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封闭军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们真的跟白莲教有勾结?”曹德麟仍然有些不大相信。
王崇古先是被震惊的有些麻木了,现在才反应过来,也问道:“李志鹏跟白莲教有勾结?不大可能吧?”
况且道:“这件事,我基本可以确认八九成了,不过缺乏过硬的证据。但是刚好抓到了一直跟他秘密来往的一个晋商,这个晋商据说是白莲教的骨干。”
“什么?!”
在座的人全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九娘抓住的那个晋商,王崇古也看到了,只是没在意,更没想到会跟李志鹏有关联。
“若真是这样,李志鹏就真是该死了。”王崇古叹息道。
“就凭他冲击钦差公署这一条,够他死十次的了。”崔中勇恨恨道。
“是,是。”王崇古连忙点头道。
他也看出来了,这里几个大人物是非要置李志鹏于死地了。就算没有跟白莲教勾结这事,也是个死,没人能救得了他。
这些人虽然没有官居大学士、尚书侍郎,但他们联合起来威力就大了,足可以改变朝廷的某一项政策。
当然一切还是取决于况且,现在他握有全权,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一个高官如王崇古的去留,也能决定如李志鹏这样的总兵官的生死,先斩后奏的权力他是有的,只看高兴不高兴用了。
这次况且学了个乖,没有让曹德麟他们插手这位晋商的事,而是求小君亲自出马,想办法查出来他跟李志鹏究竟合谋的是什么事,另外他还得等孙虎去查抄李志鹏的家以及军营里的住处,看看能不能找到切实的证据。
他能感觉出来,这位晋商是被白莲教赵教主洗过脑的人,比廖炳勋的骨头还硬,酷刑对他也没用,小君用什么招数他就不管了,若是小君撬不开他的嘴,就没人有办法对付这位晋商了。
另一个办法就是让李志鹏全盘招供,不过也很难,至少在这里很难,需要送到京城北镇抚司那里让刘守有想办法才行,估计十八般酷刑不用个遍是无法让他开口的,毕竟跟白莲教勾结,可是大逆不道的灭族之罪。
一般人即便跟白莲教有来往,也不过是一般的罪,可是李志鹏不同,他是镇守边关的总兵官,他跟白莲教勾结,当然就是通敌卖国的罪名。
和况且分开后,戚继光就让身边的副将去联系自己的人,然后自己带着十几个人就来到军营的大门前。
戚继光骑在马上,把军营大门旁边树立的一支方天画戟拔了下来,握在手里,然后派四个人堵住军营。
那时候所有的军营在大门口都立有一支方天画戟,或者是长矛,一般都是戟,所以军营的大门称为辕门,又称为戟门。
称为辕门是因为古时候习惯用运输粮草物质的大车卸下后当作军营的大门,基本都是两汉时期的产物,后期用大车扎营的习惯就改变了,但是竖立方天画戟的习惯还是一直保留着。
里面的人看到戚继光的将士守在外面,都感到莫名其妙。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认识戚继光这位军中巨星,纷纷过来见礼,然后询问出了什么事。
其实这些人也大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总兵官带着五个指挥使率领五千精锐去钦差公署讨要两位将军的尸体,到现在还没有回营,分明是发生什么与此有关的大事了。
“大帅,发生什么事了?您这是……”一个小将有些惶恐地问道。
戚继光端坐马上,大声道:“奉钦差大臣的命令,任何人没有命令不许出军营一步,违者立斩。”
里面的人面色一变,知道一定是总兵官和五个指挥使惹出了祸端,不过不让出军营也没什么,只是担心后续要如何处理他们。
片刻后,军营里剩下的两万多人基本都知道了,也有不少人过来询问,更有不少人过来看热闹,他们不关心钦差公署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来欣赏戚继光的英姿。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戚大将军。
这等威风,世上仅此一人而已。
戚继光带着十几个人镇守在军营大门口,只说了一句:没有命令不许出军营,两万多人,真就没有一人敢跨出军营大门一步。
当然,军营里现在是群龙无首,主要将官如指挥使、千户百户都跟随李志鹏去了钦差公署,然后又被困在大同城里,戚继光凭借自己的威名就轻而易举地震慑住了两万多人。
如果他现在想要接管这里的军权,也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里的将士也都愿意在他的麾下作战,而不是在李志鹏这样的著名逃跑专家的麾下。
不久,戚继光的人马过来一千人,其他两千人则是分别据守几条主要的道路,堵住另外几个军营通往大同城里的路口,不许任何人前往大同城。
一个总兵官还真带了亲兵卫队想去大同城里看看热闹,却被堵在路口了。
戚继光的中军率领五百人堵在这里,大声道:“奉钦差大臣命令,大同城门已经关闭,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前往大同城,必须守在军营等候后续命令。”
“钦差大臣的命令?难道钦差大臣接管了边关防务了?”这位总兵官大惊道。
“的确如此,至少末将接到的是钦差大臣的命令。”
“那王总督大人呢?”
“总督大人正在钦差公署做客呢。”戚继光的中军答道。
这是戚继光让他说的,其他几条路上的主事人也都这样回复问答。
这位总兵官心里大惊,这岂不是说钦差大臣已经夺走了总督的军政大权?
“不知大同城里还有钦差公署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位总兵官问道。
“左营总兵官李志鹏率人发动兵变,已经被钦差大臣拿下,案件正在审理中,其他各营务必保持镇静,等候钦差大臣的后续命令。”这位中军回答道。
“什么?兵变?”
这位总兵官心中甚是惊骇,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动摇,李志鹏临走前跟他通过气,想邀他一同前去钦差公署,被他拒绝了,毕竟这件事他的军营无关。
虽说边军是休戚与共的整体,但他跟李志鹏却没什么交情,更不愿意跟去蹚这个浑水。
不过他知道李志鹏想去讨要说法,不过是一般的鼓噪闹事,这不属于兵变,就连更胜一筹的哗变,朝廷从来都没有归结为兵变,这次怎么性质改变了?
对了,一定是他们冲击钦差公署了,这就是造反了,当然是兵变。
这位总兵官也是行伍出身,对军队中各种事了如指掌,虽说不清楚大同城里发生了什么,却也猜出个七八成来。
“对了,请问将军,李总兵现在怎么样了?”这位总兵官问道。
“怎么样?他还能怎么样?发动兵变的将领该怎么样他就怎么样了。”中军冷笑道。
戚继光和这位中军也不知道大同城里的情况,不过能猜得出来,况且只能比他们说的更狠,不会更软。
这次边军鼓噪的性质,况且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给定性了。兵变。
宣府大同一带的边关一共分为五个军营,左中右前后,李志鹏是左营的总兵官,这位被戚继光堵住的是右营总兵官管承。
管承的资格比李志鹏还老,部下的人数倒是差不多,只不过他命好,没有摊上这些事。
他现在不免幸灾乐祸起来,左营如果出了事,他是不是就可以兼并左营了?那样的话他的势力就更强了。
边军或者一般军官虽然都是明朝的国防军,但长期在一个人的率领下,就会带有些私家军的味道,换了人就没法带领。
明朝对此一直严加防范,讲究兵不习将,将不习兵,军无常帅,就是怕出现这种私家军的*烦,但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种种问题。
一个将领在朝廷中的地位往往就在于他手下带领多少军队,能不能打仗等等。如果带的人数多了,朝廷处理起来也会有很多顾忌,害怕把他处理了,他的手下就散了,没人能带起来。
管承此时心里美滋滋的,不过他也知道,他盯着左营,其他大营和他一样也都惦记着呢,得想办法先下手为强。
“这位将军,本帅想去左营看看那些兄弟们,如何?”
“可以啊,不过我们戚帅在那里坐镇呢,恐怕你进不去,钦差大臣有令,左营暂时封闭,任何人不得进出。”中军笑吟吟地道。
管承立时打消了主意,有戚继光蹲在哪儿,谁也别想搞什么小动作,千万不可没事找事。
他心里蓦然又是一惊:钦差大臣不会想让戚继光总领边关防务吧?
若是那样的话,别说左营了,就是他的右营也免不了被吞并啊?
他赶紧调转马头往回跑,得跟其他几个大营的总兵官通通气,不能这么轻易地把权力交出去。
他们几个总兵官的级别是平等的,都是在总督王崇古的领导之下,万一钦差大臣安排一个总的总兵官,他们就被降格为一般的将领了。
这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况且并没有这心思,对插手边关防务毫无兴趣,更不可能设置一个总的总兵官,那样的话,置王崇古于何地?但这些人不能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他们真的跟白莲教有勾结?”曹德麟仍然有些不大相信。
王崇古先是被震惊的有些麻木了,现在才反应过来,也问道:“李志鹏跟白莲教有勾结?不大可能吧?”
况且道:“这件事,我基本可以确认八九成了,不过缺乏过硬的证据。但是刚好抓到了一直跟他秘密来往的一个晋商,这个晋商据说是白莲教的骨干。”
“什么?!”
在座的人全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九娘抓住的那个晋商,王崇古也看到了,只是没在意,更没想到会跟李志鹏有关联。
“若真是这样,李志鹏就真是该死了。”王崇古叹息道。
“就凭他冲击钦差公署这一条,够他死十次的了。”崔中勇恨恨道。
“是,是。”王崇古连忙点头道。
他也看出来了,这里几个大人物是非要置李志鹏于死地了。就算没有跟白莲教勾结这事,也是个死,没人能救得了他。
这些人虽然没有官居大学士、尚书侍郎,但他们联合起来威力就大了,足可以改变朝廷的某一项政策。
当然一切还是取决于况且,现在他握有全权,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一个高官如王崇古的去留,也能决定如李志鹏这样的总兵官的生死,先斩后奏的权力他是有的,只看高兴不高兴用了。
这次况且学了个乖,没有让曹德麟他们插手这位晋商的事,而是求小君亲自出马,想办法查出来他跟李志鹏究竟合谋的是什么事,另外他还得等孙虎去查抄李志鹏的家以及军营里的住处,看看能不能找到切实的证据。
他能感觉出来,这位晋商是被白莲教赵教主洗过脑的人,比廖炳勋的骨头还硬,酷刑对他也没用,小君用什么招数他就不管了,若是小君撬不开他的嘴,就没人有办法对付这位晋商了。
另一个办法就是让李志鹏全盘招供,不过也很难,至少在这里很难,需要送到京城北镇抚司那里让刘守有想办法才行,估计十八般酷刑不用个遍是无法让他开口的,毕竟跟白莲教勾结,可是大逆不道的灭族之罪。
一般人即便跟白莲教有来往,也不过是一般的罪,可是李志鹏不同,他是镇守边关的总兵官,他跟白莲教勾结,当然就是通敌卖国的罪名。
和况且分开后,戚继光就让身边的副将去联系自己的人,然后自己带着十几个人就来到军营的大门前。
戚继光骑在马上,把军营大门旁边树立的一支方天画戟拔了下来,握在手里,然后派四个人堵住军营。
那时候所有的军营在大门口都立有一支方天画戟,或者是长矛,一般都是戟,所以军营的大门称为辕门,又称为戟门。
称为辕门是因为古时候习惯用运输粮草物质的大车卸下后当作军营的大门,基本都是两汉时期的产物,后期用大车扎营的习惯就改变了,但是竖立方天画戟的习惯还是一直保留着。
里面的人看到戚继光的将士守在外面,都感到莫名其妙。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认识戚继光这位军中巨星,纷纷过来见礼,然后询问出了什么事。
其实这些人也大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总兵官带着五个指挥使率领五千精锐去钦差公署讨要两位将军的尸体,到现在还没有回营,分明是发生什么与此有关的大事了。
“大帅,发生什么事了?您这是……”一个小将有些惶恐地问道。
戚继光端坐马上,大声道:“奉钦差大臣的命令,任何人没有命令不许出军营一步,违者立斩。”
里面的人面色一变,知道一定是总兵官和五个指挥使惹出了祸端,不过不让出军营也没什么,只是担心后续要如何处理他们。
片刻后,军营里剩下的两万多人基本都知道了,也有不少人过来询问,更有不少人过来看热闹,他们不关心钦差公署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来欣赏戚继光的英姿。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戚大将军。
这等威风,世上仅此一人而已。
戚继光带着十几个人镇守在军营大门口,只说了一句:没有命令不许出军营,两万多人,真就没有一人敢跨出军营大门一步。
当然,军营里现在是群龙无首,主要将官如指挥使、千户百户都跟随李志鹏去了钦差公署,然后又被困在大同城里,戚继光凭借自己的威名就轻而易举地震慑住了两万多人。
如果他现在想要接管这里的军权,也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里的将士也都愿意在他的麾下作战,而不是在李志鹏这样的著名逃跑专家的麾下。
不久,戚继光的人马过来一千人,其他两千人则是分别据守几条主要的道路,堵住另外几个军营通往大同城里的路口,不许任何人前往大同城。
一个总兵官还真带了亲兵卫队想去大同城里看看热闹,却被堵在路口了。
戚继光的中军率领五百人堵在这里,大声道:“奉钦差大臣命令,大同城门已经关闭,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前往大同城,必须守在军营等候后续命令。”
“钦差大臣的命令?难道钦差大臣接管了边关防务了?”这位总兵官大惊道。
“的确如此,至少末将接到的是钦差大臣的命令。”
“那王总督大人呢?”
“总督大人正在钦差公署做客呢。”戚继光的中军答道。
这是戚继光让他说的,其他几条路上的主事人也都这样回复问答。
这位总兵官心里大惊,这岂不是说钦差大臣已经夺走了总督的军政大权?
“不知大同城里还有钦差公署那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位总兵官问道。
“左营总兵官李志鹏率人发动兵变,已经被钦差大臣拿下,案件正在审理中,其他各营务必保持镇静,等候钦差大臣的后续命令。”这位中军回答道。
“什么?兵变?”
这位总兵官心中甚是惊骇,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动摇,李志鹏临走前跟他通过气,想邀他一同前去钦差公署,被他拒绝了,毕竟这件事他的军营无关。
虽说边军是休戚与共的整体,但他跟李志鹏却没什么交情,更不愿意跟去蹚这个浑水。
不过他知道李志鹏想去讨要说法,不过是一般的鼓噪闹事,这不属于兵变,就连更胜一筹的哗变,朝廷从来都没有归结为兵变,这次怎么性质改变了?
对了,一定是他们冲击钦差公署了,这就是造反了,当然是兵变。
这位总兵官也是行伍出身,对军队中各种事了如指掌,虽说不清楚大同城里发生了什么,却也猜出个七八成来。
“对了,请问将军,李总兵现在怎么样了?”这位总兵官问道。
“怎么样?他还能怎么样?发动兵变的将领该怎么样他就怎么样了。”中军冷笑道。
戚继光和这位中军也不知道大同城里的情况,不过能猜得出来,况且只能比他们说的更狠,不会更软。
这次边军鼓噪的性质,况且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给定性了。兵变。
宣府大同一带的边关一共分为五个军营,左中右前后,李志鹏是左营的总兵官,这位被戚继光堵住的是右营总兵官管承。
管承的资格比李志鹏还老,部下的人数倒是差不多,只不过他命好,没有摊上这些事。
他现在不免幸灾乐祸起来,左营如果出了事,他是不是就可以兼并左营了?那样的话他的势力就更强了。
边军或者一般军官虽然都是明朝的国防军,但长期在一个人的率领下,就会带有些私家军的味道,换了人就没法带领。
明朝对此一直严加防范,讲究兵不习将,将不习兵,军无常帅,就是怕出现这种私家军的*烦,但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种种问题。
一个将领在朝廷中的地位往往就在于他手下带领多少军队,能不能打仗等等。如果带的人数多了,朝廷处理起来也会有很多顾忌,害怕把他处理了,他的手下就散了,没人能带起来。
管承此时心里美滋滋的,不过他也知道,他盯着左营,其他大营和他一样也都惦记着呢,得想办法先下手为强。
“这位将军,本帅想去左营看看那些兄弟们,如何?”
“可以啊,不过我们戚帅在那里坐镇呢,恐怕你进不去,钦差大臣有令,左营暂时封闭,任何人不得进出。”中军笑吟吟地道。
管承立时打消了主意,有戚继光蹲在哪儿,谁也别想搞什么小动作,千万不可没事找事。
他心里蓦然又是一惊:钦差大臣不会想让戚继光总领边关防务吧?
若是那样的话,别说左营了,就是他的右营也免不了被吞并啊?
他赶紧调转马头往回跑,得跟其他几个大营的总兵官通通气,不能这么轻易地把权力交出去。
他们几个总兵官的级别是平等的,都是在总督王崇古的领导之下,万一钦差大臣安排一个总的总兵官,他们就被降格为一般的将领了。
这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况且并没有这心思,对插手边关防务毫无兴趣,更不可能设置一个总的总兵官,那样的话,置王崇古于何地?但这些人不能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