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
推荐阅读:原罪救赎、足球皇帝、全能运动员、恶魔囚笼、网游之大盗贼、重生炼气士、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王者游侠、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网游之白帝无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日早朝,以往闲云野鹤的太尉竟然来了敦化殿。站在齐恪身旁,身着三公朝服。
李越坐在龙椅上,与齐恪遥遥对视一眼,两人都没预料到杨绍元会突然出现于此,再次参与朝政。
太尉虽为最高武职,名义上统掌兵权,但也只是以前而已。自李越重揽朝政,便收回兵权,只留给对方一个显赫的官职。
出乎所有人预料,杨绍元竟顺水推舟,自己远离了朝堂。悠闲地过起了退隐生活,不问世事,连同他的儿子也从未在官场上显露名声。
李越从没想到他还有重返朝堂的一天,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
他按捺下心中不安,缓缓道:“众卿想必已经听闻,昨日赤余突然发兵,眼下还须立刻布下战策以应战。”
说这番话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该怎么打他早已计划好。五年时间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打过去,舆图也已经熟记于心。
此时只用同众位大臣走个流程,该上战场的人麻利出发,该送往前线的军饷军备也立即送出。
然而此话一出,有人率先站出来反驳。李越看过去,又是那个孙鹤庆。
对方一走出来,他便知道这人要来搅和,却怎么也没料到这老头一张口便是:“臣恭请御驾亲征。”
李越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反应了一会儿,才想清楚“御驾亲征”是个什么意思。
孙鹤庆全然不似闹着玩儿,似乎敢说出这句话,就已经有了万全准备。
他顿时深感不妙,能当着这么多朝臣直接提出来,也没个台阶留给双方,恐怕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千算万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自己还是着了道,不知不觉中掉入了某个陷阱。
昨日围猎场上孙鹤庆已经和他撕破脸,他回来后被一堆事情缠住,没来得及收拾这人,结果今天就又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
但还是得做出个皇帝的样子,圣上俯视着一众大臣问道:“孙大人何出此言。”
孙鹤庆当了半辈子御史大夫,一直给丞相打下手。没料到自从李越掌权后,他连实权都没了,也就是占个三公大臣的名分。
心里自然不忿,可碍于世家出身、朝堂名士的身份,一直没有发作,就连和李越作对也要端着读书人的架子。
此番进言也是一样,如同真的在尽人臣之本分一般。
“御驾亲征之举,臣认为非做不可,原因有三。其一,魏国山河破碎,偏安一隅,低迷之气自京城蔓延开来,陛下亲征实乃鼓舞人心之壮举。”
鼓舞人心?李越往扶手上一靠,他倒要听听这老头能讲出什么借口来。
“其二,两国如今再不是昔日相抗之局面,此番须尽倾巢之力,才有望永绝后患。若赤余不能被完全击退,像今日之战,以后只会轮番发生。
“其三,”孙鹤庆刻意顿了顿,接着道,“魏国九五成双,天子并行,皆在京中安坐以待边境战士浴血之捷报,只怕会寒了天下百姓之心。”
费了半天口舌,原来想说的还是“天子并行”四个字。
死一个微不足惜,死两个正好合了他们的意。
李越在心里掂了掂这席话的分量,不过一个吉祥物大臣,即使话说得再漂亮,也不足以到威胁他的程度。
他看了看其他大臣的反应,似乎也没什么话可说,便对着孙鹤庆缓缓道:“孙大人,巧言善辩是好本事,要是您生在群雄割据的乱世,日子会更好过些。如今这世道,谁还愿意听你一番肺腑之言呢。”
孙鹤庆也不知哪里来的底气,看起来不似逞强,不疾不徐回道:“陛下多虑了,朝中有识之士比您想得要多些。”
李越下意识看向一直没动静的太尉,杨绍元也撩起眼皮看向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就像来这儿站着打瞌睡的一样。
倒是有几个老臣站了出来,急着表明立场。这几人也都是常和他吵架的老面孔,不足为奇。
孙鹤庆准备充分,难道就真的只有这几个无足轻重之人?
李越等着太尉的立场,迟迟不见他反应,便先把孙鹤庆那几个借口一一驳回:“其一,京城风气向来如此,到底是低迷还是奢靡,众卿心里都清楚,只要军队士气不受影响便无大碍。其二,你指望朕有多大本事,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战局?朕如果能在战场上得心应手,还要那些将军做什么。”
他几乎是语重心长在骂人,头一回骂得如此温柔,耐心已经耗尽,停下来缓了片刻继续道:“其三,你看朕不顺眼便罢了,还想把朕赶走,会不会过分了点,孙大人?”
还是撕破脸痛快,李越被禁锢在这龙椅上,浑身不自在,他现在只想下去和人打一架。
孙鹤庆说不出“臣并无此意还望陛下明察”的话,只能紧闭嘴巴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
李越余光里瞧着太尉他老人家,仿佛已经入定,一动不动的。
索性点名道:“太尉大人,您今日有奏否?”
杨绍元不似那些抱团营私之臣,向来为国尽忠,端的是两袖清风的做派。
他胡须花白,眼神仍锐利。脚步一迈站了出来,垂首道:“臣听闻赤余发兵,不敢闲居,前来为魏国效力。”
李越没信。如今哪里还有杨绍元能效力的事情,不过一个空名,打不打仗的都用不到他。
“那太尉觉得,孙大人的提议怎么样?”
既然不肯主动下水,他索性把对方拖进来。
杨绍元被牵扯进来也不慌张,没正面回答,只道:“臣久居坊间,听闻了不少民间传闻。百姓似乎尤爱谈论宫闱秘事,陛下越是想掩盖什么,他们越想知道什么。”
他笑了笑,接着道:“陛下勤勉为政,坦坦荡荡;后宫无人,自然也谈不上纵情声色。所以他们最好奇的只有一件事——两年前那场宫变。”
自那次宫变之后,无人谈论此事,至少绝不会有人敢在圣上面前提起。太尉却毫无犹豫,还停了下来,给足时间让对方反应。
李越没说话,他知道那场宫变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帝王生涯的一个污点,无论如何都洗不掉。只是旧事重提的时机太过微妙。
“此事在民间传得越发玄妙,已经到了有辱陛下圣名的地步。民心乃一国之本,如今这情况,臣委实担忧。”
圣上顺着他的话往下问:“太尉认为该如何应对?”
杨绍元双手合拢行礼:“孙大人之议并无不可,陛下只需随军,于后方帐中指点形势,其余自有众位大将操劳。至于京中,太上皇代政也并无不妥。”
太尉说话委婉,却比孙鹤庆有份量得多。李越估摸着这回形势有些严峻,一群人有备而来,怎么着也要把他逼走。
齐恪看了他一眼,打算出来帮他说话。
圣上摆摆手,断了他和人嘴炮的念想,转而看向太尉,问道:“如果朕坚持不去呢?”
难道这群人还要逼宫吗,他不信他们有这胆子和能力。就算这些老臣势力根深蒂固,朝中至少有一半人也是他自己的势力。夺权篡位这种事,在两年前行得通,如今却不好使了。
整整齐齐的队伍里突然有两个年轻人出列,皆为武将,本该是今日下了早朝就随贺迁出发的,这会儿却道:“臣请旨御驾亲征,以扬我大魏国威!”
话音刚落,又有几个武将站出来,官阶有大有小,有年轻人也有老将,纷纷道:“臣请旨御驾亲征!”
李越一一看过去,有早就是孙鹤庆一派的,也有几个隐藏得严严实实,今日才暴露出真面目。
复看向太尉,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他讽刺问道:“太尉今日上朝,就是来亲自看看这些武将是否听话的吗?”
以一朝太尉之身份,前来坐镇,就是为了给他们施压?
杨绍元慢悠悠行礼:“陛下多虑了。”
李越还在自嘲自己早没有多虑,没能早日发现朝堂风向的变化。
“你们,”他看向那些武将,视线从他们之间扫过,“朕要是不去,你们也就不去打仗了?”
无人应答,沉默中答案已昭然若揭。
李越站起来,往下走去,从两侧群臣中间缓缓行过。
他路过一个个求他御驾亲征的人,却没一个敢与他对视。
走到敦化殿门口,转过身来,对着满朝文武,自嘲般笑了一声。
“众卿老谋深算几十年,朕是玩不过你们。”
李越的表情冷下来:“可来日方长,你们最好提前做打算。若朕从北疆活着回来,杀人取命也能熟练许多。两年前还没过足瘾呢,这回可就指望你们了。”
第二日早朝,以往闲云野鹤的太尉竟然来了敦化殿。站在齐恪身旁,身着三公朝服。
李越坐在龙椅上,与齐恪遥遥对视一眼,两人都没预料到杨绍元会突然出现于此,再次参与朝政。
太尉虽为最高武职,名义上统掌兵权,但也只是以前而已。自李越重揽朝政,便收回兵权,只留给对方一个显赫的官职。
出乎所有人预料,杨绍元竟顺水推舟,自己远离了朝堂。悠闲地过起了退隐生活,不问世事,连同他的儿子也从未在官场上显露名声。
李越从没想到他还有重返朝堂的一天,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
他按捺下心中不安,缓缓道:“众卿想必已经听闻,昨日赤余突然发兵,眼下还须立刻布下战策以应战。”
说这番话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该怎么打他早已计划好。五年时间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打过去,舆图也已经熟记于心。
此时只用同众位大臣走个流程,该上战场的人麻利出发,该送往前线的军饷军备也立即送出。
然而此话一出,有人率先站出来反驳。李越看过去,又是那个孙鹤庆。
对方一走出来,他便知道这人要来搅和,却怎么也没料到这老头一张口便是:“臣恭请御驾亲征。”
李越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反应了一会儿,才想清楚“御驾亲征”是个什么意思。
孙鹤庆全然不似闹着玩儿,似乎敢说出这句话,就已经有了万全准备。
他顿时深感不妙,能当着这么多朝臣直接提出来,也没个台阶留给双方,恐怕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千算万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自己还是着了道,不知不觉中掉入了某个陷阱。
昨日围猎场上孙鹤庆已经和他撕破脸,他回来后被一堆事情缠住,没来得及收拾这人,结果今天就又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
但还是得做出个皇帝的样子,圣上俯视着一众大臣问道:“孙大人何出此言。”
孙鹤庆当了半辈子御史大夫,一直给丞相打下手。没料到自从李越掌权后,他连实权都没了,也就是占个三公大臣的名分。
心里自然不忿,可碍于世家出身、朝堂名士的身份,一直没有发作,就连和李越作对也要端着读书人的架子。
此番进言也是一样,如同真的在尽人臣之本分一般。
“御驾亲征之举,臣认为非做不可,原因有三。其一,魏国山河破碎,偏安一隅,低迷之气自京城蔓延开来,陛下亲征实乃鼓舞人心之壮举。”
鼓舞人心?李越往扶手上一靠,他倒要听听这老头能讲出什么借口来。
“其二,两国如今再不是昔日相抗之局面,此番须尽倾巢之力,才有望永绝后患。若赤余不能被完全击退,像今日之战,以后只会轮番发生。
“其三,”孙鹤庆刻意顿了顿,接着道,“魏国九五成双,天子并行,皆在京中安坐以待边境战士浴血之捷报,只怕会寒了天下百姓之心。”
费了半天口舌,原来想说的还是“天子并行”四个字。
死一个微不足惜,死两个正好合了他们的意。
李越在心里掂了掂这席话的分量,不过一个吉祥物大臣,即使话说得再漂亮,也不足以到威胁他的程度。
他看了看其他大臣的反应,似乎也没什么话可说,便对着孙鹤庆缓缓道:“孙大人,巧言善辩是好本事,要是您生在群雄割据的乱世,日子会更好过些。如今这世道,谁还愿意听你一番肺腑之言呢。”
孙鹤庆也不知哪里来的底气,看起来不似逞强,不疾不徐回道:“陛下多虑了,朝中有识之士比您想得要多些。”
李越下意识看向一直没动静的太尉,杨绍元也撩起眼皮看向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就像来这儿站着打瞌睡的一样。
倒是有几个老臣站了出来,急着表明立场。这几人也都是常和他吵架的老面孔,不足为奇。
孙鹤庆准备充分,难道就真的只有这几个无足轻重之人?
李越等着太尉的立场,迟迟不见他反应,便先把孙鹤庆那几个借口一一驳回:“其一,京城风气向来如此,到底是低迷还是奢靡,众卿心里都清楚,只要军队士气不受影响便无大碍。其二,你指望朕有多大本事,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战局?朕如果能在战场上得心应手,还要那些将军做什么。”
他几乎是语重心长在骂人,头一回骂得如此温柔,耐心已经耗尽,停下来缓了片刻继续道:“其三,你看朕不顺眼便罢了,还想把朕赶走,会不会过分了点,孙大人?”
还是撕破脸痛快,李越被禁锢在这龙椅上,浑身不自在,他现在只想下去和人打一架。
孙鹤庆说不出“臣并无此意还望陛下明察”的话,只能紧闭嘴巴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
李越余光里瞧着太尉他老人家,仿佛已经入定,一动不动的。
索性点名道:“太尉大人,您今日有奏否?”
杨绍元不似那些抱团营私之臣,向来为国尽忠,端的是两袖清风的做派。
他胡须花白,眼神仍锐利。脚步一迈站了出来,垂首道:“臣听闻赤余发兵,不敢闲居,前来为魏国效力。”
李越没信。如今哪里还有杨绍元能效力的事情,不过一个空名,打不打仗的都用不到他。
“那太尉觉得,孙大人的提议怎么样?”
既然不肯主动下水,他索性把对方拖进来。
杨绍元被牵扯进来也不慌张,没正面回答,只道:“臣久居坊间,听闻了不少民间传闻。百姓似乎尤爱谈论宫闱秘事,陛下越是想掩盖什么,他们越想知道什么。”
他笑了笑,接着道:“陛下勤勉为政,坦坦荡荡;后宫无人,自然也谈不上纵情声色。所以他们最好奇的只有一件事——两年前那场宫变。”
自那次宫变之后,无人谈论此事,至少绝不会有人敢在圣上面前提起。太尉却毫无犹豫,还停了下来,给足时间让对方反应。
李越没说话,他知道那场宫变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帝王生涯的一个污点,无论如何都洗不掉。只是旧事重提的时机太过微妙。
“此事在民间传得越发玄妙,已经到了有辱陛下圣名的地步。民心乃一国之本,如今这情况,臣委实担忧。”
圣上顺着他的话往下问:“太尉认为该如何应对?”
杨绍元双手合拢行礼:“孙大人之议并无不可,陛下只需随军,于后方帐中指点形势,其余自有众位大将操劳。至于京中,太上皇代政也并无不妥。”
太尉说话委婉,却比孙鹤庆有份量得多。李越估摸着这回形势有些严峻,一群人有备而来,怎么着也要把他逼走。
齐恪看了他一眼,打算出来帮他说话。
圣上摆摆手,断了他和人嘴炮的念想,转而看向太尉,问道:“如果朕坚持不去呢?”
难道这群人还要逼宫吗,他不信他们有这胆子和能力。就算这些老臣势力根深蒂固,朝中至少有一半人也是他自己的势力。夺权篡位这种事,在两年前行得通,如今却不好使了。
整整齐齐的队伍里突然有两个年轻人出列,皆为武将,本该是今日下了早朝就随贺迁出发的,这会儿却道:“臣请旨御驾亲征,以扬我大魏国威!”
话音刚落,又有几个武将站出来,官阶有大有小,有年轻人也有老将,纷纷道:“臣请旨御驾亲征!”
李越一一看过去,有早就是孙鹤庆一派的,也有几个隐藏得严严实实,今日才暴露出真面目。
复看向太尉,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他讽刺问道:“太尉今日上朝,就是来亲自看看这些武将是否听话的吗?”
以一朝太尉之身份,前来坐镇,就是为了给他们施压?
杨绍元慢悠悠行礼:“陛下多虑了。”
李越还在自嘲自己早没有多虑,没能早日发现朝堂风向的变化。
“你们,”他看向那些武将,视线从他们之间扫过,“朕要是不去,你们也就不去打仗了?”
无人应答,沉默中答案已昭然若揭。
李越站起来,往下走去,从两侧群臣中间缓缓行过。
他路过一个个求他御驾亲征的人,却没一个敢与他对视。
走到敦化殿门口,转过身来,对着满朝文武,自嘲般笑了一声。
“众卿老谋深算几十年,朕是玩不过你们。”
李越的表情冷下来:“可来日方长,你们最好提前做打算。若朕从北疆活着回来,杀人取命也能熟练许多。两年前还没过足瘾呢,这回可就指望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