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官至翰林学士。
期间呈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
此后不久,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
不过解缙为人年轻气盛,无官场之圆滑,肆无忌惮,早同僚诬陷,很快就惹得朱元璋不喜。
被贬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
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
朱元璋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虽然解缙离开了,但他在京师的名声也算是打开了。
吕氏之所以提到解缙,也是因为解缙的学问非常深厚,在诸多方面都有涉及,尤其是在律法这块,曾经得到过陛下的奖赏。
现如今看到自己儿子在律法修订上遇到了难题,所以就提到了此人。
朱允炆也是听说过解缙的名声,闻言道:“只是娘亲,我与此人不熟,贸然去请的话,是不是过于唐突了。”
吕氏笑着笑道:“炆儿却是钻了牛角尖,无论如何,你都是当今皇孙,往后亲王,一介书生,且无官职在身,还没到亲自去请的地步。”
“这文人跟文人之间,多数都是相熟的,你且让黄子澄修书一封过去,自然就知晓了结果。”
“只是这解缙年少轻狂,在朝堂上有不少对手,若是真请来,极为容易被上奏针对,这些你可要想好了。”
“在这一点上,你定然要跟太孙殿下讲述清楚,否则到时候你作为举荐者,也容易被牵扯上,遭陛下训斥。”
“陛下去年责罚解缙回乡,你找太孙殿下举荐的时候,也当说明此事,莫到时候出了岔子,让太孙殿下误会,坏了兄弟间的关系。”
女子的心思,向来要比男子细腻许多,更何况如吕氏这般精明。
一句句条理清楚,不仅把握个中关键,还使得朱允炆与此避开干系,更为重要的是,吕氏抓住了太孙殿下求贤若渴的想法。
解缙在很多官员的眼中,可不是什么好人,仗着自己的才学,肆意批判,不留余地,弄得本来就人人自危的朝堂,更加惊险。
这当然是要抱团干他。
吕氏眼中光彩流转,提出这个法子,也不知究竟如何作想。
朱允炆听完后,恍然大悟,而后随口赞许道:“娘亲对这朝堂上的事情,真是清楚。”
“还好有娘亲,不然孩儿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吕氏微笑的面容,顿时有些僵硬起来。
后宫不得干政。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铁律,不过马皇后是个例外。
而在吕氏成为太子妃的时候,自然就把自己当成未来的马皇后。
所以对于朝野内外的事情,颇多关注,偶尔与父亲的见面,对于政事也有不少了解。
吕氏看了看朱允炆天真模样,心下思索一番后,笑着说道:“娘亲哪里了解朝堂上的事情呢,不过这解缙过于出名,在京师的声望可不小。”
“娘亲也是去年正旦,在对联的时候,听说了解缙小时候的故事,这才尤为印象深刻。”
朱允炆闻言,想了一下道:“娘亲说的是那竹子和书的对联吧,我也听说了,这解缙的确才思敏捷。”
这个故事在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中进士的时候广为流传。
解缙小时候家境贫寒,七岁那年正旦,解缙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外千竿竹,屋内万卷书。
这副春联对仗工整,文笔端庄,吸引了不少读书人。
隔壁家的富绅见穷人比他还神气,憋了一肚子气,竟派人把竹子都砍掉了,想给解缙来个难堪。
解缙当然明白富绅的用心,随即取来笔砚,在春联下各添了一字,变成:门外千竿竹短,屋内万卷书长。
富绅更加恼火,干脆叫人把竹子连根挖掉了,心想,这回看你这个毛孩子还有什么能耐。
聪明的解缙连想都没有多想,在春联下挥笔又添了两字。
这两个字一添,富绅直接傻眼,再也想不出别的鬼点子了,只好自认倒霉。
解缙添的两个字是“无”和“存”,这幅对联就成为:门外千竿竹短无,屋内万卷书长存。
也是因此,七岁神通解缙之名,开始广为流传。
直到中了进士后,这件事便成为京师个茶酒楼争相谈论的焦点。
吕氏深知自家孩子的脾性,若是跟他将什么大道理,或者叮嘱不要外传什么的,反而容易引起相反的效果。
于是就借助这件事,将朱允炆的注意力转开。
这般一来,即便是朱允炆被问起,也不会被关注到自己的身上。
“行,这几天孩儿找个时间,去问问大哥看看可行与否。”
......
“弹劾大孙麾下商会的奏章还有多少,全拿过来。”
华盖殿中,朱元璋冷冷的说道。
今日在早朝的时候,他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虽然很细微,可干了二十五年皇帝,在这奉天殿中,早朝,午朝,晚朝。
少则一次,多则三次。
已经是召开了上万次朝会的朱元璋,对于每个细节,已经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而今日的早朝,明显有些异样。
果然,下了朝会后,大量的奏章呈上。
这些奏章,并没有在早朝前过来,而是在早朝后才过来,其中的意思非常明显。
那就是要避开大孙。
这些奏章,并非是朝堂上的大臣上奏的,而是来源于大明全国各地。
而不同的地方,就能约好了一样,几乎所有的奏章,都是在今日呈现。
这就是约好了。
内容大同小异,清一色弹劾群英商会与民争利,不当得利,违法乱纪,囤货居奇,投机倒把......
几乎跟商人有关的罪名,全都给按上了,一些朱元璋自己都从大明律中忘记的,也都给挖出来了。
真可谓是,极为细心。
随着陛下的吩咐,大量的奏章都被搜集过来,刘和安排着宦官进行清点。
“总共有多少本弹劾大孙商会的奏章。”朱元璋冷冷的问道。
刘和听着这语气,就知道现在的陛下,已经是处于盛怒之中了,连忙道:“回禀陛下,总过有八百六十七本。”
朱元璋厉声道:“好,好,好!”
“咱大明,郡县共计一千四百二十七座,弹劾咱大孙的奏章,就有八百六十七本,这都已经是过半数了。”
“这天下,还是咱大明的天下吗!”
“看来大孙的商会,是触动了不少人的钱袋子,他们开始慌了,他们要集结所有的力量,来对抗咱。”
“那就让咱看看,你们,到底是有多么厉害!”
与此同时,坤宁宫中,朱英也得到了不好的消息。
“殿下,先前联系的那些贵族,突然开始反悔,咱们在大明之外的商会分部,多地遭到打压。”
“有人已经将群英商会为殿下所掌的事情,传遍西域,大漠,草原各部。”
“现在外界留言,群英商会便是大明用来打探各部的细作,在域外的买卖,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干扰。”
叶月清是第一次,面色如此焦急的汇报。
显然这次的事情,出现得非常突然,以至于没给到任何的反应时间。
尤其是之前联合各贵族给高丽输送粮食的事,现在大概率要黄了。
朱英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辣,语气极为平静的说道:“看来这是有人,不想让咱们好过呀。”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廷试与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读中秘书,同年,官至翰林学士。
期间呈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并赏褒善政。
此后不久,再次呈上《太平十策》进言。
不过解缙为人年轻气盛,无官场之圆滑,肆无忌惮,早同僚诬陷,很快就惹得朱元璋不喜。
被贬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韩国公李善长因罪被朱元璋处死,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他又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
历陈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处罚,对此怀恨在心。
朱元璋认为解缙还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众臣攻击的对象。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虽然解缙离开了,但他在京师的名声也算是打开了。
吕氏之所以提到解缙,也是因为解缙的学问非常深厚,在诸多方面都有涉及,尤其是在律法这块,曾经得到过陛下的奖赏。
现如今看到自己儿子在律法修订上遇到了难题,所以就提到了此人。
朱允炆也是听说过解缙的名声,闻言道:“只是娘亲,我与此人不熟,贸然去请的话,是不是过于唐突了。”
吕氏笑着笑道:“炆儿却是钻了牛角尖,无论如何,你都是当今皇孙,往后亲王,一介书生,且无官职在身,还没到亲自去请的地步。”
“这文人跟文人之间,多数都是相熟的,你且让黄子澄修书一封过去,自然就知晓了结果。”
“只是这解缙年少轻狂,在朝堂上有不少对手,若是真请来,极为容易被上奏针对,这些你可要想好了。”
“在这一点上,你定然要跟太孙殿下讲述清楚,否则到时候你作为举荐者,也容易被牵扯上,遭陛下训斥。”
“陛下去年责罚解缙回乡,你找太孙殿下举荐的时候,也当说明此事,莫到时候出了岔子,让太孙殿下误会,坏了兄弟间的关系。”
女子的心思,向来要比男子细腻许多,更何况如吕氏这般精明。
一句句条理清楚,不仅把握个中关键,还使得朱允炆与此避开干系,更为重要的是,吕氏抓住了太孙殿下求贤若渴的想法。
解缙在很多官员的眼中,可不是什么好人,仗着自己的才学,肆意批判,不留余地,弄得本来就人人自危的朝堂,更加惊险。
这当然是要抱团干他。
吕氏眼中光彩流转,提出这个法子,也不知究竟如何作想。
朱允炆听完后,恍然大悟,而后随口赞许道:“娘亲对这朝堂上的事情,真是清楚。”
“还好有娘亲,不然孩儿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吕氏微笑的面容,顿时有些僵硬起来。
后宫不得干政。
这是朱元璋定下的铁律,不过马皇后是个例外。
而在吕氏成为太子妃的时候,自然就把自己当成未来的马皇后。
所以对于朝野内外的事情,颇多关注,偶尔与父亲的见面,对于政事也有不少了解。
吕氏看了看朱允炆天真模样,心下思索一番后,笑着说道:“娘亲哪里了解朝堂上的事情呢,不过这解缙过于出名,在京师的声望可不小。”
“娘亲也是去年正旦,在对联的时候,听说了解缙小时候的故事,这才尤为印象深刻。”
朱允炆闻言,想了一下道:“娘亲说的是那竹子和书的对联吧,我也听说了,这解缙的确才思敏捷。”
这个故事在洪武二十一年,解缙中进士的时候广为流传。
解缙小时候家境贫寒,七岁那年正旦,解缙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外千竿竹,屋内万卷书。
这副春联对仗工整,文笔端庄,吸引了不少读书人。
隔壁家的富绅见穷人比他还神气,憋了一肚子气,竟派人把竹子都砍掉了,想给解缙来个难堪。
解缙当然明白富绅的用心,随即取来笔砚,在春联下各添了一字,变成:门外千竿竹短,屋内万卷书长。
富绅更加恼火,干脆叫人把竹子连根挖掉了,心想,这回看你这个毛孩子还有什么能耐。
聪明的解缙连想都没有多想,在春联下挥笔又添了两字。
这两个字一添,富绅直接傻眼,再也想不出别的鬼点子了,只好自认倒霉。
解缙添的两个字是“无”和“存”,这幅对联就成为:门外千竿竹短无,屋内万卷书长存。
也是因此,七岁神通解缙之名,开始广为流传。
直到中了进士后,这件事便成为京师个茶酒楼争相谈论的焦点。
吕氏深知自家孩子的脾性,若是跟他将什么大道理,或者叮嘱不要外传什么的,反而容易引起相反的效果。
于是就借助这件事,将朱允炆的注意力转开。
这般一来,即便是朱允炆被问起,也不会被关注到自己的身上。
“行,这几天孩儿找个时间,去问问大哥看看可行与否。”
......
“弹劾大孙麾下商会的奏章还有多少,全拿过来。”
华盖殿中,朱元璋冷冷的说道。
今日在早朝的时候,他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虽然很细微,可干了二十五年皇帝,在这奉天殿中,早朝,午朝,晚朝。
少则一次,多则三次。
已经是召开了上万次朝会的朱元璋,对于每个细节,已经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而今日的早朝,明显有些异样。
果然,下了朝会后,大量的奏章呈上。
这些奏章,并没有在早朝前过来,而是在早朝后才过来,其中的意思非常明显。
那就是要避开大孙。
这些奏章,并非是朝堂上的大臣上奏的,而是来源于大明全国各地。
而不同的地方,就能约好了一样,几乎所有的奏章,都是在今日呈现。
这就是约好了。
内容大同小异,清一色弹劾群英商会与民争利,不当得利,违法乱纪,囤货居奇,投机倒把......
几乎跟商人有关的罪名,全都给按上了,一些朱元璋自己都从大明律中忘记的,也都给挖出来了。
真可谓是,极为细心。
随着陛下的吩咐,大量的奏章都被搜集过来,刘和安排着宦官进行清点。
“总共有多少本弹劾大孙商会的奏章。”朱元璋冷冷的问道。
刘和听着这语气,就知道现在的陛下,已经是处于盛怒之中了,连忙道:“回禀陛下,总过有八百六十七本。”
朱元璋厉声道:“好,好,好!”
“咱大明,郡县共计一千四百二十七座,弹劾咱大孙的奏章,就有八百六十七本,这都已经是过半数了。”
“这天下,还是咱大明的天下吗!”
“看来大孙的商会,是触动了不少人的钱袋子,他们开始慌了,他们要集结所有的力量,来对抗咱。”
“那就让咱看看,你们,到底是有多么厉害!”
与此同时,坤宁宫中,朱英也得到了不好的消息。
“殿下,先前联系的那些贵族,突然开始反悔,咱们在大明之外的商会分部,多地遭到打压。”
“有人已经将群英商会为殿下所掌的事情,传遍西域,大漠,草原各部。”
“现在外界留言,群英商会便是大明用来打探各部的细作,在域外的买卖,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干扰。”
叶月清是第一次,面色如此焦急的汇报。
显然这次的事情,出现得非常突然,以至于没给到任何的反应时间。
尤其是之前联合各贵族给高丽输送粮食的事,现在大概率要黄了。
朱英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狠辣,语气极为平静的说道:“看来这是有人,不想让咱们好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