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皆大欢喜的交易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据战后解密,在1914年到1917年的大战期间,俄国工厂共制造了5800万发炮弹,然而,其前线炮弹的年需要量达到了5000万发。因为工业的生产能力不足(俄国本来工业基础就差,更主要的是成年人都上战场了,工业生产与后勤保障能力严重不足),俄国政|府不得不把炮弹的生产订货交给国外。在大战期间在国外订货生产的口径为3英寸的炮弹共有5600万发,实际运送到俄国的大约有1300万发,即四分之一不到。因而,俄国军队在整个大战期间都感到军需物资严重缺乏。这就导致了俄军的师部主官不得不将火炮的日均发射数控制在5至10发,而沙俄士兵们的日记更是抱怨“德国发二十发炮弹,我们只能回击一发”这样的情况。
到后来,缺乏必要武器,只能用无数士兵的血肉去抵挡德国军队的攻击。
英法美等盟友不是没帮忙,可是缺乏合适的港口,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援助。此外,或许他们还存着一个小心思,那就是让德俄两个强国在东线死磕,以在战后争夺话语权。而俄国刚从农奴制转变成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军工实力并不强,在举国动员参战之后,它的工业虚弱的弊端便立刻显现了,它甚至向东方实力更弱的日本买炮弹。
还有步枪也是一样:俄军步枪缺口在每年300万支左右,甚至不惜重金向日本买38式步枪;前线每年需30亿发子弹,年生产能力却只有5亿发。
奉系军队,包括北洋军队,几乎全部的炮兵都使用75MM炮弹,正好是3英寸口径大炮所需。如果,如果,张汉卿把假设向涅辛斯基提出:“如果贵方用这笔贷款向我方提供生产炮弹所需的车床等设备,我们将开足马力生产,优先向贵方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炮弹。”
要说沙俄的落后跟中国有的一拼----我是指观念,不是指实体:人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如大战前夜俄国有火炮数7088门,而中国只有,嗯,每个师54门,民国到1918年初这样的标准师只有16个。16个,满编才972门!
遗憾的是沙俄这么多的火炮只有40门为重炮,造成这个原因是它的将军们信奉机动战争论(图哈切夫斯基笑而不语),即大量生产可以实施战场机动的轻型火炮伴随步兵冲锋,而重型火炮是“过时而又笨重”的武器,只适用于“防御战”,导致整个大战中生产的11000门火炮中,重型炮的数量只占3%…
所以当简装的俄国兵碰到精装的德国兵,立即就悲摧了,用人数的优势填补武器的不足也是无奈之举,这和后来中国抗战一个遭遇,战场上都是用人命去填枪炮子弹,像一部电影中所渲染的:“大量无武器人员排在各编队的后面,等着捡起阵亡者的枪…”
不说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张汉卿的话说到了俄国的痛处了,也说到点子上了。作为一名爱国的忠诚商人、金融家,涅辛斯基非常钦佩张汉卿对俄国前线非常惊人的判断,也非常欣赏张汉卿对于俄国感同身受的支持想法,他表示将努力促成这段双赢的生意。
凭心而论,如果奉军能够生产俄军急需的枪支和弹药,远比从日本手里购买来得迅速方便,要知道藉中东铁路,奉天极有可能成为俄国的后方补给线。
俄国不缺机器,现在亟缺人力;奉天缺少机器,但唯独不缺人。双方一拍即合,涅辛斯基便把这个消息以绝密的电文发给了国内。
这对刚刚经历过夏季攻势惨胜的俄国人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刚刚以损失一百多万人的代价支援了险些被同盟国击溃的法国和意大利,自己却把利用1916年初期短暂和平时期所积攒的军事物资几乎消耗殆尽。
不过,即使情况如斯,俄国人也不愿意扶持中国,它只愿意卖出生产炮弹和子弹的机器。对于张汉卿迫切希望的75MM野炮生产线,却拒之不提,这让张汉卿很失望。
两条炮弹生产线和三条子弹生产线,总共耗费卢布两百万,由道胜银行贷款,利息12%,一年后本息全还。
张作霖虽然开始想通过谈判要一把价,现在却觉得这笔生意值得,不管怎么说,他的军队能够在炮弹上自给,已经算是巨大的进步了。又想到小六子能在这时候想到军火生产不受制于人,实在很有远见。
交易很顺利,涅辛斯基也从中捞得不少好处。也许是心情大好吧,他对张汉卿的套话浑不以为意,让张汉卿大概猜出了原因:技术封锁----原来**子对中国也是防一手呢。
不过这难不倒张汉卿,他想到一种俄国人不至于放在心上但对提升奉军大有好处的武器----迫击炮来:“涅辛斯基先生,以您对贵国的了解,我们有没有机会从贵国得到迫击炮的生产线?如果您能够促成交易成功,我想我们一定不吝感激之情的。”
一战以防御战为主,马克沁机枪、飞机,二线的**炮、加农炮已经构成了很好的防线,迫击炮这种机动性不够、火力射程均不如主力大炮的普通小口径炮就显得不被人重视,在俄国亦然。
不过张汉卿却知道它的巨大作用的,特别在重火力不足、重工业不发达的中国,这种便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武器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的极好火力补充。本着饭要一口一口吃的原则,能够退而求其次获得它的生产也不错哦。
涅辛斯基对他的暗示心领神会,而且据他不成熟的知识,这迫击炮也不是什么新鲜玩艺,技术含量也不高,料想阻力不大。他点点头:“我再试试看,尽力而为,我的少帅。”
贷款两百万,他从中提成两万,当然乐意促成新的交易。在他卖力的斡旋下,几天后终于带回令张汉卿非常欣喜的答复:“少帅先生,我与最高统帅部作了数次沟通,终于获得首肯,我国同意出售60MM口径的迫击炮生产线三条,价值四百万卢布,绝不还价,且要全额一次性付清。”
没有关系,银行和政|府是不同的行为。四百万卢布要现款,只是张汉卿从银行里做一下手续而已。对道胜银行来说,也就是左手右手的关系。其实不用他说,张汉卿也准备再贷他家的款来进行这笔交易了。反正这笔账是没打算还的,现在用他们的钱来买他们的机器,只要能够拿得来,什么都好说。
张作霖已经在事前得到张汉卿的详细说明。对于迫击炮的作用,他还是很了解的,但对于这笔钱最后不会还,他还是将信将疑。不过能够给他的军队增添战斗力的事,他还是很赞同去做的。借钱,这辈子他已经干过好多次了,还款流程很清晰。
行情已经打听过了,从礼和洋行打听到的价位也和这差不多,看来涅辛斯基为了获得佣金,真没狮子大开口,报得完全是良心价啊。
三条线,年产150门,可以装备6门制迫击炮连25个,或编制再大些,9门制迫击炮连十六七个。相比较日本陆军普遍装备直属前线作战步兵的步兵炮,北洋军的步兵除了机枪外,是真的“纯步兵”!以中国目前的条件,团甚至营一级若能够装备一个这样的迫击炮连已经很上道了。
标准的北洋师属炮兵团下属炮兵连为6门制,比西洋、东洋普遍的4门制有先天的优势。再要在支援炮种上压倒日军,以现在的经济能力,有些逆天。
而且似乎后来各国的步兵炮都被迫击炮取代。相对而言,步兵炮威力远不如加农炮,其对步兵的支援功能里,直射功能不如火箭炮、曲射功能迫击炮以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著称。在重量上迫击炮更轻,在维护上也更简单。从长远看,引进迫击炮绝对是正道。
为了感谢涅辛斯基的“贡献”,他再一次获得5万卢布的奖励,因为这次张作霖咬咬牙续贷了500万。
之所以追加了一百万,是因为张作霖看到张汉卿为了扩大兵工厂忙前忙后筹备扩厂事宜,卫队旅也出动了许多人力。而努力在给手下挣饭钱的这个长子,并没有从中抽出一分钱用于卫队旅的衣食住行,全部贷款都用在了制造炮弹相关的设备。老张看了,那是感慨良多。
儿子为了这副家当拼了,自己这做爹的不能没点眼力见。不管将来要不要还,反正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痒,先过了这坎再说。对此张汉卿当然乐得直巅巅,自己经费困难的难题一下子解开不谈,这实打实的设备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怕还不起,只怕贷不到,老爸能有如此见识当然很值得赞扬。
为免夜长梦多,张汉卿不断催促,涅辛斯克也发动了全部关系,给这批设备的成行出了许多力。不快能行吗?一旦拖到11月,俄国大变,一切都成为泡影。钱能赚到不错,但现在设备更值钱!为避免招人耳目,特别是日本人的“关心”,设备分数批从几个方向进入奉天,对外宣布是采煤矿的机器。这里有部分是真的,因为奉天也缺这类设备。张汉卿顺带着要求涅辛斯基添置一些,名义就是为了遮人耳目。
涅辛斯基从这笔买卖中又赚了些好处,不过如果知道将来这笔贷款相当于无偿赠送给张氏父子时,是不是有买椟还珠的感触呢?
据战后解密,在1914年到1917年的大战期间,俄国工厂共制造了5800万发炮弹,然而,其前线炮弹的年需要量达到了5000万发。因为工业的生产能力不足(俄国本来工业基础就差,更主要的是成年人都上战场了,工业生产与后勤保障能力严重不足),俄国政|府不得不把炮弹的生产订货交给国外。在大战期间在国外订货生产的口径为3英寸的炮弹共有5600万发,实际运送到俄国的大约有1300万发,即四分之一不到。因而,俄国军队在整个大战期间都感到军需物资严重缺乏。这就导致了俄军的师部主官不得不将火炮的日均发射数控制在5至10发,而沙俄士兵们的日记更是抱怨“德国发二十发炮弹,我们只能回击一发”这样的情况。
到后来,缺乏必要武器,只能用无数士兵的血肉去抵挡德国军队的攻击。
英法美等盟友不是没帮忙,可是缺乏合适的港口,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援助。此外,或许他们还存着一个小心思,那就是让德俄两个强国在东线死磕,以在战后争夺话语权。而俄国刚从农奴制转变成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军工实力并不强,在举国动员参战之后,它的工业虚弱的弊端便立刻显现了,它甚至向东方实力更弱的日本买炮弹。
还有步枪也是一样:俄军步枪缺口在每年300万支左右,甚至不惜重金向日本买38式步枪;前线每年需30亿发子弹,年生产能力却只有5亿发。
奉系军队,包括北洋军队,几乎全部的炮兵都使用75MM炮弹,正好是3英寸口径大炮所需。如果,如果,张汉卿把假设向涅辛斯基提出:“如果贵方用这笔贷款向我方提供生产炮弹所需的车床等设备,我们将开足马力生产,优先向贵方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炮弹。”
要说沙俄的落后跟中国有的一拼----我是指观念,不是指实体:人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如大战前夜俄国有火炮数7088门,而中国只有,嗯,每个师54门,民国到1918年初这样的标准师只有16个。16个,满编才972门!
遗憾的是沙俄这么多的火炮只有40门为重炮,造成这个原因是它的将军们信奉机动战争论(图哈切夫斯基笑而不语),即大量生产可以实施战场机动的轻型火炮伴随步兵冲锋,而重型火炮是“过时而又笨重”的武器,只适用于“防御战”,导致整个大战中生产的11000门火炮中,重型炮的数量只占3%…
所以当简装的俄国兵碰到精装的德国兵,立即就悲摧了,用人数的优势填补武器的不足也是无奈之举,这和后来中国抗战一个遭遇,战场上都是用人命去填枪炮子弹,像一部电影中所渲染的:“大量无武器人员排在各编队的后面,等着捡起阵亡者的枪…”
不说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张汉卿的话说到了俄国的痛处了,也说到点子上了。作为一名爱国的忠诚商人、金融家,涅辛斯基非常钦佩张汉卿对俄国前线非常惊人的判断,也非常欣赏张汉卿对于俄国感同身受的支持想法,他表示将努力促成这段双赢的生意。
凭心而论,如果奉军能够生产俄军急需的枪支和弹药,远比从日本手里购买来得迅速方便,要知道藉中东铁路,奉天极有可能成为俄国的后方补给线。
俄国不缺机器,现在亟缺人力;奉天缺少机器,但唯独不缺人。双方一拍即合,涅辛斯基便把这个消息以绝密的电文发给了国内。
这对刚刚经历过夏季攻势惨胜的俄国人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刚刚以损失一百多万人的代价支援了险些被同盟国击溃的法国和意大利,自己却把利用1916年初期短暂和平时期所积攒的军事物资几乎消耗殆尽。
不过,即使情况如斯,俄国人也不愿意扶持中国,它只愿意卖出生产炮弹和子弹的机器。对于张汉卿迫切希望的75MM野炮生产线,却拒之不提,这让张汉卿很失望。
两条炮弹生产线和三条子弹生产线,总共耗费卢布两百万,由道胜银行贷款,利息12%,一年后本息全还。
张作霖虽然开始想通过谈判要一把价,现在却觉得这笔生意值得,不管怎么说,他的军队能够在炮弹上自给,已经算是巨大的进步了。又想到小六子能在这时候想到军火生产不受制于人,实在很有远见。
交易很顺利,涅辛斯基也从中捞得不少好处。也许是心情大好吧,他对张汉卿的套话浑不以为意,让张汉卿大概猜出了原因:技术封锁----原来**子对中国也是防一手呢。
不过这难不倒张汉卿,他想到一种俄国人不至于放在心上但对提升奉军大有好处的武器----迫击炮来:“涅辛斯基先生,以您对贵国的了解,我们有没有机会从贵国得到迫击炮的生产线?如果您能够促成交易成功,我想我们一定不吝感激之情的。”
一战以防御战为主,马克沁机枪、飞机,二线的**炮、加农炮已经构成了很好的防线,迫击炮这种机动性不够、火力射程均不如主力大炮的普通小口径炮就显得不被人重视,在俄国亦然。
不过张汉卿却知道它的巨大作用的,特别在重火力不足、重工业不发达的中国,这种便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武器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的极好火力补充。本着饭要一口一口吃的原则,能够退而求其次获得它的生产也不错哦。
涅辛斯基对他的暗示心领神会,而且据他不成熟的知识,这迫击炮也不是什么新鲜玩艺,技术含量也不高,料想阻力不大。他点点头:“我再试试看,尽力而为,我的少帅。”
贷款两百万,他从中提成两万,当然乐意促成新的交易。在他卖力的斡旋下,几天后终于带回令张汉卿非常欣喜的答复:“少帅先生,我与最高统帅部作了数次沟通,终于获得首肯,我国同意出售60MM口径的迫击炮生产线三条,价值四百万卢布,绝不还价,且要全额一次性付清。”
没有关系,银行和政|府是不同的行为。四百万卢布要现款,只是张汉卿从银行里做一下手续而已。对道胜银行来说,也就是左手右手的关系。其实不用他说,张汉卿也准备再贷他家的款来进行这笔交易了。反正这笔账是没打算还的,现在用他们的钱来买他们的机器,只要能够拿得来,什么都好说。
张作霖已经在事前得到张汉卿的详细说明。对于迫击炮的作用,他还是很了解的,但对于这笔钱最后不会还,他还是将信将疑。不过能够给他的军队增添战斗力的事,他还是很赞同去做的。借钱,这辈子他已经干过好多次了,还款流程很清晰。
行情已经打听过了,从礼和洋行打听到的价位也和这差不多,看来涅辛斯基为了获得佣金,真没狮子大开口,报得完全是良心价啊。
三条线,年产150门,可以装备6门制迫击炮连25个,或编制再大些,9门制迫击炮连十六七个。相比较日本陆军普遍装备直属前线作战步兵的步兵炮,北洋军的步兵除了机枪外,是真的“纯步兵”!以中国目前的条件,团甚至营一级若能够装备一个这样的迫击炮连已经很上道了。
标准的北洋师属炮兵团下属炮兵连为6门制,比西洋、东洋普遍的4门制有先天的优势。再要在支援炮种上压倒日军,以现在的经济能力,有些逆天。
而且似乎后来各国的步兵炮都被迫击炮取代。相对而言,步兵炮威力远不如加农炮,其对步兵的支援功能里,直射功能不如火箭炮、曲射功能迫击炮以几乎不存在射击死角著称。在重量上迫击炮更轻,在维护上也更简单。从长远看,引进迫击炮绝对是正道。
为了感谢涅辛斯基的“贡献”,他再一次获得5万卢布的奖励,因为这次张作霖咬咬牙续贷了500万。
之所以追加了一百万,是因为张作霖看到张汉卿为了扩大兵工厂忙前忙后筹备扩厂事宜,卫队旅也出动了许多人力。而努力在给手下挣饭钱的这个长子,并没有从中抽出一分钱用于卫队旅的衣食住行,全部贷款都用在了制造炮弹相关的设备。老张看了,那是感慨良多。
儿子为了这副家当拼了,自己这做爹的不能没点眼力见。不管将来要不要还,反正现在是虱子多了不怕痒,先过了这坎再说。对此张汉卿当然乐得直巅巅,自己经费困难的难题一下子解开不谈,这实打实的设备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怕还不起,只怕贷不到,老爸能有如此见识当然很值得赞扬。
为免夜长梦多,张汉卿不断催促,涅辛斯克也发动了全部关系,给这批设备的成行出了许多力。不快能行吗?一旦拖到11月,俄国大变,一切都成为泡影。钱能赚到不错,但现在设备更值钱!为避免招人耳目,特别是日本人的“关心”,设备分数批从几个方向进入奉天,对外宣布是采煤矿的机器。这里有部分是真的,因为奉天也缺这类设备。张汉卿顺带着要求涅辛斯基添置一些,名义就是为了遮人耳目。
涅辛斯基从这笔买卖中又赚了些好处,不过如果知道将来这笔贷款相当于无偿赠送给张氏父子时,是不是有买椟还珠的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