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滩涂种棉花(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然,李东阳位高权重,吃相不能太难看。
但只要是稍加留心就能透过文章猜出他老人家的用意
在官场混敏锐的洞察力是最重要的。有道是再缺不能缺眼色,再错不能错立场。
谢慎要想在弘治朝有所发展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抱紧李东阳的大腿。
至于弘治朝之后的事情那却是后话了。
换句话说,谢慎响应李东阳的号召,以古法作文,使得文章有清绝古气,做那茶陵派的推广者那是立场正确,以后肯定会得到李东阳的赏识。
不过现在不流行投行卷,这种方式吃相太难看,几乎是告诉天下人我要拜谒权贵,我要做官。
那么如何让李东阳看到他的文章就是一件十分棘手的问题。
若是等到会试甚至殿试时再让李东阳看到黄花菜都凉了。
难道要通过王华和谢迁的关系吗?
相较而言,自己和王守仁兄弟的关系要比和谢丕的稍好,通过王华引荐似乎不错。可是谢慎也不知道王华老大人和这位李西涯公关系到底如何。如果王华最终答应代为引荐,可李东阳却不领情那可就太尴尬了。
唉,还是先把文章作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罢。
谢慎只觉得有些烦闷索性放下纸笔出了宅子约王守文和谢丕一起去街上逛逛。
三名好友岁试都顺利通过,除了王守文是二等,谢慎、谢丕都是一等,自然是心情大好。
望着往来百姓身上的棉衣,谢慎打趣道:“起先我以为江南以丝绸织造为盛,想不到棉布纺织也如此普兴。”
王守文翻了一记白眼道:“丝绸?那岂是寻常百姓能够用起的?莫说寻常百姓家了,便是我和大兄一年能够新做的丝绸长衫也只有四套。”
一旁的谢丕点了点头道:“是啊慎大哥,用丝绸制衣造价实在太高,不是寻常百姓能够接受的。再说了棉布除了华美不如丝绸,其余各项皆是胜出。最重要的是棉花种植要比麻、丝轻松许多。”
听到这里,谢慎哑然道:“种植棉花居然比制丝还要轻松?”
“自然如此,织造丝绸工序繁琐,光是缫丝就要许久慎大哥,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额,我不过随便问问。”
好险,好险啊,谢慎的伟岸形象险些崩塌啊。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虽然谢慎在历史和科举上的研究颇深,但对棉麻丝绸的研究可就只能算是门外汉了。
如果真的如二人所说,那么种植棉花似乎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啊。
“你们说,在余姚种植棉花如何?”
王守文闻言皱眉道:“棉花的话余姚似乎确实没有什么大户种植,我倒是听说松江府、苏州府那边种植棉花的比较多。”
“这是为何?”
谢慎发挥了不懂就问的优良作风,连声追问。
“应该是余姚可供种植棉花的地少吧。种植粮食都不够了,哪里能用来种棉花呢。”
谢慎恍然大悟!
所谓兴农桑,可没有提棉花啊!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推广过棉花,但棉花的地位从没有超过粮食,也不可能超过。
虽然棉花种植在后世也算密集农业,但
在农业社会,尤其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让百姓吃饱才是统治者首先要做的。
如果百姓都吃不饱了,种那么多棉花有什么用,不等着天下大乱吗?
换句话说,在粮食不够吃时种植棉花就是跟朝廷唱对台戏。任何一个圣明的天子都是绝对不会准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只有在天下太平,不缺粮食的时候,朝廷才会鼓励百姓种植棉花。毕竟棉衣的御寒作用远远强于丝绸,造价又便宜,适合大规模推广供百姓使用。
大明王朝承平已久,加之当今天子弘治皇帝励精图治,大明两京十三省完全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姿态。
而且江南本就是鱼米之乡,只要不出现大的天灾是不可能出现饥荒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正是种植棉花的好时机吗!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对王守文说道:“不如我们一起种棉花吧!”
王守文愣了片刻才是反应过来谢慎说的是什么。
“慎贤弟你说要种棉花?”
“是啊,现在余姚几乎没有人种植棉花,咱们这个时候开始种植就是逢低抄底!”
“逢低抄底?”
虽然早已经习惯了从谢慎嘴中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词语,但王守文还是没能明白逢低抄底到底是什么意思。
“咳咳,这个逢低抄底的意思就是在行情惨淡的时候介入以获取丰厚回报。”
“那不就是囤货居奇吗!这种事吾辈读书人怎么能做!”
王守文立刻明白了谢慎的意思,拿出一副“休要再说”的架势,直是让谢慎十分无奈。
“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在进行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守文兄你刚刚也说了,棉布的御寒比之丝绸要强不少。”
“我是说过这个,可是这和种植棉花有何干系?”
王守文狐疑的盯着谢慎,以他对谢慎的了解这厮肯定还藏有后话。
“让百姓吃饱穿暖不正是吾辈读书人之所愿吗!我们寒窗苦读多年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朝廷为百姓谋福祉吗!”
谢慎说的慷慨激昂,王守文和一旁的谢丕连连点头。
谢慎心中无奈一叹,这都是你们逼我的啊!
“所以我们必须立刻种植棉花。现在余姚几乎没有人种植棉花,种植成本很低,等到种植的人多了,就没有意义了!”
说到这儿,王守文和谢丕自是了悟。原来谢慎饶了一圈,着眼点还是在利上啊!
谢慎见二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不再清澈,心中直是很痛!
难道他在二人心目中的伟岸形象就此崩塌了?
“咳咳,守文兄、丕贤弟你们觉得如何?”
王守文思忖了片刻答道:“慎贤弟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若将农田全部改为种植棉花恐怕得不到官府支持啊。”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道:“当然不是简单的改农种棉啊!”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当然,李东阳位高权重,吃相不能太难看。
但只要是稍加留心就能透过文章猜出他老人家的用意
在官场混敏锐的洞察力是最重要的。有道是再缺不能缺眼色,再错不能错立场。
谢慎要想在弘治朝有所发展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抱紧李东阳的大腿。
至于弘治朝之后的事情那却是后话了。
换句话说,谢慎响应李东阳的号召,以古法作文,使得文章有清绝古气,做那茶陵派的推广者那是立场正确,以后肯定会得到李东阳的赏识。
不过现在不流行投行卷,这种方式吃相太难看,几乎是告诉天下人我要拜谒权贵,我要做官。
那么如何让李东阳看到他的文章就是一件十分棘手的问题。
若是等到会试甚至殿试时再让李东阳看到黄花菜都凉了。
难道要通过王华和谢迁的关系吗?
相较而言,自己和王守仁兄弟的关系要比和谢丕的稍好,通过王华引荐似乎不错。可是谢慎也不知道王华老大人和这位李西涯公关系到底如何。如果王华最终答应代为引荐,可李东阳却不领情那可就太尴尬了。
唉,还是先把文章作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罢。
谢慎只觉得有些烦闷索性放下纸笔出了宅子约王守文和谢丕一起去街上逛逛。
三名好友岁试都顺利通过,除了王守文是二等,谢慎、谢丕都是一等,自然是心情大好。
望着往来百姓身上的棉衣,谢慎打趣道:“起先我以为江南以丝绸织造为盛,想不到棉布纺织也如此普兴。”
王守文翻了一记白眼道:“丝绸?那岂是寻常百姓能够用起的?莫说寻常百姓家了,便是我和大兄一年能够新做的丝绸长衫也只有四套。”
一旁的谢丕点了点头道:“是啊慎大哥,用丝绸制衣造价实在太高,不是寻常百姓能够接受的。再说了棉布除了华美不如丝绸,其余各项皆是胜出。最重要的是棉花种植要比麻、丝轻松许多。”
听到这里,谢慎哑然道:“种植棉花居然比制丝还要轻松?”
“自然如此,织造丝绸工序繁琐,光是缫丝就要许久慎大哥,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额,我不过随便问问。”
好险,好险啊,谢慎的伟岸形象险些崩塌啊。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虽然谢慎在历史和科举上的研究颇深,但对棉麻丝绸的研究可就只能算是门外汉了。
如果真的如二人所说,那么种植棉花似乎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啊。
“你们说,在余姚种植棉花如何?”
王守文闻言皱眉道:“棉花的话余姚似乎确实没有什么大户种植,我倒是听说松江府、苏州府那边种植棉花的比较多。”
“这是为何?”
谢慎发挥了不懂就问的优良作风,连声追问。
“应该是余姚可供种植棉花的地少吧。种植粮食都不够了,哪里能用来种棉花呢。”
谢慎恍然大悟!
所谓兴农桑,可没有提棉花啊!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推广过棉花,但棉花的地位从没有超过粮食,也不可能超过。
虽然棉花种植在后世也算密集农业,但
在农业社会,尤其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让百姓吃饱才是统治者首先要做的。
如果百姓都吃不饱了,种那么多棉花有什么用,不等着天下大乱吗?
换句话说,在粮食不够吃时种植棉花就是跟朝廷唱对台戏。任何一个圣明的天子都是绝对不会准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只有在天下太平,不缺粮食的时候,朝廷才会鼓励百姓种植棉花。毕竟棉衣的御寒作用远远强于丝绸,造价又便宜,适合大规模推广供百姓使用。
大明王朝承平已久,加之当今天子弘治皇帝励精图治,大明两京十三省完全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姿态。
而且江南本就是鱼米之乡,只要不出现大的天灾是不可能出现饥荒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正是种植棉花的好时机吗!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对王守文说道:“不如我们一起种棉花吧!”
王守文愣了片刻才是反应过来谢慎说的是什么。
“慎贤弟你说要种棉花?”
“是啊,现在余姚几乎没有人种植棉花,咱们这个时候开始种植就是逢低抄底!”
“逢低抄底?”
虽然早已经习惯了从谢慎嘴中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词语,但王守文还是没能明白逢低抄底到底是什么意思。
“咳咳,这个逢低抄底的意思就是在行情惨淡的时候介入以获取丰厚回报。”
“那不就是囤货居奇吗!这种事吾辈读书人怎么能做!”
王守文立刻明白了谢慎的意思,拿出一副“休要再说”的架势,直是让谢慎十分无奈。
“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在进行的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守文兄你刚刚也说了,棉布的御寒比之丝绸要强不少。”
“我是说过这个,可是这和种植棉花有何干系?”
王守文狐疑的盯着谢慎,以他对谢慎的了解这厮肯定还藏有后话。
“让百姓吃饱穿暖不正是吾辈读书人之所愿吗!我们寒窗苦读多年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朝廷为百姓谋福祉吗!”
谢慎说的慷慨激昂,王守文和一旁的谢丕连连点头。
谢慎心中无奈一叹,这都是你们逼我的啊!
“所以我们必须立刻种植棉花。现在余姚几乎没有人种植棉花,种植成本很低,等到种植的人多了,就没有意义了!”
说到这儿,王守文和谢丕自是了悟。原来谢慎饶了一圈,着眼点还是在利上啊!
谢慎见二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不再清澈,心中直是很痛!
难道他在二人心目中的伟岸形象就此崩塌了?
“咳咳,守文兄、丕贤弟你们觉得如何?”
王守文思忖了片刻答道:“慎贤弟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若将农田全部改为种植棉花恐怕得不到官府支持啊。”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道:“当然不是简单的改农种棉啊!”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