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官上任

作者:蒋禹清景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车队渐渐远去,带起一路尘土。直到再看不到马车的踪影,蒋家人方才转回家门。

    五月二十二,蒋文渊上任的日子。左右是在家门口任职,倒也没有什么离别的情绪。

    吃过早饭,蒋文渊只带了委任状,和妻子陆氏抱一个不大的包袱便往县衙去了。

    直到这一日,大家方才知,蒋探花就是本县的新任县令,又是掉了一地的下巴。

    蒋文渊本就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本地一应风土气候人情再熟悉不过。

    再加上大舅哥从旁协助,做起事情来自然是如虎添翼。不过几日就将一应事情,理的明明白白,顺顺当当。

    衙门原有的班子中。最高兴的便属陆师爷陆平章。

    陆平章在读书上并无太大的天赋,勉强考上举人后,自知进士无望,便托人谋了这衙门的户籍师爷一职。

    从前他还担心,秦县令走后,新来的上峰会难处,或者干脆一来就把他们给踢了,换上自己的人马。

    如今新上峰就是自己的妹夫,他真是做梦都要笑醒。只要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不行差踏错,日子绝对错不了。

    蒋文渊在前衙忙的时候,陆氏也在忙着归置后院。

    家具什么的都是现成的,秦珏走的时候除了百姓们送他的匾额和必要的一些衣物茶盏等,其余的东西一件也没带。

    全给他们留了下来,都是上好的鸡翅木。

    但床帐被褥锅碗瓢盆什么的,都得重新买过。

    除了自己和夫君的房间,还有儿子和小女儿的房间,另外再布置两间卧室,备着家里人来县城时,好有个过夜的地方。

    好在有娘家大嫂陈氏在一旁帮衬,即便是这样,两天下来也给陆氏累的够呛。

    陈氏说:“这样下去可不行,你如今身份不同了,哪能事事亲力亲为。

    总不能随便来个什么人,你这个县令夫人还得亲自去给人端茶倒水吧,那像什么话。

    只怕你自己不在意,就是妹夫也是要被人笑话的。况且,如今你家也不缺这点钱。”

    陆氏觉得嫂嫂说的有道理,晚上蒋文渊下衙的时候就同他说了。

    蒋文渊说,他之前就有这个打算,只是才接任,事情一多就给忙忘了。

    大哥家也有下人,他对这城中的牙行也熟,你不如托他寻几个好的。

    第二天陈氏再来的时候,她就同陈氏说了。陈氏当即就派人去叫了牙行的领人来。一番挑选后,给自家买了四个十二三岁的丫鬟。

    分别以节气赐名立春、谷雨、立夏、小满。一个厨娘唤作荣嫂,并一个打杂的婆子和一个跑腿的小厮。

    另买了两个壮年婆子和杨姓的一家五口送回西津渡。

    杨家五口原是临近的郴州府一个的官员庄子里的家奴。后来官员犯了事抄了家,家里的奴仆都被发卖,他们一家也被卖到了这里。

    杨老爹四十多岁,看个门什么挺好。儿子杨铁锁正当壮年,很有一把子力气,是个种田的好手。

    儿媳妇也是个爽利勤快的,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也可帮着干些轻省的活。

    若是机灵,往后给家里的男孩子们当个书僮也不是不行。

    这些人在牙行时就学过些规矩。买回来再调教一二,很快就能上手。

    陆氏也轻松下来。等彻底理顺这摊子事,已是过去了四五天。

    想到好几天没见的儿子和宝贝闺女,夫妻俩心里火烧火燎的。这日下了衙门,夫妻二人便往家赶,连个丫鬟都没带。

    进了家门,正赶上晚饭。见他二人回来,两个无良的兄长齐齐打趣。

    蒋老大拉长了调子道:“哟,哟,哟,县令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快搬椅子来。”

    蒋老二应和着亲自加了两张椅子:“来——嘞,大人、夫人请上坐!”

    这兄弟两个一唱一和,惹得满屋子人轰堂大笑,也弄的蒋文渊夫妻哭笑不得。

    奶团子正在吃饭。好几日不见爹娘,着实有些想念。

    因此在他们进门的第一时间,便放下了勺子,麻利的溜下椅子,跑过去同娘亲好一阵贴贴。

    完了又扑到爹爹怀里贴贴,亲香够了这才在爹爹的膝头坐下,重新抱着自己的小碗吃饭。

    自打勉强能拿勺子的时候,她就不肯再要大人们喂饭。

    虽说因为年幼,肢体不协调总会弄得满桌都是,但总能把自己喂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勺子拿越来越好,虽然时不时还会洒些出来,但比起最开始要好太多了。

    就算被闺女弄一身的饭粒子,蒋文渊也丝毫不嫌弃。

    乐呵呵的,时不时给宝贝女儿擦擦油乎乎的小嘴。

    或是往她的小碗里夹一两筷子她可以吃的菜,奶爹当的不易乐乎。

    吃完晚饭,见时候还早,蒋文渊把一众子侄们叫到书房,挨个抽查了这几天的课业,又点评了他们的不足,方才起身往前厅走去。

    此次回来,除了接孩子,还有两件大事。

    一是建族学。

    一个家族想要长久的兴旺,需要人才。而教育是重中之重。

    不指望所有人都能考状元中探花,起码不能当个睁眼瞎。

    他的初步设想是自己家出银子建学堂请先生,再买上百来亩田产,作为族产。

    只要打理得当,后续田里所出足够维持族学的运转。

    二是修路。

    西津渡到县道这段足有五里多,全是泥巴路。

    晴天还凑和,到了雨天走的人和车一多,全压成了烂泥,连他的马车就陷进去好几次。

    他打算和村里商量下,由他出银子买材料,村里出人力。一起把路修修,扩至可容两辆马车并行的宽度最好。

    蒋文渊同家里人通了气,蒋老头和两个哥哥都举手赞成。一来村里人得了实惠,二来他们家也落了名声。而名声,在官场上极为重要。

    事情易早不易迟。蒋老头当即派人去请了里正和族长及几个德高望重的族老来。

    来的时候,大家以为是新县令要颁什么政令。待听说,蒋文渊想要给村里修路和学堂,一群老头儿激动得差点没晕过去。

    蒋文渊考上探花,村里也只是名声上听着更好听了些。如今,他提的这两件事,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为村里人谋好处了。

    一番商量下来,同蒋文渊设想的大差不差。

    一是学堂。学堂的建设费用和前期请先生的钱及书本笔墨这些,都由蒋文渊负担。

    后期族田产出后,则由族田的出息维系。族学归属蒋氏族人,但凡蒋氏族人只要年满5龄,无论男女都可进学。

    村里的外姓人也可进学,无须承担学费,但笔墨之类则需自己承担。另外,先生的饭食则需要所有学生轮流负担。

    二是修路。

    要么不修,要么就修好些。现有的路扩宽至可容两辆马车并行,用石灰拌河沙及碎石做三合土压实。

    这样修出来的地面,不仅平实还十分坚硬,用上二十年也不带坏的。

    人工的话,就一家出一个。左右现在田里的事情也算不忙。

    西津渡紧临青江。前朝的时候,青州县城在上游还没搬下来,来往的商贸船只,很多都在这里停靠补给,时间一长,也就得了这么个名。

    沿河岸包括旧码头在内,上下十数里的河滩上都是鹅卵石。

    河岸上,随便掀开一块草坪,那下面都是厚厚的细沙。

    西津渡不少人家沿河岸的田地都是沙地。就是蒋文渊家也都有十多亩沙田。

    总之,这般天然的建筑材料,不用白不用,还省了一大笔钱,只是多费些人工罢了。

    最后两项归总一算,总数竟也超过了六百两之巨。

    蒋文渊前有卖人参的银子,后有镇国公府送的谢礼,虽说不上家资颇丰,六百两也还是拿的出来的。

    当即让陆氏取了六百两银票来,言明多退少补。

    办好这两件事,蒋文渊也算放下一桩心事。他已交待了牙行,或有合适的田地,务必第一时间通知他。

    次日一早。蒋文渊夫妻俩便带着蒋禹清回了县衙。

    至于儿子,先……这么着吧。

    一来和家里的兄长们有个照应,彼此熟悉。二来岳父学堂的先生,学问都很不错,对学生们也十分认真负责。

    他自己便是从那里出来的,因此很是放心。等儿子考上童生后,再接来身边不迟。

    西津渡。

    里正和族长把蒋文渊出钱建族学和修路的事说了,大家欢喜激动之余,纷纷大赞蒋文渊是个办实事的。

    蒋家的声望在村里更上一层楼。

    学堂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马虎不得。得请专门建房子的人来,好好设计。

    但修路这活儿,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把子力气都成。

    当初说好一家出一个劳力。现在下到八岁上到六十岁,甭管男女老少,只要有空都往河边挖沙子运卵石去。

    用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什么萝筐、背篓、牛车、驴车。还有的妇人,把家里不用的粪桶都挑来了,也是服气。

    才过了不到十天,蒋文渊就把田契送回来了。是个小庄子,一共121亩。离着西津渡也不远,就在下游五里的地方。

    原是个地主家的,他家的独养儿子在省城同人争花魁打死了人,被人扣了,不得已只好卖祖产去赎儿子。所以,生了孩子要好好教,教不好走了邪道,败家破产迟早的事。

    且说蒋禹清跟着爹娘到了县衙,只要是醒着时候,便带着两丫鬟,迈着小短腿儿到处探险。

    她人小,长的好看,还嘴甜。家里的小丫鬟们一律唤作姐姐,小厮唤哥哥。婆子厨娘这些年纪大些的一些的喊婆婆。

    至于老爹的同僚们,一律喊叔叔伯伯。只不过几天时间,就收服了县衙所有人的心。每天出去逛一圈,回来后那衣兜里都是满满的,什么糖块,糕饼,点心,果脯等应有尽有。

    而且,她极其自律。知道自己正在长牙,不能多吃。实在馋了才会吃那么一两块,剩下的都给立春谷雨几个小丫鬟分吃了。

    大人们知道后,对她的喜爱更上了一层。给她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陆氏为此还专门给她缝了个小布包斜挎着。

    进入六月,天气越发炎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