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桂花糖米糕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崔氏左手把银子往外推,右手把银子往里拉,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算是应了含钏的提议,“...银子也不多,就算是贴补家用吧,等钏儿嫁人时,嫂嫂给你置办一份厚厚的嫁妆...”
含钏嗯嗯啊啊地应了是。
天儿刚大亮,含钏和崔氏将就菜粥和焦圈吃了饭,含钏独自一人到昨儿个夜里去的那条宽街时,街上摆的早点摊儿都已经收了场,空气中只留下了些许油脂与米面混合的香气。
第二日,第一声晨钟敲响,含钏早早地起来,简单洗漱收拾过,等白爷爷和白四喜都出门值守后,便揣着几文钱出了门。
天儿还没亮,不仅没亮,西边的天际还挂着几颗闪着微光的星辰。
时辰还早,可街上已有了来往的行人和小跑的马车,四五家食肆开了门,老远就能闻到馄饨煮在锅里的肉香。
披星戴月的人们聚在食肆前买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狼吞虎咽地入口,还没细嚼就囫囵吞了下去。
食肆是有店铺的,卖的都是羊肉索饼、馄饨、拉面等等需要坐下来端碗吃的,食肆边儿上则是夜里看见的练摊儿。
练摊儿卖的都是花糕、捻子、米团子,这些个提前在家做好,不需要生火开灶的东西。
来不及坐下吃早膳的人们,行色匆匆地掏两文钱买个花糕,三口两口吃完便往己定门去。
白四喜倒是没说错,这条宽街,确实是顶热闹的一条路。
有身着低品官服的老爷,也有坐在马上的侍卫武将,还有坐在马车里的勋贵侯爵,只要是上朝的、到国子监读书的、去六部点卯的,都得从这儿过。
含钏站在路边看着。
黄糖米团子的练摊儿,是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儿,朝含钏吆喝,“姑娘,来个米团吧!热乎乎、脆蹦蹦的!好吃着呢!”
含钏朝他笑了笑,“给我来一个吧。”
摊儿前挂了个素娟白绸,工工整整的隶书写了“两文一个”,含钏笑眯眯地掏出两文钱递给小伙儿。
含钏面生,小伙儿不由自主地多看了两眼。
含钏轻一挑眉,那小伙儿脖根儿到耳垂红透了。
米团是热乎乎的,今年的新米做成的,煮得恰到好处,糯到粘牙,米团子两头窄中间宽,像一只白净的米粒儿,米团子里裹了一层黄砂糖、一层黄豆面儿,最里面放着一小簇捻子和一小段油条,外糯里脆,又甜又香。
嗯...
也有不好的地方。
油条应当是昨儿晚上炸的,如今也不算非常酥脆,吃上去略显绵软。
还有一点。
米团子是拿薄得像蝉翼的纸包上的,兜不住化后粘稠的砂糖,糖水容易流到人的手上和衣袖上。
而匆匆忙忙买米团子吃的人,泰半是去国子监读书的廪生和没马车坐的低品官员,这两者都需要衣着整齐干净,且没有地方可以更换衣饰。
故而,几乎形色匆忙之人,都会选择旁边的花糕当做早点垫肚。
卖花糕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
为啥说是姑娘呢?
因为她未盘头,正散着头发卖米糕。
含钏微微蹙眉。
吃饭的营生,就不能讲求好看。
做饭的厨子,脸上不能有胡粉,头发不能散下来,指甲不能留长。整个人要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这是膳房的规矩,也是天下间当厨子的规矩。
含钏付了两文钱,又买了一块桂花蜜米糕。
齁甜了...
含钏含在嘴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若说将才的米团子勉强及格,这米糕连过关的线都摸不到!
米糕是先将新米磨成米浆,经过沉淀晾晒后脱模成米粉,铺一层筛得细细的米粉、铺一层桂花糖、再铺一层花生碎,最后用一层米粉收尾,大火蒸熟。
米糕可做桂花蜜糖馅儿的,也可做红豆泥、山药泥、芝麻白糖等等,筛过得好,米粉细腻,米糕就松软,糖调得好,夹层的馅儿就好吃不腻,很香软。
这两文钱,巴掌大的米糕,又甜又粗糙,且从蒸笼里拿出来的时间长了,有些凉,失去了刚出蒸锅的香糯绵。
含钏克制住摇头的冲动,却眼尖地发现,买了米糕的人,都会在不远处再买一杯热茶。
热茶解腻解甜,又提神醒脑。
吃米糕吃齁了,买杯一文钱的热茶,也不算大开销。
特别是过了白露,天儿渐渐凉了起来,早起的不适被一块甜得发腻的米糕和一杯滚烫清口的茶汤化解得一干二净。
市井里,学问大着呢!
含钏找了个食肆,要了一碗酸辣调糊、一杯浓醇的豆浆坐在窗口细细看。
过了五更,定己门“三通鼓”响完,宽街的练摊儿渐渐散去,含钏眼瞅着卖热茶的小伙儿收拾好了箱笼,端着小杌凳到米糕家帮忙收拾,两个人一边说一边笑,显得十分亲昵。
合着,这米糕做得这么甜稠,是为了照顾自家夫君的热茶生意!?
含钏把豆浆一口喝完,笑着摇摇头。
惹不起惹不起。
单拳难敌四手。
人家夫妻店,一个管打,一个管埋,头尾生意都做完了,该人赚钱!
含钏三口两口解决掉调糊,捧着塞了一个米团子、一只米糕、一碗调糊、一杯豆浆的圆滚滚肚子,回了铁狮子胡同。
接连几日,含钏都掐着四更天出现在宽街,又吃得肚子浑圆回白家。
崔氏张了几次口想问,却想起手上拿了含钏一个月五钱的银子,又想起这银子可是直接进了她兜里,连公爹都不知道,便强忍不问——就当是个租客吧!谁去管租客的闲事儿啊!
崔氏端着白大郎的药碗进了屋子,到底没张口问。
只心里想着,这若是放在前朝,哪家未出阁的女儿敢独自一人,天还没亮便出门晃荡的?
也就是在大魏!
就是把姑娘家的位子摆得太高了,能置产、能买屋、还能买铺面做生意...
女人都去赚钱去了,家里还要男人干啥?
崔氏看着半倚在床榻边上,瘦骨嶙峋的白大郎,微微叹了口气,垂了垂眼眸,就着袖口把夫君嘴边淌出的那缕汤药擦拭干净。
崔氏左手把银子往外推,右手把银子往里拉,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算是应了含钏的提议,“...银子也不多,就算是贴补家用吧,等钏儿嫁人时,嫂嫂给你置办一份厚厚的嫁妆...”
含钏嗯嗯啊啊地应了是。
天儿刚大亮,含钏和崔氏将就菜粥和焦圈吃了饭,含钏独自一人到昨儿个夜里去的那条宽街时,街上摆的早点摊儿都已经收了场,空气中只留下了些许油脂与米面混合的香气。
第二日,第一声晨钟敲响,含钏早早地起来,简单洗漱收拾过,等白爷爷和白四喜都出门值守后,便揣着几文钱出了门。
天儿还没亮,不仅没亮,西边的天际还挂着几颗闪着微光的星辰。
时辰还早,可街上已有了来往的行人和小跑的马车,四五家食肆开了门,老远就能闻到馄饨煮在锅里的肉香。
披星戴月的人们聚在食肆前买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狼吞虎咽地入口,还没细嚼就囫囵吞了下去。
食肆是有店铺的,卖的都是羊肉索饼、馄饨、拉面等等需要坐下来端碗吃的,食肆边儿上则是夜里看见的练摊儿。
练摊儿卖的都是花糕、捻子、米团子,这些个提前在家做好,不需要生火开灶的东西。
来不及坐下吃早膳的人们,行色匆匆地掏两文钱买个花糕,三口两口吃完便往己定门去。
白四喜倒是没说错,这条宽街,确实是顶热闹的一条路。
有身着低品官服的老爷,也有坐在马上的侍卫武将,还有坐在马车里的勋贵侯爵,只要是上朝的、到国子监读书的、去六部点卯的,都得从这儿过。
含钏站在路边看着。
黄糖米团子的练摊儿,是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儿,朝含钏吆喝,“姑娘,来个米团吧!热乎乎、脆蹦蹦的!好吃着呢!”
含钏朝他笑了笑,“给我来一个吧。”
摊儿前挂了个素娟白绸,工工整整的隶书写了“两文一个”,含钏笑眯眯地掏出两文钱递给小伙儿。
含钏面生,小伙儿不由自主地多看了两眼。
含钏轻一挑眉,那小伙儿脖根儿到耳垂红透了。
米团是热乎乎的,今年的新米做成的,煮得恰到好处,糯到粘牙,米团子两头窄中间宽,像一只白净的米粒儿,米团子里裹了一层黄砂糖、一层黄豆面儿,最里面放着一小簇捻子和一小段油条,外糯里脆,又甜又香。
嗯...
也有不好的地方。
油条应当是昨儿晚上炸的,如今也不算非常酥脆,吃上去略显绵软。
还有一点。
米团子是拿薄得像蝉翼的纸包上的,兜不住化后粘稠的砂糖,糖水容易流到人的手上和衣袖上。
而匆匆忙忙买米团子吃的人,泰半是去国子监读书的廪生和没马车坐的低品官员,这两者都需要衣着整齐干净,且没有地方可以更换衣饰。
故而,几乎形色匆忙之人,都会选择旁边的花糕当做早点垫肚。
卖花糕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
为啥说是姑娘呢?
因为她未盘头,正散着头发卖米糕。
含钏微微蹙眉。
吃饭的营生,就不能讲求好看。
做饭的厨子,脸上不能有胡粉,头发不能散下来,指甲不能留长。整个人要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这是膳房的规矩,也是天下间当厨子的规矩。
含钏付了两文钱,又买了一块桂花蜜米糕。
齁甜了...
含钏含在嘴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若说将才的米团子勉强及格,这米糕连过关的线都摸不到!
米糕是先将新米磨成米浆,经过沉淀晾晒后脱模成米粉,铺一层筛得细细的米粉、铺一层桂花糖、再铺一层花生碎,最后用一层米粉收尾,大火蒸熟。
米糕可做桂花蜜糖馅儿的,也可做红豆泥、山药泥、芝麻白糖等等,筛过得好,米粉细腻,米糕就松软,糖调得好,夹层的馅儿就好吃不腻,很香软。
这两文钱,巴掌大的米糕,又甜又粗糙,且从蒸笼里拿出来的时间长了,有些凉,失去了刚出蒸锅的香糯绵。
含钏克制住摇头的冲动,却眼尖地发现,买了米糕的人,都会在不远处再买一杯热茶。
热茶解腻解甜,又提神醒脑。
吃米糕吃齁了,买杯一文钱的热茶,也不算大开销。
特别是过了白露,天儿渐渐凉了起来,早起的不适被一块甜得发腻的米糕和一杯滚烫清口的茶汤化解得一干二净。
市井里,学问大着呢!
含钏找了个食肆,要了一碗酸辣调糊、一杯浓醇的豆浆坐在窗口细细看。
过了五更,定己门“三通鼓”响完,宽街的练摊儿渐渐散去,含钏眼瞅着卖热茶的小伙儿收拾好了箱笼,端着小杌凳到米糕家帮忙收拾,两个人一边说一边笑,显得十分亲昵。
合着,这米糕做得这么甜稠,是为了照顾自家夫君的热茶生意!?
含钏把豆浆一口喝完,笑着摇摇头。
惹不起惹不起。
单拳难敌四手。
人家夫妻店,一个管打,一个管埋,头尾生意都做完了,该人赚钱!
含钏三口两口解决掉调糊,捧着塞了一个米团子、一只米糕、一碗调糊、一杯豆浆的圆滚滚肚子,回了铁狮子胡同。
接连几日,含钏都掐着四更天出现在宽街,又吃得肚子浑圆回白家。
崔氏张了几次口想问,却想起手上拿了含钏一个月五钱的银子,又想起这银子可是直接进了她兜里,连公爹都不知道,便强忍不问——就当是个租客吧!谁去管租客的闲事儿啊!
崔氏端着白大郎的药碗进了屋子,到底没张口问。
只心里想着,这若是放在前朝,哪家未出阁的女儿敢独自一人,天还没亮便出门晃荡的?
也就是在大魏!
就是把姑娘家的位子摆得太高了,能置产、能买屋、还能买铺面做生意...
女人都去赚钱去了,家里还要男人干啥?
崔氏看着半倚在床榻边上,瘦骨嶙峋的白大郎,微微叹了口气,垂了垂眼眸,就着袖口把夫君嘴边淌出的那缕汤药擦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