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细柳建城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张行瑾最先看到李晔,领着几个兔崽子前来迎接。
多日不见,张行瑾稳重了很多,也干练了许多。
“短短几天,你们就折腾出一座城起来了。”李晔笑骂道。
张行瑾在李晔面前一点都不拘束,“全赖陛下运筹帷幄,我等不过是跑跑腿罢了。”
明知是拍自己马屁,李晔还是忍不住得瑟,确实是他筹划,但兔崽子们也功不可没。
人群忙忙碌碌,加上李晔穿的是寻常衣服,除了兔崽子,也没人认出他就是大唐皇帝。
进城一看,有模有样,士卒区和居民区各占一半,房屋规划错落有致,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局促,游览了一圈,甚觉满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周云翼带着一个三十多岁文士模样的人过来,“陛下,此人名为元景成,细柳营能有此番景象,全靠元先生筹谋。”
元景成连忙给皇帝施礼,看他施礼动作,不像普通士子。
“元先生不必多礼,社稷衰微,朕得先生之助实在是上天眷顾。”李晔也拍起了马屁。
再清醒的人,面对皇帝拍过来的马屁,也会心花怒放,元景成却始终面色如一,“能为大唐社稷做事,是草民的福气。”
李晔见他举止有度,问道:“不知元先生是哪里人?观先生之才,绝非常人。”
元景成眼神黯然起来,“草民原是万年县令,广明元年黄贼攻陷长安,草民不愿从贼,出城躲入山中,前几日见有人招抚流民,草民才出山,以区区薄才襄助诸位小将军建城。”
李晔记得长安以朱雀大街东西分治,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
元景成如此年轻能成为天子脚下的万年县令,要么是家族荫蔽,要么就是有才能。
判断一个有没有才能其实很简单,言行举止。
不排除有人特别会演,但怎逃得过李晔的眼睛。
很显然这个元景成是有本事的人。
“如今天下藩镇割据,朕欲重振大唐社稷,请先生教朕。”既然是人才,李晔当然不愿放过。
不过元景成神情很是犹豫。
仔细一想,不难理解,大唐衰微至此,在绝大多数有识之士眼中,早已回天乏力,跟着李晔,无异于自寻死路。
这其实也是大部分朝臣的想法,所以才会有人不断的勾结藩镇,其实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由此可见,张承业、韩偓、赵崇凝这样的人是多么难得。
李晔做了多年销售,察言观色是基本技能,“先生如此大才,怎么放任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他算是相当了解这时代读书人,高官厚禄没用,李晔手中也拿不出,只能用苍生黎民这样的大帽子框住他。
果然,元景成拱手道:“草民区区薄才,只懂些安民治地之术,陛下既然不弃,草民愿肝脑涂地。”
乱世里能安民能种田,就是天大的才干啊,李晔心中大喜,元景成的出现,算是补齐了手下人才的短板。
接下来就可以放手施为。
元景成大致给李晔讲了一下细柳城的人口数量及构成,还是青壮略少,多是老弱妇孺,不过能流离到长安附近,身体还算强壮,渭水边的田地就是他们的功劳。
这些田地原本是有主的上等田地,连年战乱,才渐渐荒废。
元景成领着众人重新翻犁,引渭水灌溉,才有如今的样子,种了一些小麦,蔬菜,还抢着种了一些芋头。
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流民就不会安心留在细柳城。
不过听元景成的意思,粮食仍是不够。
李晔想了一下,全靠长安救济是不可能的,也不是长久之计,长安的情况也不太好,早就不是当年的帝都,和大唐一样衰落了。
没有赋税来源,没有中原和东南半壁的输血,整个关中都在衰退,这也是朱温看不上关中的原因,自晚唐以后,关中彻底被边缘化了。
黄巢之乱,关中荼毒最盛,人口大量消亡,后又有朱玫之乱,关中几个藩镇搅风搅雨,攻伐不断,可想而知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正是关中人口锐减,才让西北边陲之地的沙陀人和党项人渐渐崛起。
李晔的构想是依托长安,营建细柳城,大力招揽流民。
这是他釜底抽薪的第一步。
李晔勉励了几句,立即让辛四郎、杨鉴、拓跋云归三队人回长安找张承业讨要一些粮食和武器。
除了种植,李晔还带着其他兔崽子们到处打猎,又让人在渭水捕鱼。
长安之北只有一些小山头,好在这年头人少,野兽渐渐多起来了,黄羊、兔子、肥鼠等等,多不胜数,野狼土豹更是寻常之物,猎获颇丰,渔获也不错,每日肉鱼加一起足有五百多斤。
肉食当然是首先供应兔崽子们,两百多人,要消耗三百斤左右,其他的分给城中居民。
有肉食,对粮食的需求就小了一些。
张行瑾招抚的流民越来越多,幸亏有元景成提前规划,才不至于让城中拥挤。
对李晔来说,人口越多越好,不管老幼,来者不拒。
不过粮食始终是大问题。
辛四郎从长安回来,五百石粮食,还有草料,兵器甲具等物,张承业做事没话说,面面俱到。
为了避免泄露细柳城的底细,都是在渭水南岸十几里的地方交接。
除了李晔隐秘战线的几人,没人知道细柳城和兔崽子的存在。
长安城中的百姓知道有一伙流民驻扎在渭水之北。
朝堂上的大臣也听到风声,不过,这事能入他们法眼?这年头长安城四面八方都有流民,只要他们不来长安城讨饭,谁还管他们?
在朝中大臣眼中,皇帝是外出巡猎去了。
这也是李唐皇室的经典爱好。
打猎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这年头人聪明,野兽也不傻,更不老实,兔子逼急了还咬人,一些肉食动物,吃惯了人肉,凶残无比,打猎难度不小,须得弓马娴熟,有时碰到狼群,还要上去近战。
兔崽子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飞速成长。
苦难永远最磨砺人。
不过周围几伙土匪时常来窥探,都被阿史那真延驱赶。
这家伙不愧有突厥人血统,马术一流。
每次见到这个突厥兔崽子,李晔就会缅怀起大唐横扫突厥人的霸气。
其实沙陀人也是突厥的一个分支,名为处月部,从草原内迁过来,跟内地汉民不断融合,形成了沙陀。
被人惦记是迟早的,就算他们不来找李晔,李晔也要去会一会他们,毕竟土匪马贼也是肥羊。
兔崽子们要见见血,李晔也要见见血。
于是阿史那真延小队就成了斥候,摸清周围土匪马贼的底细。
差不多十天下来,阿史那真延就完成了任务。
有马的叫马匪,没马的叫土匪。
土匪比较穷,所以四处抢掠,黄土高原上的小山包里隐藏着大大小小二十三撮土匪寨子,大的有一两千号人,小的有四五百人,名字叫的挺吓人,一个个称王称霸的,还有寨子自称草上仙、光脚仙,不知道天上的仙人们听到这些名字会是什么心情。
马匪情况有些特殊,有些是当年被黄巢打散的官军。
还有一些是党项人。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弓马娴熟。
前几次窥探细柳城的多是马匪,不是他们不想一鼓作气攻下细柳城,而是细柳城防守严密,又占了地利,他们讨不到好处。
不过若是让他们知道大唐的皇帝在这座土城中,估计他们会玩命的攻打。
这年头,但凡听懂长安官话的人,就知道有个叫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
他们没本事令诸侯,但让天子给自己封个大官当当,也是可以的嘛。
可惜他们不知道。
“陛下!”张行瑾最先看到李晔,领着几个兔崽子前来迎接。
多日不见,张行瑾稳重了很多,也干练了许多。
“短短几天,你们就折腾出一座城起来了。”李晔笑骂道。
张行瑾在李晔面前一点都不拘束,“全赖陛下运筹帷幄,我等不过是跑跑腿罢了。”
明知是拍自己马屁,李晔还是忍不住得瑟,确实是他筹划,但兔崽子们也功不可没。
人群忙忙碌碌,加上李晔穿的是寻常衣服,除了兔崽子,也没人认出他就是大唐皇帝。
进城一看,有模有样,士卒区和居民区各占一半,房屋规划错落有致,既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局促,游览了一圈,甚觉满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周云翼带着一个三十多岁文士模样的人过来,“陛下,此人名为元景成,细柳营能有此番景象,全靠元先生筹谋。”
元景成连忙给皇帝施礼,看他施礼动作,不像普通士子。
“元先生不必多礼,社稷衰微,朕得先生之助实在是上天眷顾。”李晔也拍起了马屁。
再清醒的人,面对皇帝拍过来的马屁,也会心花怒放,元景成却始终面色如一,“能为大唐社稷做事,是草民的福气。”
李晔见他举止有度,问道:“不知元先生是哪里人?观先生之才,绝非常人。”
元景成眼神黯然起来,“草民原是万年县令,广明元年黄贼攻陷长安,草民不愿从贼,出城躲入山中,前几日见有人招抚流民,草民才出山,以区区薄才襄助诸位小将军建城。”
李晔记得长安以朱雀大街东西分治,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
元景成如此年轻能成为天子脚下的万年县令,要么是家族荫蔽,要么就是有才能。
判断一个有没有才能其实很简单,言行举止。
不排除有人特别会演,但怎逃得过李晔的眼睛。
很显然这个元景成是有本事的人。
“如今天下藩镇割据,朕欲重振大唐社稷,请先生教朕。”既然是人才,李晔当然不愿放过。
不过元景成神情很是犹豫。
仔细一想,不难理解,大唐衰微至此,在绝大多数有识之士眼中,早已回天乏力,跟着李晔,无异于自寻死路。
这其实也是大部分朝臣的想法,所以才会有人不断的勾结藩镇,其实就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由此可见,张承业、韩偓、赵崇凝这样的人是多么难得。
李晔做了多年销售,察言观色是基本技能,“先生如此大才,怎么放任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他算是相当了解这时代读书人,高官厚禄没用,李晔手中也拿不出,只能用苍生黎民这样的大帽子框住他。
果然,元景成拱手道:“草民区区薄才,只懂些安民治地之术,陛下既然不弃,草民愿肝脑涂地。”
乱世里能安民能种田,就是天大的才干啊,李晔心中大喜,元景成的出现,算是补齐了手下人才的短板。
接下来就可以放手施为。
元景成大致给李晔讲了一下细柳城的人口数量及构成,还是青壮略少,多是老弱妇孺,不过能流离到长安附近,身体还算强壮,渭水边的田地就是他们的功劳。
这些田地原本是有主的上等田地,连年战乱,才渐渐荒废。
元景成领着众人重新翻犁,引渭水灌溉,才有如今的样子,种了一些小麦,蔬菜,还抢着种了一些芋头。
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流民就不会安心留在细柳城。
不过听元景成的意思,粮食仍是不够。
李晔想了一下,全靠长安救济是不可能的,也不是长久之计,长安的情况也不太好,早就不是当年的帝都,和大唐一样衰落了。
没有赋税来源,没有中原和东南半壁的输血,整个关中都在衰退,这也是朱温看不上关中的原因,自晚唐以后,关中彻底被边缘化了。
黄巢之乱,关中荼毒最盛,人口大量消亡,后又有朱玫之乱,关中几个藩镇搅风搅雨,攻伐不断,可想而知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正是关中人口锐减,才让西北边陲之地的沙陀人和党项人渐渐崛起。
李晔的构想是依托长安,营建细柳城,大力招揽流民。
这是他釜底抽薪的第一步。
李晔勉励了几句,立即让辛四郎、杨鉴、拓跋云归三队人回长安找张承业讨要一些粮食和武器。
除了种植,李晔还带着其他兔崽子们到处打猎,又让人在渭水捕鱼。
长安之北只有一些小山头,好在这年头人少,野兽渐渐多起来了,黄羊、兔子、肥鼠等等,多不胜数,野狼土豹更是寻常之物,猎获颇丰,渔获也不错,每日肉鱼加一起足有五百多斤。
肉食当然是首先供应兔崽子们,两百多人,要消耗三百斤左右,其他的分给城中居民。
有肉食,对粮食的需求就小了一些。
张行瑾招抚的流民越来越多,幸亏有元景成提前规划,才不至于让城中拥挤。
对李晔来说,人口越多越好,不管老幼,来者不拒。
不过粮食始终是大问题。
辛四郎从长安回来,五百石粮食,还有草料,兵器甲具等物,张承业做事没话说,面面俱到。
为了避免泄露细柳城的底细,都是在渭水南岸十几里的地方交接。
除了李晔隐秘战线的几人,没人知道细柳城和兔崽子的存在。
长安城中的百姓知道有一伙流民驻扎在渭水之北。
朝堂上的大臣也听到风声,不过,这事能入他们法眼?这年头长安城四面八方都有流民,只要他们不来长安城讨饭,谁还管他们?
在朝中大臣眼中,皇帝是外出巡猎去了。
这也是李唐皇室的经典爱好。
打猎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这年头人聪明,野兽也不傻,更不老实,兔子逼急了还咬人,一些肉食动物,吃惯了人肉,凶残无比,打猎难度不小,须得弓马娴熟,有时碰到狼群,还要上去近战。
兔崽子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飞速成长。
苦难永远最磨砺人。
不过周围几伙土匪时常来窥探,都被阿史那真延驱赶。
这家伙不愧有突厥人血统,马术一流。
每次见到这个突厥兔崽子,李晔就会缅怀起大唐横扫突厥人的霸气。
其实沙陀人也是突厥的一个分支,名为处月部,从草原内迁过来,跟内地汉民不断融合,形成了沙陀。
被人惦记是迟早的,就算他们不来找李晔,李晔也要去会一会他们,毕竟土匪马贼也是肥羊。
兔崽子们要见见血,李晔也要见见血。
于是阿史那真延小队就成了斥候,摸清周围土匪马贼的底细。
差不多十天下来,阿史那真延就完成了任务。
有马的叫马匪,没马的叫土匪。
土匪比较穷,所以四处抢掠,黄土高原上的小山包里隐藏着大大小小二十三撮土匪寨子,大的有一两千号人,小的有四五百人,名字叫的挺吓人,一个个称王称霸的,还有寨子自称草上仙、光脚仙,不知道天上的仙人们听到这些名字会是什么心情。
马匪情况有些特殊,有些是当年被黄巢打散的官军。
还有一些是党项人。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来去如风,弓马娴熟。
前几次窥探细柳城的多是马匪,不是他们不想一鼓作气攻下细柳城,而是细柳城防守严密,又占了地利,他们讨不到好处。
不过若是让他们知道大唐的皇帝在这座土城中,估计他们会玩命的攻打。
这年头,但凡听懂长安官话的人,就知道有个叫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
他们没本事令诸侯,但让天子给自己封个大官当当,也是可以的嘛。
可惜他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