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发财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程宪腼腆一笑,说道:“在下只是一介书生,是前日良县获救的村民之一,受三郎君恩惠,当不得先生二字。高见也谈不上,只是有些提议,或许能帮到三郎君。”
程宪说完,顿了顿,见张津看着他,于是继续说道:“我这两日在城里四处走了走,问了问,得知城里如今虽然恢复了贸易,但都是些小打小闹的活计,市场犹如枯井,所以我猜三郎君正是因为此事发愁。”
张津点点头:“不错。”
这个问题城里有些脑子的人也都能想到,但是想到是一方面,能不能解决才是重要的。
那么这个书生能解他的围困吗?张津认真地看着程宪。
程宪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打听消息的时候,听到城里一个老农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可以借三郎君之困。”
“那位老伯说,如今城里没有什么好的活计,有个什么活计,还不是成群去争去抢,给口吃的就行……”
“所以我想,三郎君为什么不宣传一下如今益州城的人力极低,好招来一些人来益州做生意,不拘做什么都是需要工人的……”
程宪还没说完,就被张津打断:“如果只是这个,就不用说了。”
张津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
程宪说的建议他早就考虑过,但是却不能这样施行。他想让益州经济恢复盛况,但是不能压榨益州百姓的劳动力。
“如果是为了低廉的工钱拼命劳作,对于这些经历了灾难的人来说,何尝不是雪上加霜?”张津说着,颇为不满地瞥了程宪一眼。
程宪不以为然,似乎没有看到张津的不满,而是继续说道:“三郎君如果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
“益州百姓如今温饱尚不能解决,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外部力量涌入的时候,有了外来的商人,才有粮食钱粮,益州城的贸易才能发展起来。否则益州城的数万人要怎样苟活?靠六个月后的稻子果腹吗?”
程宪不仅越说越激动,反而上前一步,刘起没有在意这个动作,而是让他继续说。
“这些日的打听,我也知道三郎君是善人,但三郎君到底不是圣人,若是自困,就让本来获救的益州城又陷入难局了。”
“三郎君若是向府尊提了这个建议,益州城的百姓乃至益州的官员,说不定会怎样感激。”
“当然,我也知道三郎君未必看重这些感激,但是想要解益州之困,必须割舍些什么。”
“何况益州城的铺子都在三郎君手里,来的人越多,三郎君手里的利便越多,到时候是为益州百姓谋福利还是归于张家,全是三郎君一人说了算。”
这话说得直白又实诚,也让张津听进心里了。
“刘起,给他安排一间屋子。”张津说道。
程宪面色镇定,但是心里松了口气。
刘起摸了摸下巴,心想:果然是来卖嘴啊……
……
但凡做事不能拖延,听程宪这一嘴说完,张津就开始安排施行了。首先便是要跟府尊打个招呼,毕竟府尹也是一方父母官,做什么都要过过目,也是为了日后涌入大量商人不引起恐慌。
其次就是要跟张家打个招呼。
不要以为什么事嘴上说说就可以做成,想让别人来这里经商,也得给出鱼饵才有鱼儿上钩。大周人人知道蜀郡刚刚地动,城破人亡,是个人都不想来这里做生意,如果强制报上去,反而可能会引起商人的逆反,这个时候就用到了张家的人脉。
众所周知,张家有着大周最大的民营钱庄,打最多交道的就是商人,但也不能直白地广而告之,而是要“偷偷摸摸”“不经意间”被商人听到。
例如有人去钱庄存钱或者取钱,钱庄的伙计便“不经意”间提了一嘴益州如今修建完了,几万人没有事做,给口吃的就愿意做工。
十个人听到有八个不以为意,但有两个感兴趣的就行。
大周繁荣,商人众多,谁不想把成本压到最低?远的不说,就说采蝶轩的玉娘子,听到这话便是第一个动了心思的。
这些日子万盛钱庄各个分号都在“偷偷”说这事情,人精玉娘子哪会看不出来这一套。
“赶早不赶晚,张家这是想到法子了,想把益州发展起来。”玉娘子说道,吹了吹指甲。
另一只手在玉枕上放着,一个丫鬟正跪坐在一旁给她涂蔻丹。
大管事弯着腰说了声是,然后问道:“那依您看……”
“那当然是去益州开店了。”玉娘子说道,本来益州地动,那边的采蝶轩也被埋了,亏损很多,挖出来的金器因为王相公的原因,虽然运回来一些,大多也被别有用心的百姓偷偷私藏了。
法不责众,她只能吃了这个闷亏。
“不如我们先看看?”管事心里有些犯嘀咕。到底是做了几十年生意,谨慎些。
“不是说益州的铺子不要钱只要一分利吗?这么好的买卖上赶着不要?”玉娘子笑道,“张家敢放出这种话,就是欠我这东风呢。”
到时候把益州城的铺子包揽一些,坐着分红岂不美哉?
“不过,能成事吗?”主事有些忧心忡忡。张家显然早就动了这个念头,哪会让他们分一杯羹?
“放心,再说,我们还有王相公。”玉娘子另一只手的蔻丹也涂完,她把两只手并在一起看了看,觉得甚至好看。
“奴儿,准备一下,去请王相公来。”玉娘子说道,眼里都是笑意:“这可是要发大财了!”
程宪腼腆一笑,说道:“在下只是一介书生,是前日良县获救的村民之一,受三郎君恩惠,当不得先生二字。高见也谈不上,只是有些提议,或许能帮到三郎君。”
程宪说完,顿了顿,见张津看着他,于是继续说道:“我这两日在城里四处走了走,问了问,得知城里如今虽然恢复了贸易,但都是些小打小闹的活计,市场犹如枯井,所以我猜三郎君正是因为此事发愁。”
张津点点头:“不错。”
这个问题城里有些脑子的人也都能想到,但是想到是一方面,能不能解决才是重要的。
那么这个书生能解他的围困吗?张津认真地看着程宪。
程宪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打听消息的时候,听到城里一个老农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可以借三郎君之困。”
“那位老伯说,如今城里没有什么好的活计,有个什么活计,还不是成群去争去抢,给口吃的就行……”
“所以我想,三郎君为什么不宣传一下如今益州城的人力极低,好招来一些人来益州做生意,不拘做什么都是需要工人的……”
程宪还没说完,就被张津打断:“如果只是这个,就不用说了。”
张津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
程宪说的建议他早就考虑过,但是却不能这样施行。他想让益州经济恢复盛况,但是不能压榨益州百姓的劳动力。
“如果是为了低廉的工钱拼命劳作,对于这些经历了灾难的人来说,何尝不是雪上加霜?”张津说着,颇为不满地瞥了程宪一眼。
程宪不以为然,似乎没有看到张津的不满,而是继续说道:“三郎君如果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
“益州百姓如今温饱尚不能解决,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外部力量涌入的时候,有了外来的商人,才有粮食钱粮,益州城的贸易才能发展起来。否则益州城的数万人要怎样苟活?靠六个月后的稻子果腹吗?”
程宪不仅越说越激动,反而上前一步,刘起没有在意这个动作,而是让他继续说。
“这些日的打听,我也知道三郎君是善人,但三郎君到底不是圣人,若是自困,就让本来获救的益州城又陷入难局了。”
“三郎君若是向府尊提了这个建议,益州城的百姓乃至益州的官员,说不定会怎样感激。”
“当然,我也知道三郎君未必看重这些感激,但是想要解益州之困,必须割舍些什么。”
“何况益州城的铺子都在三郎君手里,来的人越多,三郎君手里的利便越多,到时候是为益州百姓谋福利还是归于张家,全是三郎君一人说了算。”
这话说得直白又实诚,也让张津听进心里了。
“刘起,给他安排一间屋子。”张津说道。
程宪面色镇定,但是心里松了口气。
刘起摸了摸下巴,心想:果然是来卖嘴啊……
……
但凡做事不能拖延,听程宪这一嘴说完,张津就开始安排施行了。首先便是要跟府尊打个招呼,毕竟府尹也是一方父母官,做什么都要过过目,也是为了日后涌入大量商人不引起恐慌。
其次就是要跟张家打个招呼。
不要以为什么事嘴上说说就可以做成,想让别人来这里经商,也得给出鱼饵才有鱼儿上钩。大周人人知道蜀郡刚刚地动,城破人亡,是个人都不想来这里做生意,如果强制报上去,反而可能会引起商人的逆反,这个时候就用到了张家的人脉。
众所周知,张家有着大周最大的民营钱庄,打最多交道的就是商人,但也不能直白地广而告之,而是要“偷偷摸摸”“不经意间”被商人听到。
例如有人去钱庄存钱或者取钱,钱庄的伙计便“不经意”间提了一嘴益州如今修建完了,几万人没有事做,给口吃的就愿意做工。
十个人听到有八个不以为意,但有两个感兴趣的就行。
大周繁荣,商人众多,谁不想把成本压到最低?远的不说,就说采蝶轩的玉娘子,听到这话便是第一个动了心思的。
这些日子万盛钱庄各个分号都在“偷偷”说这事情,人精玉娘子哪会看不出来这一套。
“赶早不赶晚,张家这是想到法子了,想把益州发展起来。”玉娘子说道,吹了吹指甲。
另一只手在玉枕上放着,一个丫鬟正跪坐在一旁给她涂蔻丹。
大管事弯着腰说了声是,然后问道:“那依您看……”
“那当然是去益州开店了。”玉娘子说道,本来益州地动,那边的采蝶轩也被埋了,亏损很多,挖出来的金器因为王相公的原因,虽然运回来一些,大多也被别有用心的百姓偷偷私藏了。
法不责众,她只能吃了这个闷亏。
“不如我们先看看?”管事心里有些犯嘀咕。到底是做了几十年生意,谨慎些。
“不是说益州的铺子不要钱只要一分利吗?这么好的买卖上赶着不要?”玉娘子笑道,“张家敢放出这种话,就是欠我这东风呢。”
到时候把益州城的铺子包揽一些,坐着分红岂不美哉?
“不过,能成事吗?”主事有些忧心忡忡。张家显然早就动了这个念头,哪会让他们分一杯羹?
“放心,再说,我们还有王相公。”玉娘子另一只手的蔻丹也涂完,她把两只手并在一起看了看,觉得甚至好看。
“奴儿,准备一下,去请王相公来。”玉娘子说道,眼里都是笑意:“这可是要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