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帝国余晖(二十五)
推荐阅读:原罪救赎、足球皇帝、全能运动员、恶魔囚笼、网游之大盗贼、重生炼气士、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王者游侠、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网游之白帝无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需要时间去磨。
这是所有主将的共识。
虽然他们已经不出意外的锁定了胜局,但正因为如此,才更要耐心,以免本多忠胜发狂,带走更多士兵与将领。
不可否认,为了攻破城门,水陆两军填进去无数生命,哪怕有着绝对火力优势压制的水师,在西路军协助下,还是战死了千余弟兄。
这种情况下,更别提刘綎用来主动的部队了,有几支已经成建制覆灭。
同样,眼睁睁看着一名名武士倒在血泊中,亦或者,信心满满去阻敌,却始终没有音讯传回,本多忠胜确实悲伤,但他却希望,这种状态能够维持更长时间,以持续到增援到来。
外洋。
指挥着东亚最强舰队的李舜臣,默默注视着顺天倭城,陆离带着麾下众多将领离开以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总指挥。
老将军邓子龙并未有什么成见,在被迫接受无法亲上战场的残酷现实以后,开始全心全意辅左这位李提督——
由于是外邦臣子,又有传奇战功傍身,在陈磷建议下,陆离上书以后,万历皇帝非常大方的予以了厚封。
“统制使大人,有倭军舰队蔽海而来,应该是增援顺天。”
有士兵来报。
每一支舰队都会安排数量或多或少的侦查舰,来保证周边海况在自身掌控之下。
当初刘綎眼见中路军情况不明,寻了个由头丢弃辎重谈判,陆离曾在李舜臣、陈磷一致建议下,派出约莫五十艘战船,前往倭人撤退的必经水路,执行可能爆发的任务。
后来,西路军在监军逼迫下,回到了这里,重新锁住顺天守军。
而那些战船也没有归队,而是加大巡查力度。
毕竟,本多忠胜在关东军中的地位很高,麾下总兵力破万,断然没有被放弃的可能,得小心防着。
现如今,增援从泗川方向而来。
因为提督董一元和德川家康之间的关系,目前正处于蜜月期,再加上中路军缺乏战船,故而,他们得以轻松赶来。
将近五百艘大型战船,再加上一些体型稍小的各类舰艇,用蔽海而来形容,属实不夸张。
“备战,为陆总兵他们争取时间。”
李舜臣果断下令。
对于可以借助潮水、风力的水师而言,从顺天到泗川并不算远,最迟夜间即可抵达。
紧接着,停留在外洋的明军将士纷纷行动起来,严格执行从旗舰上传出的命令。
这是李舜臣的魅力,原历史中,听闻他阵亡的噩耗,大明水兵们纷纷将战后好不容易分到的肉食扔到海水中,表达悲恸与尊敬。
因为他们入朝后,军纪都归李舜臣管理,而对方赏罚分明的作风,赢得明军全体将官的尊重。
先前几次小试牛刀,更让这群敢于在王都虐待李朝官员、酒后闹事的骄兵,对其钦佩不已。
城头。
暂时将本阵放在此处的陆离,远眺外洋水师大规模调动,当即猜出具体情况,并没有什么特殊指示,一边督促麾下休整,一边等待李舜臣派来的使者,向自己说明原因。
“倭军水师动了。”
陈磷啃着生冷面饼,大口咀嚼,并说道:“唯有如此,李舜臣才会这般迅捷,先行一步,稳住阵角。”
一旁,放着把出现豁口的宝刀。
毕竟倭人不是绵羊,除却本多忠胜以外,肯定还有人物。
“咱们已经顺利拿下城楼,并在城内站稳脚跟,不需要外洋火炮支援。”
陆离只说了这么一句。
十六世纪东亚海战王者,李舜臣实至名归,桀骜如陈磷,来自大明宗主国的水师大人物,也是心悦诚服。
故而,没必要过多担心什么、叮嘱什么,给予绝对指挥权,保持充分的信任即可——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上次壬辰战争的走向,在未被党争牵连之前,他一手缔造的水师,屡次以弱胜强,硬生生拖垮倭军后勤。
不可否认,在丁酉再乱期间,由于继任者的无能,李朝水师变得无比孱弱,无法在战略上发挥重大作用,但李舜臣仍旧为国家鞠躬尽瘁,重新赋予舰队生命。
会按照原来的轨迹,不幸牺牲吗?
本来自身就处于风暴边缘,不该分心其它,但陆离还是忍不住叹息。
没有李舜臣,抗倭援朝战争的结果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胜利会迟到好几年。
一名战士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一个天才,既要生而逢时,也要死而逢时,或许在李舜臣看来,死在最后的海战之中,未必不是一种幸运。
“如果能够干掉那群倭寇,我死而无憾。”
主力舰队出发的路上,李舜臣向上天祷告,而话刚说完,一颗流星自天幕坠落。
以他的性格和李氏王朝的党争劣性根,假如活到战后,必然跟上次一样,鸟尽弓藏,能活着被流放至偏远地区已是最好下场。
事实上,不管是陆离,还是李舜臣,都下意识默认,打完顺天之战,便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争了。
【征发浙陕湖川贵云缅南北兵通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余人,往来诸将及任事人三百七十余员,粮银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余两,交易米豆银三百万两,实用本色米数十万斛,诸将赏银三千两,山东粮二十万斛。】
根据原历史的官方记载,简略来说,这场战争总耗费为银八百八十三万五千两,米近百万斛。
在经历张居正主持的考成法、一条鞭法及清丈田亩等一系列改革,大明财政问题得以舒缓,堪称中兴——
户部岁入四百三十五万两,收支相抵后,每年结余约八十五万两。
不过,期间得保证国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亦或者,皇帝不大兴土木,搞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
也就是说,保证财政十年不亏,府库充实的情况下,才能支撑这场战争。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万历皇帝最喜欢的福王,婚礼耗费三十万两,营造府邸用去二十八万两。
此方世界存在很多匪夷所思的志怪因素,这一点确实没错,但大环境并未改变。
这场战争让本就有着内忧的大明,不断拿万历前期积累的财富,填进这个大窟窿里面,且明面上看不到好处——
绝大部分朝臣及所谓的清流,都认为此事和明朝无太大关系,故而态度异常消极。最初开战,也就万历皇帝和兵部尚书石星,两人是明确表态要抗日援朝。
当然了,石星还是没能坚持住,后期沦为主和派,两边都没能讨好,下狱论死。
钱粮不够。
靡师耗饷。
哪怕身处前线,陆离这个总兵依旧能够或多或少听到此等论调。
再一个原因则是,万历一朝爆发了一系列,如争国本的政治事件,万历皇帝和整个外廷形成对立。
不管对错,不问利弊,只要皇帝支持和主导的事情,外廷和清流舆论就必须反对。
至于究竟如何,谁关心?
大明将士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抛头颅洒热血,客死他乡,后方却为了反对而反对,否定他们的功绩。
在前线,各大派系互相算计,抢功夺权、诬告成风。
而倭人愿意主动退让,安有不答应的道理?
虽不知杨镐、邢玠如何作想,但陆离能够猜到,他们想要体面收场,给朝廷一个台阶下,让皇帝高高兴兴结束这场对外战争。
嗯……德川家康也想体面。
不要来自大明的公主来日本和亲,也不要李朝王子作为人质,给一些土特产就好,这样也好粉饰一下。
可董一元却表示,自己无权做主,得请示杨经略、邢军门,并暗示:
土特产大概率没有,你们得把姿态摆低,有过上次不美好的经历,远在京师的皇帝陛下没有那么好骗了。
当时,双方使团以及幕后大老通力合作,整出个东亚第一骗局。
秀吉当时觉得自己没有失败,坚持秀七条,可使者却知道内情,在午门楼拜见万历皇帝,一叩到底,恭敬献上伪造的《关白降表》。
当时万历皇帝一看降表,语气低三下四,唯恐触怒龙之逆鳞的姿态,心里很是满意。
毕竟他富有四海,金银珠宝都不在乎,就要一个面子,既然秀吉这个日本关白给了,那自然一切好说。
趁着心里高兴,万历还兴致勃勃问了使者内藤安如几个问题。
为何侵略朝鲜?
战败后怎么赖着不走?
答桉也非常公式化:李朝阻挡我国向大明进贡之路,留守沿海,是祈求大皇帝陛下给予封赏。
最终,使者内藤跪在地上指天发誓,说它们一定顺从天朝上国的意愿,洗心革面……
万历一高兴,无比大度,相比于秀吉异想天开的秀七条,他只提了三个要求:
一、全体倭人都回本土。
二、封秀吉为日本国王,但不允许通贡。
三、永生永世不得侵略大明属国。
没有惩罚,无需赔偿,只要回到战前状态即可,一切都当没发生过。
结果……天朝这边大度,还组织了盛大的仪仗,渡海册封秀吉:
蟒龙衣、玉带、翼善冠、大明地图、武经七书等册封礼品,船头还竖了一面大旗【调戢两国】,此外又装着两百七十七匹辽东骏马。
但到地方以后,秀吉早已被属下哄得不知东西南北,哪里认为自家打了败仗。
自然是觉得大明皇帝已被他所折服,端着架子,懒得迎接使团,还把他们晾在伏见山上,不通知会面时间、地点。
再然后……日本发生大地震,使团中压死了一个千总、一个差官和四个家丁。
一番折腾,会面终于开始。
大坂城。
日本所有大名汇聚一堂,等待册封仪式开始,使者杨方亨手持节旄站在正中,组织骗局的汉奸沉惟敬手捧金印陪侍一旁,护敕官徐登归拿着诰命、敕谕和冕服。
良久之后,觉得差不多的秀吉才慢吞吞出现,端坐在最高处。
同时,沉惟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日本最高统治者匍匐磕头。
杨方亨人都傻了。
什么意思?!
他们手里拿着皇帝陛下的节旌,代表大明皇帝的意志,谁都承受不起他们的叩拜大礼!
沉惟敬的膝盖怎么如此软?
从这一刻起,一直觉得不对劲的杨方亨决心调查,而沉惟敬也是迫于无奈,他和小西等人联合起来,欺骗秀吉,说大明使团才是投降的那一方。
作为降臣,能不磕头?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沉惟敬特意打预防针,提前胡扯,日本跟大明习俗不同,介时各位同僚看我眼色行事。
所以,这家伙不仅自己磕头,还回头蹬着其它使者,让他们跟着一起跪下,得亏杨方亨没犯蠢,勉为其难带头行了个礼。
就这还令秀吉不高兴,嘴里滴滴咕咕,明显不是什么好话,负责交流的通译也支支吾吾,半天不肯说话。
如此尴尬的氛围下,小西行长赶紧安抚秀吉,让他稍微消气,而秀吉却也懒得再接见,袖子一摆,让麾下一名随从把金印等物收走,本尊直接离席而去。
继莫名其妙的第一天之后,按照日程安排,应该是秀吉宴请大明使臣,表达感激之情。
故而,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大名,悉数换上明朝衣冠,煞有其事地聚集在宫殿内,一起吃吃喝喝,终于来到重头戏——
宣读诏书。
按照秀吉的理解,这是大明皇帝如同走狗一般,向自己卑躬屈膝、极尽谄媚,最值得期待。
所以,他将仪式现场改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花畠山庄,让所有大名、麾下将领一起见证激动人心的一幕。
这个轮次,由小西行长发挥。
他要玩瞒天过海之计,偷换词汇、概念,杨方亨念册封尔为日本国王,通译则将其翻为【大明王】。
可通译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另有所图,竟然把万历皇帝的诏书,一字一句,按照最正统的意思给翻译出来。
【封尔为日本国王】
【固藩卫于天朝】
……
意思可太明确了,你是小国之君,替我们天朝看好门户,做一条忠犬,要心怀感激之情,遵守教化。
对于尚未从白日梦中清醒过来的秀吉而言,这是极大的羞辱,还是当着这么多大名的面。
于是乎,他把头顶的明冠摔碎,夺走诏书,将其当众撕裂,指着手持节旌,代表万历皇帝意志的使者杨方亨怒吼——
吾以武威治日本,何须明之封吾为日本王?吾欲灭明国,大明国王乞和,说要奉吾为大明皇帝是以答应为和谈,而今却以封日本王来欺吾!
最终,还是因为参与此事的大名数量实在太多,秀吉强行忍了。
而正使杨方亨也不傻,又是扔诏书,又是破口大骂,宛如一只癫狂的猴子,他虽不懂日文,但完全可以猜个大概出来。
事后一调查……
战败小国的君主要做大明皇帝?
荒谬至极!
不仅如此,倭人在战败后,不思悔改,竟重启战端!
堂堂大明帝国的满堂诸公,竟然被一群宵小之辈欺骗了这么多年,那些封贡之言,尽是荒唐的闹剧,册封大臣的行动沦为笑话。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帝国从未如此颜面尽失过,是可忍,孰不可忍!
万历皇帝怒极发狂,臣下又替他总结了三辱四耻五难七事,直接火上添油……
总而言之。
如今,大明不想再打下去了,但必须要把面子找回来,无论秀吉死没死,因为这是不容商量的事情,若不解决好,会有人会被朝廷清算!
杨镐太清楚了,别看陛下这几年很平静,那是他在强行压抑怒火,只等大明军队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以后,才会彻底爆发。
先前自己打岛山,犯了要命的错误,只是侥幸过关,不得好好弥补?
彻底打烂倭人的脸!
唯有这样,才能取悦龙心。
不过,在用舌头解决问题之前,先用拳头阐述一下道理。
顺天倭城,不容有失!
一如陆离相信李舜臣能在自己争取到时间那样,杨镐亦相信陆离。
介时,他一定投桃报李,送对方一份名留青史的殊荣。
需要时间去磨。
这是所有主将的共识。
虽然他们已经不出意外的锁定了胜局,但正因为如此,才更要耐心,以免本多忠胜发狂,带走更多士兵与将领。
不可否认,为了攻破城门,水陆两军填进去无数生命,哪怕有着绝对火力优势压制的水师,在西路军协助下,还是战死了千余弟兄。
这种情况下,更别提刘綎用来主动的部队了,有几支已经成建制覆灭。
同样,眼睁睁看着一名名武士倒在血泊中,亦或者,信心满满去阻敌,却始终没有音讯传回,本多忠胜确实悲伤,但他却希望,这种状态能够维持更长时间,以持续到增援到来。
外洋。
指挥着东亚最强舰队的李舜臣,默默注视着顺天倭城,陆离带着麾下众多将领离开以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总指挥。
老将军邓子龙并未有什么成见,在被迫接受无法亲上战场的残酷现实以后,开始全心全意辅左这位李提督——
由于是外邦臣子,又有传奇战功傍身,在陈磷建议下,陆离上书以后,万历皇帝非常大方的予以了厚封。
“统制使大人,有倭军舰队蔽海而来,应该是增援顺天。”
有士兵来报。
每一支舰队都会安排数量或多或少的侦查舰,来保证周边海况在自身掌控之下。
当初刘綎眼见中路军情况不明,寻了个由头丢弃辎重谈判,陆离曾在李舜臣、陈磷一致建议下,派出约莫五十艘战船,前往倭人撤退的必经水路,执行可能爆发的任务。
后来,西路军在监军逼迫下,回到了这里,重新锁住顺天守军。
而那些战船也没有归队,而是加大巡查力度。
毕竟,本多忠胜在关东军中的地位很高,麾下总兵力破万,断然没有被放弃的可能,得小心防着。
现如今,增援从泗川方向而来。
因为提督董一元和德川家康之间的关系,目前正处于蜜月期,再加上中路军缺乏战船,故而,他们得以轻松赶来。
将近五百艘大型战船,再加上一些体型稍小的各类舰艇,用蔽海而来形容,属实不夸张。
“备战,为陆总兵他们争取时间。”
李舜臣果断下令。
对于可以借助潮水、风力的水师而言,从顺天到泗川并不算远,最迟夜间即可抵达。
紧接着,停留在外洋的明军将士纷纷行动起来,严格执行从旗舰上传出的命令。
这是李舜臣的魅力,原历史中,听闻他阵亡的噩耗,大明水兵们纷纷将战后好不容易分到的肉食扔到海水中,表达悲恸与尊敬。
因为他们入朝后,军纪都归李舜臣管理,而对方赏罚分明的作风,赢得明军全体将官的尊重。
先前几次小试牛刀,更让这群敢于在王都虐待李朝官员、酒后闹事的骄兵,对其钦佩不已。
城头。
暂时将本阵放在此处的陆离,远眺外洋水师大规模调动,当即猜出具体情况,并没有什么特殊指示,一边督促麾下休整,一边等待李舜臣派来的使者,向自己说明原因。
“倭军水师动了。”
陈磷啃着生冷面饼,大口咀嚼,并说道:“唯有如此,李舜臣才会这般迅捷,先行一步,稳住阵角。”
一旁,放着把出现豁口的宝刀。
毕竟倭人不是绵羊,除却本多忠胜以外,肯定还有人物。
“咱们已经顺利拿下城楼,并在城内站稳脚跟,不需要外洋火炮支援。”
陆离只说了这么一句。
十六世纪东亚海战王者,李舜臣实至名归,桀骜如陈磷,来自大明宗主国的水师大人物,也是心悦诚服。
故而,没必要过多担心什么、叮嘱什么,给予绝对指挥权,保持充分的信任即可——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上次壬辰战争的走向,在未被党争牵连之前,他一手缔造的水师,屡次以弱胜强,硬生生拖垮倭军后勤。
不可否认,在丁酉再乱期间,由于继任者的无能,李朝水师变得无比孱弱,无法在战略上发挥重大作用,但李舜臣仍旧为国家鞠躬尽瘁,重新赋予舰队生命。
会按照原来的轨迹,不幸牺牲吗?
本来自身就处于风暴边缘,不该分心其它,但陆离还是忍不住叹息。
没有李舜臣,抗倭援朝战争的结果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胜利会迟到好几年。
一名战士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一个天才,既要生而逢时,也要死而逢时,或许在李舜臣看来,死在最后的海战之中,未必不是一种幸运。
“如果能够干掉那群倭寇,我死而无憾。”
主力舰队出发的路上,李舜臣向上天祷告,而话刚说完,一颗流星自天幕坠落。
以他的性格和李氏王朝的党争劣性根,假如活到战后,必然跟上次一样,鸟尽弓藏,能活着被流放至偏远地区已是最好下场。
事实上,不管是陆离,还是李舜臣,都下意识默认,打完顺天之战,便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争了。
【征发浙陕湖川贵云缅南北兵通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余人,往来诸将及任事人三百七十余员,粮银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余两,交易米豆银三百万两,实用本色米数十万斛,诸将赏银三千两,山东粮二十万斛。】
根据原历史的官方记载,简略来说,这场战争总耗费为银八百八十三万五千两,米近百万斛。
在经历张居正主持的考成法、一条鞭法及清丈田亩等一系列改革,大明财政问题得以舒缓,堪称中兴——
户部岁入四百三十五万两,收支相抵后,每年结余约八十五万两。
不过,期间得保证国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亦或者,皇帝不大兴土木,搞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
也就是说,保证财政十年不亏,府库充实的情况下,才能支撑这场战争。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万历皇帝最喜欢的福王,婚礼耗费三十万两,营造府邸用去二十八万两。
此方世界存在很多匪夷所思的志怪因素,这一点确实没错,但大环境并未改变。
这场战争让本就有着内忧的大明,不断拿万历前期积累的财富,填进这个大窟窿里面,且明面上看不到好处——
绝大部分朝臣及所谓的清流,都认为此事和明朝无太大关系,故而态度异常消极。最初开战,也就万历皇帝和兵部尚书石星,两人是明确表态要抗日援朝。
当然了,石星还是没能坚持住,后期沦为主和派,两边都没能讨好,下狱论死。
钱粮不够。
靡师耗饷。
哪怕身处前线,陆离这个总兵依旧能够或多或少听到此等论调。
再一个原因则是,万历一朝爆发了一系列,如争国本的政治事件,万历皇帝和整个外廷形成对立。
不管对错,不问利弊,只要皇帝支持和主导的事情,外廷和清流舆论就必须反对。
至于究竟如何,谁关心?
大明将士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抛头颅洒热血,客死他乡,后方却为了反对而反对,否定他们的功绩。
在前线,各大派系互相算计,抢功夺权、诬告成风。
而倭人愿意主动退让,安有不答应的道理?
虽不知杨镐、邢玠如何作想,但陆离能够猜到,他们想要体面收场,给朝廷一个台阶下,让皇帝高高兴兴结束这场对外战争。
嗯……德川家康也想体面。
不要来自大明的公主来日本和亲,也不要李朝王子作为人质,给一些土特产就好,这样也好粉饰一下。
可董一元却表示,自己无权做主,得请示杨经略、邢军门,并暗示:
土特产大概率没有,你们得把姿态摆低,有过上次不美好的经历,远在京师的皇帝陛下没有那么好骗了。
当时,双方使团以及幕后大老通力合作,整出个东亚第一骗局。
秀吉当时觉得自己没有失败,坚持秀七条,可使者却知道内情,在午门楼拜见万历皇帝,一叩到底,恭敬献上伪造的《关白降表》。
当时万历皇帝一看降表,语气低三下四,唯恐触怒龙之逆鳞的姿态,心里很是满意。
毕竟他富有四海,金银珠宝都不在乎,就要一个面子,既然秀吉这个日本关白给了,那自然一切好说。
趁着心里高兴,万历还兴致勃勃问了使者内藤安如几个问题。
为何侵略朝鲜?
战败后怎么赖着不走?
答桉也非常公式化:李朝阻挡我国向大明进贡之路,留守沿海,是祈求大皇帝陛下给予封赏。
最终,使者内藤跪在地上指天发誓,说它们一定顺从天朝上国的意愿,洗心革面……
万历一高兴,无比大度,相比于秀吉异想天开的秀七条,他只提了三个要求:
一、全体倭人都回本土。
二、封秀吉为日本国王,但不允许通贡。
三、永生永世不得侵略大明属国。
没有惩罚,无需赔偿,只要回到战前状态即可,一切都当没发生过。
结果……天朝这边大度,还组织了盛大的仪仗,渡海册封秀吉:
蟒龙衣、玉带、翼善冠、大明地图、武经七书等册封礼品,船头还竖了一面大旗【调戢两国】,此外又装着两百七十七匹辽东骏马。
但到地方以后,秀吉早已被属下哄得不知东西南北,哪里认为自家打了败仗。
自然是觉得大明皇帝已被他所折服,端着架子,懒得迎接使团,还把他们晾在伏见山上,不通知会面时间、地点。
再然后……日本发生大地震,使团中压死了一个千总、一个差官和四个家丁。
一番折腾,会面终于开始。
大坂城。
日本所有大名汇聚一堂,等待册封仪式开始,使者杨方亨手持节旄站在正中,组织骗局的汉奸沉惟敬手捧金印陪侍一旁,护敕官徐登归拿着诰命、敕谕和冕服。
良久之后,觉得差不多的秀吉才慢吞吞出现,端坐在最高处。
同时,沉惟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日本最高统治者匍匐磕头。
杨方亨人都傻了。
什么意思?!
他们手里拿着皇帝陛下的节旌,代表大明皇帝的意志,谁都承受不起他们的叩拜大礼!
沉惟敬的膝盖怎么如此软?
从这一刻起,一直觉得不对劲的杨方亨决心调查,而沉惟敬也是迫于无奈,他和小西等人联合起来,欺骗秀吉,说大明使团才是投降的那一方。
作为降臣,能不磕头?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沉惟敬特意打预防针,提前胡扯,日本跟大明习俗不同,介时各位同僚看我眼色行事。
所以,这家伙不仅自己磕头,还回头蹬着其它使者,让他们跟着一起跪下,得亏杨方亨没犯蠢,勉为其难带头行了个礼。
就这还令秀吉不高兴,嘴里滴滴咕咕,明显不是什么好话,负责交流的通译也支支吾吾,半天不肯说话。
如此尴尬的氛围下,小西行长赶紧安抚秀吉,让他稍微消气,而秀吉却也懒得再接见,袖子一摆,让麾下一名随从把金印等物收走,本尊直接离席而去。
继莫名其妙的第一天之后,按照日程安排,应该是秀吉宴请大明使臣,表达感激之情。
故而,包括德川家康在内的大名,悉数换上明朝衣冠,煞有其事地聚集在宫殿内,一起吃吃喝喝,终于来到重头戏——
宣读诏书。
按照秀吉的理解,这是大明皇帝如同走狗一般,向自己卑躬屈膝、极尽谄媚,最值得期待。
所以,他将仪式现场改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花畠山庄,让所有大名、麾下将领一起见证激动人心的一幕。
这个轮次,由小西行长发挥。
他要玩瞒天过海之计,偷换词汇、概念,杨方亨念册封尔为日本国王,通译则将其翻为【大明王】。
可通译也许是紧张,也许是另有所图,竟然把万历皇帝的诏书,一字一句,按照最正统的意思给翻译出来。
【封尔为日本国王】
【固藩卫于天朝】
……
意思可太明确了,你是小国之君,替我们天朝看好门户,做一条忠犬,要心怀感激之情,遵守教化。
对于尚未从白日梦中清醒过来的秀吉而言,这是极大的羞辱,还是当着这么多大名的面。
于是乎,他把头顶的明冠摔碎,夺走诏书,将其当众撕裂,指着手持节旌,代表万历皇帝意志的使者杨方亨怒吼——
吾以武威治日本,何须明之封吾为日本王?吾欲灭明国,大明国王乞和,说要奉吾为大明皇帝是以答应为和谈,而今却以封日本王来欺吾!
最终,还是因为参与此事的大名数量实在太多,秀吉强行忍了。
而正使杨方亨也不傻,又是扔诏书,又是破口大骂,宛如一只癫狂的猴子,他虽不懂日文,但完全可以猜个大概出来。
事后一调查……
战败小国的君主要做大明皇帝?
荒谬至极!
不仅如此,倭人在战败后,不思悔改,竟重启战端!
堂堂大明帝国的满堂诸公,竟然被一群宵小之辈欺骗了这么多年,那些封贡之言,尽是荒唐的闹剧,册封大臣的行动沦为笑话。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帝国从未如此颜面尽失过,是可忍,孰不可忍!
万历皇帝怒极发狂,臣下又替他总结了三辱四耻五难七事,直接火上添油……
总而言之。
如今,大明不想再打下去了,但必须要把面子找回来,无论秀吉死没死,因为这是不容商量的事情,若不解决好,会有人会被朝廷清算!
杨镐太清楚了,别看陛下这几年很平静,那是他在强行压抑怒火,只等大明军队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以后,才会彻底爆发。
先前自己打岛山,犯了要命的错误,只是侥幸过关,不得好好弥补?
彻底打烂倭人的脸!
唯有这样,才能取悦龙心。
不过,在用舌头解决问题之前,先用拳头阐述一下道理。
顺天倭城,不容有失!
一如陆离相信李舜臣能在自己争取到时间那样,杨镐亦相信陆离。
介时,他一定投桃报李,送对方一份名留青史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