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万分懊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哪知道刘逸刚进宫的时候,洛阳已经有诏命送过来,朝廷以鸿胪卿、单于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为副总管,将兵八万,讨伐叛乱的突厥各部…
刘逸在兵部衙门内得知这消息,出征的诏命中没有他的名字,刘逸异常的懊丧,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回长安为父亲行周年祭,又错过了一次出征的机会。
刘逸从领军人物的分析上总结出来,这是一次绝佳的可以立军功的机会。
关于此次领军的萧嗣业情况,刘逸也是了解的挺清楚,这是一名多年跟随父亲刘审礼的征战的骁将,可以说是父亲的老部下。
萧嗣业为梁明帝曾孙,南海王萧珣的孙子,萧鉅的儿子,曾随萧皇后入东\突厥,在突厥境内呆了多年,贞观九年归国,皇帝李世民以其知突厥的情况,下诏让他领一部归附的突厥部众,同时任鸿胪卿,兼单于都护府长史。
贞观二十年薛延陀咄摩支南奔荒谷,领大军出征漠北的大总管李世勣派遣部将萧嗣业前往招慰,因萧嗣业在胡人中的威望及所率大军的压境,咄摩支离部向萧嗣业投降。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萧嗣业继续受重用,仍然在北面所置都护府内任职。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曰,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叛乱,朝廷举大军,分南北两路讨伐西突厥,北路的主帅是苏定方,南路则由归附的两名突厥将领,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统领。此次战役萧嗣业列于任伊列道行军大总管的苏定芳指挥之下。
大唐军队抵达西北后,苏定方率军与突厥军队大战,以弱势兵力大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所领的十数万突厥大军,阿史那贺鲁众叛亲离,只率数百骑向西逃走。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阿史那贺鲁逃至石国,被石国俘虏并交给萧嗣业所领的唐军,自此,西突厥汗国亡。
显庆六年,朝廷派辽东道(初为浿江)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扶余道行军总管萧嗣业、镂方道行军总管程名振、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和含资道行军总管刘德敏率军十余万渡辽水,与平壤道(初为辽东)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平壤道(后改)大总管刘伯英再加上新罗联军,由百济故地南北合击高丽。
多次征战并立下大功的萧嗣业终于有单独领军的机会。
在征战高丽战事进行的正酣时候,一直向着大唐的回纥酋长婆闰病死,其子比栗继瀚海都督府都督位。比栗继位后,联合同罗、仆骨诸部反叛大唐,唐军被迫从高丽前线抽出一部兵力往西北进击,平定回纥人的叛乱。对安北一带情况比较熟悉的契苾何力、萧嗣业所部因此从高丽前线返回,往西北开进,进入漠北高原与回纥叛军作战。
随着回纥人的叛乱,西北的突厥人也蠢蠢欲动,有不少的部落叛乱,主要的是一些铁勒部,在军报送到长安后,朝廷马上下诏组建铁勒道行军部,以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当时刚刚到任不久,行燕然都护府都护职的刘逸父亲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率兵讨伐回纥和铁勒的叛乱。
这次战役中萧嗣业以鸿胪卿身份领为仙萼道行军总管,右屯卫将军孙仁师为副,归于刘审礼指挥之下。
这场出动十数万大军的平叛行动最终取得了胜利,回纥及铁勒、同罗、仆骨诸部最终还是乖乖地听服于大唐,薛仁贵更是以三箭射杀三名铁勒头人,迫使数万铁勒人下马投降,成就一曲“三箭定天山”的神话。刘逸的父亲刘审礼及萧嗣业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刘审礼因其卓绝的战功及在胡人中威望很高,依然领燕然都护职,总领安北的军务,并在安北之地任职十多年之久,在燕名都护府改为安北都护府、安北大都护护后一直领都护和大都护职,为大唐北疆的稳定立下的不朽的贡献,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
而作为刘审礼部下的萧嗣业,也因战功被晋职,领从三品衔的安北大都护府长史职。
这次刘审礼往安北任燕然都护府职时,刘逸的母亲刚刚怀上身子,我大唐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刘逸刚好出生,刘逸想着若自己的父亲早一年去那么大老远的安北任职,都不一定有自己,应该说有自己的这个前身了。
后来刘审礼因功被调回京,任工部尚书职,萧嗣业以长史身份暂时总领安北都护府的事务,接下来安北大都护府又降格为安北都护,再改成单于都护府,萧嗣业转任单于都护府长史,依然镇守边疆。可以说,在刘审礼任燕然都护府都护,及燕然都护府改称安北都护府刘审礼仍然任都护时候,萧嗣业一直是刘审礼的部下,并因刘审礼的赏识而官阶得到提升。
如今因是相王李轮兼着单于都护职,并不赴任,行长史职的萧嗣业是实际上的单于都护府的头号人物,以长史身份总领单于都护府内的一切事务,正三品的衔,是一名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史了。
萧嗣业一身武艺高强,胆子奇大,在军中一向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深得刘审礼的器重,而萧嗣业也对刘审礼很是感恩,刘逸想着若这次能跟着这位父亲的老部下一道作战,那很可能有显露水平的机会。刘逸猜着这位对安北事务都非常熟悉的镇边大将领军出征的话,胜利定是手到擒来的,只可惜错过了机会。
刘逸也明白,这次北边的叛乱有可能是因为西北方面突厥部落的叛乱,而致使安北境内的突厥人也蠢蠢欲动,在这个消息传递不方便的时候,北边的突厥人还不一定知道西北的叛乱已经被裴行俭平定,若是知道西北的突厥人叛乱这么轻松被平定,北面的这些突厥人投鼠忌器,不一定有胆量跟着叛乱。
可惜啊,机会为啥就老是错过呢?
只是刘逸没想到的是,这次没能出征,让他躲过了一场祸事…
;
哪知道刘逸刚进宫的时候,洛阳已经有诏命送过来,朝廷以鸿胪卿、单于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为副总管,将兵八万,讨伐叛乱的突厥各部…
刘逸在兵部衙门内得知这消息,出征的诏命中没有他的名字,刘逸异常的懊丧,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回长安为父亲行周年祭,又错过了一次出征的机会。
刘逸从领军人物的分析上总结出来,这是一次绝佳的可以立军功的机会。
关于此次领军的萧嗣业情况,刘逸也是了解的挺清楚,这是一名多年跟随父亲刘审礼的征战的骁将,可以说是父亲的老部下。
萧嗣业为梁明帝曾孙,南海王萧珣的孙子,萧鉅的儿子,曾随萧皇后入东\突厥,在突厥境内呆了多年,贞观九年归国,皇帝李世民以其知突厥的情况,下诏让他领一部归附的突厥部众,同时任鸿胪卿,兼单于都护府长史。
贞观二十年薛延陀咄摩支南奔荒谷,领大军出征漠北的大总管李世勣派遣部将萧嗣业前往招慰,因萧嗣业在胡人中的威望及所率大军的压境,咄摩支离部向萧嗣业投降。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萧嗣业继续受重用,仍然在北面所置都护府内任职。
显庆二年闰正月二十一曰,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叛乱,朝廷举大军,分南北两路讨伐西突厥,北路的主帅是苏定方,南路则由归附的两名突厥将领,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统领。此次战役萧嗣业列于任伊列道行军大总管的苏定芳指挥之下。
大唐军队抵达西北后,苏定方率军与突厥军队大战,以弱势兵力大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所领的十数万突厥大军,阿史那贺鲁众叛亲离,只率数百骑向西逃走。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阿史那贺鲁逃至石国,被石国俘虏并交给萧嗣业所领的唐军,自此,西突厥汗国亡。
显庆六年,朝廷派辽东道(初为浿江)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任雅相、扶余道行军总管萧嗣业、镂方道行军总管程名振、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和含资道行军总管刘德敏率军十余万渡辽水,与平壤道(初为辽东)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平壤道(后改)大总管刘伯英再加上新罗联军,由百济故地南北合击高丽。
多次征战并立下大功的萧嗣业终于有单独领军的机会。
在征战高丽战事进行的正酣时候,一直向着大唐的回纥酋长婆闰病死,其子比栗继瀚海都督府都督位。比栗继位后,联合同罗、仆骨诸部反叛大唐,唐军被迫从高丽前线抽出一部兵力往西北进击,平定回纥人的叛乱。对安北一带情况比较熟悉的契苾何力、萧嗣业所部因此从高丽前线返回,往西北开进,进入漠北高原与回纥叛军作战。
随着回纥人的叛乱,西北的突厥人也蠢蠢欲动,有不少的部落叛乱,主要的是一些铁勒部,在军报送到长安后,朝廷马上下诏组建铁勒道行军部,以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当时刚刚到任不久,行燕然都护府都护职的刘逸父亲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率兵讨伐回纥和铁勒的叛乱。
这次战役中萧嗣业以鸿胪卿身份领为仙萼道行军总管,右屯卫将军孙仁师为副,归于刘审礼指挥之下。
这场出动十数万大军的平叛行动最终取得了胜利,回纥及铁勒、同罗、仆骨诸部最终还是乖乖地听服于大唐,薛仁贵更是以三箭射杀三名铁勒头人,迫使数万铁勒人下马投降,成就一曲“三箭定天山”的神话。刘逸的父亲刘审礼及萧嗣业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刘审礼因其卓绝的战功及在胡人中威望很高,依然领燕然都护职,总领安北的军务,并在安北之地任职十多年之久,在燕名都护府改为安北都护府、安北大都护护后一直领都护和大都护职,为大唐北疆的稳定立下的不朽的贡献,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
而作为刘审礼部下的萧嗣业,也因战功被晋职,领从三品衔的安北大都护府长史职。
这次刘审礼往安北任燕然都护府职时,刘逸的母亲刚刚怀上身子,我大唐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刘逸刚好出生,刘逸想着若自己的父亲早一年去那么大老远的安北任职,都不一定有自己,应该说有自己的这个前身了。
后来刘审礼因功被调回京,任工部尚书职,萧嗣业以长史身份暂时总领安北都护府的事务,接下来安北大都护府又降格为安北都护,再改成单于都护府,萧嗣业转任单于都护府长史,依然镇守边疆。可以说,在刘审礼任燕然都护府都护,及燕然都护府改称安北都护府刘审礼仍然任都护时候,萧嗣业一直是刘审礼的部下,并因刘审礼的赏识而官阶得到提升。
如今因是相王李轮兼着单于都护职,并不赴任,行长史职的萧嗣业是实际上的单于都护府的头号人物,以长史身份总领单于都护府内的一切事务,正三品的衔,是一名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史了。
萧嗣业一身武艺高强,胆子奇大,在军中一向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深得刘审礼的器重,而萧嗣业也对刘审礼很是感恩,刘逸想着若这次能跟着这位父亲的老部下一道作战,那很可能有显露水平的机会。刘逸猜着这位对安北事务都非常熟悉的镇边大将领军出征的话,胜利定是手到擒来的,只可惜错过了机会。
刘逸也明白,这次北边的叛乱有可能是因为西北方面突厥部落的叛乱,而致使安北境内的突厥人也蠢蠢欲动,在这个消息传递不方便的时候,北边的突厥人还不一定知道西北的叛乱已经被裴行俭平定,若是知道西北的突厥人叛乱这么轻松被平定,北面的这些突厥人投鼠忌器,不一定有胆量跟着叛乱。
可惜啊,机会为啥就老是错过呢?
只是刘逸没想到的是,这次没能出征,让他躲过了一场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