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驱狼吞虎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陆裕勋之死翘动广西风云变幻,得到从汉口传来的噩耗后,丧子之痛的陆荣廷马上召集他麾下最亲厚信赖的二十多名重要将领,以“如有违异,饮弹而死”的毒誓,开始了广西的反袁之路。
到底是谁做的?这成了一个历史未解之谜。时人多认为就像宋教仁一样,陆裕勋也是袁氏下令暗杀的。但是这不合情理,因为对袁氏的大计来说是反作用,这两个人死的时候都是他最需要稳定的时候。
当年,宋教仁被刺之后,临终之际致电袁世凯说:“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从他的遗言看,宋教仁并没有把袁世凯看作幕后主使。而袁世凯听到他的死时愕然说:“…国民党失去宋遯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言下之意,宋教仁至少可以说话(交流),比其它国家党人好要交道得多。
张汉卿相信谁得益谁就最有嫌疑的原则,他马上锁定了国民党,这种下三滥的事他们不是做不出来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局势乱起来,他们擅长乱中取胜。----宋教仁之死,孙逸仙少了一个党内最有威望的人,奠定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还能嫁祸袁世凯,从而举起“二次革命”的大旗。不然,哪来的借口来挑起已经准备与袁世凯分割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国民党员呢?
至于陆裕勋本人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在这个关口死掉,袁世凯是第一怀疑对象。既落下杀害部属之子的恶名,又成功地让广西跟着广东、云南的步调反袁,可谓是一着成本极低的妙棋。
从政治的角度,袁世凯没必要做这种事。正如陆裕勋所判断,他要预防陆荣廷反水,完全可以拒绝陆裕勋的离开嘛,何必要把事做绝、逼得陆荣廷非得翻脸不可?这可不是正常人能够作出来的判断,何况作为民国第一大枭雄的袁世凯。
反袁的一众中,蔡锷的人品可以担保他不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从他义无勇顾就知道,他根本没担心过陆荣廷,从他直击四川、湖南而未去稳定云南后方可知。除此之外,也只有国民党益处最大了。
不过即使嫁祸与己的作法再拙劣,老袁也是有口说不出。陆裕勋之死让他非常被动,不管用什么言辞来分辨都显得很苍白,这个锅他背定了。粤桂滇川连成一片直下湖南,西南局面已不受控制。自称帝以来,老袁第一次发觉自己走到了死胡同里。
心情不好时,连民俗都碍眼。当时,刚好春节过后,元宵节临近。北京的大街小巷摆满了各种元宵。叫卖元宵之声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有一日,袁世凯乘“龙辇”从街上经过,听见小贩“卖元宵!卖元宵”的喊声觉得很不祥。这不是在喊我袁世凯“袁消”吗?于是,就严令改名为汤圆,以为避讳。
可是光这样也不顶用啊,势力所及之处,汤圆可以替代元宵,可是南方仍叫“元宵”,洪宪皇帝就无可奈何了。在四面楚歌之时,袁世凯想到了向他表忠心的张作霖,他要求张作霖出兵湖南,并许诺以后可以封公封侯。这是袁世凯最后的一棵救命稻草了。
2月间,袁世凯召张作霖入京商讨南征问题。为此,他的幕僚人物不乏有远见之人,劝说袁世凯说:“张作霖狼子野心,一向被称为东北强人。如果再被他乘机得势,将来尾大不掉,要对付他就麻烦了。”
袁世凯捋须长叹:“虎会嗜人,狼也会咬人,我焉能不知张作霖的为人?为什么东北三省中吉林、黑龙江早就定下了督理人选,恰恰只有奉天被搁置了几年都没有定下来?还不是怕他一家独大?但是要对付蔡锷这只虎,需要驱动张作霖这条狼啊。”
其实北京城内的大小事情,张汉卿与搞特务工作顺风顺水的高纪毅都源源不断地告知了远在奉天的张作霖。凭着对历史大方向的完全掌握,张汉卿精准地预测到袁世凯所有的步骤,并把分析及应对办法不间断地通知了张作霖。以至于张作霖身在关外,却比当时中国任何一人都清楚中枢随后的每一步,应对也十分得体。
这让他对自己的这个长子张汉卿深为叹服,也就十分担心长子的安全----父子俩之前早已经统一了认识,都决定要在这场风波中捞足了好处。当然越是如此,张汉卿的质子价值也就越显重要。有蔡锷成功脱逃的案例在前,也有陆裕勋的前车之鉴,袁世凯对他的防备也是加大了力度,当然名义上是妥善护卫他的安全。
真要离开北京,张汉卿其实还是有些办法的,但这样做的坏处更大:一是本来可以安然等到6月老袁殡天的那刻而完全没有生命之虞,二来没有捞取任何好处,张作霖还将被迫承受袁世凯的愤怒----北洋系统在北京以及关外还是满有实力的,随便一个指令,张作霖相信无论是同城的冯德麟还是隔省相望的吉林将军孟恩远、热河都统姜桂题,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刀。
捞足了好处再走,以袁的机警,是会格外警惕张汉卿的。在这种天罗地网之下如何在合适的时候安全逃离,将严重考验张汉卿的智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张作霖反对南征,以前的种种伪装与诚信将荡然无存,张汉卿还有杀身之祸,对自己关外势力的负面影响亦未可知;可如果同意调遣,张作霖的前番努力都要化为乌有,他的起家二十七师还要作为前驱去冲锋陷阵,白白为他人做嫁衣裳。不但如此,之前父子俩定下的对老袁称帝做戏之举会变成名符其实的“保皇派”,按照张汉卿之前屡次分析的北洋前途看,这可不是好征兆----他一直认为袁世凯会失败、北洋会分裂,老张很想亲口听到小张对局势的判断。
不太清楚张汉卿想如何做且听到陆裕勋之死,张作霖还是有些小紧张的。对老袁的催促,他一方面准备以准备仓促为借口拖延,另一方面也按张汉卿的意思亲临北京向老袁面陈,以打消他对自己的怀疑。尽管兵马未动,这三军统帅可是亲自来了,足以说明对大总统的忠诚了吧?
张作霖此次来京,足足带了一营的卫队,借口是京城局势紧张。其实他还有另位一个想法:如果张汉卿不能够尽快回奉,就再留一些人在他旁边以策应安全。只有乱世,才能真正体会上阵父子兵的那份倚助。
与上次相同,王揖唐在坐。
望着张汉卿狡黠的笑,张作霖一本正经地说:“我这次来京的事情,你也许已经知道了。大总统皇帝即将派我去湖南剿灭云南乱匪,此去相隔万里,后面的事情,就需要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张汉卿接口说:“湖南太远,又听说潮湿闷热,父亲常住东北寒冷之地,只怕不太习惯。再者,儿子虽然没有打过仗,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还是懂的。不知道父亲这些准备得怎么样了?现在二十七师还穿着厚棉袄吧?听说湖南已经是仅穿一件长袖了,这军服短期内只怕不好筹措吧?”老爸不好直接要粮饷,作儿子的自然要适时提起话头。
陆裕勋之死翘动广西风云变幻,得到从汉口传来的噩耗后,丧子之痛的陆荣廷马上召集他麾下最亲厚信赖的二十多名重要将领,以“如有违异,饮弹而死”的毒誓,开始了广西的反袁之路。
到底是谁做的?这成了一个历史未解之谜。时人多认为就像宋教仁一样,陆裕勋也是袁氏下令暗杀的。但是这不合情理,因为对袁氏的大计来说是反作用,这两个人死的时候都是他最需要稳定的时候。
当年,宋教仁被刺之后,临终之际致电袁世凯说:“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从他的遗言看,宋教仁并没有把袁世凯看作幕后主使。而袁世凯听到他的死时愕然说:“…国民党失去宋遯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言下之意,宋教仁至少可以说话(交流),比其它国家党人好要交道得多。
张汉卿相信谁得益谁就最有嫌疑的原则,他马上锁定了国民党,这种下三滥的事他们不是做不出来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局势乱起来,他们擅长乱中取胜。----宋教仁之死,孙逸仙少了一个党内最有威望的人,奠定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还能嫁祸袁世凯,从而举起“二次革命”的大旗。不然,哪来的借口来挑起已经准备与袁世凯分割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国民党员呢?
至于陆裕勋本人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在这个关口死掉,袁世凯是第一怀疑对象。既落下杀害部属之子的恶名,又成功地让广西跟着广东、云南的步调反袁,可谓是一着成本极低的妙棋。
从政治的角度,袁世凯没必要做这种事。正如陆裕勋所判断,他要预防陆荣廷反水,完全可以拒绝陆裕勋的离开嘛,何必要把事做绝、逼得陆荣廷非得翻脸不可?这可不是正常人能够作出来的判断,何况作为民国第一大枭雄的袁世凯。
反袁的一众中,蔡锷的人品可以担保他不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从他义无勇顾就知道,他根本没担心过陆荣廷,从他直击四川、湖南而未去稳定云南后方可知。除此之外,也只有国民党益处最大了。
不过即使嫁祸与己的作法再拙劣,老袁也是有口说不出。陆裕勋之死让他非常被动,不管用什么言辞来分辨都显得很苍白,这个锅他背定了。粤桂滇川连成一片直下湖南,西南局面已不受控制。自称帝以来,老袁第一次发觉自己走到了死胡同里。
心情不好时,连民俗都碍眼。当时,刚好春节过后,元宵节临近。北京的大街小巷摆满了各种元宵。叫卖元宵之声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有一日,袁世凯乘“龙辇”从街上经过,听见小贩“卖元宵!卖元宵”的喊声觉得很不祥。这不是在喊我袁世凯“袁消”吗?于是,就严令改名为汤圆,以为避讳。
可是光这样也不顶用啊,势力所及之处,汤圆可以替代元宵,可是南方仍叫“元宵”,洪宪皇帝就无可奈何了。在四面楚歌之时,袁世凯想到了向他表忠心的张作霖,他要求张作霖出兵湖南,并许诺以后可以封公封侯。这是袁世凯最后的一棵救命稻草了。
2月间,袁世凯召张作霖入京商讨南征问题。为此,他的幕僚人物不乏有远见之人,劝说袁世凯说:“张作霖狼子野心,一向被称为东北强人。如果再被他乘机得势,将来尾大不掉,要对付他就麻烦了。”
袁世凯捋须长叹:“虎会嗜人,狼也会咬人,我焉能不知张作霖的为人?为什么东北三省中吉林、黑龙江早就定下了督理人选,恰恰只有奉天被搁置了几年都没有定下来?还不是怕他一家独大?但是要对付蔡锷这只虎,需要驱动张作霖这条狼啊。”
其实北京城内的大小事情,张汉卿与搞特务工作顺风顺水的高纪毅都源源不断地告知了远在奉天的张作霖。凭着对历史大方向的完全掌握,张汉卿精准地预测到袁世凯所有的步骤,并把分析及应对办法不间断地通知了张作霖。以至于张作霖身在关外,却比当时中国任何一人都清楚中枢随后的每一步,应对也十分得体。
这让他对自己的这个长子张汉卿深为叹服,也就十分担心长子的安全----父子俩之前早已经统一了认识,都决定要在这场风波中捞足了好处。当然越是如此,张汉卿的质子价值也就越显重要。有蔡锷成功脱逃的案例在前,也有陆裕勋的前车之鉴,袁世凯对他的防备也是加大了力度,当然名义上是妥善护卫他的安全。
真要离开北京,张汉卿其实还是有些办法的,但这样做的坏处更大:一是本来可以安然等到6月老袁殡天的那刻而完全没有生命之虞,二来没有捞取任何好处,张作霖还将被迫承受袁世凯的愤怒----北洋系统在北京以及关外还是满有实力的,随便一个指令,张作霖相信无论是同城的冯德麟还是隔省相望的吉林将军孟恩远、热河都统姜桂题,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刀。
捞足了好处再走,以袁的机警,是会格外警惕张汉卿的。在这种天罗地网之下如何在合适的时候安全逃离,将严重考验张汉卿的智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张作霖反对南征,以前的种种伪装与诚信将荡然无存,张汉卿还有杀身之祸,对自己关外势力的负面影响亦未可知;可如果同意调遣,张作霖的前番努力都要化为乌有,他的起家二十七师还要作为前驱去冲锋陷阵,白白为他人做嫁衣裳。不但如此,之前父子俩定下的对老袁称帝做戏之举会变成名符其实的“保皇派”,按照张汉卿之前屡次分析的北洋前途看,这可不是好征兆----他一直认为袁世凯会失败、北洋会分裂,老张很想亲口听到小张对局势的判断。
不太清楚张汉卿想如何做且听到陆裕勋之死,张作霖还是有些小紧张的。对老袁的催促,他一方面准备以准备仓促为借口拖延,另一方面也按张汉卿的意思亲临北京向老袁面陈,以打消他对自己的怀疑。尽管兵马未动,这三军统帅可是亲自来了,足以说明对大总统的忠诚了吧?
张作霖此次来京,足足带了一营的卫队,借口是京城局势紧张。其实他还有另位一个想法:如果张汉卿不能够尽快回奉,就再留一些人在他旁边以策应安全。只有乱世,才能真正体会上阵父子兵的那份倚助。
与上次相同,王揖唐在坐。
望着张汉卿狡黠的笑,张作霖一本正经地说:“我这次来京的事情,你也许已经知道了。大总统皇帝即将派我去湖南剿灭云南乱匪,此去相隔万里,后面的事情,就需要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张汉卿接口说:“湖南太远,又听说潮湿闷热,父亲常住东北寒冷之地,只怕不太习惯。再者,儿子虽然没有打过仗,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还是懂的。不知道父亲这些准备得怎么样了?现在二十七师还穿着厚棉袄吧?听说湖南已经是仅穿一件长袖了,这军服短期内只怕不好筹措吧?”老爸不好直接要粮饷,作儿子的自然要适时提起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