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初见成效(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管怎么样,疫情的势头算是控制住了,接下来就要尽可能的组织人手全城灭鼠。
鼠疫虽然不是完全因老鼠引起,但其占据的比重很大。
只有解决了老鼠这个隐患,疫情才不会反复。
不然即便现在控制了势头,随时疫情都可能卷土重来。
大明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再有就是培养百姓们的卫生观念和意识。
只有卫生观念和意识上去了,传染病的发生次数才会降低。
要想彻底杜绝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降低对朝廷和百姓的影响。
不过这个肯定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灌输。
当初朱由榔要求士兵们不能在营帐内随地大小便解决,就花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让百姓转变观念只会更难。
但再难也得做,卫生意识上不去做什么都是白搭。
“这些日子要辛苦将士们了,等这波疫情结束之后朕会亲自给有功将士奖赏。”
“臣替将士们谢过陛下了。”
张煌言激动的说道。
“得了疫病的百姓好吃好喝好药的安排上,至于他们能否挺过这一遭就看造化了。”
虽然朱由榔十分不忍,但除了隔离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没办法,死几十几百人总比死几万几十万要好。
这个时代没有治疗鼠疫的特效药,只能采取这种措施。
“陛下仁厚,百姓们一定是看在眼里的。”
朱由榔摇了摇头道:“光是仁厚有什么用。朕听说是那些百姓吃不饱饭这才选择去掏鼠洞的。还是饿的啊!”
朱由榔十分忧愁道:“百姓们吃不饱饭是朕这个做君父的责任。晋王命人从江西、湖广调粮食吧。朕要赈济灾民。”
南京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附近的地方肯定差不了太多。
朱由榔不想看到太多人饿死,是以决定调粮食来赈济。
虽然这会减少军队的粮食,但也只是减少存粮。
而对百姓们来说可是救命粮啊!
“陛下如此仁厚,臣佩服!”
这下郑成功也感动的五体投地。
他当初主政时,也没有考虑过开仓赈济。
当然那时候情况不太一样,他只控制了南京、镇江等地。
靠的是府库中的存粮。
若是粮食发完了士兵便没得吃。
但现在天子可以从湖广、江西调集粮食,情况就好的多了。
不过郑成功还是很佩服天子,这份心胸真是富有四海者才能拥有的。
这是真正的王者。
“可以把朕列的防疫要点摘出来抄在小册子上,然后再分发给百姓们。防疫靠的是每一个人,若是只有朝廷只有朕和诸位爱卿在努力,恐怕效果也不会太好。”
朱由榔很注重培养百姓的习惯,习惯养成许多棘手的问题都能较好的解决。
“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要请示。”
张煌言思考了良久还是决定发声:“如果灾民大量拥入南京城,该如何做?”
就目前旱情来看,短时间内灾民只会越来越多。
灾民讨不到饭吃一般都会来大城。
南京的灾民只会越来越多。
南京虽然很大,但人口也很稠密。
涌入十几万灾民或许还能接受,几十万呢?上百万呢?
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张煌言虽然是兵部尚书,但心思极为细腻,操着户部的心。
承载力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光光是粮食和水,还有其他资源。
一旦城中资源无法满足要求,就会发生崩溃的现象。
朱由榔身为天子当然要考虑好得失。赈济灾民可以得人心,但也存在发生不可控事件的可能。
若是再被有心人煽动,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而且如果涌入城中的灾民数量过多也不利于防疫。
他仔细想了很久随后沉声道:“二十万,便以二十万为限。如果超过了这个数量,那还是把灾民安置在城外吧。可以帮他们搭好帐篷,也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然后在城外设立赈济点。一日两餐,就像城内一样。”
这已经是朱由榔思来想去能够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陛下圣明!”
听到这里张煌言长松了一口气。
他还担心天子会拒绝赈济这些多出的灾民。
若是那样指不定会发生易子而食这类的惨剧。
百姓们苦啊,灾年尤其如此。
张煌言实在不希望再看到百姓们活在苦难中了。
可他也明白赈济只是一时的,要想真正的让百姓们脱困还得朝廷强大起来先北伐中原击溃东虏,才能把最好的资源给到百姓。
南方的百姓是百姓,北方的又何尝不是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朱由榔其实一直觉得张煌言心思缜密可以多做一些内政方面的工作。
当初张煌言统兵也是没办法,毕竟总得有人顶起来。
现在大明军事方面的人才很多,也不需要张煌言这样一个文臣来处理过多军务了。
当然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张煌言可以先兼着,只不过可以再把户部的一些责任交到他手上。
民以食为天,张煌言应该能够完成好这个重要的工作。
当然这件事朱由榔决定晚一些跟张煌言说,等到这次旱情和疫情过去了吧。
至于文安之来到南京后也只是一个阁老的作用。
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朱由榔不好意思再让他老人家奋斗在一线。
也该培养培养新人,多给新人一些机会了。
有张煌言这个中坚在这里顶着,情况怎么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希望疫情快些过去吧,这样明军才能集中精力攻打江淮以及浙南。
只有拿下来这两块地方才能有足够精力对付两广和福建的清军。
一环套着一环,一步套着一步,朱由榔一步也不能走错。
只有把这些步骤都走对明军才能真正意义上和清军分庭抗礼。
到了那时稍稍休整一下,就可以北伐了。
朱由榔看着眼前几位忠臣良将,心中的那抹火焰又烧了起来。
大明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无论是天灾人祸都无法阻止这一刻的到来。
即使现在天空暗淡,阳光也终会穿透乌云洒满神州每一片土地。
...
...
不管怎么样,疫情的势头算是控制住了,接下来就要尽可能的组织人手全城灭鼠。
鼠疫虽然不是完全因老鼠引起,但其占据的比重很大。
只有解决了老鼠这个隐患,疫情才不会反复。
不然即便现在控制了势头,随时疫情都可能卷土重来。
大明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再有就是培养百姓们的卫生观念和意识。
只有卫生观念和意识上去了,传染病的发生次数才会降低。
要想彻底杜绝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降低对朝廷和百姓的影响。
不过这个肯定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灌输。
当初朱由榔要求士兵们不能在营帐内随地大小便解决,就花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让百姓转变观念只会更难。
但再难也得做,卫生意识上不去做什么都是白搭。
“这些日子要辛苦将士们了,等这波疫情结束之后朕会亲自给有功将士奖赏。”
“臣替将士们谢过陛下了。”
张煌言激动的说道。
“得了疫病的百姓好吃好喝好药的安排上,至于他们能否挺过这一遭就看造化了。”
虽然朱由榔十分不忍,但除了隔离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没办法,死几十几百人总比死几万几十万要好。
这个时代没有治疗鼠疫的特效药,只能采取这种措施。
“陛下仁厚,百姓们一定是看在眼里的。”
朱由榔摇了摇头道:“光是仁厚有什么用。朕听说是那些百姓吃不饱饭这才选择去掏鼠洞的。还是饿的啊!”
朱由榔十分忧愁道:“百姓们吃不饱饭是朕这个做君父的责任。晋王命人从江西、湖广调粮食吧。朕要赈济灾民。”
南京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附近的地方肯定差不了太多。
朱由榔不想看到太多人饿死,是以决定调粮食来赈济。
虽然这会减少军队的粮食,但也只是减少存粮。
而对百姓们来说可是救命粮啊!
“陛下如此仁厚,臣佩服!”
这下郑成功也感动的五体投地。
他当初主政时,也没有考虑过开仓赈济。
当然那时候情况不太一样,他只控制了南京、镇江等地。
靠的是府库中的存粮。
若是粮食发完了士兵便没得吃。
但现在天子可以从湖广、江西调集粮食,情况就好的多了。
不过郑成功还是很佩服天子,这份心胸真是富有四海者才能拥有的。
这是真正的王者。
“可以把朕列的防疫要点摘出来抄在小册子上,然后再分发给百姓们。防疫靠的是每一个人,若是只有朝廷只有朕和诸位爱卿在努力,恐怕效果也不会太好。”
朱由榔很注重培养百姓的习惯,习惯养成许多棘手的问题都能较好的解决。
“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要请示。”
张煌言思考了良久还是决定发声:“如果灾民大量拥入南京城,该如何做?”
就目前旱情来看,短时间内灾民只会越来越多。
灾民讨不到饭吃一般都会来大城。
南京的灾民只会越来越多。
南京虽然很大,但人口也很稠密。
涌入十几万灾民或许还能接受,几十万呢?上百万呢?
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张煌言虽然是兵部尚书,但心思极为细腻,操着户部的心。
承载力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光光是粮食和水,还有其他资源。
一旦城中资源无法满足要求,就会发生崩溃的现象。
朱由榔身为天子当然要考虑好得失。赈济灾民可以得人心,但也存在发生不可控事件的可能。
若是再被有心人煽动,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而且如果涌入城中的灾民数量过多也不利于防疫。
他仔细想了很久随后沉声道:“二十万,便以二十万为限。如果超过了这个数量,那还是把灾民安置在城外吧。可以帮他们搭好帐篷,也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然后在城外设立赈济点。一日两餐,就像城内一样。”
这已经是朱由榔思来想去能够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陛下圣明!”
听到这里张煌言长松了一口气。
他还担心天子会拒绝赈济这些多出的灾民。
若是那样指不定会发生易子而食这类的惨剧。
百姓们苦啊,灾年尤其如此。
张煌言实在不希望再看到百姓们活在苦难中了。
可他也明白赈济只是一时的,要想真正的让百姓们脱困还得朝廷强大起来先北伐中原击溃东虏,才能把最好的资源给到百姓。
南方的百姓是百姓,北方的又何尝不是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朱由榔其实一直觉得张煌言心思缜密可以多做一些内政方面的工作。
当初张煌言统兵也是没办法,毕竟总得有人顶起来。
现在大明军事方面的人才很多,也不需要张煌言这样一个文臣来处理过多军务了。
当然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张煌言可以先兼着,只不过可以再把户部的一些责任交到他手上。
民以食为天,张煌言应该能够完成好这个重要的工作。
当然这件事朱由榔决定晚一些跟张煌言说,等到这次旱情和疫情过去了吧。
至于文安之来到南京后也只是一个阁老的作用。
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朱由榔不好意思再让他老人家奋斗在一线。
也该培养培养新人,多给新人一些机会了。
有张煌言这个中坚在这里顶着,情况怎么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希望疫情快些过去吧,这样明军才能集中精力攻打江淮以及浙南。
只有拿下来这两块地方才能有足够精力对付两广和福建的清军。
一环套着一环,一步套着一步,朱由榔一步也不能走错。
只有把这些步骤都走对明军才能真正意义上和清军分庭抗礼。
到了那时稍稍休整一下,就可以北伐了。
朱由榔看着眼前几位忠臣良将,心中的那抹火焰又烧了起来。
大明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无论是天灾人祸都无法阻止这一刻的到来。
即使现在天空暗淡,阳光也终会穿透乌云洒满神州每一片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