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周东: 我和你杠上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寘鐇的封地在宁夏,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明朝时宁夏在行政上它也是属于陕西的,不单单是宁夏,就连甘肃在明朝的时候也是属于陕西管辖的。虽然如此但是在称呼上,人们却习惯性的把宁夏和甘肃单独拿出来称呼而不合陕西连在一起。这就好比明朝的辽东行都司,在行政上辽东行都司是属于山东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称呼辽东的时候说成山东辽东行都司,往往都是单独把辽东拿出来称呼。这也都是习惯使然,宁夏、甘肃这些地方以前也都是单独的行省、或府,直接归中央管辖。时间长了人们就习惯于把这些地方单独分出来称呼。
而此时整个大明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宁夏。[]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喜欢在春夏之交。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暖了,寒冷是所有军队的天敌,特别是对于普遍以温暖为主的中原来说,在冬天深入大草原和游牧民族作战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到时候恐怕光是寒冷就限制住了军队两成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春夏之交,正式中原粮食快要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作战可以保证到时候有充足的粮草供应。
而与之相反,北方的游牧民族却往往最喜欢在冬季进犯边关。春夏季节北方的游牧民族们同样也要忙于放牧,但是到了冬天由于严寒导致他们粮食紧缺,这时为了挨过严寒的冬天他们就不得不南下劫掠。
此时朱厚照正率领八万京军往陕西赶去,这里边自然也包括铁血军了。对于朱厚照来说安化王的造反是小事,从他造反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要失败。但是朱厚照对鞑靼小王子却不得不重视。作为蒙古历史上自蒙元之后最杰出的一个一位大汗,朱厚照对他可是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鞑靼小王子是一个统称,鞑靼很多大汗在大明都被称为小王子。所以如果你翻看历史书就会发现关于明朝和鞑靼的战争,里面总会提到一个鞑靼小王子。一百多年的战争,这个鞑靼小王子却一直出现,就好像这个人活了一百多年似的。其实是这个称呼没变,但是享有这个称呼的人却一直在变。
现在鞑靼的大汗叫做巴图蒙克,是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孙,正统的黄金家族后裔。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那也是根红苗正的人。巴图蒙克在成化十五年即汗位,大明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在其妻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数与瓦剌争战,击败瓦剌。结束了有明以来北方地区扰攘动乱的局面,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被誉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这个满都海哈屯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在巴图蒙克之前鞑靼的大汗是满都鲁汗,但是满都鲁汗死后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七岁的曾侄孙巴图蒙克成为故元室唯一的苗裔。满都鲁汗的第二位妻子满都海哈屯拥立巴图蒙克为大汗,被称作达延汗,人家自己也改嫁给了达延汗。这两个人之间不知道隔着多少代了,但还是相亲相恋了,牛啊。
达延汗年幼时,满都海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这也是和慈禧一号的人物。你想想一个七岁的孩子懂什么,还不是什么事情都在满都海哈屯的控制之下。不过后来达延汗成年之后,满都海哈屯主动让权了。能做到这一点,也非常人啊。达延汗即位后在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决心重建黄金家族在蒙古的绝对统治。
他们夫妻俩首先征讨瓦剌。这个时候的瓦剌已经开始衰落了。瓦剌首领也先曾僭蒙古汗位,也先死后,瓦剌仍很强大,严重威胁汗权。1481年,满都海哈屯携领幼小的达延汗进攻瓦剌,在塔斯博尔图与瓦剌激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迫使其退回西北。
其次消灭亦思马因。亦思马因是永谢布万户的领主,专横狡诈,妨碍统一,曾经挑起满都鲁汗与达延汗父亲博勒呼济农的不和,又抢走了达延汗的生母。1483年,亦思马因侵掠兀良哈三卫,达延汗夫妻俩趁机联合三卫将亦思马因打得大败而逃。1486年,达延汗派郭尔罗斯部的脱火赤少师等追杀了亦思马因,并夺回了生母。人家一家人团聚不容易啊。
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废除了元朝遗留下来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平章、知院等官职。而代替以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左右北元近两百年的“太师”终于成为了历史陈迹。1506年,达延汗征服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除汗廷直接控制的部落外,还有永谢布部、蒙郭勒津部、喀尔喀部、兀良哈部、科尔沁部以及朵颜三卫。统一了蒙古本部,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
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朱厚照就是比他多几百年的见识也不敢轻视他。
此时的巴图蒙克正率领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陕西的榆林、山西的大同、和河北的宣抚。目的只有一个,牵制大明的军队,减少安化王造反的阻力。
弘治十九年年年初,安化王朱寘鐇派自己的心腹石碧芳前往鞑靼王庭,企图与小王子结盟,但是遭到了小王子的拒绝。到了六月的时候,朱寘鐇再次前往鞑靼王庭和小王子结盟,出人意料的得到了小王子的同意。得到消息之后,朱寘鐇喜不胜收立刻加快了自己谋反的步伐。
走在大道上,看着自己浩浩荡荡的九万大军,朱寘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似乎都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想自己招手。
要说朱寘鐇此时心里最感谢的是谁,那绝对是朱厚照。因为要不是朱厚照的一封整顿三边卫所军屯的诏书,那他朱寘鐇还不会这么快就造反,也不会这么快就聚集了九万大军。当然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是造反的,他认为自己这是清君侧。
朱寘鐇的造反还得从朱厚照下旨整顿三边军屯说起。话说杨一清从京城回到陕西之后,立马下令征集了大量民夫修葺边关。之后更是从民夫之中抽调了一批精壮之辈充实边关。之后按照朱厚照事先和他商量好的计划,杨一清适时的拿出了朱厚照要求整顿三边军屯的圣旨。
三边卫所重新丈量、重新分配土地的诏书一下,立即在三边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那些普通的士兵自然是欢欣鼓舞了,但是那些当将军的可没那么高兴了。不过考虑到自己的一家老小还都在京城里当人质呢,再说就算是反抗也不见得有好果子吃,于是大部分的将领都老实的交出了土地。但是这个世上总有那么一些铤而走险的人存在。宁夏都指挥使何锦义就是这么一号人物。何锦义也造反了,并且还是和安化王一起造的反。
在处理军屯的那些人之中有一个叫做周东的小吏。这个人是谁,可能都没有什么人知道。但是此人在历史上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何锦义的造反此人可是负有直接的责任的。
周东,字伯震,号雨村,阜城人。生年不详,在历史上是卒于明武宗正德五年。成化二十年(公元一四八四年)进士。历官大理寺少卿。历史上刘瑾整顿军屯的时候,就是此人到宁夏负责宁夏的军屯工作。
自古以来京官都比这外地的官员要具有优越感,毕竟所处的环境不同吗。在京城里王公贵族满地走,但是地方上一个五品大的官都顶破天了。自然而然的京官们到地方上执行公务的时候喜好恃强凌弱,自恃自己京官的身份肆意欺凌地方官。而当年处理军屯的那一批人之中,欺负人最狠的就是这个周东了。
本来此时的周东还不是大理寺少卿,不过在朱厚照的干涉之下,此人被破格提拔为大理寺少卿。
到了边关之后,周东自认为自己也算是龙归大海、虎啸山岭了。想自己堂堂大理寺少卿到了宁夏之后,那些地方上的土鳖还不得拼了命的巴结自己。于是开始越发的狂妄。到了宁夏之后,周东立马就和何锦义杠上了。
朱寘鐇的封地在宁夏,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明朝时宁夏在行政上它也是属于陕西的,不单单是宁夏,就连甘肃在明朝的时候也是属于陕西管辖的。虽然如此但是在称呼上,人们却习惯性的把宁夏和甘肃单独拿出来称呼而不合陕西连在一起。这就好比明朝的辽东行都司,在行政上辽东行都司是属于山东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称呼辽东的时候说成山东辽东行都司,往往都是单独把辽东拿出来称呼。这也都是习惯使然,宁夏、甘肃这些地方以前也都是单独的行省、或府,直接归中央管辖。时间长了人们就习惯于把这些地方单独分出来称呼。
而此时整个大明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宁夏。[]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喜欢在春夏之交。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暖了,寒冷是所有军队的天敌,特别是对于普遍以温暖为主的中原来说,在冬天深入大草原和游牧民族作战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到时候恐怕光是寒冷就限制住了军队两成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春夏之交,正式中原粮食快要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作战可以保证到时候有充足的粮草供应。
而与之相反,北方的游牧民族却往往最喜欢在冬季进犯边关。春夏季节北方的游牧民族们同样也要忙于放牧,但是到了冬天由于严寒导致他们粮食紧缺,这时为了挨过严寒的冬天他们就不得不南下劫掠。
此时朱厚照正率领八万京军往陕西赶去,这里边自然也包括铁血军了。对于朱厚照来说安化王的造反是小事,从他造反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要失败。但是朱厚照对鞑靼小王子却不得不重视。作为蒙古历史上自蒙元之后最杰出的一个一位大汗,朱厚照对他可是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鞑靼小王子是一个统称,鞑靼很多大汗在大明都被称为小王子。所以如果你翻看历史书就会发现关于明朝和鞑靼的战争,里面总会提到一个鞑靼小王子。一百多年的战争,这个鞑靼小王子却一直出现,就好像这个人活了一百多年似的。其实是这个称呼没变,但是享有这个称呼的人却一直在变。
现在鞑靼的大汗叫做巴图蒙克,是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孙,正统的黄金家族后裔。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那也是根红苗正的人。巴图蒙克在成化十五年即汗位,大明人因其年幼而称为小王子。在其妻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数与瓦剌争战,击败瓦剌。结束了有明以来北方地区扰攘动乱的局面,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被誉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这个满都海哈屯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在巴图蒙克之前鞑靼的大汗是满都鲁汗,但是满都鲁汗死后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七岁的曾侄孙巴图蒙克成为故元室唯一的苗裔。满都鲁汗的第二位妻子满都海哈屯拥立巴图蒙克为大汗,被称作达延汗,人家自己也改嫁给了达延汗。这两个人之间不知道隔着多少代了,但还是相亲相恋了,牛啊。
达延汗年幼时,满都海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这也是和慈禧一号的人物。你想想一个七岁的孩子懂什么,还不是什么事情都在满都海哈屯的控制之下。不过后来达延汗成年之后,满都海哈屯主动让权了。能做到这一点,也非常人啊。达延汗即位后在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决心重建黄金家族在蒙古的绝对统治。
他们夫妻俩首先征讨瓦剌。这个时候的瓦剌已经开始衰落了。瓦剌首领也先曾僭蒙古汗位,也先死后,瓦剌仍很强大,严重威胁汗权。1481年,满都海哈屯携领幼小的达延汗进攻瓦剌,在塔斯博尔图与瓦剌激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迫使其退回西北。
其次消灭亦思马因。亦思马因是永谢布万户的领主,专横狡诈,妨碍统一,曾经挑起满都鲁汗与达延汗父亲博勒呼济农的不和,又抢走了达延汗的生母。1483年,亦思马因侵掠兀良哈三卫,达延汗夫妻俩趁机联合三卫将亦思马因打得大败而逃。1486年,达延汗派郭尔罗斯部的脱火赤少师等追杀了亦思马因,并夺回了生母。人家一家人团聚不容易啊。
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废除了元朝遗留下来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平章、知院等官职。而代替以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左右北元近两百年的“太师”终于成为了历史陈迹。1506年,达延汗征服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除汗廷直接控制的部落外,还有永谢布部、蒙郭勒津部、喀尔喀部、兀良哈部、科尔沁部以及朵颜三卫。统一了蒙古本部,后人称其为蒙古的“中兴之主”。
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朱厚照就是比他多几百年的见识也不敢轻视他。
此时的巴图蒙克正率领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进攻陕西的榆林、山西的大同、和河北的宣抚。目的只有一个,牵制大明的军队,减少安化王造反的阻力。
弘治十九年年年初,安化王朱寘鐇派自己的心腹石碧芳前往鞑靼王庭,企图与小王子结盟,但是遭到了小王子的拒绝。到了六月的时候,朱寘鐇再次前往鞑靼王庭和小王子结盟,出人意料的得到了小王子的同意。得到消息之后,朱寘鐇喜不胜收立刻加快了自己谋反的步伐。
走在大道上,看着自己浩浩荡荡的九万大军,朱寘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似乎都已经看到了胜利在想自己招手。
要说朱寘鐇此时心里最感谢的是谁,那绝对是朱厚照。因为要不是朱厚照的一封整顿三边卫所军屯的诏书,那他朱寘鐇还不会这么快就造反,也不会这么快就聚集了九万大军。当然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是造反的,他认为自己这是清君侧。
朱寘鐇的造反还得从朱厚照下旨整顿三边军屯说起。话说杨一清从京城回到陕西之后,立马下令征集了大量民夫修葺边关。之后更是从民夫之中抽调了一批精壮之辈充实边关。之后按照朱厚照事先和他商量好的计划,杨一清适时的拿出了朱厚照要求整顿三边军屯的圣旨。
三边卫所重新丈量、重新分配土地的诏书一下,立即在三边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那些普通的士兵自然是欢欣鼓舞了,但是那些当将军的可没那么高兴了。不过考虑到自己的一家老小还都在京城里当人质呢,再说就算是反抗也不见得有好果子吃,于是大部分的将领都老实的交出了土地。但是这个世上总有那么一些铤而走险的人存在。宁夏都指挥使何锦义就是这么一号人物。何锦义也造反了,并且还是和安化王一起造的反。
在处理军屯的那些人之中有一个叫做周东的小吏。这个人是谁,可能都没有什么人知道。但是此人在历史上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何锦义的造反此人可是负有直接的责任的。
周东,字伯震,号雨村,阜城人。生年不详,在历史上是卒于明武宗正德五年。成化二十年(公元一四八四年)进士。历官大理寺少卿。历史上刘瑾整顿军屯的时候,就是此人到宁夏负责宁夏的军屯工作。
自古以来京官都比这外地的官员要具有优越感,毕竟所处的环境不同吗。在京城里王公贵族满地走,但是地方上一个五品大的官都顶破天了。自然而然的京官们到地方上执行公务的时候喜好恃强凌弱,自恃自己京官的身份肆意欺凌地方官。而当年处理军屯的那一批人之中,欺负人最狠的就是这个周东了。
本来此时的周东还不是大理寺少卿,不过在朱厚照的干涉之下,此人被破格提拔为大理寺少卿。
到了边关之后,周东自认为自己也算是龙归大海、虎啸山岭了。想自己堂堂大理寺少卿到了宁夏之后,那些地方上的土鳖还不得拼了命的巴结自己。于是开始越发的狂妄。到了宁夏之后,周东立马就和何锦义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