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解红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书房中的《山北燕云图》乃王希孟之遗作。
崔洵悬挂这幅画的本意,一是为了寄托对阔别已久的兄弟的云树之思,二是为了表示对未复国土之丹款,此醉翁之意俨然是为了向世人展现一个有情有义的正人君子的面貌。
不过,于此同时,他也要承受在单独面对这幅画时来自内心的拷问。当日何琼芝提议用苏仙的画暂时替下《山北燕云图》时,他表面上是于心不忍万般不舍的,但于内心而言却不可不谓是正中下怀。
只是他没想到何琼芝换上的竟是一幅《鸟鸣涧》!
当年王希孟被害之前,他的《鸟鸣涧》还没画完。而正是这幅未竟之作,成为了他与柳彦卿最后割袍断义的见证。王希孟被害半年后,柳彦卿从姑苏回到了汴京,在此后很长时间里,他始终在不懈地寻找王希孟的踪迹。
尽管他也知道王希孟活着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他也知道,嗜画如命的王希孟断不会抛下他还作完的画不辞而别。可也就是他对王希孟的这一认识,他最终不得不接受了王希孟已身遭不幸的结论。
这个结论没有人证,没有物证,只是基于某些客观事实而推导出来的,柳彦卿无可反驳,但是他偏执地认定,王希孟肯定不是出了意外!他对自己的这一结论深信不疑,因为他的结论也是基于某些客观事实推导出来的。
柳彦卿一口咬定王希孟的失踪与崔洵有关!而惺惺作态的崔洵既不愿置辩,也不敢置辩,一直以犯而不校的态度尽量避免与之正面交锋,可着了魔的柳彦卿并没有因为他的隐忍与退让而饶过他,也是在那个时候,崔洵才认识到这个登他人之门如入无人之境的风流子,不仅有着殊为风流的文思,更有着极为风流的绝世轻功。
可惜,柳彦卿的结论一样没有人证、没有物证,一切怀疑都只是基于自己的臆想,在外人看来,这无疑是蛮不讲理的人身攻讦。所以,事情的最后,柳彦卿身染重病功名未就,而崔洵呢春风得意——金榜题名那日,他被何家榜下捉婿,双喜临门。
而那幅勾画未半的《鸟鸣涧》就是柳彦卿送给崔洵的新婚贺礼。崔洵将它收在书房的隐秘之处,再也没有展开看过一眼。在逃离汴京之时,他也没有将它带走,而是任它在战火中灰飞烟灭。
尽管《山北燕云图》和《鸟鸣涧》都是王希孟的手泽之遗,但《山北燕云图》是一幅画幅完整且画功精良的画作,有着恢宏而磅礴的气韵,也有着饱满而明艳的色彩,更兼具主人造微入妙之笔触及日月入怀之襟抱,它有骨亦有肉,有形亦有神;
而《鸟鸣涧》则不然,寥寥数笔勾勒出极其抽象的半边骨架,没有肌肤,没有筋骸,四肢残缺,面目狰狞,看上去就像是被发跣足的破面鬼,带着一种刻骨的怨恨行走在寂寂荒野之中,它在寻找它的肉体,也在寻找夺走它肉体的那个刽子手。
一幅画的“性灵”决定它“肉身”的价值,也决定它最终的去向。
虽然苏仙的《鸟鸣涧》里并没有住着这样一个破面鬼,其画面的布局与设色也有着和王希孟风格迥异的差别,但同一体裁同一主题的画作在同一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意境或多或少都会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似之处,恰似一个富有神通的灵魂一样,能勾连起即使与之相隔万里亦能遥相呼应的某个灵魂。
白天,崔洵神色泰然地面对着《鸟鸣涧》;夜晚,心虚的他噩梦连连,王希孟临死前的那双眼睛犹如梦魇一般缠绕着他,逼迫着他,追赶者他,惊慌失措的他从黑暗的梦里一直狼狈地逃窜到了黑暗的梦外。
是而,他决定,要换掉那幅画,不,要彻底而永远地销毁这幅画。可是心慌意乱的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到一个合适而充分的理由。
而事实证明,他缺少的并不是理由,而是理智。
苦恼多时的他最终想到一个十分愚蠢的办法——他秘密吩咐申二以入室行窃的方式偷走这幅画。
可申二的行动并没有他设想的那般一帆风顺,不仅差点露出马脚,还害得何琼芝受了惊吓。
在那场大火之中,《鸟鸣涧》和《山北燕云图》皆付之一炬,虽然崔洵也感到心疼,但总算了了他的一块心病。随后,申二也如其所愿永远地闭上了嘴巴。相比于之前王希孟之死,崔洵此次下手显得更为沉着,也更为老辣。毕竟,在他看来,申二只是他跟前的一个奴才,拿了主人的钱,就该为主人卖命!
这么多年,崔洵“主人”的阴鸷与残忍,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也让他获益匪浅。
然而,一波方平,一波又起。
数日前,在他寿宴当日,杏娘收到一个来自无名氏的锦匣,这又让他陷入了深重的不安之中。匣底的字确实很像王希孟的笔迹,但深谙书法的崔洵却也辨识得出,那是有人刻意仿冒的,而且在他看来,那个人仿冒的水平可谓相当拙劣。
不过,那人故意冒用王希孟的笔迹,却不得不让人深味此人的用意。崔洵当时的反应与其说是冷静,还不如说是紧张到了极点。而让他如此紧张的还不只是这两行字,还有那支银钗。在回去的路上,他仿佛想到了什么。所以第二天,他遣人往解红居那里递了帖子。
一家郎主去见自己的小妾,居然还要先递帖子,而且还要得小妾允肯之后,方可面见。岂不怪哉?这不得不说说这位小妾的来头。
崔洵的这位小妾曹衣娘,与那位“帷云翦水,滴粉搓酥”的章秾娘子本都是出自千花林的钱塘名妓,自打章秾投了张俊的怀抱之后,这位曹衣娘也梦想着能够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
论姿色论才华论情趣,她自问没有一样比不上章秾。可时运不济的她却只能在羡慕与妒恨之中蹉跎着自己的青春。忽而一日,她在酒席上遇到了昔日的好姐妹章秾。
今非昔比的章氏珠光宝气,满面雍容,一身华贵,光彩夺目,俨然名门贵妇,身边伺候的人如众星拱月一般小心翼翼地簇拥着她向着席间正中的位置移动过去。而她呢,旁若无人地踩着众人为之艳羡为之倾倒的目光款款地移动着她的莲步。
在这场由章秾一人独领风骚的筵席之中,明艳的曹衣娘瞬间黯然失色,不过,正如她总跟那些仕途失意的公子哥儿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两人的这次相遇为曹衣娘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此后,她频繁地出入章秾的闺帷之中,两个月以后,她如愿以偿地脱了贱籍,离开了千花林,搬到了西湖边一处较为雅致的别院之中。而这座别院的主人就是崔洵。
曹衣娘很欣赏崔洵“曹衣出水”的画风,而崔洵也很欣赏曹衣娘“曹衣出水”的风情。两人就在这样相互欣赏的山眉水眼之间画就了一段巫山云雨。
而后,凭着曹衣娘与章秾的关系,张俊对崔洵的控制变得更为紧密,到最近,甚至还变得十分跋扈。原本张俊与崔洵直接书信往来,多有不便,如今有了两位幕后“转运使”的牵线搭桥,二人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更为方便,也更为隐秘。
每日朝堂之上,官家说了什么,龙颜如何,圣体如何,哪位大臣说了什么,哪位大臣告假了,甚至是哪位大臣咳嗽了,哪位大臣的母亲死了……崔洵都需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报知解红居这边。
曹衣娘收信后,会秘密送往太尉府上。为掩人耳目,曹衣娘会先照原文誊抄一遍,然后焚毁原文,在手抄本标上记号,打乱章节,按照她和章秾之间的暗号将之分置于多个小格之中,最后由专人转呈章秾。章秾会以家书的形式急递张俊。
所以,名义上曹衣娘是崔洵的妾室,而事实上,崔洵在她面前,连妾妇都不如。
一开始,曹衣娘还因为他是朝廷命官而殷勤侍奉,温柔备至。但渐渐地,她看清了崔洵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本性,也就不再花心思做那些门面功夫了。
尽管她借着崔洵终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也算是心愿得偿,但崔洵这种卑颜事人的无能,让她窝气。而更让窝气的是,外人皆道,崔洵金屋藏娇,可她所居的“解红居”实在愧对“金屋”二字,好几次让她在众姐妹面前颜面尽失。
所以她不止一次向崔洵提议另辟居所,但崔洵呢,总是口惠而实不至,一味地敷衍了之。他知道这个女人在想什么——在优越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就开始觊觎物质以外的东西了。这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索求,崔洵不愿给她,也不可能给她。
为此,这个女人梨花带雨地向他闹了一通脾气,末了还发狠道,以后没有她允准,再不许他进门。故而便有了前面拜帖之事。
不过,闹归闹,这个女人心里还是雪亮的,她目前还无法离开解红居,也无法像章秾那样在真正的当家主母面前一逞威风!这不仅仅是因为眼下她在崔洵与张俊之间的“重要位置”,还因为她那个不争气的亲弟弟还在别人的手中。
书房中的《山北燕云图》乃王希孟之遗作。
崔洵悬挂这幅画的本意,一是为了寄托对阔别已久的兄弟的云树之思,二是为了表示对未复国土之丹款,此醉翁之意俨然是为了向世人展现一个有情有义的正人君子的面貌。
不过,于此同时,他也要承受在单独面对这幅画时来自内心的拷问。当日何琼芝提议用苏仙的画暂时替下《山北燕云图》时,他表面上是于心不忍万般不舍的,但于内心而言却不可不谓是正中下怀。
只是他没想到何琼芝换上的竟是一幅《鸟鸣涧》!
当年王希孟被害之前,他的《鸟鸣涧》还没画完。而正是这幅未竟之作,成为了他与柳彦卿最后割袍断义的见证。王希孟被害半年后,柳彦卿从姑苏回到了汴京,在此后很长时间里,他始终在不懈地寻找王希孟的踪迹。
尽管他也知道王希孟活着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他也知道,嗜画如命的王希孟断不会抛下他还作完的画不辞而别。可也就是他对王希孟的这一认识,他最终不得不接受了王希孟已身遭不幸的结论。
这个结论没有人证,没有物证,只是基于某些客观事实而推导出来的,柳彦卿无可反驳,但是他偏执地认定,王希孟肯定不是出了意外!他对自己的这一结论深信不疑,因为他的结论也是基于某些客观事实推导出来的。
柳彦卿一口咬定王希孟的失踪与崔洵有关!而惺惺作态的崔洵既不愿置辩,也不敢置辩,一直以犯而不校的态度尽量避免与之正面交锋,可着了魔的柳彦卿并没有因为他的隐忍与退让而饶过他,也是在那个时候,崔洵才认识到这个登他人之门如入无人之境的风流子,不仅有着殊为风流的文思,更有着极为风流的绝世轻功。
可惜,柳彦卿的结论一样没有人证、没有物证,一切怀疑都只是基于自己的臆想,在外人看来,这无疑是蛮不讲理的人身攻讦。所以,事情的最后,柳彦卿身染重病功名未就,而崔洵呢春风得意——金榜题名那日,他被何家榜下捉婿,双喜临门。
而那幅勾画未半的《鸟鸣涧》就是柳彦卿送给崔洵的新婚贺礼。崔洵将它收在书房的隐秘之处,再也没有展开看过一眼。在逃离汴京之时,他也没有将它带走,而是任它在战火中灰飞烟灭。
尽管《山北燕云图》和《鸟鸣涧》都是王希孟的手泽之遗,但《山北燕云图》是一幅画幅完整且画功精良的画作,有着恢宏而磅礴的气韵,也有着饱满而明艳的色彩,更兼具主人造微入妙之笔触及日月入怀之襟抱,它有骨亦有肉,有形亦有神;
而《鸟鸣涧》则不然,寥寥数笔勾勒出极其抽象的半边骨架,没有肌肤,没有筋骸,四肢残缺,面目狰狞,看上去就像是被发跣足的破面鬼,带着一种刻骨的怨恨行走在寂寂荒野之中,它在寻找它的肉体,也在寻找夺走它肉体的那个刽子手。
一幅画的“性灵”决定它“肉身”的价值,也决定它最终的去向。
虽然苏仙的《鸟鸣涧》里并没有住着这样一个破面鬼,其画面的布局与设色也有着和王希孟风格迥异的差别,但同一体裁同一主题的画作在同一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意境或多或少都会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似之处,恰似一个富有神通的灵魂一样,能勾连起即使与之相隔万里亦能遥相呼应的某个灵魂。
白天,崔洵神色泰然地面对着《鸟鸣涧》;夜晚,心虚的他噩梦连连,王希孟临死前的那双眼睛犹如梦魇一般缠绕着他,逼迫着他,追赶者他,惊慌失措的他从黑暗的梦里一直狼狈地逃窜到了黑暗的梦外。
是而,他决定,要换掉那幅画,不,要彻底而永远地销毁这幅画。可是心慌意乱的他左思右想,也没想到一个合适而充分的理由。
而事实证明,他缺少的并不是理由,而是理智。
苦恼多时的他最终想到一个十分愚蠢的办法——他秘密吩咐申二以入室行窃的方式偷走这幅画。
可申二的行动并没有他设想的那般一帆风顺,不仅差点露出马脚,还害得何琼芝受了惊吓。
在那场大火之中,《鸟鸣涧》和《山北燕云图》皆付之一炬,虽然崔洵也感到心疼,但总算了了他的一块心病。随后,申二也如其所愿永远地闭上了嘴巴。相比于之前王希孟之死,崔洵此次下手显得更为沉着,也更为老辣。毕竟,在他看来,申二只是他跟前的一个奴才,拿了主人的钱,就该为主人卖命!
这么多年,崔洵“主人”的阴鸷与残忍,让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也让他获益匪浅。
然而,一波方平,一波又起。
数日前,在他寿宴当日,杏娘收到一个来自无名氏的锦匣,这又让他陷入了深重的不安之中。匣底的字确实很像王希孟的笔迹,但深谙书法的崔洵却也辨识得出,那是有人刻意仿冒的,而且在他看来,那个人仿冒的水平可谓相当拙劣。
不过,那人故意冒用王希孟的笔迹,却不得不让人深味此人的用意。崔洵当时的反应与其说是冷静,还不如说是紧张到了极点。而让他如此紧张的还不只是这两行字,还有那支银钗。在回去的路上,他仿佛想到了什么。所以第二天,他遣人往解红居那里递了帖子。
一家郎主去见自己的小妾,居然还要先递帖子,而且还要得小妾允肯之后,方可面见。岂不怪哉?这不得不说说这位小妾的来头。
崔洵的这位小妾曹衣娘,与那位“帷云翦水,滴粉搓酥”的章秾娘子本都是出自千花林的钱塘名妓,自打章秾投了张俊的怀抱之后,这位曹衣娘也梦想着能够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
论姿色论才华论情趣,她自问没有一样比不上章秾。可时运不济的她却只能在羡慕与妒恨之中蹉跎着自己的青春。忽而一日,她在酒席上遇到了昔日的好姐妹章秾。
今非昔比的章氏珠光宝气,满面雍容,一身华贵,光彩夺目,俨然名门贵妇,身边伺候的人如众星拱月一般小心翼翼地簇拥着她向着席间正中的位置移动过去。而她呢,旁若无人地踩着众人为之艳羡为之倾倒的目光款款地移动着她的莲步。
在这场由章秾一人独领风骚的筵席之中,明艳的曹衣娘瞬间黯然失色,不过,正如她总跟那些仕途失意的公子哥儿说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两人的这次相遇为曹衣娘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此后,她频繁地出入章秾的闺帷之中,两个月以后,她如愿以偿地脱了贱籍,离开了千花林,搬到了西湖边一处较为雅致的别院之中。而这座别院的主人就是崔洵。
曹衣娘很欣赏崔洵“曹衣出水”的画风,而崔洵也很欣赏曹衣娘“曹衣出水”的风情。两人就在这样相互欣赏的山眉水眼之间画就了一段巫山云雨。
而后,凭着曹衣娘与章秾的关系,张俊对崔洵的控制变得更为紧密,到最近,甚至还变得十分跋扈。原本张俊与崔洵直接书信往来,多有不便,如今有了两位幕后“转运使”的牵线搭桥,二人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更为方便,也更为隐秘。
每日朝堂之上,官家说了什么,龙颜如何,圣体如何,哪位大臣说了什么,哪位大臣告假了,甚至是哪位大臣咳嗽了,哪位大臣的母亲死了……崔洵都需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报知解红居这边。
曹衣娘收信后,会秘密送往太尉府上。为掩人耳目,曹衣娘会先照原文誊抄一遍,然后焚毁原文,在手抄本标上记号,打乱章节,按照她和章秾之间的暗号将之分置于多个小格之中,最后由专人转呈章秾。章秾会以家书的形式急递张俊。
所以,名义上曹衣娘是崔洵的妾室,而事实上,崔洵在她面前,连妾妇都不如。
一开始,曹衣娘还因为他是朝廷命官而殷勤侍奉,温柔备至。但渐渐地,她看清了崔洵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本性,也就不再花心思做那些门面功夫了。
尽管她借着崔洵终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也算是心愿得偿,但崔洵这种卑颜事人的无能,让她窝气。而更让窝气的是,外人皆道,崔洵金屋藏娇,可她所居的“解红居”实在愧对“金屋”二字,好几次让她在众姐妹面前颜面尽失。
所以她不止一次向崔洵提议另辟居所,但崔洵呢,总是口惠而实不至,一味地敷衍了之。他知道这个女人在想什么——在优越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就开始觊觎物质以外的东西了。这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索求,崔洵不愿给她,也不可能给她。
为此,这个女人梨花带雨地向他闹了一通脾气,末了还发狠道,以后没有她允准,再不许他进门。故而便有了前面拜帖之事。
不过,闹归闹,这个女人心里还是雪亮的,她目前还无法离开解红居,也无法像章秾那样在真正的当家主母面前一逞威风!这不仅仅是因为眼下她在崔洵与张俊之间的“重要位置”,还因为她那个不争气的亲弟弟还在别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