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中印公路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训练很快就结束了。
一大早,一辆美式吉普车就停在鲁雪华营房前。看来史迪威说话绝对算数,果然派车来接鲁雪华一起去见前线见孙里仁。
鲁雪华穿戴整齐,将1911a式自卫手枪和弹药以及丛林刀佩在腰间,将刘玉梅和梅霞的遗物托付给少尉刘仁轨,背起随身背囊,只身上了吉普车。
到了盟军司令部,却现前往前线的是一个车队,足足有1o辆吉普车,5大5小,大吉普车上坐满全副武装的美国宪兵,应该是武装护卫,小车上则坐着参谋和各级长官。
中间一辆车空着。显然,是史迪威将军的专车。
史迪威将军出来了。他穿着普通的美军步兵战斗服,脚蹬丛林作战靴,戴着钢盔,手中提着一把m1卡宾枪。
他看了看车队的规模,回身不满意地对旁边一位两星少将嘟囔道:“赫恩,你总是喜欢这么排场!”
史迪威口中说的赫恩就是中国驻印军参谋长托马斯?赫恩少将。作为缅甸战区最高军事长官,史迪威却从不带卫兵,喜欢自己开车,独往独来,这种美国西部牛仔似的癖好给日本人造成了可乘之机。
他们多次试图伏击这位美国总司令,只是由于运气不佳阴差阳错才没有得逞。但这次去前线,除了防范日军小分队袭击,还要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参谋长不得不考虑总司令的安全,特意从司令部特务团选调了一个加强排,还有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同前往。
史迪威一眼就看见鲁雪华,微笑点头:“少校,我看了训练营教官对你的评价,对你的训练态度、学习效率和领导能力都赞不绝口,孙将军真是慧眼识英才!”他眼睛瞟了一眼鲁雪华腰间的手枪,顺手从后面卫兵手上拿过一只m1卡宾枪,扔给鲁雪华:“少校,带上这个!在丛林里,这个比手枪更能保命!”
鲁雪华接过卡宾枪,仔细观察。枪支轻便灵巧,载弹量大。枪托上有两个弹袋,各有一个弹夹,45子弹足以应对小规模的袭扰。
m1卡宾枪是美国专门为丛林战开的利器,半自动射击,弹匣供弹,射快、威力大,美国海军6战队视之为珍宝。
对于盟国,美国在援助方面也是各有侧重,援华武器主要是19o3春田式手动步枪和m3冲锋枪等过时、廉价武器,m1卡宾枪这样新式武器主要供美军自用,援助中国极少,所以鲁雪华从没见过。
2
车子动了。车队沿着一条抢通的临时公路向前进。
公路像蛇一样,蜿蜒在崇山峻岭里。两边全是蔽天的热带雨林。公里旁边还有一条大口径管道,上面立着醒目的牌子:“严禁烟火”(no **oking),应该是输油管线。沿途人烟稀少,只会偶尔遇到小股维修公路和检测管道的人员。
1943年3月,一支经美国教官短暂集训的中**队开出兰姆伽军营大门。带领这支完全按照美国轻步兵师编制装备的中国虎贲就是孙里仁少将。这个部队的任务是推进到印缅边境的小镇利多,掩护另一支从美国本土开来的美军施工部队,修筑一条由印度通往中国的战略公路,以便盟国援华物资能顺利进入中国内地,支援中国抗战。
按照史迪威的预想,这条公路西起印度利多,向东翻越野人山,经缅甸北部胡康河谷到达密支那,最终联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在修筑中印公路的同时还将架设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油管起点在印度加尔各答,终点在中国的昆明,重点解决美国陈纳德航空队飞机用油问题。
这是美国盟军在战争条件下帮助中国进行的一项举世罕见的艰巨工程,其工程之大,耗资之巨,在整个二次大战中都属绝无仅有。
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表明,仅1943年和1944两年,美国投入的机械化工兵就多达五万余人,同时还动员了相同数目的印缅民工参加印缅边境亘横着重重叠叠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野人山。在恶劣气候、疾病、事故以及鬼子破坏的侵袭下,数以千计的士兵和民工血洒工地,为抗战贡献出宝贵的生命。
3
鲁雪华一行正蜿蜒行进在这条举世闻名的中印公路上,山大林密,沟壑纵横。
车上所有的警卫人员都高度戒备,不仅要防范鬼子特工队可能的袭扰,还有应付塌方滚石,以及热带雨林成群的蚊蚋、蚂蟥和毒蛇。尽管每辆吉普车的驾驶员都是优秀的美国司机,但开的都小心翼翼。道路一边是暗无天日的莽莽森林,另一边,就是幽不可测的河谷深渊。沿途不时可以看到有车辆翻滚在山下,一但失误,就是车毁人亡。
由此可见,当年施工部队在修建这条公里和输油管线时,要克服多少困难,付出多大的代价!
车辆到了一个检查站。检查站的宪兵用红旗将车队拦住。
前方就到了利多边境,车辆不能前行了。
宪兵们举着卡宾枪,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将史迪威围在中央,继续缓缓前行。
两旁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各种声音也多了起来。有的在用电锯伐树,有的在开挖土方,有的在填埋沟壑。有的在敷设管线,有的在焊接焊缝。但整个工地忙而不乱,显然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指挥官在协调这一切。
终于,鲁雪华一行看到了对面有人迎了过来,他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来的正是自己的老长官—孙里仁将军!
艰苦的野外作战和施工使得孙将军变得又黑又瘦,但目光坚定,炯炯有神,好像身体里有着用不完的活力。尽管这样,孙里仁还是军容整洁,黄呢将军制服,高腰马靴,少将银星闪闪亮。
史迪威张开双臂,热情地迎了上去,和孙里仁紧紧拥抱在一起。
“孙,见到你太高兴了!辛苦了!”老将军竟然热泪盈眶。
孙里仁眼中也是泪花闪动:“谢谢司令官的信任和支持。这几个月,部队实在太艰难了~”
史迪威用拳头捶了捶孙里仁肩膀:“还不错!结实得和美国牛仔一样!不愧是普渡大学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双料高材生,筑路工作进展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我要为你记上盟军反攻缅甸的第一功!”
1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训练很快就结束了。
一大早,一辆美式吉普车就停在鲁雪华营房前。看来史迪威说话绝对算数,果然派车来接鲁雪华一起去见前线见孙里仁。
鲁雪华穿戴整齐,将1911a式自卫手枪和弹药以及丛林刀佩在腰间,将刘玉梅和梅霞的遗物托付给少尉刘仁轨,背起随身背囊,只身上了吉普车。
到了盟军司令部,却现前往前线的是一个车队,足足有1o辆吉普车,5大5小,大吉普车上坐满全副武装的美国宪兵,应该是武装护卫,小车上则坐着参谋和各级长官。
中间一辆车空着。显然,是史迪威将军的专车。
史迪威将军出来了。他穿着普通的美军步兵战斗服,脚蹬丛林作战靴,戴着钢盔,手中提着一把m1卡宾枪。
他看了看车队的规模,回身不满意地对旁边一位两星少将嘟囔道:“赫恩,你总是喜欢这么排场!”
史迪威口中说的赫恩就是中国驻印军参谋长托马斯?赫恩少将。作为缅甸战区最高军事长官,史迪威却从不带卫兵,喜欢自己开车,独往独来,这种美国西部牛仔似的癖好给日本人造成了可乘之机。
他们多次试图伏击这位美国总司令,只是由于运气不佳阴差阳错才没有得逞。但这次去前线,除了防范日军小分队袭击,还要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参谋长不得不考虑总司令的安全,特意从司令部特务团选调了一个加强排,还有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同前往。
史迪威一眼就看见鲁雪华,微笑点头:“少校,我看了训练营教官对你的评价,对你的训练态度、学习效率和领导能力都赞不绝口,孙将军真是慧眼识英才!”他眼睛瞟了一眼鲁雪华腰间的手枪,顺手从后面卫兵手上拿过一只m1卡宾枪,扔给鲁雪华:“少校,带上这个!在丛林里,这个比手枪更能保命!”
鲁雪华接过卡宾枪,仔细观察。枪支轻便灵巧,载弹量大。枪托上有两个弹袋,各有一个弹夹,45子弹足以应对小规模的袭扰。
m1卡宾枪是美国专门为丛林战开的利器,半自动射击,弹匣供弹,射快、威力大,美国海军6战队视之为珍宝。
对于盟国,美国在援助方面也是各有侧重,援华武器主要是19o3春田式手动步枪和m3冲锋枪等过时、廉价武器,m1卡宾枪这样新式武器主要供美军自用,援助中国极少,所以鲁雪华从没见过。
2
车子动了。车队沿着一条抢通的临时公路向前进。
公路像蛇一样,蜿蜒在崇山峻岭里。两边全是蔽天的热带雨林。公里旁边还有一条大口径管道,上面立着醒目的牌子:“严禁烟火”(no **oking),应该是输油管线。沿途人烟稀少,只会偶尔遇到小股维修公路和检测管道的人员。
1943年3月,一支经美国教官短暂集训的中**队开出兰姆伽军营大门。带领这支完全按照美国轻步兵师编制装备的中国虎贲就是孙里仁少将。这个部队的任务是推进到印缅边境的小镇利多,掩护另一支从美国本土开来的美军施工部队,修筑一条由印度通往中国的战略公路,以便盟国援华物资能顺利进入中国内地,支援中国抗战。
按照史迪威的预想,这条公路西起印度利多,向东翻越野人山,经缅甸北部胡康河谷到达密支那,最终联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在修筑中印公路的同时还将架设一条大口径输油管道,油管起点在印度加尔各答,终点在中国的昆明,重点解决美国陈纳德航空队飞机用油问题。
这是美国盟军在战争条件下帮助中国进行的一项举世罕见的艰巨工程,其工程之大,耗资之巨,在整个二次大战中都属绝无仅有。
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表明,仅1943年和1944两年,美国投入的机械化工兵就多达五万余人,同时还动员了相同数目的印缅民工参加印缅边境亘横着重重叠叠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野人山。在恶劣气候、疾病、事故以及鬼子破坏的侵袭下,数以千计的士兵和民工血洒工地,为抗战贡献出宝贵的生命。
3
鲁雪华一行正蜿蜒行进在这条举世闻名的中印公路上,山大林密,沟壑纵横。
车上所有的警卫人员都高度戒备,不仅要防范鬼子特工队可能的袭扰,还有应付塌方滚石,以及热带雨林成群的蚊蚋、蚂蟥和毒蛇。尽管每辆吉普车的驾驶员都是优秀的美国司机,但开的都小心翼翼。道路一边是暗无天日的莽莽森林,另一边,就是幽不可测的河谷深渊。沿途不时可以看到有车辆翻滚在山下,一但失误,就是车毁人亡。
由此可见,当年施工部队在修建这条公里和输油管线时,要克服多少困难,付出多大的代价!
车辆到了一个检查站。检查站的宪兵用红旗将车队拦住。
前方就到了利多边境,车辆不能前行了。
宪兵们举着卡宾枪,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将史迪威围在中央,继续缓缓前行。
两旁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各种声音也多了起来。有的在用电锯伐树,有的在开挖土方,有的在填埋沟壑。有的在敷设管线,有的在焊接焊缝。但整个工地忙而不乱,显然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指挥官在协调这一切。
终于,鲁雪华一行看到了对面有人迎了过来,他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来的正是自己的老长官—孙里仁将军!
艰苦的野外作战和施工使得孙将军变得又黑又瘦,但目光坚定,炯炯有神,好像身体里有着用不完的活力。尽管这样,孙里仁还是军容整洁,黄呢将军制服,高腰马靴,少将银星闪闪亮。
史迪威张开双臂,热情地迎了上去,和孙里仁紧紧拥抱在一起。
“孙,见到你太高兴了!辛苦了!”老将军竟然热泪盈眶。
孙里仁眼中也是泪花闪动:“谢谢司令官的信任和支持。这几个月,部队实在太艰难了~”
史迪威用拳头捶了捶孙里仁肩膀:“还不错!结实得和美国牛仔一样!不愧是普渡大学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双料高材生,筑路工作进展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我要为你记上盟军反攻缅甸的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