得没脸见人。尤其上官桀。在武帝时期,他就已经是九卿,地位在霍光之上,现在又是皇后的爷爷,虽然霍光也是爷爷,但外的不如家的亲,自己家跟皇家,其实就是一家,霍光你一个外人,凭什么这么嚣张!
他对霍光也开始不满,打算争夺权力。对霍光不满的不止这几个人,还有几股势力。其一便是燕王刘旦,他的继承人身份不被许可,后来还被削去了三个县,心里很恼火。武帝去世,昭帝即位,他就意欲掀起风浪。他派人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人到京城探听消息,问执金吾广意:“皇帝得什么病死的?立的又是谁家的孩子?今年多大?”气势比较嚣张。
霍光为了安抚他,赐给他三千万钱,益封一万三千户,但是他并不满足,他的野心很大,意在为帝,跟一些人勾结,一心希望推翻朝廷,建立新秩序。
还有一个人对霍光也不满——大名鼎鼎的桑弘羊。桑弘羊是武帝时期红极一时的财政大臣,靠着他的帮助,武帝得以有足够的资金,顺利完成征讨大事,所以临死前武帝封桑弘羊为御史大夫,朝廷职位的第三把手。武帝去世后,朝政全由霍光这几个人处理,桑弘羊一下子没事可做了,他再也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再也没有万众瞩目的感觉了,感觉似乎要被这个时代抛弃,所以趁着还有点儿权的时候,打算给家族谋点儿福利,请求霍光提拔他的子弟。
他的想法是,自己给国家给朝廷做了这么多事情,这点儿请求应该不过分吧,何况自己还是御史大夫呢!没想到这一招在霍光这里无效,霍光曾经将昭帝的请求都给驳回了,鄂邑公主跟亲家的请求也都给驳回了,更别说什么御史大夫了。
桑弘羊没达到目的,也对霍光怀恨在心。
从藩王到朝廷重臣,这些人都想要除掉霍光,霍光的处境一下子危险了,但是霍光自己并没有觉察到,所以该上班时就上班,该休假时就休假。天还是跟昨天一样蓝,空气还是跟昨天一样新鲜,大臣们的笑脸也跟昨天一样灿烂,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他放心地休假去了,临走的时候,照例将朝政交给上官桀处理。
就在他休假这一天,出事儿了。
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跟燕王刘旦同谋,趁着霍光休假不在朝廷,让人以燕王的名义上书告状,说霍光出行用的是皇帝的规则,而且他任人唯亲,苏武在北海放了十八年的羊,又是吃羊毛又是喝雪水的,回来只给了个小小的典属国做,而杨敞任何功劳都没有,只因为是霍光的人,就提拔他做搜粟都尉。霍光还私自调动幕府校尉,可能是要图谋不轨。不如让我赶紧入宫宿卫,保护皇帝。
公元前119年,机会来了。这一年,朝廷又一次大发兵征讨匈奴,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北伐,沿途经过河东郡。此时霍去病已是皇帝身边红得发紫的大红人,其势头已超过大将军卫青,再加上此行是帝国最重要的军事行为,地方官自然不敢怠慢。河东太守亲自郊迎,到了平阳传舍,霍去病派人去迎接父亲霍仲儒。也就在这个时候,霍去病才知道自己还有个弟弟。他为父亲买了田宅,以及佣人,就出征了.凯旋归来,他又一次跟父亲见面,并且带着霍光去了京城。这个时候,霍光还是个孩子,只有十几岁。因为哥哥的原因,霍光被任命为郎官,成为宫中侍卫,后来他一步步做了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武帝任命霍光为辅政大臣,看中的是他的稳重谨慎,中规中矩。霍光每次进入殿中,一直站在固定的地方,服侍武帝的二十多年里,始终没有变过。这事情传出去,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点小事都这么注意?不会是真的吧!有些人暗地里观察,发现的确是这样,丝毫不差。武帝知道了,也大为吃惊。正因为如此,武帝对霍光才会刮目相看。
其实霍光也是运气好,如果在汉武帝前期,正值国家多事、以建功为立业之际,他的这种性格是不会受欢迎的。比较起来,他跟汉朝著名的万石君石奋、石庆父子很像。石奋一辈子以谨慎著称,老来退休在家,有时候皇帝赐食给他,他就慌忙跪下,匍匐着将饭菜吃完,就好像皇帝在跟前监督一样,他的子孙当了官,来看望他,他就穿上朝服,仿佛见同僚一样,很正规,言不及私。他的儿子石庆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的人——说老实话,到底有什么用呢?用司马光的观点来分析,虽然历史学家给他们立了传,但他们这些人只能说得上有德,而谈不上什么才能。武帝也持这样的观点,在他励精图治时期,石庆担任丞相一职,位极人臣,不过这个丞相只是个摆设,武帝每次有大的动作,觉得石庆在场,也是个累赘,就给他放假,让他回家休息,将事情交给御史大夫张汤处理。石庆觉得自己窝囊,有一次终于鼓足勇气给武帝上书言事,结果还被武帝罚了款。他并不受武帝待见。
但是武帝后期,情况不同了。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总是呈现出一种规律的状态。大乱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扰民,让社会生态自己恢复,这个时候,无为而治就显示出了重要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就开始滋生出一些乱象,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严厉的法律来治理百姓,有手段、有想法的官员就派上用场。乱,治,乱,治,历史就在这样的交替变化中不断前进。而武帝末期,其实就处在大乱之后亟待修养的时期。几十年的用兵,耗尽了国库的积蓄,民间资本也损耗殆尽,无数老百姓逃进深山做了盗贼,他们渴望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渴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所以武帝末期休养生息的政策也正是迎合百姓的这一愿望。霍光的性格,执行既定政策,再好不过。
武帝去世后,霍光遵照武帝的遗诏,恪尽职守,辅佐幼主。因为皇帝年幼,霍光让皇帝的姐姐鄂邑公主入宫照顾小皇帝。这本是好意,却留下了后患。
鄂邑公主已经嫁给盖侯,但是在入宫的日子里,她跟一个叫丁外人的河间人私通,这事情弄得举朝皆知,霍光因为皇帝的原因,也并未追究,但这其实等于变相的纵容了鄂邑公主。后来公主跟丁外人的关系逐渐公开化,一些官员求上进,都求到丁外人那里去。甚至连霍光的助手上官桀等人也求他办事。
上官桀年轻时候是个猛人,曾经跟随贰师将军出征大宛。上官桀奉命攻打郁成,郁成王逃往康居,上官桀一路追到康居,尽显英雄本色。康居听说大宛已经被攻破,赶紧交出了郁成王。上官桀让四个骑士带着郁成王去见贰师将军。因为军功,上官桀被提拔到了朝廷,后来又做了太仆,成为九卿之一。武帝去世前,提拔他为左将军,也成为顾命大臣之一。
上官桀跟霍光关系很好,做了儿女亲家。霍光休假的时候,就将政务交给上官桀处理,两人一直相安无事。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有个女儿,年方五岁,上官桀一直希望能将孙女送入宫中。他跟霍光提起过这事,其实他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但是霍光觉得孩子太小,皇帝也小,还不到娶亲的时候,就没答应。上官安跟丁外人关系好,求丁外人向鄂邑公主请求,他对丁外人说:“我女儿相貌出众,如果能因为公主而进入宫中做了皇后,我们父子有了这层关系,在朝廷那就有磐石之坚了。本朝的规矩,只有列侯才能娶公主,你还担心封不了侯吗?”丁外人曾经为这事让公主跟霍光说,霍光没答应,如果有上官桀父子帮助,事情成功的把握就很大了,于是他赶紧跑去跟公主说情,公主也很高兴,将上官安的女儿召进宫中封为婕妤,几个月后又册封为皇后,上官安被提拔为骑都尉。
丁外人对上官安的承诺做到了,该到上官安实现对丁外人的承诺了。上官安跟父亲上官桀去求霍光,本朝规矩是列侯娶公主,丁外人跟公主都住在一起了,而且也得到了朝野的默许,不如就成全他们吧。但是霍光认为公主跟丁外人这事不合法,公主本身已经嫁给盖侯,如果封丁外人为列侯,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会怎么看?既然不封侯,那封个光禄大夫也行啊,至少公主就有了正当的理由召见丁外人了。
这个提议也被霍光拒绝了。
丁外人的事儿泡汤了,公主对霍光非常恼火,而上官桀父子答应了人家,现在又做不到,也觉得没脸见人。尤其上官桀。在武帝时期,他就已经是九卿,地位在霍光之上,现在又是皇后的爷爷,虽然霍光也是爷爷,但外的不如家的亲,自己家跟皇家,其实就是一家,霍光你一个外人,凭什么这么嚣张!
他对霍光也开始不满,打算争夺权力。对霍光不满的不止这几个人,还有几股势力。其一便是燕王刘旦,他的继承人身份不被许可,后来还被削去了三个县,心里很恼火。武帝去世,昭帝即位,他就意欲掀起风浪。他派人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人到京城探听消息,问执金吾广意:“皇帝得什么病死的?立的又是谁家的孩子?今年多大?”气势比较嚣张。
霍光为了安抚他,赐给他三千万钱,益封一万三千户,但是他并不满足,他的野心很大,意在为帝,跟一些人勾结,一心希望推翻朝廷,建立新秩序。
还有一个人对霍光也不满——大名鼎鼎的桑弘羊。桑弘羊是武帝时期红极一时的财政大臣,靠着他的帮助,武帝得以有足够的资金,顺利完成征讨大事,所以临死前武帝封桑弘羊为御史大夫,朝廷职位的第三把手。武帝去世后,朝政全由霍光这几个人处理,桑弘羊一下子没事可做了,他再也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再也没有万众瞩目的感觉了,感觉似乎要被这个时代抛弃,所以趁着还有点儿权的时候,打算给家族谋点儿福利,请求霍光提拔他的子弟。
他的想法是,自己给国家给朝廷做了这么多事情,这点儿请求应该不过分吧,何况自己还是御史大夫呢!没想到这一招在霍光这里无效,霍光曾经将昭帝的请求都给驳回了,鄂邑公主跟亲家的请求也都给驳回了,更别说什么御史大夫了。
桑弘羊没达到目的,也对霍光怀恨在心。
从藩王到朝廷重臣,这些人都想要除掉霍光,霍光的处境一下子危险了,但是霍光自己并没有觉察到,所以该上班时就上班,该休假时就休假。天还是跟昨天一样蓝,空气还是跟昨天一样新鲜,大臣们的笑脸也跟昨天一样灿烂,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他放心地休假去了,临走的时候,照例将朝政交给上官桀处理。
就在他休假这一天,出事儿了。
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跟燕王刘旦同谋,趁着霍光休假不在朝廷,让人以燕王的名义上书告状,说霍光出行用的是皇帝的规则,而且他任人唯亲,苏武在北海放了十八年的羊,又是吃羊毛又是喝雪水的,回来只给了个小小的典属国做,而杨敞任何功劳都没有,只因为是霍光的人,就提拔他做搜粟都尉。霍光还私自调动幕府校尉,可能是要图谋不轨。不如让我赶紧入宫宿卫,保护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